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七层结构及TCP/IP协议栈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OSI(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七层结构及TCP/IP协议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谨以此篇记录我的面经准备

上三层称应用层,用来控制软件方面。下四层总称数据流层,用来管理硬件。 数据在发至数据流层的时候将被拆分,在传输层的数据叫段,网络层叫包,数据链路层叫帧,物理层叫比特流,这样的叫法叫PDU(协议数据单元)。

Application Layer第7层应用层:

  • 用户与网络的接口。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网络通信服务。
  • 定义数据格式并按照对应的格式解读数据。
    服务端解析、处理、响应请求&客户端解读数据。经过其他几层的数据传输,传输到应用层的数据是字节流,不能很好的被程序识别,操作性差,因此,应用层定义了各种各样的协议来规范数据格式,常见的有http,ftp,smtp等,在请求Header中,分别定义了请求数据格式Accept响应数据格式Content-Type,有了这个规范以后,当对方接收到请求以后就知道该用什么格式来解析,然后对请求进行处理,最后按照请求方要求的格式将数据返回,请求端接收到响应后,就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解读。

Presentation Layer第6层表示层:

  • 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问题。
    数据的编码,压缩和解压缩,数据的加解密。

Session Layer第5层会话层:

  • 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之间的对话,为端系统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对话控制机制。即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维持和终止通信。
    如果在某一时刻只允许一个用户执行一项特定的操作,会话层协议就会管理这些操作,如阻止两个用户同时更新数据库中的同一组数据。

Transport Layer第4层传输层:

  • 源端与目的端间提供可靠的透明数据传输,包括处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问题。
    为会话层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
  • 传输层把消息分成若干个分组,并在接收端对它们进行重组。不同的分组可以通过不同的连接传送到主机。这样既能获得较高的带宽,又不影响会话层。
    传输层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段或报文
  • 传输层引入UDP协议为每个应用程序标识身份。链路层定义了主机的身份,即MAC地址,网络层定义了IP地址,明确了主机所在的网段,有了这两个地址,数据包就可以从一个主机发送到另一台主机。但实际上数据包是从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发出,然后由对方主机的应用程序接收。而每台电脑都有可能同时运行着很多应用程序,所以当数据包被发送到主机以后,是无法确定哪个应用程序要接收这个包。

Network Layer第3层网络层:

  • 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
  • 路由协议:首先通过IP协议来判断两台主机是否在同一个子网中,如果在同一个子网,就通过ARP协议查询对应的MAC地址,然后以广播的形式向该子网内的主机发送数据包;如果不在同一个子网,以太网会将该数据包转发给本子网的网关进行路由。网关是互联网上子网与子网之间的桥梁,所以网关会进行多次转发,最终将该数据包转发到目标IP所在的子网中,然后再通过ARP获取目标机MAC,最终也是通过广播形式将数据包发送给接收方。而完成这个路由协议的物理设备就是路由器,路由器扮演着交通枢纽的角色,它会根据信道情况,选择并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来转发数据包。
  • 定义网络地址、区分网段、子网内MAC寻址、对于不同子网的数据包进行路由。
    选择路由:解决如何使数据包通过各结点传送的问题,即通过路由选择算法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通过互连网络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
    负责建立和维护连接,控制网络上的拥塞以及在必要的时候生成计费信息。为避免通信子网中出现过多的数据包而造成网络阻塞,需要对流入的数据包数量进行拥塞控制。当数据包要跨越多个通信子网才能到达目的地时,还要解决网际互连的问题。
    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包或分组

Data Link Layer第2层数据链路层:

  • 接收来自物理层的位流形式的数据,并封装成帧,传送到上一层。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解决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问题,屏蔽物理层,为网络层提供一个数据链路的连接。
    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转换成对网络层来说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差错控制)。协调收发双方的数据传输速率,即流量控制,以防止接收方因来不及处理发送方来的高速数据而导致缓冲器溢出及线路阻塞。
    常用设备有网卡、网桥、交换机
    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为数据帧,包含MAC地址、数据及校验码等信息。

Physical Layer第1层物理层:

  • 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 常用设备有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网线、双绞线、同轴电缆。
    它主要关心的是通过物理链路从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传送比特流,物理链路可能是铜线、卫星、微波或其他的通讯媒介。总的来说关心链路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网络适配器(网卡):

以太网协议规定,接入网络的设备都必须安装网络适配器,数据包必须是从一块网卡传送到另一块网卡。而网卡地址就是数据包的发送地址和接收地址,有了MAC地址以后,以太网采用广播形式,把数据包发给该子网内所有主机,子网内每台主机在接收到这个包以后,都会读取首部里的目标MAC地址,然后和自己的MAC地址进行对比,如果相同就做下一步处理,如果不同,就丢弃这个包。链路层对电信号进行分组并形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数据帧,然后以广播的形式通过物理介质发送给接收方。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37356.html

到了这里,关于OSI(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七层结构及TCP/IP协议栈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网络服务---OSI七层参考模型及各层工作原理详解

    OSI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简称OSI。1981年,为了解决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的互联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

    2023年04月08日
    浏览(39)
  • HCIA基础【网络基础】【交换机】【路由器】【OSI七层参考模型】【TCP/UDP】【操纵网络设备命令】

    目录 一、网络基础 1.交换机 1.路由器 1.ARP协议 二、OSI七层参考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1,功能 1.分段(受到MTU限制): 2.提供端口号: 2,TCP/UDP   IP的包头 TCP的分段和IP的分片 常见协议端口号: 网络层: ⭐IP地址分类: 特殊IP地址: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2024年02月21日
    浏览(33)
  • 计算机网络七层体系结构(OSI七层结构)、TCP/IP四层模型、网络五层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七层体系结构(OSI七层结构)、TCP/IP四层模型、网络五层体系结构 七层体系结构(OSI七层结构) :为了使全世界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能够互联,国际化标准组织ISO提出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简称OSI,即所谓的7层协议体系结构。 TCP/IP四层模型 :是由实际

    2024年02月06日
    浏览(41)
  • 【网络】-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五层)协议

    但凡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肯定绕不过网络协议的,而说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总是会听到 OSI七层模型 、 TCP/IP四层协议 ,有些文章又会说成是 TCP/IP五层协议 ,刚入门学这些网络协议时,给我整得一愣一愣的。 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把计算机网络体系的这几个协议给尽可能讲清

    2024年02月03日
    浏览(43)
  • 计算机网络笔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OSI七层模型、TCP/IP五层协议)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复杂的、具有综合性技术的系统,它由计算机系统、通信处理机、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操作系统以及网络协议等组成。为了更好地描述计算机网络结构,使计算机网络系统有条不紊地处理工作,需要定义一种较好的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结构就是一种较好地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38)
  • OSI参考模型与TCP/IP体系结构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是ISO在1983年提出的网络体系结构参考模型。该体系结构将网络互连定义为七层架构,层次结构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或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

    2024年01月21日
    浏览(26)
  • 网络OSI七层模型

    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它是计算机用户,以及各种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主要功能: 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完成用户希望在网络上完成的各种工作。它在其他6层工作的基础上,负责完成网络中应用程序与网络操作系统之间的联系,建立与结束使用者之间的联

    2024年02月09日
    浏览(36)
  • 网络OSI七层模型解析

            在整理笔记时发现了该文章,也不记得是当时自己学习时的感悟还是记录的别人的精华了,感觉写的挺好,就放到博客上了,自己闲时可以看看,其他人有需求也可以瞅瞅。 1 物理层【比特】 首先解决两台物理机之间的通信需求,具体就是机器A往机器B发送比特流

    2024年02月14日
    浏览(23)
  • 如何理解OSI七层模型?

      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模型全称为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 ISO ) 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 OSI 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七层,每一层实现各自的功能和协议,并完成与相邻层的接口通信。即每一层扮

    2024年03月22日
    浏览(42)
  • OSI七层模型深入解析

    OSI是开放性的通行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物理层 :OSI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物理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在你的桌面PC上插入网络接口卡,你就建立了计算机连网的基础。换言之,你提供了一个物

    2024年02月05日
    浏览(3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