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享单车为起点,中国的共享经济正蓬勃发展。国家信息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约38320亿元,同比增长约3.9%。
虽然同属共享经济,但与部分共享单车企业嫁入“豪门”全身而退不同,目前不少共享充电宝企业似乎困在了“漫长的季节”。这主要在于单纯的共享充电宝业务难以实现正向的现金流,诸多共享充电宝企业纷纷谋求转型。比如,2022年,街电就入局两轮电动车充电行业,推出共享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产品,试图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图源:街电
街电的选择其实有很强的启示性意义,在传统共享充电宝业务陷入困局的背景下,紧贴时代的发展趋势与平台资源优势,进行前瞻性布局,很可能实现业务的“升维”。而这或许也说明,共享充电宝企业必须加快多元布局的步伐了。
共享充电宝战场“失焦”,头部企业业务导向分化
目前,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庞大,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已达到2.64亿部,在庞大的市场需求面前,为智能手机提供充电支持的共享充电宝业务应运而生,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据数据显示,中国共享充电宝使用人数预计由2017年的0.92亿人提升至2025年的7.55亿人,年均增速16.93%。
而从竞争格局来看,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企业市场设备量占比中,竹芒科技、怪兽充电、小电科技、美团的份额分别为39.5%、21.3%、15.4%、14.7%,CR4为90.9%。
图源:头豹研究院
虽然有市场,但是因产品刚需性不强,并且具有渠道依赖性,目前大部分共享充电宝企业仍被亏损桎梏了发展的脚步。
比如,小电科技2021年曾冲刺上市,据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小电科技实现净利润分别为-0.36亿元、1.37亿元、-1.04亿元,反映出较大的业绩压力。目前,其上市进程已无消息,但2022年年初有关小电科技裁员的消息传出,并被外界解读为“减轻资金压力,提升盈利可能性”。
实际上,企业亏损背后,往往是高昂的经营费用。与共享单车占用近乎零成本的公共资源不同,共享充电宝需要在闹市中连接电源运营,因此,共享充电宝企业需要给线下门店分成,才能入驻。由于线下点位竞争激烈,为了抢占市场,各大厂商充分让利,这也使其不得不承担高昂的销售和营销费用。根据招股书,报告期内,小电科技一年的进场费由1.41亿元猛增至3.02亿元,同比暴涨114.5%,费用占比也由13.4%上升至20.5%;分成费用由5.74亿元增至7.1亿元,同比增加23.7%。
基于此,为了平衡收支,不少共享充电宝企业都采取了涨价的手段,但也相应地削弱了对用户的吸引力,因而仍面对亏损困局。不过,办法总比问题多,目前大部分共享充电宝企业都在探索全新的运营模式。
比如,2022年6月,经由街电和搜电合并而来的竹芒科技对外表示,未来公司将推出消费类硬件产品,包括口罩机、体温监测仪等,希望将共享充电宝打造成线下入口,以此为基点,进行横向的电商、商家端服务业务拓宽。
无独有偶,小电科技也曾投放名为“iCool小爽”的自动售烟机设备,以及推出“尊享会员服务”,即消费者花169元购买一个特别版充电宝,激活后,即可在一年内不限次在小电科技的线下门店免费换满电充电宝、全国小电门店异地就近免费存取。
可见,大部分共享充电宝企业都看到了纯粹意义上的共享充电宝业务成本和收入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因而开始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与时代趋势,提升共享充电宝渠道的变现率。
不过遗憾的是,不少共享充电宝企业的转型都没有取得显著成绩。比如,小电科技的自动售烟机设备“iCool小爽”已经不了了之。
综合来看,在智能手机电池技术难以实现更大跨越的当下,共享充电宝的瞬时性、场景性需求是极为尖锐的。但一方面,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租赁充电宝的需求,另一方面,共享充电宝的成本又难以下探,这也决定了纯粹意义上的共享充电宝业务亏损不断。
因此,目前摆在大部分共享充电宝企业面前的任务,除了继续夯实共享充电宝业务的基本盘,就是充分挖掘共享充电宝渠道资源以及下游流量的价值,进而实现扭亏为盈。
也正是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街电选择切入两轮电动车充电市场,试图在共享充电宝业务之外,探寻全新的破局点。不过,这一动作将能产生多大成效呢?
两轮电动车充电痛点显著,街电想多个“引擎”
街电之所以瞄准两轮电动车充电市场,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看到了中国两轮电动车保有量高,但用户普遍存在充电受限的痛点。
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两轮电动车保有量为3.4亿辆。这意味着,平均每4个国人,就有一辆两轮电动车。而且中国两轮电动车市场还在继续成长,EVTank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电动两轮车总体产量为5904万辆,同比增长8.5%。
虽然市场在蓬勃发展,但因充电存在一定的风险,目前政策明令禁止两轮电动车在居民楼充电。比如,《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就明确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充电”。
这也给两轮电动车充电市场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契机。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2021年,中国两轮电动车共享充电桩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43.2%,预计2026年,相关市场规模将达221.3亿元。
图源:头豹研究院
虽然充电宝和两轮电动车充电业务看起来南辕北辙,但追根溯源,这两个业务在供应链、渠道等方面有很强的联系。
官方资料显示,街电、搜电合计拥有100万+在线商铺点位、3万+合作客户,覆盖全国超95%城市,辐射大量的住宅、写字楼等渠道。在下游,街电、搜电服务也拥有超5亿注册用户。
两轮电动车充电的主要应用场景是住宅、写字楼、工业园区等地,街电现有的渠道资源,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进行精准覆盖。与此同时,由于行业内暂无类似布局,凭借庞大的流量池以及运营能力,街电已形成先发优势。
事实上,街电已经在两轮电动车充电赛道取得一定的成绩。2022年,街电先后斩获中国国际充换电产业大会组委会颁发的“2022中国充换电行业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品牌”以及“2022中国十大智能安全充电桩品牌”两项大奖。
官方资料显示,街电的广东代理商刘琦,不仅在三个月内成功将两轮电动车充电业务推广至深圳、广东、东莞等多个城市,更实现了单月流水超100万。由此来看,此前积累的渠道、流量资源,已经成为街电切入两轮电动车充电赛道的独特禀赋优势。
显然,街电入局电动车充电赛道,对共享充电宝行业来说,有着极强的启示性意义。
此前共享充电宝行业内的玩家,大多看到了单一共享充电宝业务存在的固有困局,因而开始围绕共享充电宝,探索“一次渠道,多项收费”的运营模式。这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共享充电宝渠道的变现率,但终究难以实现盈支平衡。
街电并没有固守共享充电宝赛道,而是直接切入全新的两轮电动车充电赛道。因两轮电动车充电行业方兴未艾,而街电又拥有可观的渠道、流量资源,其自然可以第一时间抢占两轮电动车充电行业的红利。
这对于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启示就是,不应将视线局限于共享充电宝一条战线,而是可以沿着此前的渠道、流量,探索新型的产业,通过全新的业务,盘活此前的资源,进而实现业务升级。
整体而言,面对收入难以平衡巨额支出的现实,共享充电宝企业想要实现持续增长,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十分重要。在这方面,街电基于两轮电动车行业前景,推进电动车充电业务发展,并已经取得成效,一定程度上诠释了这是一条可行的路径,或许可以给整个行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天宇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50552.html
文章来源:松果财经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50552.html
到了这里,关于街电入局两轮电动车充电,讲出了“跃迁”式的新故事?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