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以及MATLAB实现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以及MATLAB实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系列文章目录

遗传算法原理以及matlab代码_matlab遗传算法代码_电气不会转控制的博客-CSDN博客

  • 目录

    前言

    一、编码是什么?

    二、二进制编码

    1.整数区间

    2.实数区间

    3.多变量

    4.运算操作(交叉,变异)

    三、实数编码

    1.实数编码的交叉操作

    2.实数编码的变异操作

     四、MATLAB代码实现

    总结


前言

提示:这里可以添加本文要记录的大概内容:

由于遗传算法不能直接处理问题空间的参数,因此必须通过编码将要求解的问题表示成遗传空间的染色体或者个体。 这一转换操作就叫做编码,也可以称作(问题的)表示(representation)。

在变成实现遗传算法时,首要遇到的关键问题就是编码。编码的方法会直接影响到了遗传算法后续的一系列操作,交叉、变异等,并且编码方式选取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最优值。

编码也就是问题表达:首先实现从性状到基因得映射,即编码工作,然后从代表问题可能潜在解集得一个种群开始进行进化求解。(粒子群,蚁群都需要问题表达)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

一、编码是什么?

编码就是对问题进行数字化,在遗传算法中就是采用基因序列表达具体问题,然后对基因序列(表达后的问题)进行比较运算得到对应的基因序列结果,再将基因序列结果进行解码变成解决问题的实际结果。

如图所示,首先将问题用基因序列进行表达,然对基因序列进行操作(交叉,遗传,变异,选优等)然后得到最有基因序列,通过解码即可得到最优解。

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以及MATLAB实现

 具体实例:

 例1 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整数区间[0,31]上的二次函数y=(1-x)^2的最小值。

解:一共有0~31,共32个整数,5位二进制码可以表示32个不同的数,因此采用5位二进制编码。

若x=10,编码:y=01010b,解码:x=decimal(string),x=1*8+1*2=10。

例2 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整数区间[-5,5]上的二次函数y=(1-x)2的最小值。

解:一共有-5~5,共11个整数,4位二进制码可以表示16个不同的数,因此采用4位二进制编码。

若x=4,编码:y=01001b,解码:x=-5+decimal(string),x=1*8+1*1-5=4。

二、二进制编码

1.整数区间

二进制编码就是采用二进制序列来表示问题,就如例1所示。

对其进行一般化分析:

更一般的:如果自变量取值范围为整数区间[a,b] ,需要多少位二进制?如何解码?

解:一共有b-a+1个可能取值,假定需要m位二进制码,m需要满足公式

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以及MATLAB实现

解码:x=a+decimal(string)

2.实数区间

更一般的:如果自变量取值范围为实数区间[a,b],要求保留到小数点后n位,需要多少位二进制?如何解码?

解:一共有(b-a)×10^n个可能取值,假定需要m位二进制码,m需要满足公式

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以及MATLAB实现

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以及MATLAB实现

上述例子的问题都是有确定个数,当被描述问题是一个范围值时,没有具体的保留小数位数,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二进制位数。二进制数量越大,越精确,但是计算量也就越大。

3.多变量

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函数y=(1−x_1)sinx_2的最小值,其中x_1∈(−1,2),x_2∈(−1,1),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解:每个个体(解)应该是二维向量 x=[x1, x2]

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以及MATLAB实现

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以及MATLAB实现

例2

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以及MATLAB实现

 解:

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以及MATLAB实现

基因型——表现型 

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以及MATLAB实现

4.运算操作(交叉,变异)

Crossover(交叉)

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以及MATLAB实现

Mutation(变异)

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以及MATLAB实现

三、实数编码

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以及MATLAB实现

假定决策变量x为d维向量,x^(i)表示第i号个体, x_j^(i)表示第i号个体第j维变量元素,表达多维变量,对精度要求高,二进制编码和解码不方便,是否可以用实数表示?

如果编码方式改变,遗传算法中的交叉操作和变异操作的方式也应该随着改变,适应新的编码方式。

1.实数编码的交叉操作

二进制交叉:1到(k-1)位不变,从第k位之后做交换

而实数编码没有类似于二进制编码的序列,所以不能按照这个方法进行交叉,一下是一些较为简单的实数交叉算法:

1.linear operator(线性交叉)

从{  (x(1)+ x(2)) ,  (1.5x(1)− 0.5x(2)) ,   (−0.5x(1) + 1.5x(2)  }选两个最好的,作为x(1), x(2)

2.directional heuristic crossover(定向启发式交叉)

x(i)=rand()×(x(i1)−x^(i2))+x(i1)  其中:x(i1) 优于x(i2)       目的是使得子代更接近优势父代

3.arithmetic crossover (weighted average)(加权平均式交叉)

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以及MATLAB实现

                                                      目的是使得子代的多样性更好

4.geometrical crossover(加权平均式交叉)

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以及MATLAB实现

以上四种交叉方法,都是较为基础的方式,面常用的实数交叉方法是Simulated binary crossover (SBX)

****5.Simulated binary crossover (SBX)****

实数交叉: 1到(k-1)位不变,第k位进行SBX计算,从r+1位开始做交换

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以及MATLAB实现

第k位进行SBX计算

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以及MATLAB实现

 其中ηc是自行选取,ηc越大子代越接近父代,ηc越小子代多样性越好,通常取20,30。

2.实数编码的变异操作

一般实数编码对应的编译操作都是采用多项式变异 ( polynomial mutation operators )

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以及MATLAB实现

 因为变异是为了提高种群的多样性,所以需要引入随机数,其中u=rand()。

 而ηm通常取20,30


 四、MATLAB代码实现

其中二进制编码的代码在第一章遗传算法与MATLAB实现中已经给出,

链接如下:https://mp.csdn.net/mp_blog/creation/editor/126653614

 接下来的代码只是针对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

 main.m

clear
clc
t1=cputime;
num=50;                      % 表示群体的大小,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确定。
gen=100;                     % 迭代次数,这里只采用100次迭代
pm=0.02;                     % 变异概率,一般 1/dim
pc=0.8;                      % 交叉概率
p=init(num);                 % 初始化种群
for i=1:gen
    son1=crossover(p,pc);    % 在种群中进行实数遗传交叉得到子代 
    son=mutation(son1,pm);   % 子代还需进行变异才能成为真正子代 son
    son=[p;son];             % 将父代和子代合并 ,进行选择
    p=select(num,son);       % 采用锦标赛的选择算子,产生新种群 
    [p_best,value]=best(p);
    yy(i)=value;
end
yy(1)=yy(2);

plot_ga(p)  % 画出新种群
   % 迭代后最终的最优目标值
t2=cputime;
t=t2-t1; 
da=['种群: ',num2str(num),';迭代: ',num2str(gen),';目标值: ',num2str(value),';运行时间: ',num2str(t)];disp(da)
figure(2)
plot(yy)
title('GA最优个体适应度','fontsize',12);
xlabel('进化代数','fontsize',12);
ylabel('适应度','fontsize',12);


select

function p=select(num,son) 
p=zeros([num,2]);
s=size(son);
p_obj1=fun1(son);
%-------------------------------锦标赛-------------------------------------
randidx=randperm(s(1));             %打乱顺序进行锦标赛
son_s1=son(randidx,:);              
p_s1=p_obj1(randidx,:);

for i=1:round(s(1)/2-0.5)
    if (p_s1(2*i-1,2)==0)&&(p_s1(2*i,2)==0)     %判断约束条件
        if p_s1(2*i,1)>=p_s1(2*i-1,1)
            p(i,:)=son_s1(2*i,:);
        else
            p(i,:)=son_s1(2*i-1,:);
        end
    end
    if (p_s1(2*i-1,2)==0)&&(p_s1(2*i,2)>0)      %判断约束条件
        p(i,:)=son_s1(2*i-1,:);
    end
    if (p_s1(2*i-1,2)>0)&&(p_s1(2*i,2)==0)      %判断约束条件
        p(i,:)=son_s1(2*i,:);
    end
    if (p_s1(2*i-1,2)>0)&&(p_s1(2*i,2)>0)       %判断约束条件
        if p_s1(2*i,2)<=p_s1(2*i-1,2)
            p(i,:)=son_s1(2*i,:);
        else
            p(i,:)=son_s1(2*i-1,:);
        end
    end
end

plot_ga.m

function plot_ga(p)
clf(figure(1))
figure(1)

x=[-4:0.01:4];
y=[1:0.01:6];
[X,Y]=meshgrid(x,y);
Z= 21.5+X.*sin(4.*pi.*X)+Y.*sin(20.*pi.*Y);
mesh(X,Y,Z)
title('GA最优个体适应度','fontsize',12);%打点
hold on
p1=fun1(p);
% plot3(p(:,1),p(:,2),p1(:,1),'r*',[50])     

scatter3(p(:,1),p(:,2),p1(:,1),[50],[1 0 0],'o');
hold on

mutation.m

% mu1tation--变异
%子代染色体序列中,可能变异导致 1 变为 0 、 0 变为 1 。

function son=mutation(son1,pm)
s=size(son1);                               %获取数据大小
son=zeros(s);                               %定义变异后子代
for i=1:s(1) %循环产生变异子代
    son(i,:)=son1(i,:);  
    if(rand(1)<pm)                              
        if(round(rand(1))==0)                       % 确定k=1时,进行杂交
            u=rand(1);                              % 确定u,
            if(round(u)==0)
                a=-1+((2*u)+(1-2*u)*(1-(son(i,1)+4)/8)^20)^(1/21);    % 确定δ,
            else
                a=1-((2-2*u)+(2*u-1)*(1-(4-son(i,1))/8)^21)^(1/21); 
            end
            son(i,1)=son(i,1)+a;   % 进行杂交
            son(i,1)=max(-4,min(4,son(i,1)));
        else                                        % 确定k=2时,进行杂交
            u=rand(1);                              % 确定u,
            if(round(u)==0)
                a=-1+((2*u)+(1-2*u)*(1-(son(i,2)-1)/5)^20)^(1/21);    % 确定δ,
            else
                a=1-((2-2*u)+(2*u-1)*(1-(6-son(i,2))/5)^21)^(1/21); 
            end
            son(i,2)=son(i,2)+a;  
            son(i,2)=max(1,min(6,son(i,2)));
            
        end
    end
end
end

init.m

%init
% init.m是进行群体的初始化,产生初始种群,num表示群体的大小,dim表示染色体的长度
function pop=init(num) 
 pop=zeros([num,2]);        % 有两个实数,生成两个值
pop(:,1)=8*rand(num,1)-4;   % 由约束条件生成x1
pop(:,2)=5*rand(num,1)+1;   % 由约束条件生成x2
end

fun1.m

function f=fun1(x)
x1=x(:,1);
x2=x(:,2);
     f(:,1) = 21.5+x1.*sin(4.*pi.*x1)+x2.*sin(20.*pi.*x2); %目标值
     for i=1:size(x1)
         if ((x1(i))^2+(x2(i))^2)<20
             f(i,2) = 0;
         else
             f(i,2) = ((x1(i))^2+(x2(i))^2)-20;
         end
     end
%    x1^2+ x2^2 <20 
%    -4.0 <x1 <4
%    1<x2 <6           
end

fittest.m

% fittest.m
% 1,计算目标值,2.计算对应适应值
% 设定优秀阈值h,小于h不能直接进入下一代种群选择,大于h适应值为目标值,和子代一起进入选择。

% 1,计算目标值,
function p_fit=fittest(p)

x1=zeros([1,20]); 
p1=zeros([1,20]); 
for i=1:20
   for j=1:10
        x1(i)=x1(i)+2^(10-j)*p(i,j);
   end
end
x=(x1*4/1023)-2;                       %2^10-1=1023
for i=1:20
    if x(i)>0.5
    p1(i)=1-sin(10.*x(i)).*cos(x(i));   %计算目标值
    end
    if x(i)<=0.5
    p1(i)=sin(10.*x(i)).*cos(x(i));   %计算目标值
    end
end

% 2.计算对应适应值,以及确定优秀个体
h=-0.5;
j=1;
for i=1:20
        if p1(i)>h                   
                p_fit(j,:)=p(i,:);    
                j=j+1;
        end    
end

crossover.m

% 交叉
% 对于下面两个父代,x,y。染色体被分为两组,相互交叉得到子代 x',y'。
% x=x1 x2   交   y=y1 y2
% x=x1' y2  叉   y=y1' x2

function son=crossover(p,pc)
s=size(p);
son=zeros(s);
for i=1:round(s(1)/2-0.5)                                            
    if(rand(1)<pc)                              % 判断是否杂交
        u=rand(1);                              % 根据u的大小确定β,
        if(round(u)==0)
            a=(2*u)^(1/21);                     % 确定β1,
        else
            a=(2-2*u)^(-1/21);                   % 确定β2,
        end
        if(round(rand(1))==0)                                             % k=1时,第一个实数杂交,第二个互换
            son((i-1)*2+1,1)=0.5*((1+a)*p((i-1)*2+1,1)+(1-a)*p(i*2,1));   % 进行杂交
            son(i*2,1)=0.5*((1-a)*p((i-1)*2+1,1)+(1+a)*p(i*2,1)); 
            son((i-1)*2+1,2)=p(i*2,2);   
            son(i*2,2)=p((i-1)*2+1,2); 
        else                                                              % k=2时,第二个实数杂交,
            son((i-1)*2+1,2)=0.5*((1+a)*p((i-1)*2+1,2)+(1-a)*p(i*2,2));   % 进行杂交
            son(i*2,2)=0.5*((1-a)*p((i-1)*2+1,2)+(1+a)*p(i*2,2)); 
            son((i-1)*2+1,1)= p((i-1)*2+1,1); 
            son(i*2,1)=p(i*2,1);  

        end
    else
        son((i-1)*2+1,:)=p((i-1)*2+1,:);
        son(i*2,:)=p(i*2,:);
    end
end
end

best.m

function [p_best,value]=best(p)
p1=fun1(p);
[value,b]=max(p1(:,1));
p_best=p(b,:);

总结

以上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本文简单介绍了遗传算法的二进制编码和实数编码所对应算法中(交叉,变异)操作的方式。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41605.html

到了这里,关于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以及MATLAB实现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遗传算法决策变量降维的matlab实现

            遗传算法是模拟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自然选择和遗传学机理的生物进化过程的计算模型,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的方法。它最初由美国Michigan大学的J. Holland教授提出,1967年, Holland 教授的学生 Bagley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了“遗传算法”一词,他发展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29)
  • Matlab实现遗传算法(附上30个完整仿真源码)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是一种基于生物进化理论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的遗传过程,来寻找最优解。 在遗传算法中,每个解被称为个体,每个个体由一组基因表示,每个基因是解空间中的一个变量。算法通过不断地交叉、变异、选择等操作,来寻找最优解。

    2024年02月13日
    浏览(32)
  • Matlab实现遗传算法仿真(附上20个仿真源码)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是一种基于生物进化理论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的遗传过程,来寻找最优解。 在遗传算法中,每个解被称为个体,每个个体由一组基因表示,每个基因是解空间中的一个变量。算法通过不断地交叉、变异、选择等操作,来寻找最优解。

    2024年02月08日
    浏览(25)
  • Matlab实现遗传算法仿真(附上40个仿真源码)

    字节流抽象基类 InputStream:这个抽象类是表示字节输入流的所有类的超类 OutputStream:这个抽象类是表示字节输出流的所有类的超类 子类名特点:子类名称都是以其父类名作为子类名的后缀 4.1 IO流概述和分类 IO流概述 : IO: 输入/输出(Input/Output) 流:是一种抽象概念,是对数据

    2024年02月14日
    浏览(25)
  • 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优化算法(matlab实现)

            BP网络是一类多层的前馈神经网络。它的名字源于在网络训练的过程中,调整网络的权值的算法是误差的反向传播的学习算法,即为BP学习算法。BP算法是Rumelhart等人在1986年提出来的。由于它的结构简单,可调整的参数多,训练算法也多,而且可操作性好,BP神经网

    2024年01月16日
    浏览(39)
  • (转载)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函数极值寻优(matlab实现)

            对于未知的非线性函数,仅通过函数的输入输出数据难以准确寻找函数极值。这类问题可以通过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求解,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和遗传算法的非线性寻优能力寻找函数极值。本章用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寻优如下非线性函数极值,该函数表达式

    2024年02月16日
    浏览(30)
  • 基于遗传算法的柔性生产调度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 欢迎来到本博客 ❤️❤️💥💥 🏆博主优势: 🌞🌞🌞 博客内容尽量做到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为了方便读者。 ⛳️ 座右铭: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 本文目录如下: 🎁🎁🎁 目录 💥1 概述 📚2 运行结果 🎉3 参考文献 🌈4 Matlab代码实现 摘要:针

    2024年02月08日
    浏览(47)
  • 【无人机】基于遗传算法混合粒子群算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研究[和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进行比较](Matlab代码实现)

      💥💥💞💞 欢迎来到本博客 ❤️❤️💥💥 🏆博主优势: 🌞🌞🌞 博客内容尽量做到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为了方便读者。 ⛳️ 座右铭: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 本文目录如下: 🎁🎁🎁 目录 💥1 概述 📚2 运行结果 🎉3 参考文献 🌈4 Matlab代码实现 对于

    2024年04月25日
    浏览(36)
  • 超详细 | 遗传-粒子群自适应优化算法及其实现(Matlab)

    作者在前面的文章中介绍了两种经典的优化算法——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这些智能优化算法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各不相同,都有各自的适用域和局限性,对智能优化算法自身做的改进在算法性能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算法缺点的解决并不彻底。 为了克服

    2024年01月21日
    浏览(45)
  • 遗传算法五大基本要素——参数编码、群体设定

    遗传算法主要借用生物进化中的“适者生存”的规律。 遗传算法包括两个数据转换操作,一个是从表现型到基因型的转换,将搜索空间中的 参数或解 转化成遗传空间中的 染色体或者个体 ,这个过程叫做编码(coding)。另一个就是从基因型到变现型的转换,即将个体转换成

    2024年02月05日
    浏览(27)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