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计算样本欧氏距离的方法——样本数据表示为矩阵
背景
近期在看CS231n课程,作业中有关于计算图像样本间Kmeans距离的代码编写,涉及到的距离例如为欧氏距离,计算的三种方法效率由低到高,在学习的过程中令我收益匪浅。
假设图像大小为32*32*3=3072
,提供5000个训练样本,500个测试样本,将图像矩阵展开为一维向量,则训练样本为5000*3072
矩阵,测试样本为500*3072
矩阵。
训练样本的标签已知,现要求计算每个测试样本与每个训练样本的欧氏距离,作为测试样本的分类依据,将计算的距离结果存放在dist
矩阵中,dist[i][j]
表示第i
个测试样本与第j
个训练样本的欧氏距离。
方法一:双循环逐个计算
对于500个测试样本,5000个训练样本,可以简单的通过两个嵌套的循环遍历计算样本之间的欧氏距离。这是最直观简单的想法,也最容易实现。
def cal_dist_two_loops(train, test):
"""
使用两层循环计算欧氏距离
train为训练样本矩阵,大小为5000*3072
test为测试样本矩阵,大小为500*3072
dist为存放样本间距离的矩阵,dist[i][j]表示测试样本i与训练样本j之间的距离
"""
num_train = train.shape(0) # 本文中为5000
num_test = test.shape(0) # 本文中为500
for i in range(num_test):
for j in range(num_train):
dist[i][j] = np.sqrt(np.sum(np.square(test[i]-train[j])))
return dist
在上述代码中,每次取train
和test
的一行进行相减,实际是1*3072
向量每个对应位置的元素相减,之后平方求和即为欧氏距离。
方法二:单循环+部分向量化
单循环即只用到一次循环,部分向量化其实是利用了python中矩阵运算的性质。
def cal_dist_one_loop(train, test):
"""
使用一层循环计算欧氏距离
变量同cal_dist_two_loops
"""
num_train = train.shape(0)
num_test = test.shape(0)
for i in range(num_test):
dist[i] = np.sqrt(np.sum(np.square(train - test[i]), axis=1))
return dist
在上述代码中,train
是一个5000*3072
的矩阵,test[i]
是1*3072
的矩阵(向量),两者大小不同进行相减,在python中会先将test[i]
扩展至5000*3072
,即一行复制5000份,之后对应位置元素相减,同样平方求和开方得到欧氏距离。
注意:这里一次循环就计算了单个测试样本分别与5000个训练样本之间的距离,axis=1
在水平(一行)方向求和,列数化为1,结果为5000*1
的向量,赋值给dist[i]
。
方法三:不使用循环+纯向量化计算
使用循环计算的效率远不如矩阵运算,因此应尽量使用矩阵运算代替循环。对于每一个3072单位大小的图像样本,欧氏距离就是每个像素值相减平方求和再开方,我们将该数学式展开,这样反而有利于我们利用矩阵计算。
(
x
1
−
y
1
)
2
+
(
x
2
−
y
2
)
2
+
.
.
.
+
(
x
3072
−
y
3072
)
2
\sqrt{(x_1-y_1)^2+(x_2-y_2)^2+...+(x_{3072}-y_{3072})^2}
(x1−y1)2+(x2−y2)2+...+(x3072−y3072)2
x
1
2
+
x
2
2
+
.
.
+
y
1
2
+
y
2
2
+
.
.
.
−
2
x
1
y
1
−
2
x
2
y
2
−
.
.
.
\sqrt{x_1^2+x_2^2+..+y_1^2+y_2^2+...-2x_1y_1-2x_2y_2-...}
x12+x22+..+y12+y22+...−2x1y1−2x2y2−...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07517.html
def cal_dist_no_loop(train, test):
"""
不使用循环计算欧氏距离
"""
num_train = train.shape(0)
num_test = test.shape(0)
dist += np.sum(np.square(test),axis=1).reshape(num_test, 1)
dist += np.sum(np.square(train), axis=1).reshape(1, num_train)
dist -= 2 * np.dot(test, train.T)
dist = np.sqrt(dist)
return dist
-
np.sum(np.square(test),axis=1)
对应测试样本的平方项求和,reshape(500, 1)
,此时dist
大小为500*1
,每一个元素都是单样本的3072个平方项和。 -
np.sum(np.square(train), axis=1)
对应训练样本的平方项求和,reshape(1,5000)
,每个元素都是单样本的3072个平方项求和,与dist
相加,同样利用python中矩阵相加,大小不一致先扩展,相加后dist
大小为500*5000
。 - 之后减去两倍交叉项,利用矩阵乘法得到交叉项乘积和,最后求平方根。
总结
利用矩阵的性质进行计算,能够大大提高计算的效率。而如何深入理解矩阵运算,就不得不提到线性代数的重要性了,同时矩阵在python中的运算也有其特点,加以了解并运用才能更好地达成我们的目的。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07517.html
到了这里,关于【三种计算样本欧氏距离的方法——样本数据表示为矩阵】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