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1.软件版本

quartusii12.1

2.系统FPGA实现

FPGA整体的算法流程如下图所示: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FPGA的模块主要包括如下几大模块:

摄像机驱动程序,SDRAM控制程序,显示屏驱动程序,中值滤波程序,帧差法模块,SAD模板匹配模块,跟踪定位模块等等。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跟踪模块顶层程序

帧差法模块

SAD模板匹配模块,R通道

SAD模板匹配模块,G通道

SAD模板匹配模块,B通道

显示定位跟踪效果

中值滤波,R通道

中值滤波,G通道

中值滤波,B通道

跟踪模块

开发板LED控制模块

系统复位模块

摄像机视频图像捕获模块

摄像机采集数据转换为RGB像素的模块

开发板数码管模块

SDAM核

SDRAM控制器

I2C配置,主要用来配置相机的初始化状态。

 

1.帧差法模块

       这个部分,就是将当前一帧图像,延迟一帧,然后相减,就可以得到。这个也是传统的差分,但是这种方法误差极大。主要包括:

        目标跟踪中,基础的差分法,存在较大的缺陷,比如目标静止状态,那么就无法检测,如果场景中,运动的物体非常多,那么就会出现检测混乱的情况,如果摄像机存在较为剧烈的抖动,同样会导致检测失败。然后我们考虑到在实际中,各种跟踪目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针对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设置不同的模板,结合传统的帧差法,从而提升系统的性能。

        帧差,其FPGA成像如下所示: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2.SAD模板匹配模块,RGB通道

这个部分的代码如下所示: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这个模块里面,我们选择的窗口大小为20*20,即在进行模板匹配的时候,选择20*20区域内的像素进行求和运算。

       这个模块的实现过程是延迟,相加实现。

相当于公式: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3.显示定位跟踪效果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将差分,和模板匹配得到后的图像用一个轮廓进行表示。具体可以看仿真录像。

4.中值滤波,RGB通道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这个将图像中3*3区域内的图像的像素值,取其中间值来实现,具体可以参考中值滤波的相关原理。

5.跟踪模块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这个是根据差分帧,进行二值判决,得到大概的运动区域。

6.开发板LED控制模块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开发板硬件的配置,不涉及具体的算法原理

7.系统复位模块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开发板硬件的配置,不涉及具体的算法原理

8.摄像机视频图像捕获模块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这个部分,提供了摄像机的具体型号的datasheet,可以参考下。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9.摄像机采集数据转换为RGB像素的模块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将摄像机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拆分,然后组成RGB形式输出。

10.开发板数码管模块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开发板硬件的配置,不涉及具体的算法原理

11.SDAM核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这个部分是调用PLL核,产生控制SDRAM的时钟信号。

12.SDRAM控制器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SDRAM控制器,开发板硬件的配置,不涉及具体的算法原理

13.I2C配置,主要用来配置相机的初始化状态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I2C总线配置。开发板硬件的配置,不涉及具体的算法原理

整个系统的资源占用情况如下所示: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整个系统的RTL结构如下所示: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3.核心程序

//reset signals 
Reset_Delay			u2	(	.iCLK(CLOCK2_50),
							.iRST(KEY[0]),
							.oRST_0(DLY_RST_0),
							.oRST_1(DLY_RST_1),
							.oRST_2(DLY_RST_2),
							.oRST_3(DLY_RST_3), //auto-start start point
							.oRST_4(DLY_RST_4)  //auto-start end point
						);
//cmos sensor capture
CCD_Capture			u3	(	.oDATA(mCCD_DATA),
							.oDVAL(mCCD_DVAL),
							.oX_Cont(X_Cont),
							.oY_Cont(Y_Cont),
							.oFrame_Cont(Frame_Cont),
							.iDATA(rCCD_DATA),
							.iFVAL(rCCD_FVAL),
							.iLVAL(rCCD_LVAL),
							.iSTART((!KEY[3])| auto_start),
							.iEND(!KEY[2]),
							.iCLK(~CAMERA_PIXCLK),
							.iRST(DLY_RST_2)
						);
//raw data to RGB conversion
wire	[11:0]	sCCD_R_;
wire	[11:0]	sCCD_G_;
wire	[11:0]	sCCD_B_;
RAW2RGB				u4	(	.iCLK(CAMERA_PIXCLK),
							.iRST_n(DLY_RST_1),
							.iData(mCCD_DATA),
							.iDval(mCCD_DVAL),
							.oRed(sCCD_R_),
							.oGreen(sCCD_G_),
							.oBlue(sCCD_B_),
							.oDval(sCCD_DVAL),
							.iMIRROR(SW[17]),
							.iX_Cont(X_Cont),
							.iY_Cont(Y_Cont)
						);
					
//图像的中值滤波
//图像的中值滤波				
//图像的中值滤波	
wire	[11:0]	sCCD_R0;
wire	[11:0]	sCCD_G0;
wire	[11:0]	sCCD_B0;		
filter media_tops_u1(
								.i_clk          (CAMERA_PIXCLK), 
								.i_rst          (~DLY_RST_1), 
								.i_din          (sCCD_R_), 
								.o_address      (), 
								.o_enable0      (),//NC 
								.o_median       (sCCD_R0), 
								.o_enable1      (),//NC 
								.o_frame_flag   (),
								.o_Write_Address(),
								.o_Write_CLK    ()
							  );		
	
filter media_tops_u2(
								.i_clk          (CAMERA_PIXCLK), 
								.i_rst          (~DLY_RST_1), 
								.i_din          (sCCD_G_), 
								.o_address      (), 
								.o_enable0      (),//NC 
								.o_median       (sCCD_G0), 
								.o_enable1      (),//NC 
								.o_frame_flag   (),
								.o_Write_Address(),
								.o_Write_CLK    ()
							  );	
	
filter media_tops_u3(
								.i_clk          (CAMERA_PIXCLK), 
								.i_rst          (~DLY_RST_1), 
								.i_din          (sCCD_B_), 
								.o_address      (), 
								.o_enable0      (),//NC 
								.o_median       (sCCD_B0), 
								.o_enable1      (),//NC 
								.o_frame_flag   (),
								.o_Write_Address(),
								.o_Write_CLK    ()
							  );	
	
//彩色图,转换为灰度图,Y = 0.3R + 0.59G + 0.11B	
//彩色图,转换为灰度图,Y = 0.3R + 0.59G + 0.11B							
//彩色图,转换为灰度图,Y = 0.3R + 0.59G + 0.11B					
//0.3  = 1/4+1/32+1/64+1/512+1/1024			
//0.59 = 1/2+1/16+1/64+1/128+1/256
//0.11 = 1/16+1/32+1/64						
						
wire[11:0]R1;
wire[11:0]G1;					
wire[11:0]B1;						
wire[11:0]GRAY;						
//0.3  = 1/4+1/32+1/64+1/512+1/1024							
assign R1 = {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2]} + {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5]} + 
				{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6]} + 	
				{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9]} + 
				{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sCCD_R0[11:10]};
				
//0.59 = 1/2+1/16+1/64+1/128+1/256				
assign G1 = {sCCD_G0[11],sCCD_G0[11:1]} + {sCCD_G0[11],sCCD_G0[11],sCCD_G0[11],sCCD_G0[11],sCCD_G0[11:4]} + 			
				{sCCD_G0[11],sCCD_G0[11],sCCD_G0[11],sCCD_G0[11],sCCD_G0[11],sCCD_G0[11],sCCD_G0[11:6]} + 
				{sCCD_G0[11],sCCD_G0[11],sCCD_G0[11],sCCD_G0[11],sCCD_G0[11],sCCD_G0[11],sCCD_G0[11],sCCD_G0[11:7]} + 
				{sCCD_G0[11],sCCD_G0[11],sCCD_G0[11],sCCD_G0[11],sCCD_G0[11],sCCD_G0[11],sCCD_G0[11],sCCD_G0[11],sCCD_G0[11:8]}; 
				
//0.11 = 1/16+1/32+1/64						
assign B1 = {sCCD_B0[11],sCCD_B0[11],sCCD_B0[11],sCCD_B0[11],sCCD_B0[11:4]} + 			
				{sCCD_B0[11],sCCD_B0[11],sCCD_B0[11],sCCD_B0[11],sCCD_B0[11],sCCD_G0[11:5]} + 
				{sCCD_B0[11],sCCD_B0[11],sCCD_B0[11],sCCD_B0[11],sCCD_B0[11],sCCD_B0[11],sCCD_B0[11:6]}; 

assign GRAY = R1+G1+B1;


//获得前后2帧,进行差分计算
//获得前后2帧,进行差分计算
//获得前后2帧,进行差分计算
wire[11:0]Frame1;
wire[11:0]Frame2;					

Delay_frame Delay_frame_u(
                         .i_clk   (CAMERA_PIXCLK),
								 .i_rst   (~DLY_RST_1),
								 .i_din   (GRAY),
								 .o_frame1(Frame1),
								 .o_frame2(Frame2)
	                     );
//差分
wire signed[11:0]Framediff;
assign Framediff = Frame1-Frame2;

wire signed[11:0]o_tracker;
tracker tracker_u(
                 .i_clk     (CAMERA_PIXCLK),
					  .i_rst     (~DLY_RST_1),
					  .i_data    (Framediff),
					  .o_tracker (o_tracker)
	             );


//基于SAD的模板匹配
//基于SAD的模板匹配
//基于SAD的模板匹配
 
wire[23:0]SADR;
SAD_tops1 SAD_tops1_u1(
    .i_clk             (CAMERA_PIXCLK), 
    .i_rst             (~DLY_RST_1), 
	 .i_en              (1'b1),
    .i_images          (sCCD_R0), 
    .i_images_en       (1'b1), 
    .o_SAD             (SADR),
	 .o_en              ()
    );

wire[23:0]SADG;
SAD_tops1 SAD_tops1_u2(
    .i_clk             (CAMERA_PIXCLK), 
    .i_rst             (~DLY_RST_1), 
	 .i_en              (1'b1),
    .i_images          (sCCD_G0), 
    .i_images_en       (1'b1), 
    .o_SAD             (SADG),
	 .o_en              ()
    );


wire[23:0]SADB;
SAD_tops1 SAD_tops1_u3(
    .i_clk             (CAMERA_PIXCLK), 
    .i_rst             (~DLY_RST_1), 
	 .i_en              (1'b1),
    .i_images          (sCCD_B0), 
    .i_images_en       (1'b1), 
    .o_SAD             (SADB),
	 .o_en              ()
    );	 
								
//显示跟踪到的目标的位置
//显示跟踪到的目标的位置
//显示跟踪到的目标的位置
wire[11:0]sCCD_R1;
wire[11:0]sCCD_G1;					
wire[11:0]sCCD_B1;
disp disp_u(
            .i_clk  (CAMERA_PIXCLK),
				.i_rst  (~DLY_RST_1),
				.i_track(o_tracker),
				.i_sadR (SADR),
				.i_sadG (SADG),
				.i_sadB (SADB),
				.i_R    (sCCD_R0),
				.i_G    (sCCD_G0),
				.i_B    (sCCD_B0),
				.o_R    (sCCD_R1),
				.o_G    (sCCD_G1),
				.o_B    (sCCD_B1)
	        );
								
								

assign sCCD_R = sCCD_R1;
assign sCCD_G = sCCD_G1;
assign sCCD_B = sCCD_B1;

 
								
//frame number display
SEG7_LUT_8 			u5	(	.oSEG0(HEX0),.oSEG1(HEX1),
							.oSEG2(HEX2),.oSEG3(HEX3),
							.oSEG4(HEX4),.oSEG5(HEX5),
							.oSEG6(HEX6),.oSEG7(HEX7),
							.iDIG(Frame_Cont[31:0])
						);
//pll
sdram_pll 			u6	(
							.inclk0(CLOCK2_50),
							.c0(sdram_ctrl_clk),
							.c1(DRAM_CLK),
							.c2(CAMERA_XCLKIN), // cmos sensor main clock input,25M
							.c3(lcd_clk) // cmos sensor lcd pix clock,33M
						);
//frame buffer
Sdram_Control	u7	(	//	HOST Side						
						    .RESET_N(KEY[0]),
							.CLK(sdram_ctrl_clk),

							//	FIFO Write Side 1
							.WR1_DATA({1'b0,sCCD_G[11:7],sCCD_B[11:2]}),
							.WR1(sCCD_DVAL),
							.WR1_ADDR(0),
							.WR1_MAX_ADDR(800*480/2),
							.WR1_LENGTH(8'h80),
							.WR1_LOAD(!DLY_RST_0),
							.WR1_CLK(CAMERA_PIXCLK),

							//	FIFO Write Side 2
							.WR2_DATA(	{1'b0,sCCD_G[6:2],sCCD_R[11:2]}),
							//.WR2_DATA(	{6'b000000,10'b1111111111}),
							.WR2(sCCD_DVAL),
							.WR2_ADDR(23'h100000),
							.WR2_MAX_ADDR(23'h100000+800*480/2),
							.WR2_LENGTH(8'h80),
							.WR2_LOAD(!DLY_RST_0),
							.WR2_CLK(CAMERA_PIXCLK),


							//	FIFO Read Side 1
						    .RD1_DATA(Read_DATA1),
				        	.RD1(Read),
				        	.RD1_ADDR(0),
							.RD1_MAX_ADDR(800*480/2),
							.RD1_LENGTH(8'h80),
							.RD1_LOAD(!DLY_RST_0),
							.RD1_CLK(~LTP_CTRL_CLK),
							
							//	FIFO Read Side 2
						    .RD2_DATA(Read_DATA2),
							.RD2(Read),
							.RD2_ADDR(23'h100000),
							.RD2_MAX_ADDR(23'h100000+800*480/2),
							.RD2_LENGTH(8'h80),
				        	.RD2_LOAD(!DLY_RST_0),
							.RD2_CLK(~LTP_CTRL_CLK),
							
							//	SDRAM Side
						   .SA(DRAM_ADDR),
							.BA(DRAM_BA),
							.CS_N(DRAM_CS_N),
							.CKE(DRAM_CKE),
							.RAS_N(DRAM_RAS_N),
							.CAS_N(DRAM_CAS_N),
							.WE_N(DRAM_WE_N),
							.DQ(DRAM_DQ),
							.DQM(DRAM_DQM)
						);
//cmos sensor configuration
I2C_CCD_Config 		u8	(	//	Host Side
							.iCLK(CLOCK2_50),
							.iRST_N(DLY_RST_2),
							.iEXPOSURE_ADJ(KEY[1]),
							.iEXPOSURE_DEC_p(SW[0]),
							.iMIRROR_SW(SW[17]),
							//	I2C Side
							.I2C_SCLK(CAMERA_SCLK),
							.I2C_SDAT(CAMERA_SDATA)
						);
//ltp controller
ltp_controller		u1	( 	.iCLK(LTP_CTRL_CLK),
							.iRST_n(DLY_RST_2),
							// sdram side
							.iREAD_DATA1(Read_DATA1),
							.iREAD_DATA2(Read_DATA2),
							.oREAD_SDRAM_EN(Read),
							// lcd side
							.oLCD_R(lcd_r),
							.oLCD_G(lcd_g),
							.oLCD_B(lcd_b),
							.oHD(lcd_hs),
							.oVD(lcd_vs),
							.oDEN()
							);

4.FPGA测试

可以单独做modelsim仿真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的modelsim仿真如下所示: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oframe2为延迟一帧后的视频,然后oframe1和oframe2就可以做差分了。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的modelsim仿真如下所示: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将该仿真图放大,可以看到: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由于中值滤波,是将3*3窗口内的像素值,取其中间值作为滤波输出,所以滤波后的图像像素数据o_median相对于输入像素i_din,码率上为原来的1/9。其中o_write_CLK为输出像素值o_median所对应的时钟频率。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的modelsim仿真如下所示: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的modelsim仿真如下所示:

【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

对于满足阈值范围的,o_tacker取值1,否则取值0.

A10-48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41028.html

到了这里,关于【FPGA目标跟踪】基于FPGA的帧差法和SAD匹配算法的目标跟踪实现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FPGA高端项目:FPGA帧差算法多目标图像识别+目标跟踪,提供11套工程源码和技术支持

    FPGA高端项目:FPGA帧差算法多目标图像识别+目标跟踪,提供11套工程源码和技术支持 本设计使用Xilinx系列FPGA实现帧差算法的多目标运动物体图像识别+目标跟踪,可实时识别多个目标的运动物体,并将其在画面中框出来实时锁定,可模拟无人机空中侦查,发现目标并实时锁定

    2024年04月29日
    浏览(34)
  • Python实现视频运动目标检测——帧差法

    Python实现视频运动目标检测——帧差法 在许多场景中,我们需要对视频中的运动目标进行检测。而在这个过程中,帧差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本文将详细阐述Python如何利用帧差法实现视频运动目标检测。 首先,我们需要导入OpenCV库,它是一个强大的计算机视觉库,可以用于

    2024年02月15日
    浏览(31)
  • FPGA高端项目:FPGA帧差算法图像识别+目标跟踪,提供9套工程源码和技术支持

    FPGA高端项目:FPGA帧差算法图像识别+目标跟踪,提供9套工程源码和技术支持 本设计使用Xilinx系列FPGA实现帧差算法图像识别+目标跟踪,提供vivado2019.1版本的工程源码共计9套,详情见下表: 视频输入源由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既有廉价的OV5640、OV7725摄像头,也有高分辨率的HDM

    2024年04月15日
    浏览(38)
  • 【OpenCV】“帧差法”实现移动物体的检测(车辆识别)

    目录 一、帧差法 1、概念 2、为什么帧差法可以检测运动的物体?  二、使用OpenCV配合帧差法实现车辆识别 1、加载视频 2、灰度处理+帧差计算 3、二值化 4、腐蚀 5、膨胀 6、框选出车辆 三、全部代码+实现效果 1、代码 2、车辆检测效果 四、帧差法存在不足之处         帧差

    2024年02月02日
    浏览(36)
  • 基于FPGA的运动目标检测跟踪系统项目,FPGA项目,FPGA图像处理(已实现)

      1.项目简介 基于FPGA的运动目标检测跟踪系统项目,FPGA项目,FPGA图像处理 FPGA项目 采用帧间差分法作为核心算法,该项目涉及图像采集,颜色空间转换,帧间差分核心算法,腐蚀等形态学处理,目标定位,目标标识,图像显示等模块。 通过该项目可以学习到以下两方面内容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33)
  • 基于FPGA的运动目标检测跟踪系统项目:从顶层架构设计到RTL编写与仿真,完整实现FPGA图像处理算法实现的项目流程。

    基于FPGA的运动目标检测跟踪系统项目 ,FPGA项目,FPGA图像处理 FPGA项目 采用帧间差分法作为核心算法,该项目涉及图像采集,颜色空间转换,帧间差分核心算法,腐蚀等形态学处理,目标定位,目标标识,图像显示等模块。 通过该项目可以学习到以下两方面内容 1.FPGA顶层架

    2024年04月16日
    浏览(50)
  • 基于孪生网络的目标跟踪

    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其利用视频或图像序列的上下文信息,对目标的外观和运动信息进行建模,从而对目标运动状态进行预测并标定目标的位置。具体而言,视觉目标(单目标)跟踪任务就是在给定某视频序列初始帧的目标大小与位置的情况下,

    2024年02月06日
    浏览(27)
  • 基于 Center 的 3D 目标检测和跟踪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006.11275 论文代码:https://github.com/tianweiy/CenterPoint 3D 目标通常表示为点云中的 3D Boxes。 CenterPoint 在第一阶段,使用关键点检测器检测对象的中心,然后回归到其他属性,包括 3D 大小、3D 方向和速度; 在第二阶段,它使用目标上的附加点特征来细化

    2024年02月06日
    浏览(32)
  •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目标跟踪算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目标跟踪(MOT,Multi-Object Tracking)算法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些算法主要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视频中的多个目标进行检测和跟踪。 在介绍一些常见的深度学习多目标跟踪算法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其基本概念和挑战: 目标检测 :首先识别视频帧

    2024年01月23日
    浏览(34)
  • 竞赛保研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多目标跟踪实现

    🔥 优质竞赛项目系列,今天要分享的是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多目标跟踪实现 该项目较为新颖,适合作为竞赛课题方向,学长非常推荐! 🧿 更多资料, 项目分享: https://gitee.com/dancheng-senior/postgraduate 基于初始化帧的跟踪,在视频第一帧中选择你的目标,之后交给跟踪算法去

    2024年01月22日
    浏览(34)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