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2C总线通信协议原理
1、I2C协议简介
I2C 通讯协议(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由Phiilps公司开发的,由于它引脚少,硬件实现简单,可扩展性强,不需要USART、CAN等通讯协议的外部收发设备,现在被广泛地使用在系统内多个集成电路(IC)间的通讯。
STM32标准库则是在寄存器与用户代码之间的软件层。对于通讯协议,我们也以分层的方式来理解,最基本的是把它分为物理层和协议层。物理层规定通讯系统中具有机械、电子功能部分的特性,确保原始数据在物理媒体的传输。协议层主要规定通讯逻辑,统一收发双方的数据打包、解包标准。简单来说物理层规定我们用嘴巴还是用肢体来交流,协议层则规定我们用中文还是英文来交流。
2、 I2C物理层
I2C通讯设备之间的常用连接方式
它的物理层有如下特点
:
(1) 它是一个支持设备的总线。“总线”指多个设备共用的信号线。在一个I2C通讯总线中,可连接多个I2C通讯设备,支持多个通讯主机及多个通讯从机。
(2) 一个I2C总线只使用两条总线线路,一条双向串行数据线(SDA) ,一条串行时钟线 (SCL)。数据线即用来表示数据,时钟线用于数据收发同步。
(3) 每个连接到总线的设备都有一个独立的地址,主机可以利用这个地址进行不同设备之间的访问。
(4) 总线通过上拉电阻接到电源。当I2C设备空闲时,会输出高阻态,而当所有设备都空闲,都输出高阻态时,由上拉电阻把总线拉成高电平。
(5) 多个主机同时使用总线时,为了防止数据冲突,会利用仲裁方式决定由哪个设备占用总线。
(6) 具有三种传输模式:标准模式传输速率为100kbit/s ,快速模式为400kbit/s ,高速模式下可达 3.4Mbit/s,但目前大多I2C设备尚不支持高速模式。
(7) 连接到相同总线的 IC 数量受到总线的最大电容 400pF 限制
3、协议层
(1)基本读写过程
主机写数据到从机
主机由从机中读数据
I2C通讯复合格式
数据由主机传输至从机S
: 传输开始信号 SLAVE_ADDRESS: 从机地址
数据由从机传输至主机R/W
——: 传输方向选择位,1为读,0为写A/A
—— : 应答(ACK)或非应答(NACK)信号
P : 停止传输信号
I2C的协议定义了通讯的起始和停止信号、数据有效性、响应、仲裁、时钟同步和地址广播等环节。
其中S表示由主机的I2C接口产生的传输起始信号(S),这时连接到I2C总线上的所有从机都会接收到这个信号。 起始信号产生后,所有从机就开始等待主机紧接下来广播 的从机地址信号 (SLAVE_ADDRESS)。在I2C总线上,每个设备的地址都是唯一的,当主机广播的地址与某个设备地址相同时,这个设备就被选中了,没被选中的设备将会忽略之后的数据信号。根据I2C协议,这个从机地址可以是7位或10位。 在地址位之后,是传输方向的选择位,该位为0时,表示后面的数据传输方向是由主机传输至从机,即主机向从机写数据。该位为1时,则相反,即主机由从机读数据。 从机接收到匹配的地址后,主机或从机会返回一个应答(ACK)或非应答(NACK)信号,只有接收到应答信号后,主机才能继续发送或接收数据。写数据
若配置的方向传输位为“写数据”方向,即第一幅图的情况,广播完地址,接收到应答信号后,主机开始正式向从机传输数据(DATA),数据包的大小为8位,主机每发送完一个字节数据,都要等待从机的应答信号(ACK),重复这个过程,可以向从机传输N个数据,这个N没有大小限制。当数据传输结束时,主机向从机发送一个停止传输信号§,表示不再传输数据。读数据
若配置的方向传输位为“读数据”方向,即第二幅图的情况,广播完地址,接收到应答信号后,从机开始向主机返回数据(DATA),数据包大小也为8位,从机每发送完一个数据,都会等待主机的应答信号(ACK),重复这个过程,可以返回N个数据,这个N也没有大小限制。当主机希望停止接收数据时,就向从机返回一个非应答信号(NACK),则从机自动停止数据传输。读和写数据
除了基本的读写,I2C通讯更常用的是复合格式,即第三幅图的情况,该传输过程有两次起始信号(S)。一般在第一次传输中,主机通过 SLAVE_ADDRESS寻找到从设备后,发送一段“数据”,这段数据通常用于表示从设备内部的寄存器或存储器地址(注意区分它与SLAVE_ADDRESS的区别);在第二次的传输中,对该地址的内容进行读或写。也就是说,第一次通讯是告诉从机读写地址,第二次则是读写的实际内容。
(2)通讯的起始和停止信号
前文中提到的起始(S)和停止§信号是两种特殊的状态,见图起始信号与停止信号
。当 SCL 线是高电平时 SDA 线从高电平向低电平切换,这个情况表示通讯的起始。当 SCL 是高电平时 SDA 线由低电平向高电平切换,表示通讯的停止。起始和停止信号一般由主机产生。
(3) 数据有效性
I2C使用SDA信号线来传输数据,使用SCL信号线进行数据同步。见图数据有效性
。SDA数据线在SCL的每个时钟周期传输一位数据。传输时,SCL为高电平的时候SDA表示的数据有效,即此时的SDA为高电平时表示数据“1”,为低电平时表示数据“0”。当SCL为低电平时,SDA的数据无效,一般在这个时候SDA进行电平切换,为下一次表示数据做好准备。
(4)地址及数据方向
I2C总线上的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独立地址,主机发起通讯时,通过SDA信号线发送设备地址(SLAVE_ADDRESS)来查找从机。I2C协议规定设备地址可以是7位或10位,实际中7位的地址应用比较广泛。紧跟设备地址的一个数据位用来表示数据传输方向,它是数据方向位(R/W——),第8位或第11位。数据方向位为“1”时表示主机由从机读数据,该位为“0”时表示主机向从机写数据。如图设备地址(7位)及数据传输方向
读数据方向时,主机会释放对SDA信号线的控制,由从机控制SDA信号线,主机接收信号,写数据方向时,SDA由主机控制,从机接收信号。
(5)响应
I2C的数据和地址传输都带响应。响应包括“应答(ACK)”和“非应答(NACK)”两种信号。作为数据接收端时,当设备(无论主从机)接收到I2C传输的一个字节数据或地址后,若希望对方继续发送数据,则需要向对方发送“应答(ACK)”信号,发送方会继续发送下一个数据;若接收端希望结束数据传输,则向对方发送“非应答(NACK)”信号,发送方接收到该信号后会产生一个停止信号,结束信号传输。 图响应与非响应信号
传输时主机产生时钟,在第9个时钟时,数据发送端会释放SDA的控制权,由数据接收端控制SDA,若SDA为高电平,表示非应答信号(NACK),低电平表示应答信号(ACK)。
4、软件I2C
由于直接控制GPIO引脚电平产生通讯时序时,需要由CPU控制每个时刻的引脚状态,所以称之为“软件模拟协议”方式。
5、硬件I2C
STM32的I2C片上外设专门负责实现I2C通讯协议,只要配置好该外设,它就会自动根据协议要求产生通讯信号,收发数据并缓存起来,CPU只要检测该外设的状态和访问数据寄存器,就能完成数据收发。
二、STM32基于I2C协议的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
每隔2秒钟采集一次温湿度数据,并通过串口发送到上位机。
了解AHT20芯片的相关信息,具体信息请到官方下载对应产品介绍文档
资料链接:http://www.aosong.com/class-36.html
1、代码撰写
(1)AHT20芯片的使用过程 read_AHT20_once
函数
void read_AHT20_once(void)
{
delay_ms(10);
reset_AHT20();//重置AHT20芯片
delay_ms(10);
init_AHT20();//初始化AHT20芯片
delay_ms(10);
startMeasure_AHT20();//开始测试AHT20芯片
delay_ms(80);
read_AHT20();//读取AHT20采集的到的数据
delay_ms(5);
}
(2)AHT20芯片读取数据 read_AHT20
函数
void read_AHT20(void)
{
uint8_t i;
for(i=0; i<6; i++)
{
readByte[i]=0;
}
I2C_Start();//I2C启动
I2C_WriteByte(0x71);//I2C写数据
ack_status = Receive_ACK();//收到的应答信息
readByte[0]= I2C_ReadByte();//I2C读取数据
Send_ACK();//发送应答信息
readByte[1]= I2C_ReadByte();
Send_ACK();
readByte[2]= I2C_ReadByte();
Send_ACK();
readByte[3]= I2C_ReadByte();
Send_ACK();
readByte[4]= I2C_ReadByte();
Send_ACK();
readByte[5]= I2C_ReadByte();
SendNot_Ack();
//Send_ACK();
I2C_Stop();//I2C停止函数
//判断读取到的第一个字节是不是0x08,0x08是该芯片读取流程中规定的,如果读取过程没有问题,就对读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if( (readByte[0] & 0x68) == 0x08 )
{
H1 = readByte[1];
H1 = (H1<<8) | readByte[2];
H1 = (H1<<8) | readByte[3];
H1 = H1>>4;
H1 = (H1*1000)/1024/1024;
T1 = readByte[3];
T1 = T1 & 0x0000000F;
T1 = (T1<<8) | readByte[4];
T1 = (T1<<8) | readByte[5];
T1 = (T1*2000)/1024/1024 - 500;
AHT20_OutData[0] = (H1>>8) & 0x000000FF;
AHT20_OutData[1] = H1 & 0x000000FF;
AHT20_OutData[2] = (T1>>8) & 0x000000FF;
AHT20_OutData[3] = T1 & 0x000000FF;
}
else
{
AHT20_OutData[0] = 0xFF;
AHT20_OutData[1] = 0xFF;
AHT20_OutData[2] = 0xFF;
AHT20_OutData[3] = 0xFF;
printf("读取失败!!!");
}
printf("\r\n");
//根据AHT20芯片中,温度和湿度的计算公式,得到最终的结果,通过串口显示
printf("温度:%d%d.%d",T1/100,(T1/10)%10,T1%10);
printf("湿度:%d%d.%d",H1/100,(H1/10)%10,H1%10);
printf("\r\n");
}
编译调试成功无误烧录即可。
完整代码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1SybDqb_6V9veqxqLs7sQ
提取码:o72s
2、电路连接
1-----GND | 3V3 |
---|---|
2----SDA | PB7 |
3----GND | GND |
4----SCL | PB6 |
3、结果展示
总结
本次实验主要问题是有个文件路径不正确,无法编译,可以直接把该文件删除,直接将以前的驱动文件添加到本工程中。即可烧录运行。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到了I2C总线协议,以及AHT20温湿度传感器的使用。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30417.html
参考
https://blog.csdn.net/qq_46467126/article/details/121436790?spm=1001.2014.3001.5502
https://blog.csdn.net/as480133937/article/details/105366932
https://blog.csdn.net/u010632165/article/details/109188507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30417.html
到了这里,关于STM32温度湿度采集(AHT20)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