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技术-语法理论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编译技术-语法理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一、直观理解

1.1 语法分析的目的

​ 语法分析是在进行完词法分析后进行的步骤,词法分析会将一个个的字母拆解成不同的符号,这些符号会被组成一个线性的数组交给语法分析部分,语法分析不会会将这个线性的数组重新组织成一个语法树,交给后面的语义分析部分。

​ 至于为什么要组织成一个树形结构?其实也并不是一个必选项,其实本质是这个线性数组可以被语法规则完全的接受。只不过是因为特定的语法规则刚好可以被组织成一个语法树的形式(语法树可以看做是语法分析的“历史记录”),而且语法树的结构又被后面的语义分析部分所需要,所以我们才恰好需要这棵语法树。

1.2 编译中的矛盾

1.2.1 推导和规约

​ 推导(derivation)和规约(reducation)是针对语法规则进行的两个相反方向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编译技术-语法理论

​ 如果结合语法树来看,推导是有一种让语法树“向下遍历”的趋势的(越来越具体),规约是有一种让语法树“向上遍历”的趋势的(越来越抽象)。两者的本质都是依赖于语法规则。

​ 那么到底我们平时是用哪一种呢?这其实对应了 LL 和 LR 两种语法设计思路,在 LL 中采用的是推导的方式,而在 LR 中采用的是规约的方式。具体的对比需要之后说,这里只是一个铺垫。

1.2.2 规范规约

​ 不可否认,无论是规约还是推导,都可以有多种思路的,先推左边的,后推右边的,想怎么推怎么推,想怎么规约就怎么规约。

​ 在众多的方式中,有一种推导被我们称为了规范推导,也就是这样这样的
x U y → x u y , y ∈ V t ∗ xUy \rightarrow xuy, y \in V_t^* xUyxuy,yVt
​ 在这个推导中,我们进行了这样的 U → u U \rightarrow u Uu,这个的最关键的地方是, y ∈ V t ∗ y \in V_t^* yVt 这个条件,这说明 U U U 后面的东西都推导完了,才可以推导 U U U 。更加直观的说,按照这个方法推导,一个句子的最右侧会最先诞生(也就是终结符会从最右侧诞生),然后直到整个句子全部变成终结符。

​ 这是一个相当反直觉的事情,因为正常人都是从左往右去看一个字符串的,当你尝试推导的时候,一定是从左侧开始尝试,比如说 F I R S T FIRST FIRST 集就是一个看左侧是啥字符来判断推导哪个语法规则的辅助工具,没有人会从后面开始推。所以应该这样理解,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不自然的,那么为什么一个不自然的东西会被称为“规范”呢?那是因为它是“规范规约”的逆过程,而规范规约才是真正自然的事情。

​ 规范规约描述的是这样的过程,当我们进行规约的时候,优先规约当前规约的句柄,也就是优先规约最左简单短语。这就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因为我们依然是从左向右读取字符串,所以读一点就规约一点,就是一个十分自然的事情。

​ 再说得武断一些,“规范”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服务“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方法,也就是建立在规约基础上的分析方法。

1.2.3 句柄

​ 可以首先解释一下对于“柄(handler)”的概念,这个东西如果直译是“把手”的意思,我对其的理解是,一个复杂的物体,我们没办法直面它,所以只能先用一个它的简单的“把柄”来操控它。这个理解相对于网上常见的“柄是一个东西的代表”增加了“复杂和简单”的概念,同时模糊了“柄和它所指代的物品之间的同质性”,是我比较满意的地方。

​ 比如说在 C 语言中,有 File Handler 的东西,这是因为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办法直接操作文件,所以我们只能借由一个文件句柄来操作它。又或者方向盘也可以看做是车的 handler,我们没有办法直接操控车的轮子和引擎,但是我们可以操纵车的方向盘,但是我们并不可以说方向盘是车的代表。

​ 之所以要强调这个,是因为在语法分析中,句柄相对于句型或者句子(这取决于这个句型是否全是终结符),大致与上面探讨的关系类似,句柄可以“暗示”句型的语法树的部分特征,“指导”部分的规约的进行。

​ 之所以有这个效果,是因为句柄的定义是“最左简单短语”,“简单”的深层次理解是这样的,它代表了一种“一个语法规则”的应用,因为显然一个语法规则对应着一个高度为 2 的语法子树,这和简单短语的定义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换句话说,简单短语限制了规约“必须是一步一步的进行”的这个特点,而“最左”则限制了规约发生的位置。

1.2.4 LL 和 LR

​ 教材中这个部分的内容十分的分散,我将其整合起来,希望得到一定好的对比

entry LL LR
基础 推导(derivation) 规约(reducation)
产物 最左推导 最左规约(而不是所谓的“规范推导”)
方向 自顶向下 自底向上
树遍历 前序遍历 后序遍历
动作 前瞻(Prediction)、匹配(Match) 移进(Shift)、规约(Reducation)
前瞻目的 确定推导的方向 确定动作是移进还是规约
典型 递归下降法、LL(1) 算符优先法,SLR,LR(1),LALR
使用范围

​ 关于为啥 LR 的使用范围比同级(也就是前瞻相同的符号个数)的 LL 要强,可能在于他们前瞻的目的是不同的,LL 依赖与前瞻去决定推导方向,这是重中之重,但是 LR 仅仅是用于解决动作的冲突。这可能是由于 LR 的前期预处理工作做得更好,对于语法的分析更加细致导致的。

1.3 多种概念的直观理解

每个句型对应一个语法树

短语的全称:

  • 属于某个句型
  • 相对于某个非终结符

当我们找短语的时候,首先先根据句型画出语法树,然后遍历语法树的子树(这个子树包括语法树本身,其实就是遍历非叶子节点)(不遍历叶子节点的原因是叶子节点没有推导过程,而定义中要求最少经过一步推导,所以叶子节点一定不是),非叶子节点的叶子子孙(也就是不必须是子代节点)组成了短语,这个非叶子节点就是“相对于某个非终结符”的那个“非终结符”。如果叶子节点都是这个节点的子代,那么就被称为简单短语。

不过我们一般不强调“相对于某个非终结符”这个属性,所以说到短语,直说他是某个句型的短语。

E E E

编译技术-语法理论

它没有非叶子节点,所以就没有短语,所以啥都没有

T T T

编译技术-语法理论

非叶子节点 短语 简单短语 句柄 素短语
E T T T

i i i

编译技术-语法理论

非叶子节点 短语 简单短语 句柄 素短语
E i i
T i i
F i i i i

T ∗ F T * F TF

编译技术-语法理论

非叶子节点 短语 简单短语 句柄 素短语
E T * F T * F
T T * F T * F T * F T * F

F ∗ F F * F FF

编译技术-语法理论

非叶子节点 短语 简单短语 句柄 素短语
E F * F F * F
T1 F * F F * F
T2 F F F

i ∗ F i * F iF

编译技术-语法理论

非叶子节点 短语 简单短语 句柄 素短语
E i * F
T1 i * F
T2 i i
F2 i i i i

F ∗ i F * i Fi

编译技术-语法理论

非叶子节点 短语 简单短语 句柄 素短语
E F * i
T1 F * i
T2 F F F
F1 i i i

F + F + F F + F + F F+F+F

编译技术-语法理论

非叶子节点 短语 简单短语 句柄 素短语
E1 F + F + F
E2 F + F F + F
T1 F F
E3 F
T2 F F
T3 F F F

不得不说,这种列表法是有一定问题的,对于短语和简单短语,确实是可以每个非叶子节点都立即得出的,而对于句柄,其实是在得到所有的简单短语后,挑选最左面的简单短语获得的;而对于素短语,则是得到所有的短语后,从中挑出含有非终结符的最短短语。

1.4 语法范围

如图所示

编译技术-语法理论

有如下规律:

  • LR 一定包括同级的 LL
  • LR(1) 的功能最强,适应范围最广,但是实现的代价最大
  • LALR(1) 可用于大多数程序设计语言,用途最广
  • SLR 最容易实现,但是功能最弱

二、自顶向下方法

2.1 递归下降法

2.1.1 直观理解

​ 递归下降法当然很好理解了,但是递归的简洁性掩盖了递归下降法和 LL(1) 的相似性,其实它俩基本上就是一个方法,递归下降法也可以用栈来实现,栈里的内容刚好是 LL(1) 中栈的内容,越靠近栈底,层次越高。

​ 当然递归下降法还是和 LL(1) 有所区别的,因为 LL(1) 相当于仅仅是利用 F I R S T FIRST FIRST 集合,如果是 LL(2) 则是利用了 F I R S T , S E C O N D FIRST, SECOND FIRST,SECOND 集合,而递归下降在使用的时候则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是一个相当工程化的方法。

​ 斗胆猜测,LL 方法正式递归下降法的形式化表述。

2.1.2 消除左递归

​ 首先是对于直接左递归的消除,核心在于这条规则,如果有左递归式呈现这种样式
A : : = a   ∣   b   ∣   c   ∣   d   ∣   . . .   ∣   A u A ::= a \space|\space b \space|\space c \space|\space d \space|\space ... \space|\space Au A::=a  b  c  d  ...  Au
那么消除左递归后为
A : : = ( a   ∣   b   ∣   c   ∣   d   ∣   . . . ) { u } A ::= (a \space|\space b \space|\space c \space|\space d \space|\space ...)\{u\} A::=(a  b  c  d  ...){u}
这个转换分为两个部分 ( a   ∣   b   ∣   c   ∣   d   ∣   . . . ) (a \space|\space b \space|\space c \space|\space d \space|\space ...) (a  b  c  d  ...) A u Au Au 。第一个只重复一遍,后面的重复 0 到多次。这个在教材中被称为“规则2”,那么规则 1 是什么?是为了应付这种情况
A : : = a   ∣   b   ∣   c   ∣   d   ∣   . . .   ∣   A u   ∣   A v A ::= a \space|\space b \space|\space c \space|\space d \space|\space ... \space|\space Au \space|\space Av A::=a  b  c  d  ...  Au  Av
规则 1 为提取公因式,说的是这种现象
A u   ∣   A v = A ( u   ∣   v ) Au \space|\space Av = A(u \space | \space v) Au  Av=A(u  v)
只要利用这个规则,就可以将上面的式子整理成了
A : : = a   ∣   b   ∣   c   ∣   d   ∣   . . .   ∣   A ( u   ∣   v ) A ::= a \space|\space b \space|\space c \space|\space d \space|\space ... \space|\space A(u \space|\space v) A::=a  b  c  d  ...  A(u  v)
然后利用规则 2,消除左递归
A : : = ( a   ∣   b   ∣   c   ∣   d   ∣   . . . ) { u   ∣   v } A ::= (a \space|\space b \space|\space c \space|\space d \space|\space ...)\{u \space | \space v\} A::=(a  b  c  d  ...){u  v}
对于间接左递归,需要先对语法规则进行排序,然后依次进行消除左递归和带入。

排序的规则是后面规则的右部中包含前面规则左部的非终结符。其本质是让通过带入法,让间接左递归转变成直接左递归。这个规则的本质是一种“有序”的“一遍带入”。

以题为例:
S : : = Q c   ∣   c Q : : = R b   ∣   b R : : = S a   ∣   a S ::= Qc \space|\space c \\ Q ::= Rb \space|\space b \\ R ::= Sa \space|\space a S::=Qc  cQ::=Rb  bR::=Sa  a
需要注意,排序的时候只需要保证紧挨着的俩有上面的性质即可。所以非常容易,排序后
S : : = Q c   ∣   c R : : = S a   ∣   a Q : : = R b   ∣   b S ::= Qc \space|\space c \\ R ::= Sa \space|\space a \\ Q ::= Rb \space|\space b \\ S::=Qc  cR::=Sa  aQ::=Rb  b
对于 S : : = Q c   ∣   c S ::= Qc \space | \space c S::=Qc  c 没有直接左递归,所以带入下一个式子,得到 R : Q c a   ∣   c a   ∣   a R : Qca \space|\space ca \space|\space a R:Qca  ca  a

依然没有直接左递归,所以带入下一个式子,得到 Q : : = Q c a b   ∣   c a b   ∣   a b   ∣   b Q ::= Qcab \space|\space cab \space|\space ab \space | \space b Q::=Qcab  cab  ab  b,消除左递归后得到 Q : : = ( c a b   ∣   a b   ∣   b ) { c a b } Q ::= (cab \space|\space ab \space | \space b)\{cab\} Q::=(cab  ab  b){cab}

此外,如果是考虑压缩文法,其实把 S S S 放在最下面比较好,因为 S S S 是起始符号。之所以这样操作,是因为为了说明这种排序规则的结果并不具有唯一性,多种结果都满足这种排序规则,就好像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用 x x x 可以表示 y y y ,也可以用 y y y 表示 x x x

2.2 LL(1) 分析法

2.2.1 FIRST 和 FOLLOW

​ 正如前所述,LL 分析法需要利用前瞻(Prediction)去判断到底要匹配哪一条推导规则。这正是 F I R S T FIRST FIRST F O L L O W FOLLOW FOLLOW 的由来。 F I R S T FIRST FIRST 很好理解,对于一个
A → α A \rightarrow \alpha Aα
​ 我们确定使用这个规则去推导,是因为我们前瞻的结果刚好属于 F I R S T ( α ) FIRST(\alpha) FIRST(α) ,不然我们就不用这条规则去推导了,但是有一条规则是例外的,就是当
α = ε \alpha = \varepsilon α=ε
​ 的时候,那么回到 F I R S T ( α ) FIRST(\alpha) FIRST(α) 为空,但是有的时候确实需要应用这条规则,其情况就是当遇到 F O L L O W ( α ) FOLLOW(\alpha) FOLLOW(α) 中元素的时候,就需要应用这条 A → ε A \rightarrow \varepsilon Aε 的规则。

2.2.2 FIRST 的求解

F I R S T FIRST FIRST 的求解有如下规则:

  • A → t β A \rightarrow t\beta A 其中 t t t 是终结符的时候,可以推断出 t ∈ F I R S T ( A ) t \in FIRST(A) tFIRST(A) 。这个就是 F I R S T FIRST FIRST 最符合常理的定义,即第一个终结符。
  • A → ε A \rightarrow \varepsilon Aε 时,可以推断出 ε ∈ F I R S T ( A ) \varepsilon \in FIRST(A) εFIRST(A),这个其实并不会在填写 LL 表的时候用到,但是一但出现 ε ∈ F I R S T ( A ) \varepsilon \in FIRST(A) εFIRST(A) ,这就会导致一些特殊的性质(在第三条)
  • A → B 1 B 2 … B n A \rightarrow B_1B_2\dots B_n AB1B2Bn,令 i = 1 i = 1 i=1,进行如下循环:
    • ε ∉ F I R S T ( B i ) \varepsilon \notin FIRST(B_i) ε/FIRST(Bi) 时,将 F I R S T ( B i ) FIRST(B_i) FIRST(Bi) 加入 F I R S T ( A ) FIRST(A) FIRST(A) 中,终止循环。
    • ε ∈ F I R S T ( B i ) \varepsilon \in FIRST(B_i) εFIRST(Bi) 时,将 F I R S T ( B i ) FIRST(B_i) FIRST(Bi) 加入 F I R S T ( A ) FIRST(A) FIRST(A) 中,让 i + + i++ i++

​ 第三条规则演示了右部有非终结符的时候的做法,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是一个个的去看,如果存在 ε \varepsilon ε 那么就需要再往后看一个非终结符(严谨的说是字符串)。

​ 因为第三条规则的存在,导致一个非终结符的 F I R S T FIRST FIRST 是可能依赖于其他非终结符(要看具体的语法规则),而语法规则会导致一种图结构,没有办法只进行一遍遍历就完成所有的 F I R S T FIRST FIRST 的求解(起码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这是一个不动点算法

​ 有文法 G [ S ] G[S] G[S]
S → a A B b c d ∣ ε A → A S d ∣ ε B → S a h ∣ e C ∣ ε C → S f ∣ C g ∣ ε S \rightarrow aABbcd | \varepsilon \\ A \rightarrow ASd | \varepsilon \\ B \rightarrow Sah | eC | \varepsilon \\ C \rightarrow Sf | Cg | \varepsilon SaABbcdεAASdεBSaheCεCSfCgε
最后的求解是

非终结符 F I R S T FIRST FIRST
S S S a , ϵ a, \epsilon a,ϵ
A A A ϵ , a , d \epsilon, a, d ϵ,a,d
B B B a , ϵ , e a, \epsilon, e a,ϵ,e
C C C a , ϵ , g , f a, \epsilon, g, f a,ϵ,g,f

这里有两个在做题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一个是在
A → A S d ∣ ε A \rightarrow ASd | \varepsilon AASdε
中, ε ∈ F I R S T ( A ) \varepsilon \in FIRST(A) εFIRST(A) ,所以将 F I R S T ( S ) FIRST(S) FIRST(S) 加入 F I R S T ( A ) FIRST(A) FIRST(A) 中,但是却忘记考虑 ε ∈ F I R S T ( S ) \varepsilon \in FIRST(S) εFIRST(S) 这件事情,导致没有将 d d d 加入 F I R S T ( A ) FIRST(A) FIRST(A) 中,这是由于对于规则 3 的把握不熟练造成的。

另一个是对于这种
A → A S d A \rightarrow ASd AASd

左递归形式,其实就是如果被递归的 F I R S T FIRST FIRST 集中没有 ε \varepsilon ε ,那么就不用考虑了,如果有的话,那么就考虑下面的,没有什么过于稀奇的(依然是有一些稀奇的)。

2.2.3 FOLLOW 的求解

编译技术-语法理论

非终结符 F I R S T FIRST FIRST F O L L O W FOLLOW FOLLOW
S S S a , ϵ a, \epsilon a,ϵ d , a , f , # d, a, f, \# d,a,f,#
A A A a , d , ϵ a, d, \epsilon a,d,ϵ a , e , b , d a, e, b, d a,e,b,d
B B B a , e , ϵ a, e, \epsilon a,e,ϵ b b b
C C C a , ϵ , g , f a, \epsilon, g, f a,ϵ,g,f g , b g, b g,b
2.2.4 LL(1) 表的构建

​ LL(1) 表是一个二维表,这个表的每一列的列首都是一个终结符或者是 # ,每一行的行首都是一个非终结符,我们的目的是利用 first 和 follow 填写这个二维表。填写的方式如下:

​ 遍历每一条语法规则 A → α A \rightarrow \alpha Aα,如果有:

  • F I R S T ( α ) FIRST(\alpha) FIRST(α) 中的每一个终结符 t t t,置 ( A , t ) (A, t) (A,t) A → α A \rightarrow \alpha Aα
  • ε ∈ F I R S T ( α ) \varepsilon \in FIRST(\alpha) εFIRST(α) ,则对 F O L L O W ( α ) FOLLOW(\alpha) FOLLOW(α) 中的每个终结符 t t t ,置 ( A , t ) (A, t) (A,t) A → ε A \rightarrow \varepsilon Aε

三、自底向上方法

3.1 算符优先分析法

3.1.1 基础知识

这里细致讨论一下算法优先算法的意义,还是以这个简单的表达式文法举例

E : : = E + T    ∣    T E : : = T ∗ F    ∣    F F : : = ( E )    ∣    i E::= E + T \space\space|\space\space T \\ E::= T * F \space\space|\space\space F \\ F::= (E) \space\space|\space\space i E::=E+T    TE::=TF    FF::=(E)    i

对于 i + i * i 这种东西,我们希望先算 i * i (也就是先规约它),然后再规约 i * T 之类的。

那么最直观的办法就是加括号,只要将其变成 ( ( i ) + ( ( i ) ∗ ( i ) ) ) ((i) + ((i)*(i))) ((i)+((i)(i))) ,规约顺序就一目了然了。

所以为了构造这种括号,我们发明了算法优先分析法,通过终结符的优先级,构造出这种括号,就像这样

< < i > + < < i > ∗ < i > > <<i> + <<i>*<i>> <<i>+<<i><i>> 其中的 < , > <, > <,> 符号就是根据终结符的优先级表生成的。

为了构造这种优先级顺序,我们需要考察规约的优先级,而规约的优先级,本质上是语法导出的,而语法中优先级的判断,其实是判断语法产生式的某种“深度”,比如说 * 法优先级高于 + 法,是因为先推出 +,后推出 *。

EqExp -> RelExp -> AddExp -> MulExp -> UnaryExp -> PrimaryExp

这就导致 ==, != 的优先级最低,而 !, - 的优先级最高。

然后介绍一下各种定义:

  • 算符文法(Operator Grammer,OG):文法中没有 U : : = . . . V W . . . U::=...VW... U::=...VW... 的规则,就被称为算符文法,这个的意思是说,非终结符间一定由终结符连接,就好像 A + B ∗ C A + B * C A+BC 一样
  • 算符优先关系(Operator Priority):
    • a == b 当且仅当有 U : : = … a b … U::=\dots ab \dots U::=ab 或者 U : : = … a V b … U::= \dots aVb \dots U::=aVb 。这个很好理解,比如说 A + B − C A + B - C A+BC ,那么加减法就是相等的, ( ( A + B ) ∗ C ) ((A + B) * C) ((A+B)C) 两个 ( ( ( 的优先级就是相等的。
    • a < b 当且仅当有 U : : = … a W … U::= \dots aW \dots U::=aW 且 $W \Rightarrow b \dots, W \Rightarrow Vb\dots $ 。这个同样好理解,说白了就是 + A ∗ B +A*B +AB 或者 + − A +-A +A ,显然 + + + 的优先级要低于乘法和负号。
    • a > b 当且仅当有 U : : = … W b … U::=\dots Wb \dots U::=Wb W ⇒ … a , W ⇒ … a V W \Rightarrow \dots a, W \Rightarrow \dots aV Wa,WaV 。和上面相同理解
    •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这里的比较关系并没有可逆性,也就是说,即使有 a < b 也不一定有 b > a 所以 ab 的关系需要考量两次。
  • 算符优先文法(Operator Priority Grammer,OPG),任意两个终结符之间,在 = , < , > =, <, > =,<,> 间只有至多一种关系成立,则成为算法优先文法。说白了就是和表达式很像的文法,各个子部件的优先级是稳定的。

我们有了算符优先关系,就可以进行算符优先分析了。至于怎么构造,其实是一个很浅显的方法,首先构造两个集合:

  • FIRSTVT
  • LASTVT

定义繁多,就不敲了,这两个集合都是相对于某个非终结符而言的,说白了,都是这个非终结符中的运算符,比如说 Exp 中就有 { + , − , × , ÷ , ! } \{+, -, \times, \div, !\} {+,,×,÷,!} ,而 item 里只有 { × , ÷ , ! } \{\times, \div, !\} {×,÷,!} 。有了这些,如果某个终结符和非终结符平级,那么就说明它的优先级是比里面的元素低的。

如果再说的详细一些,FIRSTVT 指的是当前非终结符可以推出的第一个终结符,比如说对于 AddExp,可以由 i + i 推出 +,也可以由 i * i + 1 推出 *,还可以由 (i + i) 推出 (,而LASTVT 则是指由当前非终结符可以推出的最后一个非终结符,比如说由 i + i - i 推出 -,由 i - i / i 推出 /,这一类的操作。

至于算法,又是一个不动点问题,虽然用栈包装了一下,但是依然很难。可以考虑先把同级的写出来,然后在拓展(注意是逆向拓展),比如说对于

A d d E x p − > M u l E x p − > P r i m a r y E x p AddExp -> MulExp -> PrimaryExp AddExp>MulExp>PrimaryExp

可以有

第一次 第二次
AddExp +, - +, -, *, /, !
MulExp *, / *, /, !
PrimaryExp ! !

最后总结一下

  • 首先求 FIRSTTK 和 LASTTK,求解的方法可以列表,因为要迭代,不要列表的话,可能不方便,注意这里要把所有的 FISRT 写在一起,LAST 写在一起
  • 然后根据语法规则开始填表(这个表是一个行首为终结符,列首也为终结符的二维表):
    • 首先扫描同级的,把 = 写好,注意,对于 ( E x p ) (Exp) (Exp) 这种东西,只有 ( = ) ( = ) (=) ,没有 ) = ( ) = ( )=(
    • 然后扫描发现这样 + E + E +E 这种结构,然后让 + < F I R S T T K ( E ) + < FIRSTTK(E) +<FIRSTTK(E),此时应该是在 + 这一行填写
    • 然后扫描发现这样 E + E+ E+ 这种结构,然后让 L A S T R K ( E ) > + LASTRK(E) > + LASTRK(E)>+ ,此时应该在 + 这一列填写
    • 对于 # 符号,可以将其视为最大的大括号,让 # < F I R S T ( S ) FIRST(S) FIRST(S) L A S T ( S ) LAST(S) LAST(S) > # 即可。
3.1.2 例题

用算法优先分析法做题本身很简单,但是如果想要快速的做题,大概可以从两点优化:

  • 改变填写表格的顺序
  • 对于比较典型的表达式,不用查表即可给出优先关系

对于第一点,表头应当是“步骤,符号栈,输入字符串,优先关系,动作”。因为只有符号栈和输入字符串确定了,优先关系比较的是符号栈的栈顶和输入字符串的头部元素,当优先关系确定后,才可以确定具体要进行的动作,而当动作确定后,才可以确定下一行的符号栈和输入字符串。

对于第二点,其实只要牢记,当 > 出现的时候,就需要规约了,然后用意识辅助判断即可

i ∗ i + i i * i + i ii+i 为例

步骤 符号栈 输入串 优先关系 动作
1 # i * i + i # # < i 移进
2 # i * i + i # i > * 规约
3 # E * i + i # # < * 移进
4 # E * i + i # * < i 移进
5 # E * i + i # i > + 规约
6 # E * E + i # * > + 规约
7 # E + i # # < + 移进
8 # E + i # + < i 移进
9 # E + i # i > # 规约
10 # E + E # + > # 规约
11 # E # 接受
3.1.3 素短语与规约

​ 首先声明,素短语的概念和实际的解题并没有关系,素短语的提出是为了在理论上更好的解释算符优先分析法。

​ 我们是这样描述的,在算符优先分析法中,每次规约的都是最左素短语

素短语简单短语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说素短语强调了一定的最小性,素短语内部是不可以嵌套素短语的,这就使得素短语是一个“较小”的短语,同时素短语也要求必须含有至少一个终结符,这是其特性。

​ 在与 LR 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因为素短语并不一定是简单短语,所以规约是有可能是利用了多个语法规则的,比如说下面的语法树,按照算符优先分析,应当如此递归

编译技术-语法理论

会发现在第二次递归的时候直接递归了两步,这是一个十分神奇而且我觉得其实是不严谨的地方。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意味着我们并没有按照语法规则去递归建树,我们将语法规则翻译成算符优先表之后,就彻底抛弃了原来的语法规则。

3.2 SLR

3.2.1 活前缀和下推自动机

​ 活前缀指的是在一个句型中,不包括“句柄之后的符号”的其他部分组成的前缀。

​ 那么活前缀代表着什么?LR 有两个基本动作“移进”和“规约”,如果一个活前缀不包括句柄,那么它就可以通过不断的移进操作增加它的长度,直到包括了句柄为止,而当一个活前缀包括句柄时,就可以通过规约操作改变活前缀,然后继续重复“移进-规约”的循环。这个过程似乎是可以用一个 DFA 来描述的,因为 DFA 会有一种记录自己状态的感觉,当前状态到起始状态的连线就是当前的活前缀。

​ 然后我们来考虑一下正则语法是怎样和 DFA 联系在一起的呢,对于左线性正则来说,每一步都是规约,所以只需要一直规约到起始符即可,而对于右线性正则来说,每一步都是推导,所以只要一直移入到终止符即可。但是对于更加常见的二型文法来说,“移进-规约”是一个循环,也就是说,在发生移进的时候,可以进行类似于“一步一步走”的操作,但是在发生规约的时候,会导致之前的活前缀发生大量变化(不只是减少,还有改变),这就导致在状态图上可能需要后退,甚至跳转到某一个不太相关的状态。也就是说,DFA 那种“只记录当前状态“ 的思路是没有办法支持二型文法的。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下推自动机,相比于 DFA 只记录当前状态的特性,下推自动机拥有一个栈结构,在进行状态转移的同时,也会进行压栈或者弹栈操作,同时,栈顶的元素也会参与状态转移的决策。相比于 DFA,下推自动机拥有了记忆功能,所以功能更为强大。在 LR 分析中,栈中会有状态和符号,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得知,符号是并不参与 LR 分析流程的,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让语法分析的结果更加的漂亮(将符号移到一个新开的栈中也是可以的),所以栈里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状态,换句话说,LR 的下推自动机唯一强于 DFA 就是他用栈结构存储了状态,方便他进行“历史状态的撤销和修改”。

​ 那么如果用下推自动机的角度考虑算符优先分析法,可以发现基本上一个算符就代表了一种状态,但是如果要具体解释,就显得有些牵强,所以并不在此胡诌了。

3.2.2 不同的 LR

​ 那时,我在想,为什么会发明这么多的分析算法? 我为什么不递归下降一把梭解决所有问题呢? 而当我学习了LR后,才发现这些算法其实是一脉相承,每一个都是针对上一个的痛点作出改进而诞生:

  • SLR 使用 follow 集来减少LR(0)的规约/移入冲突问题
  • LR 通过**展望符(搜索符)**预测来解决 Follow 集预测不准确的问题
  • 而 LR 又存在将状态划分得过细,导致状态数过多的问题,因此又诞生了 LALR,该算法剪除了 LR 中相同性质的状态,缩减了状态数,但是又带来了延迟报错的问题.……

现在我们尝试用一个例子来解释一下 LR 面对的问题(其本质是规约和规约的冲突,规约和移入的冲突)

编译技术-语法理论

构建这个图很简单,就是不断的移动那个点就好了,然后求出一个闭包即可。

我们来看一下一个移进过程具体是怎样的,对于 i d ∗ i d id * id idid 这个输入来说,首先看到的是 i d id id,那么移进就是在当前状态和输入考虑状态转移,所以我们考虑转移到 I 5 I_5 I5 ,然后发现 I 5 I_5 I5 里的项目有一个特征
F → i d . F \rightarrow id. Fid.
它的 . 是在最后的,这是要发生规约的标志,所以我们考虑发生规约,发生规约后我们可以利用栈结构重新回到 I 0 I_0 I0,然后根据 I 0 I_0 I0 和规约出的 F F F,判断出要转到 I 3 I_3 I3 I 3 I_3 I3 中也是发生规约,所以又转到 I 2 I_2 I2,然后就发生了有趣的事情
E → T . T → T . ∗ F E \rightarrow T.\\ T \rightarrow T.*F ET.TT.F
这个里面有两个项目,那么我们是要按照第一个进行规约呢?还是要按照后一个进行移进呢?这就是一个冲突,SLR 第一次尝试回应这个冲突。

​ 我们规定当前字符是是 c c c ,然后考虑是否可以规约,比如说对于
E → T . E \rightarrow T. ET.
​ 一旦规约了,那么就意味着出现了 E c Ec Ec 这种结构,所以也就是说 c ∈ F O L L O W ( E ) c \in FOLLOW(E) cFOLLOW(E) ,这正是判断能够进行规约的标准,如果 c ∉ F O L L O W ( E ) c \notin FOLLOW(E) c/FOLLOW(E) ,那么就是无法进行规约的。

​ 对于移进,也是同理,如果想要转移,那么当前状态 I c u r I_{cur} Icur 必须有一条边通向 I n e x t I_{next} Inext ,这条边恰好是 c c c ,所以如果没有这条边的,那么就是不能发生移进的。

​ 但是可以想见,这些要求会指导一定的动作冲突,但是还是有可能导致冲突,这也正式 SLR 无力的地方,在某种意义上,SLR 将“可规约”的情况预测多了,所以我们才有了 LR(1) 来减少这件事情。

3.2.3 例子

构建 LR(0) 项目集,构建 SLR 表

本来应该是两个事情,但是考虑到项目集状态图太大了,所以其实可以先用 GOTO 图去记录状态图的边,然后将 GOTO 图改造成 SLR 表,示例如下
r 0 : S → E r 1 : E → T r 2 : E → E + T r 3 : T → P r 4 : T → T ∗ P r 5 : P → F r 6 : P → F ↑ P r 7 : F → i r 8 : F → ( E ) r_0: S\rightarrow E \\ r_1: E \rightarrow T \\ r_2: E \rightarrow E + T \\ r_3: T \rightarrow P \\ r_4: T \rightarrow T * P \\ r_5: P \rightarrow F \\ r_6: P \rightarrow F \uparrow P \\ r_7: F \rightarrow i \\ r_8: F \rightarrow (E) r0:SEr1:ETr2:EE+Tr3:TPr4:TTPr5:PFr6:PFPr7:Fir8:F(E)
构造出的 SR 分析表如图:

+ * ↑ \uparrow i ( ) # S E T P F
0 S5 S6 1 2 3 4
1 S7 acc
2 r1 S8 r1 r1
3 r3 r3 r3 r3
4 r5 r5 S9 r5 r5
5 r7 r7 r7 r7 r7
6 S5 S6 10 2 3 4
7 S5 S6 11 3 4
8 S5 S6 12 4
9 S5 S6 13 4
10 S7 S14
11 r2 S8 r2 r2
12 r4 r4 r4 r4
13 r6 r6 r6 r6
14 r8 r8 r8 r8 r8

在构建的时候需要求出 follow 集判定是否可以进行递归,follow 集如下

符号 FOLLOW
S #
E +, ), #
T *, +, ), #
P *, +, ), #
F ↑ \uparrow , *, +, ), #

SLR 使用

i + i ↑ ( i ∗ i ) i + i \uparrow (i * i) i+i(ii)

步骤 状态栈 输入串 动作
1 #0 i + i ^ (i * i)# S5
2 #0i5 + i ^ (i * i)# r7
3 #0F4 + i ^ (i * i)# r5
4 #0P3 + i ^ (i * i)# r3
5 #0T2 + i ^ (i * i)# r1
6 #0E1 + i ^ (i * i)# S7
7 #0E1+7 i ^ (i * i)# S5
8 #0E1+7i5 ^ (i * i)# r7
9 #0E1+7F4 ^ (i * i)# S9
10 #0E1+7F4^9 (i * i)# S6
11 #0E1+7F4^9(6 i * i)# S5
12 #0E1+7F4^9(6i5 * i)# r7
13 #0E1+7F4^9(6F4 * i)# r5
14 #0E1+7F4^9(6P3 * i)# r3
15 #0E1+7F4^9(6T2 * i)# S8
16 #0E1+7F4^9(6T2*8 i)# S5
17 #0E1+7F4^9(6T2*8i5 )# r7
18 #0E1+7F4^9(6T2*8F4 )# r5
19 #0E1+7F4^9(6T2*8P12 )# r4
20 #0E1+7F4^9(6T2 )# r1
21 #0E1+7F4^9(6E10 )# S14
22 #0E1+7F4^9(6E10)14 # r8
23 #0E1+7F4^9F4 # r5
24 #0E1+7F4^9P13 # r6
25 #0E1+7P3 # r3
26 #0E1+7T11 # r2
27 #0E1 # acc

( i ∗ i ) ↑ ( i + i ) (i * i) \uparrow (i + i) (ii)(i+i)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06898.html

步骤 状态栈 输入串 动作
#0 (i * i) ^ (i + i)# S6
#0(6 i * i) ^ (i + i)# S5
#0(6i5 * i) ^ (i + i)# r7
#0(6F4 * i) ^ (i + i)# r5
#0(6P3 * i) ^ (i + i)# r3
#0(6T2 * i) ^ (i + i)# S8
#0(6T2*8 i) ^ (i + i)# S5
#0(6T2*8i5 ) ^ (i + i)# r7
#0(6T2*8F4 ) ^ (i + i)# r5
#0(6T2*8P12 ) ^ (i + i)# r4
#0(6T2 ) ^ (i + i)# r1
#0(6E10 ) ^ (i + i)# S14
#0(6E10)14 ^ (i + i)# r8
#0F4 ^ (i + i)# S9
#0F4^9 (i + i)# S6
#0F4^9(6 i + i)# S5
#0F4^9(6i5 + i)# r7
#0F4^9(6F4 + i)# r5
#0F4^9(6P3 + i)# r3
#0F4^9(6T2 + i)# r1
#0F4^9(6E10 + i)# S7
#0F4^9(6E10+7 i)# S5
#0F4^9(6E10+7i5 )# r7
#0F4^9(6E10+7F4 )# r5
#0F4^9(6E10+7P3 )# r3
#0F4^9(6E10+7T11 )# r2
#0F4^9(6E10 )# S14
#0F4^9(6E10)14 # r8
#0F4^9F4 # r5
#0F4^9P13 # r6
#0P3 # r3
#0T2 # r1
#0E1 # acc

到了这里,关于编译技术-语法理论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之梯度下降法直观理解

            形象化举例,由上图所示,假如最开始,我们在一座大山上的某处位置,因为到处都是陌生的不知道下山的路,所以只能摸索着根据直觉,走一步算一步。在此过程中,每走到一个位置的时候,都会求解当前位置的梯度,沿着梯度的负方向,也就是当前最陡峭的位

    2024年02月21日
    浏览(41)
  • 编译原理2.3习题 语法制导分析[C++]

    图源:文心一言 编译原理习题整理~🥝🥝 作为初学者的我,这些习题主要用于自我巩固。由于是自学,答案难免有误,非常欢迎各位小伙伴指正与讨论!👏💡 第1版:自己的解题,与AI老师的判卷~🧩🧩 编辑: 梅头脑🌸  审核: 文心一言 题源: 龙书《编译原理》 Alfre

    2024年01月25日
    浏览(49)
  • 编译原理PL0语法分析实验1

    1,待分析的简单语言的词法 相同点:都是分析种别码 不同点:词法分析器分析的是字符串中的单词的种别码(单词) 语法分析器分析的是字符串的文法是否正确(句子) 待分析的简单语言的语法 BNF: (1)程序::=begin语句串end (2)语句串::=语句{;语句} (3)语句::=赋值语

    2024年04月28日
    浏览(35)
  • 编译原理实验三:预测分析法语法分析器的设计

    ​ 根据文法编制预测分析法语法分析程序,以便对输入的符号串进行语法分析。通过编写预测分析法语法分析程序掌握预测分析法的基本原理、FIRST和FOLLOW集的计算、预测分析表的构造方法以及语法分析法主控程序的设计。 对于给定的上下文无关文法,编程完成以下功能:

    2024年02月05日
    浏览(57)
  • Safe Head机制技术理论分析

    目录 Safe Head机制出现的原因 Proof of Stake(POS机制) Fork Choice Rule Casper FFG Safe Head算法

    2023年04月08日
    浏览(31)
  • 【halcon】灰度直方图直观理解与应用

    横坐标:是 0~255 表示灰度值的范围 纵坐标:是在不同灰度值下像素的个数! 那么灰度直方图的本质就是统计不同灰度下像素的个数! 它的直观目的,就是查看灰度的分布情况! 全局的阈值分割 threshold  threshold (ImageChannel3, Regions, 248, 255) 选择一个灰度范围,分割出在次范围

    2024年02月10日
    浏览(78)
  • 编译原理——语法分析器(C/C++代码实现)

    编写一个简单的LL(1)语法分析器。(注意:此实验是简化版的LL(1)文法,已给出预测分析表,不需要求FIRST和FOLLOW集,直接根据预测分析表编写程序即可) 根据编译原理理论课中学习的算术表达式文法,以及该文法LL(1)分析表,用C语言编写接受算术表达式为输入的语法

    2023年04月26日
    浏览(41)
  • Python中super函数的详细用法,直观理解

    super相关的介绍文章看了无数遍,每次看得都云里雾里的,没过多久就忘了,只模糊知道跟MRO有关,但是稍微一复杂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本篇文章主要记录我对super的理解 super的作用就是执父类的方法,虽然这句话不完全对,但是也差不多是那么个意思了。 比如以单继承为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47)
  • 【AI绘画】用张图直观理解Stable Diffusion

    手把手教你入门绘图超强的AI绘画,用户只需要输入一段图片的文字描述,即可生成精美的绘画。给大家带来了全新保姆级教程资料包 (文末可获取) 作者****|Jay Alammar 翻译|杨婷、徐佳渝 最近,AI图像生成引人注目,它能够根据文字描述生成精美图像,这极大地改变了人

    2024年02月20日
    浏览(41)
  • 【编译原理】-- 递归下降语法分析设计原理与实现(C语言实现)

    本实验基于词法分析程序实现,可参考本人前面的文章。 目录 一、目标任务 二、程序功能描述 三、主要数据结构描述 四、程序结构描述 设计方法 First集和Follow集 递归子程序框图 函数定义及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 五、程序测试 测试用例1 测试结果1 测试用例2 测试结果2 测试

    2023年04月21日
    浏览(51)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