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R的理解与运用 第一期——理解篇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LQR的理解与运用 第一期——理解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0.本系列目的

理解运用LQR

理解

六个问题

解释什么是LQR,并梳理LQR求解过程。
大家可以思考这么几个问题:

  1. LQR控制的是什么(什么是LQR)?
  2. LQR的适用场景是(使用条件)?
  3. LQR的变量是什么,输入是什么,输出是什么?
  4. LQR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5. LQR中有没有为了优化问题设置的假设条件?

  1. 在实际控制中,怎么改变状态变量的初值,如果我想让LQR控制器控制的某个状态变量存在稳态误差,该怎么设置参数?
  • 可能需要一点自控理论知识,不过对聪明人来说,学过矩阵乘法就行^ ^

如果看不懂就看下面的参考文章,保证好懂
本文部分片段搬运自以下文章,并根据学校课件和个人理解进行修改,侵删!
(个人感觉最好✨→)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原理详解
https://blog.csdn.net/qq_36133747/article/details/123413115
LQR最优控制方法小结
https://zhuanlan.zhihu.com/p/363033191
RoboMaster平衡步兵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https://zhuanlan.zhihu.com/p/563048952

运用

一阶倒立摆

matlab+simscape multibody实现
  1. 一阶倒立摆模型进行建模,设计LQR参数
  2. matlab上,实现模型的框图设计
  3. 通过simscape multibody将这一过程可视化

见下一期LQR的理解与运用 第二期——一阶倒立摆在matlab上的LQR实现

简单的轮足模型(二阶倒立摆)

参考RoboMaster平衡步兵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构造以下模型
LQR的理解与运用 第一期——理解篇

1 理解LQR

写在前面

本文讨论LQR基本原理时,被控对象都是线性定常系统,即系统状态不随时间变化的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如下:
x ˙ = A x + B u y = C x + D u (1) \begin{array}{l} \dot{x}=A x+B u \\ y=C x+D u \end{array}\tag{1} x˙=Ax+Buy=Cx+Du(1)

符号 意义
A A A 状态转移矩阵,描述了系统状态的演化规律。
B B B 输入矩阵,描述了外部输入对系统状态的影响。
C C C 输出矩阵,描述了状态变量如何映射到输出信号。
D D D 直接传递矩阵,描述了外部输入直接传递到输出信号的影响。
x x x 状态变量,系统的内部状态,可以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
u u u 输入变量,系统的外部输入,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变量。
Q Q Q 控制效果矩阵,表示控制器对状态变量的重视程度。
R R R 状态效果矩阵,表示控制器对控制输入的重视程度。

Q1:LQR控制的是什么

结论:LQR控制的是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状态变量 x x x的变化。
具体而言,LQR通过对系统状态变量的反馈控制,使系统状态向着期望的状态稳定,并且能够实现一定的性能指标要求,如响应速度、稳态误差等。


我们设定一个线性反馈控制器 u = − K x u=-K x u=Kx,用以得到输入参数 u {u} u状态变量 x {x} x的关系(求解矩阵 K K K的方法会在后面提到),此时第一行可以写为
x ˙ = A x − B K x = ( A − B K ) ⏟ A c l x (2) \dot{x}=A x-B K x=\underbrace{(A-B K)}_{A_{c l}} x\tag{2} x˙=AxBKx=Acl (ABK)x(2)
让系统稳定的条件是矩阵 A c l A_{cl} Acl 的特征值的实部均为负数(?),我们当然可以手动选择几个满足上述条件的特征值,然后反解 K K K,从而得到控制器。

而LQR的出现,就是为了让几个参数的选择更为合理,从而使得控制器控制效果更好。其实现方式正是通过设计代价函数 J J J实现的。

本文讨论无限时间的LQR问题(有限时间的LQR问题属于状态时变的问题,这里暂时不考虑),无限时间的LQR问题设计的成本代价泛函 J J J为:

J = ∫ 0 ∞ ( x T Q x + u T R u ) d t , Q = Q T , R = R T , Q ≥ 0 , R > 0 (3) J=\int_{0}^{\infty}\left(x^{T} Q x+u^{T} R u\right) d t, Q=Q^{T}, R=R^{T}, Q \geq 0, R>0\tag{3} J=0(xTQx+uTRu)dt,Q=QT,R=RT,Q0,R>0(3)

一般来说,Q阵和R阵为对角阵,分别确定了状态变量 x x x和输入参数 u u u的权重。对角阵上的值越大说明我们设计时对于该量的重视程度越大,即希望这个量在变化过程中保持较小的值,换种说法就是对于该量的“惩罚”越大。我们的设计目标就是得到一系列的控制序列使代价累积的最小。

代价函数的解释,举例:

LQR的理解与运用 第一期——理解篇

图片内容及部分文字来自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原理详解

因此,问题转变为了选择合适的反馈矩阵 K K K使得代价函数 J J J最小。(见Q3)

Q2:LQR的适用场景与形式

  • LQR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调节器(仅适用于线性系统);其目的是在给定代价为二次的代价方程中找出最小代价。
  • 在多个输入参数中,可分别设置不同权重。
    此外,由于LQR为状态方程形式,因此输入参数为n*1的形式,而权重矩阵(下文 Q , R Q,R Q,R)往往是n*n的对角矩阵,即除了主对角线均为0;故为了表现加权二次多输入,代价函数往往为以下形式:( x x x, u u u的位置见上文状态空间表达形式)
    J = x T ( t ) Q x ( t ) + u T ( t ) R u ( t ) J = x^{T}(t) Q x(t)+u^{T}(t) R u(t) J=xT(t)Qx(t)+uT(t)Ru(t)

Q3:LQR的变量、输入、输出

  • 变量:状态变量 x x x和输入变量 u u u,作用在前面表格中已列出。
  • 输入:在LQR设计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状态反馈矩阵K,使得反馈控制器能够有效地控制系统状态的变化,并实现期望的性能指标。
    在状态方程

Q4:LQR的解决思路

接Q1,下一步是选择合适的反馈矩阵 K K K使得代价函数 J J J最小。
根据式 ( 3 ) (3) (3),我们另定义一个辅助常量矩阵 P P P
d d t x T P x = − ( x T Q x + u T R u ) (4) \frac{\mathrm{d}}{\mathrm{d} t} x^{T} P x=-\left(x^{T} Q x+u^{T} R u\right)\tag{4} dtdxTPx=(xTQx+uTRu)(4)

(?) P P P是对称矩阵, P = P T > 0 P=P^T>0 P=PT>0

  • P P P的作用
    ( 4 ) (4) (4)带入 ( 3 ) (3) (3)
    J = − ∫ 0 ∞ d d t x T P x   d t = − ( x T P x ∣ ∞ − x T P x ∣ 0 ) = − ( 0 − x T P x ∣ 0 ) = x T ( 0 ) P x ( 0 ) (5) \begin{aligned} J & =-\int_{0}^{\infty} \frac{\mathrm{d}}{\mathrm{d} t} x^{T} P x \mathrm{~d} t \\ & =-\left(\left.x^{T} P x\right|_{\infty}-\left.x^{T} P x\right|_{0}\right) \\ & =-\left(0-\left.x^{T} P x\right|_{0}\right) \\ & =x^{T}(0) P x(0) \end{aligned}\tag{5} J=0dtdxTPx dt=(xTPx xTPx 0)=(0xTPx 0)=xT(0)Px(0)(5)

    当系统稳定时, t ⟶ ∞ , x ⟶ 0 t \longrightarrow \infty , x \longrightarrow 0 t,x0

    可见代价函数只跟初始状态和矩阵 P P P有关

带入 u = K x u = Kx u=Kx,结合式 ( 2 ) (2) (2) ( 4 ) (4) (4),有
x ˙ T P x + x T P x ˙ + x T Q x + x T K T R K x = 0 x T A c l T P x + x T P A c l x + x T Q x + x T K T R K x = 0 x T ( A c l T P + P A c l + Q + K T R K ) x = 0 (6) \begin{aligned} \dot{x}^{T} P x+x^{T} P \dot{x}+x^{T} Q x+x^{T} K^{T} R K x & =0 \\ x^{T} A_{c l}^{T} P x+x^{T} P A_{c l} x+x^{T} Q x+x^{T} K^{T} R K x & =0 \\ x^{T}\left(A_{c l}^{T} P+P A_{c l}+Q+K^{T} R K\right) x & =0 \end{aligned}\tag{6} x˙TPx+xTPx˙+xTQx+xTKTRKxxTAclTPx+xTPAclx+xTQx+xTKTRKxxT(AclTP+PAcl+Q+KTRK)x=0=0=0(6)

代入 A c l = A − B K A_{c l}=A-B K Acl=ABK 可以得到

A c l T P + P A c l + Q + K T R K = 0 ( A − B K ) T P + P ( A − B K ) + Q + K T R K = 0 A T P + P A + Q + K T R K − K T B T P − P B K = 0 (7) \begin{aligned} A_{c l}^{T} P+P A_{c l}+Q+K^{T} R K & =0 \\ (A-B K)^{T} P+P(A-B K)+Q+K^{T} R K & =0 \\ A^{T} P+P A+Q+K^{T} R K-K^{T} B^{T} P-P B K & =0 \end{aligned}\tag{7} AclTP+PAcl+Q+KTRK(ABK)TP+P(ABK)+Q+KTRKATP+PA+Q+KTRKKTBTPPBK=0=0=0(7)

K = R − 1 B T P K=R^{-1}B^TP K=R1BTP(暂不推导,见Q4)代入,有
A T P + P A + Q + ( R − 1 B T P ) T R ( R − 1 B T P ) − ( R − 1 B T P ) T B T P − P B ( R − 1 B T P ) = 0 A T P + P A + Q − P B R − 1 B T P = 0 (8) \begin{array}{l} A^{T} P+P A+Q+\left(R^{-1} B^{T} P\right)^{T} R\left(R^{-1} B^{T} P\right)-\left(R^{-1} B^{T} P\right)^{T} B^{T} P-P B\left(R^{-1} B^{T} P\right)=0 \\\\ A^{T} P+P A+Q-P B R^{-1} B^{T} P=0 \end{array}\tag{8} ATP+PA+Q+(R1BTP)TR(R1BTP)(R1BTP)TBTPPB(R1BTP)=0ATP+PA+QPBR1BTP=0(8)
上式也被称为微分Riccati方程(Algebraic Riccati Equation ,ARE)

到这一步就可以认为 P P P是solvable的了,现在已经有很完善的方法能求解ARE了

Q4.1 LQR控制器设计步骤:

步骤一:根据我们想要的期望状态,初步设计好 Q Q Q R R R(一般凭借经验,可以通过迭代不断调整)

步骤二:根据代数Riccati方程(由系统矩阵组成的等式),情况下求解矩阵P用的是数值解法,很少的情况可以求其解析解。

步骤三:根据 P P P,得到反馈矩阵 K K K的表达式,得到最优控制序列:

Q5:LQR中做出的…假设?

K = R − 1 B T P K=R^{-1} B^{T} P K=R1BTP并不是假设,而是推导的结果,过程如下

反馈矩阵K的推导*

如果只是应用LQR方法,那么推导过程可以不用细看,记住下面的表达式就可以,现在用matlab或是python中的一些库就可以直接求解,应用时理解K的含义就可以。
推导过程应用到矩阵求导相关公式,推荐一个在线矩阵求导网站:Matrix Calculus,可以用来验证自己算的对不对。

推导过程:
观察式 ( 7 ) (7) (7) A , B , Q , R , P A,B,Q,R,P A,B,Q,R,P都是常值矩阵,唯一可变的是 K K K阵,所以问题转换为找到一个 K K K使得代价函数最小,下面用到了一些构造,主要关注带 K K K的部分,求解的想法是要将 K K K包含在一个满足一定约束的式子里面或许可以得到 K K K的计算表达式,一种思路是如果我们可以把含有 K K K的部分转换成类似 ( M + N ) T ( M + N ) (M+N)^T(M+N) (M+N)T(M+N) 的结构,那么要使得代价最小,就会有 M + N = 0 M + N = 0 M+N=0 ,那么 K K K就可以求。

R = T T T R=T^TT R=TTT,代入式 ( 7 ) (7) (7),有

A T P + P A + Q − K T B T P − P B K + K T T T T K = 0 A T P + P A + Q − K T B T P − P B K + ( T K ) T T K = 0 (9) A^{T} P+P A+Q-K^{T} B^{T} P-P B K+K^{T} T^{T} T K=0\\\\ A^{T} P+P A+Q-K^{T} B^{T} P-P B K+(T K)^{T} T K=0\tag{9} ATP+PA+QKTBTPPBK+KTTTTK=0ATP+PA+QKTBTPPBK+(TK)TTK=0(9)

为向 ( M + N ) T ( M + N ) (M+N)^{T}(M+N) (M+N)T(M+N)$ 上面靠,将目标形式展开: M T M + N T N + M T N + N T M M^{T} M+N^{T} N+M^{T} N+N^{T} M MTM+NTN+MTN+NTM ,令 M = T K M=T K M=TK ,刚好可以满足上面其中一项,剩下的用待定系数,带进去解 N N N的表达式:

M T M + N T N + M T N + N T M = − K T B T P − P B K + ( T K ) T T K , M = T K ⇒ N T N + K T T T N + N T T K = − K T B T P − P B K (10) M^{T} M+N^{T} N+M^{T} N+N^{T} M=-K^{T} B^{T} P-P B K+(T K)^{T} T K, M=T K\\\\ \Rightarrow N^{T} N+K^{T} T^{T} N+N^{T} T K=-K^{T} B^{T} P-P B K\tag{10} MTM+NTN+MTN+NTM=KTBTPPBK+(TK)TTK,M=TKNTN+KTTTN+NTTK=KTBTPPBK(10)

注意 ( 10 ) (10) (10)左右并不一定相等,只是为了让等式右凑出等式左的样子

继续观察,等式两边都有含 K T K^T KT项和含 K K K 项 ,先用含 K K K 项拼凑出 N N N:

N T T K = − P B K ⇒ N = [ − P B ( T − 1 ) ] T ⇒ N = − ( T − 1 ) T B T P T = N = − ( T − 1 ) T B T P (11) \begin{array}{l} N^{T} T K=-P B K \Rightarrow N=\left[-P B\left(T^{-1}\right)\right]^{T} \Rightarrow N=-\left(T^{-1}\right)^{T} B^{T} P^{T}=N= \\ -\left(T^{-1}\right)^{T} B^{T} P \end{array}\tag{11} NTTK=PBKN=[PB(T1)]TN=(T1)TBTPT=N=(T1)TBTP(11)

N N N 代入,求剩下的部分:

N T N + K T T T N + N T T K = − K T B T P − P B K , N = − ( T − 1 ) T B T P (12) N^{T} N+K^{T} T^{T} N+N^{T} T K=-K^{T} B^{T} P-P B K, \quad N=-\left(T^{-1}\right)^{T} B^{T} P\tag{12} NTN+KTTTN+NTTK=KTBTPPBK,N=(T1)TBTP(12)

发现含 K T K^T KT 项也消掉了,仅剩下不含 K K K 的第一项:

N T N = [ ( T − 1 ) T B T P ] T [ ( T − 1 ) T B T P ] = P B R − 1 B T P (13) N^{T} N=\left[\left(T^{-1}\right)^{T} B^{T} P\right]^{T}\left[\left(T^{-1}\right)^{T} B^{T} P\right]=P B R^{-1} B^{T} P\tag{13} NTN=[(T1)TBTP]T[(T1)TBTP]=PBR1BTP(13)

带到代数Riccati方程中有:

A T P + P A + Q + [ T K − ( T − 1 ) T B T P ] T [ T K − ( T − 1 ) T B T P ] − P B R − 1 B T P = 0 (14) A^{T} P+P A+Q+\left[T K-\left(T^{-1}\right)^{T} B^{T} P\right]^{T}\left[T K-\left(T^{-1}\right)^{T} B^{T} P\right]-P B R^{-1} B^{T} P=0\tag{14} ATP+PA+Q+[TK(T1)TBTP]T[TK(T1)TBTP]PBR1BTP=0(14)

因为:
x T [ T K − ( T − 1 ) T B T P ] T [ T K − ( T − 1 ) T B T P ] x ≥ 0 (15) x^T\left[T K-\left(T^{-1}\right)^{T} B^{T} P\right]^{T}\left[T K-\left(T^{-1}\right)^{T} B^{T} P\right]x \ge 0\tag{15} xT[TK(T1)TBTP]T[TK(T1)TBTP]x0(15)
T K − ( T − 1 ) T B T P = 0 T K-\left(T^{-1}\right)^{T} B^{T} P = 0 TK(T1)TBTP=0,可以解出 K = R − 1 B T P K=R^{-1} B^{T} P K=R1BTP

怎么理解u=-Kx

u = − K x u=-Kx u=Kx是将输入向量 u u u用状态变量 x x x的线性表达,不妨把这理解为LQR的特征,或者说LQR这一形式就意味着这一假设

稳定性分析

想要分析系统的稳定性,一般采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来证明。
首先,定义李雅普诺夫函数:

V ( x ) = x T P x , P = P T P > 0 (16) V(x)=x^{T} P x, P=P^{T} P>0\tag{16} V(x)=xTPx,P=PTP>0(16)

P P P为正定常数矩阵,所以 V ( x ) V(x) V(x) 是 正定的。(?)
然后,对 V ( x ) V(x) V(x) x x x 的一阶导数:

V ˙ ( x ) = x ˙ T P x + x T P x ˙ (17) \dot{V}(x)=\dot{x}^{T} P x+x^{T} P \dot{x}\tag{17} V˙(x)=x˙TPx+xTPx˙(17)

x ˙ = A x + B u , u = − K x = − R − 1 B T P x \dot{x}=A x+B u, u=-K x=-R^{-1} B^{T} P x x˙=Ax+Bu,u=Kx=R1BTPx 带入上式,得到:

V ˙ ( x ) = x T [ A T P − K T B T P + P A − P B K ] x (18) \dot{V}(x)=x^{T}\left[A^{T} P-K^{T} B^{T} P+P A-P B K\right] x\tag{18} V˙(x)=xT[ATPKTBTP+PAPBK]x(18)

再代入 K K K,得到:

V ˙ ( x ) = x T [ A T P + P A − 2 P B R − 1 B T P ] x (19) \dot{V}(x)=x^{T}\left[A^{T} P+P A-2 P B R^{-1} B^{T} P\right] x\tag{19} V˙(x)=xT[ATP+PA2PBR1BTP]x(19)

因为通过无限时间LQR设计的 P P P 会满足上面的代数Riccati方程 ( 8 ) (8) (8),带进来,得到:

V ˙ ( x ) = − x T [ Q + P B R − 1 B T P ] x (20) \dot{V}(x)=-x^{T}\left[Q+P B R^{-1} B^{T} P\right] x\tag{20} V˙(x)=xT[Q+PBR1BTP]x(20)

因为: Q > 0 , R > 0 , P > 0 Q>0, R>0, P>0 Q>0,R>0,P>0 ,故 V ˙ ( x ) < 0 \dot{V}(x)<0 V˙(x)<0 , 系统是渐进稳定的。

上面是从别处搬运的,我只是看了一遍公式无误,自己其实也看不太懂
也有一种说法,是说稳定性取决于状态矩阵A的特征值的符号,利用MATLAB语句[V,F] = eig(A)求得状态矩阵A的特征值以及对应的特征向量。
当全部为实根的时候,只有它们都小于零,系统才是稳定的。

可控性分析

只要满足一些基本条件,LQR的设计过程就能保证得到一个让系统稳定的反馈控制器。

  • LQR定理
    令系统 ( A , B ) (A,B) (A,B) 可控, R R R Q Q Q 都是正定的,则闭环系统 ( A − B K ) ( A − B K ) (ABK)近稳定。

    注意,不管系统的开环稳定性如何,这都是成立的。
    回顾现控的相关知识:可控性可以通过检查可控性矩阵 U = [ B A B A 2 B ⋯ A n − 1 B ] U=\left[\begin{array}{lllll} B & A B & A^{2} B & \cdots & A^{n-1} B \end{array}\right] U=[BABA2BAn1B]是否满秩来判断

✨matlab实现LQR可视化

模型介绍

物理模型

我们以经典的一阶倒立摆模型为例,进行建模【模型如图】
LQR的理解与运用 第一期——理解篇

在此模型中,设

物理量 符号
滑块质量 M M M
摆杆质量 m m m
摆杆转动轴心到杆质心长度【半杆长】 l l l
摆杆在转轴处转动惯量 J J J
小车受到外力 F F F
小车位置 x x x
摆杆与竖直方向夹角【本文顺时针为正】 θ \theta θ

x = [ x 1 x 2 x 3 x 4 ] = [ θ θ ˙ x x ˙ ] , u = F x=\left[\begin{array}{l} x_{1} \\ x_{2} \\ x_{3} \\ x_{4} \end{array}\right]=\left[\begin{array}{c} \theta \\ \dot{\theta} \\ x \\ \dot{x} \end{array}\right],u=F x= x1x2x3x4 = θθ˙xx˙ ,u=F

状态方程模型

通过物理建模及化简,最终能得到状态方程 A 、 B 、 C 、 D A、B、C、D ABCD四个矩阵的表达式【表达式推导见第二期】
x ˙ = A x + B u y = C x + D u (1) \begin{array}{l} \dot{x}=A x+B u \\ y=C x+D u \end{array}\tag{1} x˙=Ax+Buy=Cx+Du(1)

代码
% ------------------------------------------
%     本代码使用最经典的一阶倒立摆模型建模
%    
% ------------------------------------------
clc;clear;close all;
g = 9.80665;
m = 1;
M = 0.1;
l = 0.18;  % 半杆长
J = 1/3 * m * (2 * l)^2;

% ------------------------------------
% 创建一个状态空间模型
A21 = m*g*l*(M+m)/(J*(M+m)+M*m*l^2);
A41 = -m^2*g*l^2/(J*(M+m)+M*m*l^2);
A = [0  1  0  0;
    A21 0  0  0;
     0  0  0  1;
    A41 0  0  0];
% [theta, dtheta, x, dx]

B2 = -m*l/(J*(M+m)+M*m*l^2);
B4 = (J+m*l^2)/(J*(M+m)+M*m*l^2);
B = [0;B2;0;B4];

C=[1 0 0 0;0 0 1 0];

D=[0;0];

% ------------------------------------
% 检验状态空间模型的可控性、稳定性分析
eig(A)
%% Qc=ctrb(A,B)
%% rank(Qc)
Qb=obsv(A,C);
rank(Qb)

% ------------------------------------
% 设计 LQR 控制器
Q = [1 0 0 0
     0 1 0 0
     0 0 10 0
     0 0 0 10];
R = 1;
K = lqr(A,B,Q,R)

% ------------------------------------
% 定义输入信号和时间向量
t = 0:0.02:4;
u = 20 * sin(4*t);
%u = zeros(size(t)) * 0.2;

% ------------------------------------
% 模拟系统的响应
% [theta, dtheta, x, dx]
x0 = [30;0;10;0]; % 初始状态
sys=ss(A-B*K,B,C,D); %经过状态量反馈后的新状态矩阵
[y, t, x] = lsim(sys, u, t, x0);

% ------------------------------------
% 绘制系统的输出信号和状态变量的时间响应
figure;
subplot(2,1,1);
plot(t, u, 'r--', t, y(:,1), 'b-', t, y(:,2), 'r-');
legend('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theta', '输出信号-x');
xlabel('时间');
ylabel('幅值');
title('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
subplot(2,1,2);
plot(t, x(:,1), 'r-', t, x(:,2), 'b--', t, x(:,3), 'black-', t, x(:,4), 'g--');
legend('theta', 'omega', 'x', 'v');
xlabel('时间');
ylabel('幅值');
title('系统的状态变量');
% =========================================
运行结果
Q单位阵,R=10

LQR的理解与运用 第一期——理解篇

Q为eig(10,1,10,1),R=1

LQR的理解与运用 第一期——理解篇
可以发现,输入信号的变化对于状态变量的收敛影响不大。

Q6:稳态误差相关控制

先贴ChatGPT的回答,有待笔者补充完善

Q:如果我想让LQR控制器控制结果中出现可被我准确控制的稳态误差,该怎么做?

回答一:Q后加常数

要让LQR控制器在系统稳定后出现可控的稳态误差,可以在成本函数中添加一个稳态误差的惩罚项。这个惩罚项可以使用系统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偏差来表示。

具体来说,在LQR的成本函数中加入一个与系统输出偏差成比例的惩罚项。这可以通过在 Q Q Q矩阵中增加一个与输出偏差平方成比例的权重来实现。可以通过试验和调整权重的大小,以实现对稳态误差的控制。

以下是一个例子,演示如何在LQR控制器中添加一个稳态误差惩罚项:

假设我们有一个二阶系统,其状态空间表示为:

A = [0 1; 0 0];
B = [0; 1];
C = [1 0];
D = 0;

我们希望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并使其快速响应。我们可以使用LQR控制器来优化控制器参数,同时在成本函数中添加一个与输出偏差平方成比例的惩罚项。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将 Q Q Q矩阵设置为:

Q = [1 0; 0 10];

这样做可以增加对状态 x 2 x_2 x2的权重,从而加速系统的响应。然后,我们可以添加一个惩罚项来惩罚输出偏差,例如:

Q(2,2) = Q(2,2) + 1000;

这样可以增加对输出偏差的权重,从而减小稳态误差。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lqr函数计算LQR控制器的增益矩阵,并将其应用于系统:

R = 1;
K = lqr(A, B, Q, R);
sys_cl = ss(A-B*K, B, C, D);

通过这样的设置,LQR控制器将通过调整输入信号来控制系统状态,并在稳态时保持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偏差尽可能小。

回答二:加入积分项【LQI】

LQR的理解与运用 第一期——理解篇
LQR的理解与运用 第一期——理解篇
LQR的理解与运用 第一期——理解篇

下一期指路

LQR的理解与运用 第二期——一阶倒立摆在matlab上的LQR实现

参考文档

(个人感觉最好✨→)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原理详解
https://blog.csdn.net/qq_36133747/article/details/123413115
(推导K→) LQR最优控制方法小结
https://zhuanlan.zhihu.com/p/363033191
(应用篇)RoboMaster平衡步兵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https://zhuanlan.zhihu.com/p/563048952当时的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16723.html

到了这里,关于LQR的理解与运用 第一期——理解篇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算法进阶⌋图论::并查集——快速理解到熟练运用

    目录  一、原理 1. 初始化Init   2. 查询 find  3. 合并 union 二、代码模板 三、练习 1、  990.等式方程的可满足性🟢 2、  1061. 按字典序排列最小的等效字符串🟢 3、721.账户合并 🟡 4、  839.相似字符串组🟡 5、  2812.找出最安全路径 🔴 并查集主要运用与求一些 不相交且有关

    2024年02月13日
    浏览(34)
  • request.getParameter()方法的简单理解与运用

      (1)request.getParameter () 取得是 通过容器的实现来取得通过类似post,get等方式传入的数据 ,request.setAttribute ()和getAttribute ()只是在web容器内部流转,仅仅是请求处理阶段。 (2)request.getParameter () 方法传递的数据,会从Web客户端传到Web服务器端,代表HTTP请求数据。      

    2024年02月17日
    浏览(37)
  • RabbitMQ灵活运用,怎么理解五种消息模型

    上次我们介绍了,为什么rabbitMQ会被很多人中意选型,从而成为火热的MQ组件,今天就先来说一说MQ的基础使用 ———— 其五种消息模型 我们都知道,RabbitMQ是一个使用Erlang语言,基于AMQP协议的MQ组件,那什么是AMQP协议呢,我们就从这开始今天的学习。 AMQP 全称为 Advanced Me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38)
  • java 线程池的理解与运用,实例支撑

    线程池的定义和特点 线程池是一种多线程处理形式,它可以在程序启动时创建一定数量的线程,并将它们保存在一个线程池中,然后在需要执行任务时,从线程池中取出一个线程来执行任务,任务执行完毕后,线程并不会销毁,而是放回线程池中等待下一次任务的执行。 线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36)
  • ⌈算法进阶⌋图论::拓扑排序(Topological Sorting)——快速理解到熟练运用

    目录  一、原理 1. 引例:207.课程表  2. 应用场景 3. 代码思路 二、代码模板 三、练习 1、210.课程表Ⅱ🟢 2、2392.给定条件下构造举证🟡 3、310.最小高度树🟡 4、 2603.收集树中金币 🔴 1. 引例:207.课程表 就如大学课程安排一样,如果要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机器学习这类课程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44)
  • 深入理解与运用Lombok的@Cleanup注解:自动化资源管理利器

    在Java编程中,正确地管理和释放诸如文件流、数据库连接等资源至关重要。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内存泄漏或系统资源耗尽等问题。为此,Lombok库提供了一个名为 @Cleanup 的便捷注解,它允许我们以简洁且安全的方式自动关闭实现了 java.io.Closeable 或 java.lang.AutoCloseable 接口的

    2024年01月22日
    浏览(53)
  • Git系列:运用Git创建空白分支进行项目相关文档管理

    项目管理过程中没有做好相关文档管理,比如需求,开发,测试等文档,需要对项目在过程中产生的相应文档进行管理,目前使用的是Git进行代码库管理,因此考虑通过Git进行相应的文档库管理。下面就是这次的一个考虑过程,供大家参考。 起初,考虑将代码和项目文档统一

    2024年02月10日
    浏览(44)
  • 【让我们深度理解语音识别:Siri与Alexa如何运用深度学习和循环神经网络将声音转化为文字

    语音识别技术是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它的出现大大改善了人与机器的交互方式,增强了人们生活的便捷度。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深度了解语音识别技术的内部运作原理,以及语音助手如Siri和Alexa如何运用这些先进技术,实现从声音到文字的转化。在探讨技术

    2024年02月12日
    浏览(38)
  • 深入理解 OpenCV 中的二值化:cv2.THRESH_BINARY 与 cv2.THRESH_OTSU 的组合运用

    引言 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中,二值化是一种常见的图像处理技术,用于将图像转换为只有两种可能取值的图像,通常是黑白。OpenCV 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工具来实现图像二值化,即 cv2.threshold() 函数。本篇博客将深入介绍 cv2.THRESH_BINARY 和 cv2.THRESH_OTSU 的组合使用,以及它们对

    2024年02月05日
    浏览(46)
  • LQR算法原理和代码实现

    本文讲解线性二次优化器LQR的原理和C++的代码实现,同时在CARLA-ROS联合仿真环境验证算法效果。 本文讲解线性二次优化器LQR的原理和C++的代码实现,同时在CARLA-ROS联合仿真环境验证算法效果 举一个通俗易懂的关于LQR原理的小例子,假设从家里要去公司,现在有如下几种交通

    2024年02月06日
    浏览(28)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