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asticsearch集群优化
版本配置:
ES版本:7.16.1
OS内存64G。
1、磁盘选择
Elasticsearch重度使用磁盘,磁盘的效率越高,Elasticsearch的执行效率就越高。
优化磁盘:
1)使用SSD(固态硬盘)。
2)使用RAID0模式,即将连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硬盘存储,这样可以并行进行IO操作。代价是一块硬盘发生故障就会引发系统故障。
3)不要使用远程挂载的存储。即在ES服务器中,而非ES服务器之外的存储。
2、分片策略
每个分片的底层都是一个Lucene索引,会消耗一定的系统资源。搜索请求需要命中索引中的所有分片,分片过多会降低搜索的性能。
分片原则:
1)每个分片占用的磁盘容量不超过ES的JVM的最大堆空间设置(一般设置不超过32G)。
2)分片数一般不超过节点数的三倍。
3)推迟分片分配:节点中断后集群会重新分配分片。但默认集群会等待一分钟来查看节点是否重新加入。可以设置等待的时长,减少分配的次数。
PUT /product/_settings
{
"settings":{
"index.unassigned.node_left.delayed_timeout": "5m"
}
}
减少副本数量:进行写入操作时,需要把写入的数据都同步到副本中,副本越多写入的效率就越慢。进行大批量写入操作时可以先设置副本数为0,写入完成后再修改回正常的状态。
3、内存设置
- 如果是64G的,建议设置
31G
ES默认占用内存时4G,可以修改config/jvm.option文件设置ES的堆内存大小。
1)Xms表示堆内存的初始大小,Xmx表示可分配的最大内存。
2)Xmx和Xms的大小设置为相同时,可以减轻伸缩堆大小带来的压力。
3)Xmx和Xms不要超过物理内存的50%,因为ES内部的Lucene也要占据一部分物理内存。
4)Xmx和Xms不要超过32G
,由于JAVA语言的特性,堆内存超过32G会浪费大量系统资源,所以在内存足够的情况下,最终都会采用设置为31G
。
4.禁止内存交换:
- 修改/etc/sysctl.conf 中
- vm.swappiness = 1
- elasticsearch.yml中,设置这个:
- bootstrap.mlockall:true
5.修改ES启动用户可使用的系统文件句柄数等。
6.节点分开部署:
- master、data、coordinate
7.冷热分离架构:
- 热数据SSD存储,冷数据普通硬盘存储。
二、合理的Index Mapping:
1.特殊字段:如Boolean、IP、时间等。
2.字符串:
- 尽量使用keyword,默认的text会被analyze。keyword最大32766字节。在仅查询的情况下,如果有 range 查询需求,使用 numeric,否则使用 keyword。
3.调整refresh间隔:
-
refresh_interval: 30s,默认的1秒会导致大量segment产生,影响性能。
-
PUT /my_logs/_settings { “refresh_interval”: “30s” }
4.调整translog刷新机制为异步:
“index”: {
“translog”: {
“flush_threshold_size”: “512mb”, (默认512M,不建议修改)
“sync_interval”: “30s”, (默认5s,可适当增大)
“durability”: “async” (默认request,每次更新都会写trans log,修改为异步)
}
}
5.Segment的排序方式
- 创建新索引时,可以配置每个分片中的Segment的排序方式,index sorting是优化检索性能的非常重要的方式之一:
{
“settings” : {
“index” : {
“sort.field” : “date”,
“sort.order” : “desc”
}
},
“mappings”: {
“properties”: {
“date”: {
“type”: “date”
}
}
}
}
三、ES参数调整:
针对data节点,设置elasticsearch.yml中:
-
thread_pool.bulk.queue_size: 1024 (增大)
-
indices.fielddata.cache.size: 1gb (默认10%,可适当调小)
-
indices.queries.cache.size: 1gb(默认10%,可适当调小)
-
indices.memory.index_buffer_size: 15% (默认10%,会影响写入性能,写入的分片数更多,则需要更多的buffer)
-
cluster.routing.allocation.disk.include_relocations: false (加快shard分配,在建索引的时候,不考虑迁移的任务)
熔断circuit-breaker调整(调低,减小OOM风险):
-
indices.breaker.total.limit: 50%
-
indices.breaker.request.limit: 10%
-
indices.breaker.fielddata.limit: 10%
-
cluster.routing.allocation.same_shard.host:true
如果机器具有128 GB的RAM,可以运行两个节点,每个节点配置31GB内存,Lucene将使用剩余64GB内存。如果这样搭建data节点,在配置中设置cluster.routing.allocation.same_shard.host为true。这将阻止主副本分片被分配到同一台物理机,提高可用性。
四、设置合理的分片数和副本数:
1.对于数据量较小(100GB以下)的index:一般设置3~5个shard
2.对于数据量较大(100GB以上)的index:一般把单个shard的数据量控制在20GB~40GB
3.对于30G内存的节点,shard数量最好控制在600个(即每1GB内存的shard数在20以内)
4.副本数:一般副本数为1,对数据可用性有高要求的,可以设置为2
五、索引管理、段合并(Segment Merge)
1.基于数据大小和保存时长,按天、周、月、年去创建、关闭、删除索引。
2.索引太多时,索引预创建:每天定时任务把明天需要的索引先创建好(从6.7版本开始kibana自带索引生命周期管理ILM)。
3.关闭索引(文件仍然存在于磁盘,只是释放掉内存),需要的时候可以重新打开。
4.通过_forcemerge API进行合并,减少segments数量,同时提高查询效率:max_num_segments取值为:max_num_segments =(单个索引的大小G/分片数/2G)
5.通过_reindex API将历史小索引合并成大索引,减少索引数和分片数。
6.数据roll up(预聚合,物化视图)
六、写入:
写入调优主要从索引,集群trandlog参数配置入手优化。
索引创建默认分配5个分片,1副本。但是并不建议用默认参数。
1、分片大小优化:
- 根据自己的数据量评估总分片,分片数=数据量G/30G。
2、副本个数:
- 可以通过写入时副本=0关闭主从复制提高写入速率,写完再设置合适副本
3、bulk写入优化:
- 采用bulk写入,线程数默认是服务器线程数+1。批大小建议5-15M,从 5–15 MB 开始测试批量请求大小,缓慢增加这个数字,直到你看不到性能提升为止。报Es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达到写入极限。也可通过观察iostat 、 top 看节点资源瓶颈。
4、translog优化,降低io和segment频率。
提高 translog flush:减少刷盘操作,降低IO压力
index.translog.flush_threshold_size: 1024mb
index.translog.flush_threshold_period: 120m
5、设置合适的mapping
- 避免不必要的字段开启index、source,all。source会存储原始文档,all用于全文搜索会占用资源(关闭可节省40%的资源)。
6、集群参数优化
index.refresh_interval:控制数据可被搜索的时间,同时也会控制生成的segment段数。时间太短会生成太多的段占用io和cpu去合并,影响写入速度。如果对实时性要求不高,可以适当提高采用延迟写入的策略,比如120S。
thread_pool.bulk.queue_size:1000 写入线程队列大小 ,默认200,线程池参数只用调优这一个。
7、存储优化
磁盘采用ssd固态硬盘,阵列模式使用raid0来避免数据复制提升性能
使用多块硬盘,并通过多个 path.data 目录配置把数据分配到它们上面
8、segment段合并
max_num_segments =1
段合并的计算量庞大,而且还要吃掉大量磁盘 I/O。
有时候合并会拖累写入速率。如果这个真的发生了,Elasticsearch 会自动限制索引(写入)请求到单个线程里。这个可以防止出现 段爆炸 问题,即数以百计的段在被合并之前就生成出来。如果 Elasticsearch 发现合并拖累索引写入了,它集群日志中会记录一个INFO 级别 now throttling indexing 的 信息。
七、查询:
-
尽量使用filter而不是query。使用filter不会计算评分score,只计算匹配。
-
如果不关心文档返回的顺序,则按_doc排序。
-
避免通配符查询。
-
不要获取太大的结果数据集,如果需要大量数据使用scroll API。
- 分页查询使用:from+size
- 遍历使用:scroll
- 并行遍历使用:scroll+slice
-
关于数据聚合去重
- terms 指定字段聚合 + topN:合理设置聚合的topN,聚合结果是不精确的,是取每个分片的Top size元素后综合排序后的值。
- ES5以后的新特性collapse:按某个字段进行“折叠”,这个collapse只针对query出来的结果,只能用在keyword或者numeric类型。
- ES6以后支持分页的聚合:Composite Aggregation,可以获取全量的聚合数据,只能用于Terms、Histogram、Date histogram、GeoTile grid。
-
indices索引参数调优
indices.queries.cache.size:控制过滤器缓存的内存大小(在使用filter过滤时候会用到)。接受百分比值(如5%)或精确值(如 )512mb。默认为10%.每个节点上的配置。
index.queries.cache.enabled设置单个索引的是否开启缓存配置。接受true(默认)或 false。
indices.fielddata.cache.size:30% 或具体值10GB来。在聚类或排序时,field data cache会使用频繁 -
进行segment段合并,减少扫描时间
默认写入合并时=1G会停止合并。写入完成后可以通过定时任务去强制合并,减小segment数据,提高查询速度。
-
查询条件优化
采用filter过滤器查询提高效率,减少返回的数据量,es不适合返回大数据量,默认10000
禁用source返回。将 _source 设置为 false。
filter的查询速度比query快很多,query会对doc计算score并进行排序
{
“_source”: false,
“query”: { }
}
https://www.elastic.co/blog/how-many-shards-should-i-have-in-my-elasticsearch-cluster
https://www.elastic.co/guide/en/elasticsearch/reference/6.2/general-recommendations.html
https://www.elastic.co/guide/en/elasticsearch/reference/current/tune-for-search-speed.html
https://www.elastic.co/guide/en/elasticsearch/reference/current/tune-for-indexing-speed.html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51849.html
https://www.elastic.co/guide/en/elasticsearch/reference/current/tune-for-disk-usage.html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51849.html
到了这里,关于Elasticsearch集群优化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