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ReentrantLock实现原理
在并发编程中,线程安全问题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Java中提供了多种解决线程安全问题的机制,其中一个比较常用的就是ReentrantLock。本文将介绍ReentrantLock的实现原理,从原子性、可见性等方面解释并结合源码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在多线程环境下实现线程安全的过程。
ReentrantLock概述
ReentrantLock是Java并发包下的一个类,它提供了与synchronized关键字类似的功能,可以实现对共享资源的访问控制,从而保证线程安全。相比于synchronized关键字,ReentrantLock需要更为复杂的使用方式,但是其灵活性更强,同时可以支持更高级别的需求。
ReentrantLock的构造函数可以接受一个参数fair,表示是否采用公平锁方式,默认为false,即非公平锁。
为什么需要ReentrantLock
synchronized关键字是Java中最基本的线程同步机制,其优点是简单易用,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synchronized关键字是Java语言级别的,因此其性能较差,且不容易进行灵活的定制。当需要使用比较复杂的同步机制时,synchronized关键字就显得力不足。
而ReentrantLock通过提供可定制的同步机制,弥补了synchronized关键字的缺点。ReentrantLock的使用方式更为灵活,支持多种同步策略,可以很好地满足不同的需求。同时,由于ReentrantLock是基于Java并发包中的API实现的,因此它的运行效率较高。
ReentrantLock实现原理
ReentrantLock的实现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锁的获取和锁的释放。
锁的获取
在ReentrantLock中,锁的获取是通过调用lock()方法来实现的。其核心思想是:当一个线程请求一个未被锁定的ReentrantLock时,该线程将获得锁并进入临界区,阻止其他线程进入临界区;当另一个线程请求相同的锁时,如果该锁已经被另一个线程占用,则该线程会被阻塞,并一直等待直到该锁被释放后才能重新尝试获取该锁。
但是,ReentrantLock的获取锁过程并不是简单地采用同步机制来实现的,而是涉及到一些底层的机制。具体来说,ReentrantLock采用了以下三种机制来实现锁的获取:
1. 原子性
在ReentrantLock的实现中,对于每个线程来说都会有一个state变量,其代表当前线程获取到的锁重入次数。当一个线程首次获取锁时,state的值为0。如果该线程再次获取锁,state的值就会增加1。相应地,当该线程释放锁时,state值将减少1。
这样一来,在ReentrantLock中,锁的获取过程就涉及到了原子性的问题。因此,ReentrantLock使用了CAS(Compare and Swap)机制来确保锁的获取操作是原子性的。简单来说,CAS机制就是在多线程环境下,当多个线程同时尝试修改同一个变量时,只有一个线程能够成功修改,其他线程将被阻塞。
2. 可重入性
在ReentrantLock中,还需要支持可重入性,即一个线程可以多次获取同一个锁。为了实现这个功能,ReentrantLock会为每个线程记录已经获取到的锁的状态信息,并确保在释放所有已获取的锁之前不允许其他线程获取这些锁。因此,ReentrantLock的可重入性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
3. 队列机制
除了原子性和可重入性外,ReentrantLock还采用了队列机制来确保锁的获取顺序。具体来说,当多个线程请求同一把锁时,它们会被加入到一个FIFO队列中。锁的所有者会在释放锁时,唤醒队列中的下一个线程,从而实现锁的获取顺序。
锁的释放
与锁的获取不同,锁的释放过程相对简单。在ReentrantLock中,锁的释放是通过调用unlock()方法来实现的。具体来说,当一个线程调用unlock()方法释放锁时,ReentrantLock会将该线程的state值减少1,如果state值变为0,则锁被完全释放,并允许其他线程尝试获取该锁。
ReentrantLock源码分析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可以初步了解ReentrantLock的实现原理。现在,我们再来结合源码分析,更深入地理解ReentrantLock的工作原理。
构造函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ReentrantLock的构造方法:
public ReentrantLock() {
sync = new NonfairSync();
}
public ReentrantLock(boolean fair) {
sync = fair ? new FairSync() : new NonfairSync();
}
在构造函数中,ReentrantLock随机选择了一种同步机制,即公平锁(FairSync)和非公平锁(NonfairSync)。这两种同步机制都是基于AQS(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实现的。
- 公平锁(FairSync):采用先进先出的队列机制,将等待时间最长的线程先获取锁,从而保证了不产生饥饿现象。
- 非公平锁(NonfairSync):直接将获取锁请求分配给任意一个等待线程。
上述两种机制各有优缺点,ReentrantLock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锁的获取
在ReentrantLock中,锁的获取过程是通过调用lock()方法来实现的。我们来看一下NonfairSync的lock()方法实现:
final void lock() {
if (compareAndSetState(0, 1))
setExclusiveOwnerThread(Thread.currentThread());
else
acquire(1);
}
在上面的代码中,首先会对state值进行CAS操作,如果state的值为0,则当前线程获取到锁,并将state值设置为1;否则调用acquire()方法实现锁的获取。
在NonfairSync中,acquire()方法的实现如下:
final void acquire(int arg) {
if (!tryAcquire(arg) && acquireQueued(addWaiter(Node.EXCLUSIVE), arg))
selfInterrupt();
}
该方法首先会调用tryAcquire()方法尝试获取锁。如果tryAcquire()返回false,则调用acquireQueued()方法将当前线程加入到等待队列中,并自旋等待获取锁。
如果当前线程成功获取锁,则会调用setExclusiveOwnerThread(Thread.currentThread())方法将当前线程设置为该锁的所有者。
需要注意的是,当一个线程尝试获取锁时如果失败了,则该线程不会立即被加入到等待队列中,而是会自旋一定的次数(默认是10次),然后重新尝试获取锁。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加入等待队列的线程数量,从而提高程序的性能。
锁的释放
在ReentrantLock中,锁的释放是通过调用unlock()方法来实现的。具体来说,我们来看一下NonfairSync的unlock()方法实现: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tryRelease(int releases) {
int c = getState() - releases;
if (Thread.currentThread() != getExclusiveOwnerThread())
throw new 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boolean free = false;
if (c == 0) {
free = true;
setExclusiveOwnerThread(null);
}
setState(c);
return free;
}
public final void unlock() {
release(1);
}
在上述代码中,ReentrantLock首先会调用tryRelease()方法来释放锁。如果当前线程并非该锁的所有者,则抛出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异常。如果当前线程成功释放了锁,则将该锁的所有者设置为null,并将state值更新为0。
需要注意的是,在调用unlock()方法释放锁时并没有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或者其他同步机制,而是通过调用tryRelease()方法来实现的。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29901.html
小结
ReentrantLock是Java并发包下的一个基本类,它通过提供灵活的同步机制来保证线程安全。ReentrantLock的实现原理涉及到一些底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29901.html
到了这里,关于Java中的ReentrantLock实现原理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