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目标检测算法之YOLOv5计算预选框、详解anchor计算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20)目标检测算法之YOLOv5计算预选框、详解anchor计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目标检测算法之YOLOv5计算预选框、详解anchor计算

  • 单节段目标检测算法中:预选框的设定直接影响最终的检测精度
  • 众所周知,yolov5中采用自适应调整预选框anchor的大小,但万事开头难,配置文件config中的预设还是很重要
  • yolo算法作为one-stage领域的佼佼者,采用anchor-based的方法进行目标检测,使用不同尺度的anchor直接回归目标框并一次性输出目标框的位置和类别置信度。
  • 下边根据最近的调研做出这块的一个详细总结:

1.YOLOv5网络结构

  • yolov5中使用的coco数据集输入图片的尺寸为640x640,但是训练过程的输入尺寸并不唯一,因为v5可以采用masaic增强技术把4张图片的部分组成了一张尺寸一定的输入图片。但是如果需要使用预训练权重,最好将输入图片尺寸调整到与作者相同的尺寸,而且输入图片尺寸必须是32的倍数,这与下面anchor检测的阶段有关。
    (20)目标检测算法之YOLOv5计算预选框、详解anchor计算
  • 当我们的输入尺寸为640*640时,会得到3个不同尺度的输出:80x80(640/8)、40x40(640/16)、20x20(640/32),即上图中的CSP2_3模块的输出。
 anchors:
  - [10,13, 16,30, 33,23]  # P3/8
  - [30,61, 62,45, 59,119]  # P4/16
  - [116,90, 156,198, 373,326]  # P5/32
  • anchors参数共有三行,每行9个数值;且每一行代表应用不同的特征图:

    • 第一行是在最大的特征图上的锚框,80x80代表浅层的特征图(P3),包含较多的低层级信息,适合用于检测小目标,所以这一特征图所用的anchor尺度较小;

    • 第二行是在中间的特征图上的锚框,20x20代表深层的特征图(P5),包含更多高层级的信息,如轮廓、结构等信息,适合用于大目标的检测,所以这一特征图所用的anchor尺度较大;

    • 第三行是在最小的特征图上的锚框,另外的40x40特征图(P4)上就用介于这两个尺度之间的anchor用来检测中等大小的目标。

  • 在目标检测任务中,一般希望在大的特征图上去检测小目标,因为大特征图才含有更多小目标信息,因此大特征图上的anchor数值通常设置为小数值,而小特征图上数值设置为大数值检测大的目标,yolov5之所以能高效快速地检测跨尺度目标,这种对不同特征图使用不同尺度的anchor的思想功不可没。

  • 以上就是yolov5中的anchors的具体解释。

2. 训练时自动计算anchor

  • yolov5 中不是只使用默认锚定框,在开始训练之前会对数据集中标注信息进行核查,计算此数据集标注信息针对默认锚定框的最佳召回率,当最佳召回率大于或等于0.98,则不需要更新锚定框;如果最佳召回率小于0.98,则需要重新计算符合此数据集的锚定框。

  • 核查锚定框是否适合要求的函数在 /utils/autoanchor.py 文件中:

def check_anchors(dataset, model, thr=4.0, imgsz=640):
#其中 thr 是指 数据集中标注框宽高比最大阈值,默认是使用 超参文件 hyp.scratch.yaml 中的 “anchor_t” 参数值。
  • 核查主要代码如下:
    def metric(k):  # compute metric
        r = wh[:, None] / k[None]
        x = torch.min(r, 1. / r).min(2)[0]  # ratio metric
        best = x.max(1)[0]  # best_x
        aat = (x > 1. / thr).float().sum(1).mean()  # anchors above threshold
        bpr = (best > 1. / thr).float().mean()  # best possible recall
        return bpr, aat
 
    bpr, aat = metric(m.anchor_grid.clone().cpu().view(-1, 2))

其中:
bpr(best possible recall)
aat(anchors above threshold)
其中 bpr 参数就是判断是否需要重新计算锚定框的依据(是否小于 0.98)。

  • 重新计算符合此数据集标注框的锚定框,是利用 kmean聚类方法实现的,代码在 /utils/autoanchor.py 文件中:
def kmean_anchors(dataset='./data/coco128.yaml', n=9, img_size=640, thr=4.0, gen=1000, verbose=True):
    """ Creates kmeans-evolved anchors from training dataset

        Arguments:
            dataset: path to data.yaml, or a loaded dataset
            n: number of anchors
            img_size: image size used for training
            thr: anchor-label wh ratio threshold hyperparameter hyp['anchor_t'] used for training, default=4.0
            gen: generations to evolve anchors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verbose: print all results

        Return:
            k: kmeans evolved anchors

        Usage:
            from utils.autoanchor import *; _ = kmean_anchors()
    """
    from scipy.cluster.vq import kmeans

    npr = np.random
    thr = 1 / thr

    def metric(k, wh):  # compute metrics
        r = wh[:, None] / k[None]
        x = torch.min(r, 1 / r).min(2)[0]  # ratio metric
        # x = wh_iou(wh, torch.tensor(k))  # iou metric
        return x, x.max(1)[0]  # x, best_x

    def anchor_fitness(k):  # mutation fitness
        _, best = metric(torch.tensor(k, dtype=torch.float32), wh)
        return (best * (best > thr).float()).mean()  # fitness

    def print_results(k, verbose=True):
        k = k[np.argsort(k.prod(1))]  # sort small to large
        x, best = metric(k, wh0)
        bpr, aat = (best > thr).float().mean(), (x > thr).float().mean() * n  # best possible recall, anch > thr
        s = f'{PREFIX}thr={thr:.2f}: {bpr:.4f} best possible recall, {aat:.2f} anchors past thr\n' \
            f'{PREFIX}n={n}, img_size={img_size}, metric_all={x.mean():.3f}/{best.mean():.3f}-mean/best, ' \
            f'past_thr={x[x > thr].mean():.3f}-mean: '
        for x in k:
            s += '%i,%i, ' % (round(x[0]), round(x[1]))
        if verbose:
            LOGGER.info(s[:-2])
        return k

    if isinstance(dataset, str):  # *.yaml file
        with open(dataset, errors='ignore') as f:
            data_dict = yaml.safe_load(f)  # model dict
        from utils.dataloaders import LoadImagesAndLabels
        dataset = LoadImagesAndLabels(data_dict['train'], augment=True, rect=True)

    # Get label wh
    shapes = img_size * dataset.shapes / dataset.shapes.max(1, keepdims=True)
    wh0 = np.concatenate([l[:, 3:5] * s for s, l in zip(shapes, dataset.labels)])  # wh

    # Filter
    i = (wh0 < 3.0).any(1).sum()
    if i:
        LOGGER.info(f'{PREFIX}WARNING: Extremely small objects found: {i} of {len(wh0)} labels are < 3 pixels in size')
    wh = wh0[(wh0 >= 2.0).any(1)]  # filter > 2 pixels
    # wh = wh * (npr.rand(wh.shape[0], 1) * 0.9 + 0.1)  # multiply by random scale 0-1

    # Kmeans init
    try:
        LOGGER.info(f'{PREFIX}Running kmeans for {n} anchors on {len(wh)} points...')
        assert n <= len(wh)  # apply overdetermined constraint
        s = wh.std(0)  # sigmas for whitening
        k = kmeans(wh / s, n, iter=30)[0] * s  # points
        assert n == len(k)  # kmeans may return fewer points than requested if wh is insufficient or too similar
    except Exception:
        LOGGER.warning(f'{PREFIX}WARNING: switching strategies from kmeans to random init')
        k = np.sort(npr.rand(n * 2)).reshape(n, 2) * img_size  # random init
    wh, wh0 = (torch.tensor(x, dtype=torch.float32) for x in (wh, wh0))
    k = print_results(k, verbose=False)

    # Plot
    # k, d = [None] * 20, [None] * 20
    # for i in tqdm(range(1, 21)):
    #     k[i-1], d[i-1] = kmeans(wh / s, i)  # points, mean distance
    # fig, ax = plt.subplots(1, 2, figsize=(14, 7), tight_layout=True)
    # ax = ax.ravel()
    # ax[0].plot(np.arange(1, 21), np.array(d) ** 2, marker='.')
    # fig, ax = plt.subplots(1, 2, figsize=(14, 7))  # plot wh
    # ax[0].hist(wh[wh[:, 0]<100, 0],400)
    # ax[1].hist(wh[wh[:, 1]<100, 1],400)
    # fig.savefig('wh.png', dpi=200)

    # Evolve
    f, sh, mp, s = anchor_fitness(k), k.shape, 0.9, 0.1  # fitness, generations, mutation prob, sigma
    pbar = tqdm(range(gen), bar_format='{l_bar}{bar:10}{r_bar}{bar:-10b}')  # progress bar
    for _ in pbar:
        v = np.ones(sh)
        while (v == 1).all():  # mutate until a change occurs (prevent duplicates)
            v = ((npr.random(sh) < mp) * random.random() * npr.randn(*sh) * s + 1).clip(0.3, 3.0)
        kg = (k.copy() * v).clip(min=2.0)
        fg = anchor_fitness(kg)
        if fg > f:
            f, k = fg, kg.copy()
            pbar.desc = f'{PREFIX}Evolving anchors with Genetic Algorithm: fitness = {f:.4f}'
            if verbose:
                print_results(k, verbose)

    return print_results(k)

对 kmean_anchors()函数中的参数做一下简单解释(代码中已经有了英文注释):

  • path:包含数据集文件路径等相关信息的 yaml 文件(比如 coco128.yaml), 或者 数据集张量(yolov5 自动计算锚定框时就是用的这种方式,先把数据集标签信息读取再处理) n:锚定框的数量,即有几组;默认值是9
  • img_size:图像尺寸。计算数据集样本标签框的宽高比时,是需要缩放到 img_size 大小后再计算的;默认值是640
  • thr:数据集中标注框宽高比最大阈值,默认是使用 超参文件 hyp.scratch.yaml 中的 “anchor_t”参数值;默认值是4.0;自动计算时,会自动根据你所使用的数据集,来计算合适的阈值。 gen:kmean聚类算法迭代次数,默认值是1000
  • verbose:是否打印输出所有计算结果,默认值是true
  • 如果你不想自动计算锚定框,可以在 train.py 中设置参数即可:
parser.add_argument('--noautoanchor', action='store_true', help='disable autoanchor check')

3. 训练前手动计算anchor

    1. 修改./data/xxx.yaml文件:将训练数据路径设为绝对路径
      (20)目标检测算法之YOLOv5计算预选框、详解anchor计算
  • 数据集下需包含.cache文件:
    (20)目标检测算法之YOLOv5计算预选框、详解anchor计算

    1. 调用kmeans算法计算anchor
from utils.autoanchor import *

config="../data/xxx.yaml"

_=kmean_anchors(config)

输出如下:
(20)目标检测算法之YOLOv5计算预选框、详解anchor计算

  • 将最后计算得出的值按顺序修改至模型配置文件./model/xxx.yaml中,重新训练即可:
    (20)目标检测算法之YOLOv5计算预选框、详解anchor计算

4. 检测模块

  • 接下来就是anchor在模型中的应用了。这就涉及到了yolo系列目标框回归的过程了。yolov5中的detect模块沿用了v3检测方式,这里就用这种方式来阐述了。

    1. 检测到的不是框,是偏移量: tx,ty指的是针对所在grid的左上角坐标的偏移量, tw,th指的是相对于anchor的宽高的偏移量,通过如下图的计算方式,得到bx,by,bw,bh就是最终的检测结果。
      (20)目标检测算法之YOLOv5计算预选框、详解anchor计算
    1. 前面经过backbone,neck, head是panet的三个分支,可见特征图size不同,每个特征图分了13个网格,同一尺度的特征图对应了3个anchor,检测了[c,x,y,w,h]和num_class个的one-hot类别标签。3个尺度的特征图,总共就有9个anchor。

(20)目标检测算法之YOLOv5计算预选框、详解anchor计算
(20)目标检测算法之YOLOv5计算预选框、详解anchor计算

参考

1.yolov5 anchors设置详解
2.yolov5的anchor详解
3.YOLOv5的anchor设定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34835.html

到了这里,关于(20)目标检测算法之YOLOv5计算预选框、详解anchor计算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单阶段目标检测:YOLOv5中的指标计算

    个人觉得,单目标检测相比分割复杂的地方主要在于(1)样本分配策略(2)预测结果后处理以及指标计算。这次记录一下指标计算,下次有时间记录一下目标检测中的样本分配策略。 本文以YOLOv5 7.0的val代码为例子,解析单阶段目标检测是怎么计算指标的。这里只展示核心代

    2024年02月05日
    浏览(44)
  • 【目标检测】YOLOv5算法实现(七):模型训练

      本系列文章记录本人硕士阶段YOLO系列目标检测算法自学及其代码实现的过程。其中算法具体实现借鉴于ultralytics YOLO源码Github,删减了源码中部分内容,满足个人科研需求。   本系列文章主要以YOLOv5为例完成算法的实现,后续修改、增加相关模块即可实现其他版本的

    2024年01月22日
    浏览(60)
  • 【目标检测】YOLOv5算法实现(九):模型预测

      本系列文章记录本人硕士阶段YOLO系列目标检测算法自学及其代码实现的过程。其中算法具体实现借鉴于ultralytics YOLO源码Github,删减了源码中部分内容,满足个人科研需求。   本系列文章主要以YOLOv5为例完成算法的实现,后续修改、增加相关模块即可实现其他版本的

    2024年01月21日
    浏览(47)
  • 【目标检测】YOLOv5算法实现(八):模型验证

      本系列文章记录本人硕士阶段YOLO系列目标检测算法自学及其代码实现的过程。其中算法具体实现借鉴于ultralytics YOLO源码Github,删减了源码中部分内容,满足个人科研需求。   本系列文章主要以YOLOv5为例完成算法的实现,后续修改、增加相关模块即可实现其他版本的

    2024年01月22日
    浏览(49)
  • yolov5目标检测神经网络——损失函数计算原理

    前面已经写了4篇关于yolov5的文章,链接如下: 1、基于libtorch的yolov5目标检测网络实现——COCO数据集json标签文件解析 2、基于libtorch的yolov5目标检测网络实现(2)——网络结构实现 3、基于libtorch的yolov5目标检测网络实现(3)——Kmeans聚类获取anchor框尺寸 4、C++实现Kmeans聚类算法获

    2024年02月02日
    浏览(46)
  • 目标检测论文解读复现之十六:基于改进YOLOv5的小目标检测算法

    前言 此前出了目标改进算法专栏,但是对于应用于什么场景,需要什么改进方法对应与自己的应用场景有效果,并且多少改进点能发什么水平的文章,为解决大家的困惑,此系列文章旨在给大家解读最新目标检测算法论文,帮助大家解答疑惑。解读的系列文章,本人已进行创

    2024年02月03日
    浏览(53)
  • 【目标检测算法实现之yolov5】 一、YOLOv5环境配置,将yolov5部署到远程服务器上

    在官网:https://github.com/ultralytics/yolov5上下载yolov5源代码 下载成功如下: 在配置基础环境之前,提前压缩自己的代码文件,并通过winscp传输给linux端,传输之后,解压该文件。解压前,先创建一个文件夹,再解压。 winscp下载使用教程参考上一篇博客:使用WinSCP下载和文件传输

    2024年01月15日
    浏览(55)
  • YOLOv8/YOLOv7/YOLOv5系列算法改进【NO.6】增加小目标检测层,提高对小目标的检测效果

    前 言: 作为当前先进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YOLO,已经集合了大量的trick,但是在处理一些复杂检测问题的时候,还是容易出现错漏检的问题。此后的系列文章,将重点对YOLOv8、YOLOv7以及YOLOv5的如何改进进行详细的介绍,目的是为了给那些搞科研的同学需要创新点或者搞工

    2024年02月02日
    浏览(54)
  • YOLOv5目标检测学习(1):yolo系列算法的基础概念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关于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有许多概念性的东西需要先了解一下。这里主要以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的部署实现来学习。 以yolov5为例: 使用YOLOv5进行车辆和行人的目标检测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数据

    2024年04月09日
    浏览(60)
  • 【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yolov5自定义模型的训练以及加载

    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主要应用方向之一。目标检测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招到目标,然后就是识别目标。目标检测可以分为单物体检测和多物体检测。常用的目标检测方法分为两大流派:一步走(one_stage)算法:直接对输入的图像应用算法并输出类别和相应的定位

    2024年02月01日
    浏览(6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