TI IWR1642毫米波雷达使用串口原始数据采集与分析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TI IWR1642毫米波雷达使用串口原始数据采集与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本文编辑:调皮哥的小助理

1.引言

如果文章能够给你带来价值,希望能够关注我。

如果文章能够让你学习到知识,希望你能够点个赞!

好了下面开始今天的学习内容吧。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 《TI 的IWR1642毫米波雷达使用串口原始数据采集与分析》。通常TI的系列雷达如IWR1642、IWR6843采集长时间的数据都是需要使用DCA1000的,不过我们用于学习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的基础知识,其实可以不需要使用DCA1000,使用串口就可以采集到一帧的数据了。

2.内存资源估计

因为串口采集的数据首先是存储在IWR1642的内存里的,经过我对内存的资源估计,发现最多也就只能存储一帧的数据。

IWR1642雷达数据内存(Radar Data Memory)大概是768KB,也就是DSP核内部存储块L3资源总大小为768KB,主要是用来存储雷达数据。

TI IWR1642毫米波雷达使用串口原始数据采集与分析
进入工程里面去看,L3的起始地址是0x200A0000,长度是0x000A0000,存储位宽是32位。

TI IWR1642毫米波雷达使用串口原始数据采集与分析

(1)可存储的数据大小计算

AD的采样率是2.5M,数据位宽是16bit,一共四个接收天线,四个AD通道。

因此一秒钟的数据大小是2.516/84=20M。

一个chirp的时间约为180us,因此一个chirp所占用的内存为20MB*180us=3.6KB。

而一个CPI原本为128个占用大小为128*3.6KB=460KB。因此,理论上L3内存只能够存一个CPI的数据。

(上述结论为自己计算的,如果计算出错,请指正!)

其实一帧的数据,虽然不可以实时地长时间采集,但是也足够用来做毫米波雷达的学习或者实验教学了。基本上可学习到、测距、测速、测角、CFAR以及聚类,而且串口采集数据比较简单,可谓是“一键操作”,方便又快捷。

3.基本操作

(1)使用Uniflash固化编译好的xwr16xx_mmw_demo.bin文件;

(2)上电,打开MATLAB程序,修改好串口号,点击运行,即可开始一帧数据的采集了。

(3)采集完成之后,输出的是2D-FFT的结果。

4.数据格式说明

发射天线:2个;

接收天线:4个;

一帧数据的脉冲数:128个(两个脉冲交替各发射128次)

ADC采样点数:128个

ADC位数:16bit(两个字节组成一个十进制数)

采样形式:IQ正交采样(两个十进制数组成一个复数,I+jQ);

ADC采样率为:2.5Msps。

故而,串口收到的字节数为:241281282*2=524288(个)。

收到的十进制数的个数为:字节数/2 =524288/2 = 262144(个)。

收到的复信号数据个数为:10进制数的个数/2 =262144/2 = 131027(个)。

正好也符合复信号个数为:1281282*4= 131072(个),即表示两个发射天线,四个接收天线,一共128个交替脉冲,每个脉冲一共128个采样点。

需要注意的是:

当采用虚拟天线模式时,复信号的个数为:1281288= 131072(个),表示一发8收,只有8个接收通道的数据。

当没有采用虚拟天线模式时,复信号的个数为:2561284= 131072(个),表示2发4收,只有4个接收通道,而256表示有256个脉冲。

因为没有使用虚拟天线,两个发射天线的信号都被4个接收天线接收,自然脉冲数会增多2倍。通常我们为了使用TDM-MIMO的角度分辨率,采用的是虚拟天线模式增大角度分辨率。所以数据格式记住是128个脉冲,每个脉冲128个采样点,一共8个接收通道。

(1) 经过一系列解析,得到信号的实部和虚部时域图,如下:

TI IWR1642毫米波雷达使用串口原始数据采集与分析
TI IWR1642毫米波雷达使用串口原始数据采集与分析

其中,可以看出,信号的前面一半是TX1(第一个发射天线)的128个脉冲在四个接收通道上的数据,一共为1281284= 65536。同理,后一半是TX2的数据。

TI IWR1642毫米波雷达使用串口原始数据采集与分析

把上面的实部信号放大了看,只看前5个脉冲,红框的部分就是第一个发射天线(TX1)下,RX1、RX2、RX3、RX4的接受数据,每个RX一共128个点,如下图所示:

TI IWR1642毫米波雷达使用串口原始数据采集与分析

搞清楚前面这些数据的关系与排列形式,那么接下来对信号进行处理那就非常简单了。

5.代码分析

(1)雷达参数设置与坐标计算

雷达参数根据.cfg文件配置,其中.cfg文件由自己配置。

TI IWR1642毫米波雷达使用串口原始数据采集与分析

%% 时间2021年10月
%% 作者:调皮连续波
%%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clc;
close all;
clear all;
delete(instrfind);
%%
controlSerialPort = ‘COM43’; %预先设定USER COM
dataSerialPort = ‘COM44’; %预先设定DATA COM
%% 雷达参数
Tx_Number = 2; %发射天线
Rx_Number = 4; %接收天线
Range_Number = 128; %距离点数(每个脉冲256个点)
Doppler_Number = 128; %多普勒通道数(总共16个重复脉冲数)
global Params;
Params.NChirp = Doppler_Number; %1帧数据的chirp个数
Params.NChan = Rx_Number; %RxAn数,ADC通道数
Params.NSample = Range_Number; %每个chirp ADC采样数
Params.Fs = 2.5e6; %采样频率
Params.c = 3.0e8; %光速
Params.startFreq = 77e9; %起始频率
Params.freqSlope = 60e12; %chirp的斜率
Params.bandwidth = 3.072e9; %真实带宽
Params.lambda=Params.c/Params.startFreq; %雷达信号波长
Params.Tc = 144e-6; %chirp周期
global FFT2_mag;
%% 坐标计算
[X,Y] = meshgrid(Params.c*(0:Params.NSample-1)*Params.Fs/2/Params.freqSlope/Params.NSample, …
(-Params.NChirp/2:Params.NChirp/2 - 1)*Params.lambda/Params.Tc/Params.NChirp/2);
%%

(2)雷达配置命令下发与数据接收

%%
loadCfg = 1; % 下发命令标志
configurationFileName_stop =‘iwr1642.cfg’; % 雷达停止命令
cliCfg = readCfg(configurationFileName_stop); % 配置文件读取
if(loadCfg)
hdataSerialPort = configureDataSport(dataSerialPort,Tx_NumberRx_NumberDoppler_NumberRange_Number22);%链接 COM串口
mmwDemoCliPrompt = char(‘mmwDemo:/>’);
hControlSerialPort = configureControlPort(controlSerialPort);%链接 COM串口
%Send CLI configuration to IWR16xx
fprintf(‘Sending configuration from %s file to IWR16xx …\n’, configurationFileName_stop);
for k=1:length(cliCfg)
fprintf(hControlSerialPort, cliCfg{k});
fprintf(‘%s\n’, cliCfg{k});
echo = fgetl(hControlSerialPort); % Get an echo of a command
done = fgetl(hControlSerialPort); % Get “Done”
prompt = fread(hControlSerialPort, size(mmwDemoCliPrompt,2)); % Get the prompt back
end
prompt_1= fread(hdataSerialPort, Tx_Number
Rx_NumberDoppler_NumberRange_Number22); % Get the prompt back
%% 可在此保存数据
adc_data = dec2hex(prompt_1,2);
end
fclose(hControlSerialPort);
delete(hControlSerialPort);
fclose(hdataSerialPort);
delete(hdataSerialPort);

(3) 数据读取、拆分、组合

% 读取数据
% Data_hex=textread(‘data_2.txt’,‘%s’)';%读出采集的数据
Data_dec=hex2dec(adc_data); %将16进制转换为10进制
% 组合数据
Data_zuhe=zeros(1,Tx_NumberRx_NumberDoppler_NumberRange_Number2); %建立计算存储数据的空矩阵
for i=1:1:Tx_NumberRx_NumberDoppler_NumberRange_Number2
Data_zuhe(i) = Data_dec((i-1)*2+1)+Data_dec((i-1)2+2)256;%两个字节组成一个数,第二个字节乘以256相当于左移8位。
if(Data_zuhe(i)>32767)
Data_zuhe(i) = Data_zuhe(i) - 65536; %限制幅度
end
end
%% 分放数据
ADC_Data=zeros(Tx_Number,Doppler_Number,Rx_Number,Range_Number
2); %建立计算存储数据的空矩阵
for t=1:1:Tx_Number
for i=1:1:Doppler_Number
for j=1:1:Rx_Number
for k=1:1:Range_Number
2 %实部虚部
ADC_Data(t,i,j,k) = Data_zuhe(1,(((t-1)*Doppler_Number+(i-1))*Rx_Number+(j-1))Range_Number2+k);%时域数据排列顺序为 TX1 TX2
end
end
end
end

(4)时域图

TI IWR1642毫米波雷达使用串口原始数据采集与分析

%% 打印全部的实虚数据
Re_Data_All=zeros(1,Range_NumberDoppler_NumberTx_NumberRx_Number); %建立计算存储数据的空矩阵
Im_Data_All=zeros(1,Range_Number
Doppler_NumberTx_NumberRx_Number); %建立计算存储数据的空矩阵
% 虚部实部分解
for i=1:1:Tx_NumberRx_NumberDoppler_NumberRange_Number2
Im_Data_All(1,i) = Data_zuhe(1,(i-1)2+1);
Re_Data_All(1,i) = Data_zuhe(1,(i-1)2+2);
end
% 原始信号实部、虚部图形绘制
figure()
subplot(2,1,1);
plot(Im_Data_All(1,:));title(‘实部波形’);grid on;
subplot(2,1,2);
plot(Re_Data_All(1,:),‘r’);title(‘虚部波形’);grid on;
%% 打印分组后的实虚数据 数据结构为:2T4R在TX2组的16个脉冲数据
Re_Data=zeros(Doppler_Number,Range_Number); %建立计算存储数据的空矩阵
Im_Data=zeros(Doppler_Number,Range_Number); %建立计算存储数据的空矩阵
for chirp=1:Doppler_Number %查看所在chirp的数据
% figure();
for j=1:1:Tx_Number
for k=1:1:Rx_Number
for i=1:1:Range_Number
Re_Data(chirp,i) = ADC_Data(j,chirp,k,(i-1)2+2);
Im_Data(chirp,i) = ADC_Data(j,chirp,k,(i-1)2+1);
end
% subplot(Tx_Number,Rx_Number,(j-1)Rx_Number+k);
% plot(Im_Data(1,:));title([num2str(j) ‘T’ num2str(k) ‘R虚部波形’]);grid on;
end
end
end
%% 虚部+实部数据重组得到复信号 256
4
2
16
2
ReIm_Data = complex(Re_Data,Im_Data); %这里只用虚拟天线的最后一组数据。原本数据大小应该是16
2568=32768,现在只有16256*1=4096。
% Im_Data1=reshape(Im_Data,1,[]);
% figure();
% plot(Im_Data1);

(5)输出1D-FFT结果

TI IWR1642毫米波雷达使用串口原始数据采集与分析

%% 1D FFT
fft1d= zeros(Doppler_Number,Range_Number);
for chirp_fft=1:Doppler_Number
fft1d(chirp_fft,:) = fft((ReIm_Data(chirp_fft,:)));
end
FFT1_mag=abs(fft1d);
figure();
mesh(FFT1_mag);
xlabel(‘采样点数’);ylabel(‘脉冲数’);zlabel(‘幅度’);
title(‘距离维FFT结果’);

(6)输出2D-FFT结果

TI IWR1642毫米波雷达使用串口原始数据采集与分析

%% 2D FFT
fft2d= zeros(Doppler_Number,Range_Number);
for chirp_fft=1:Range_Number
fft2d(:,chirp_fft) =fftshift( fft((fft1d(:,chirp_fft))));
end
FFT2_mag=(abs(fft2d));
figure();
mesh(X,Y,FFT2_mag);
xlabel(‘距离维’);ylabel(‘速度维’);zlabel(‘幅度’);
title(‘速度维FFT结果’);

(7)额外的函数

主要是串口链接函数和配置参数解析函数。

function [sphandle] = configureDataSport(comPortString, bufferSize)
% comPortString = [‘COM’ num2str(comPortNum)];
sphandle = serial(comPortString,‘BaudRate’,921600);
% set(sphandle,‘Timeout’,15);
set(sphandle,‘Terminator’, ‘’);
set(sphandle,‘InputBufferSize’, bufferSize);
set(sphandle,‘Timeout’,10);
set(sphandle,‘ErrorFcn’,@dispError);
fopen(sphandle);
end
function [sphandle] = configureControlPort(comPortString)
%if ~isempty(instrfind(‘Type’,‘serial’))
% disp(‘Serial port(s) already open. Re-initializing…’);
% delete(instrfind(‘Type’,‘serial’)); % delete open serial ports.
%end
%comPortString = [‘COM’ num2str(comPortNum)];
sphandle = serial(comPortString,‘BaudRate’,115200);
set(sphandle,‘Parity’,‘none’)
set(sphandle,‘Terminator’,‘LF’)
fopen(sphandle);
end
function config = readCfg(filename) %读取配置文件
config = cell(1,100);
fid = fopen(filename, ‘r’);
if fid == -1
fprintf(‘File %s not found!\n’, filename);
return;
else
fprintf(‘Opening configuration file %s …\n’, filename);
end
tline = fgetl(fid);
k=1;
while ischar(tline)
config{k} = tline;
tline = fgetl(fid);
k = k + 1;
end
config = config(1:k-1);
fclose(fid);
end

待续。。。。未完!敬请保持关注!

代码下载链接:代码下载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06769.html

到了这里,关于TI IWR1642毫米波雷达使用串口原始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TI毫米波雷达人体生命体征(呼吸、心跳)信号提取算法(IWR6843ISK+DCA1000EVM)

    目录 一、引言 二、毫米波雷达检测呼吸、心跳基本原理 1.TI官方开发资料: 2.博主“调皮连续波”开源资料以及原理讲解: 三、 毫米波雷达提取呼吸、心跳信号Matlab算法处理 1.硬件平台: IWR6843ISKEVM+DCA1000EVM 2.mmavestudio参数设置:  配置说明: 算法流程简介: (1) 预处理

    2024年02月08日
    浏览(53)
  • IWR6843ISK+DCA1000EVM毫米波雷达波形数据采集

    IWR6843ISK+DCA1000EVM毫米波雷达波形数据采集 1.DCA1000EVM的开关情况如下图: 2.IWR6843ISK的开关情况如下图: 3.连接情况 使用下图所示的60pin线连接两块板子: 其中IWR6843ISK连接的为下图中上方接口: 4、供电情况 IWR6843ISK需要使用USB线连接至电脑,DCA1000EVM需要使用USB线连接至电脑,

    2024年02月09日
    浏览(42)
  • 【TI毫米波雷达笔记】sdk type避坑

    【TI毫米波雷达】sdk传参时的type避坑 这个函数要传一个结构体进去 然后结构体里面有个adcoutcfg结构体变量 adcoutcfg结构体里面共有三个变量 一个adcbitformat结构体 另外两保留 点开adcbitformat结构体发现是个32位段 一共四级结构体 那么请问 为什么adcoutcfg变量不直接定义成一个3

    2024年02月13日
    浏览(44)
  • TI AWR1843毫米波雷达采集三维点云数据(ROS)

    毫米波雷达以其稳定性、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价格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引起了科研人员的注意,本文主要介绍利用了TI(德州仪器)的AWR1843设备,基于ROS系统进行采集点云数据的流程。供大家参考及为自己做一个笔记。 Ubuntu 18.04 + ROS Melodic (推荐工作环境) 使用Uniflash成功

    2023年04月16日
    浏览(75)
  • TI毫米波级联雷达评估板 MMWCAS-DSP-EVM 和MMWCAS-RF-EVM

    本文主要是TI的MMWCAS-DSP-EVM 和MMWCAS-RF-EVM 两块评估板的一些使用心得和毫米波雷达的学习总结。 毫米波(mmWave)是一类使用短波长电磁波的特殊雷达技术。通过捕捉反射的信号,雷达系统可以确定物体的距离、速度和角度。毫米波雷达可发射波长为毫米量级的信号,短波长让所需

    2024年01月16日
    浏览(65)
  • 国内首门3D毫米波&4D毫米波雷达理论实战路线来了!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毫米波雷达首次前装量产上车起,已经经过了二十多个年头。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大潮来袭,主机厂对毫米波雷达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在辅助驾驶领域,不管是入门级L2,还是高阶NOA,毫米波雷达的单车搭载数量均显著提升。据研究数据显示

    2024年03月19日
    浏览(48)
  • 毫米波雷达实时采集教

    https://www.cnblogs.com/dhyc/p/10510876.html 毫米波雷达实时采集教程---- 雷达资料分享——RSP1 多普勒雷达开发套件

    2024年02月08日
    浏览(52)
  • 4D毫米波雷达和3D雷达、激光雷达全面对比

              众所周知,传统3D毫米波雷达存在如下性能缺陷:         1)静止目标和地物杂波混在一起,难以区分;         2) 横穿车辆和行人多普勒为零或很低,难以检测;         3) 高处物体和地面目标不能区分,容易造成误刹,影响安全性;        

    2024年02月05日
    浏览(58)
  • 毫米波雷达:从 3D 走向 4D

    2024年01月02日
    浏览(61)
  • 【Apollo】自动驾驶感知——毫米波雷达

    作者简介: 辭七七,目前大一,正在学习C/C++,Java,Python等 作者主页: 七七的个人主页 文章收录专栏: 七七的闲谈 欢迎大家点赞 👍 收藏 ⭐ 加关注哦!💖💖 本文用于投稿于星火培训:报名链接 毫米波雷达分类毫米波雷达的信号频段毫米波雷达工作原理车载毫米波雷达

    2024年02月12日
    浏览(5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