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1 需求规格说明书包括系统名称、功能描述、接口、基本数据结构、性能、设计需求、开发标准、验收原则等。
2、概要设计定义功能模块及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详细色剂研究模块内部,包括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分布、数据组织、模块之间的信息接口和用户界面等设计。
3、测试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
二、软件开发模型
1、瀑布模型严格按照软件生命周期的各阶段顺序执行,有利于人员的组织管理,但明显存在使用缺陷:用户并不能清晰定义及描述其需求、初始版本的呈现周期较长。
2、原型模型的原理即提前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需求,因此原型获取有三种途径:
- 利用模拟软件系统的人机界面和人机交互方式
- 真正开发一个原型
- 寻求一个或几个类似的软件
3、螺旋模型是在快速原型 的基础上扩展的,支持大型软件开发,适用于面向规格说明、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通常将软件开发切割为多个周期,每个周期由4个 阶段组成:
- 目标设定
- 风险分析
- 开发和有效验证
- 评审
4、基于四代技术的模型,只侧重于支持软件的设计和实现阶段,并不支持全过程,其主要特征有:
- 非过程化语言:可通过生成器代替编程语言。
- 与数据密切相关
三、敏捷方法
特点:
- 强调适应性。而非预设性。
- 强调面向人的 而非面向过程的
核心思想:
- 敏捷方法是适应性的而非可预测性的。
- 敏捷方法是以人为本,而非以过程为本
- 迭代增量式的开发过程
敏捷方式的主要内容:
- 沟通:设计者、开发者之间
- 简单:满足当前需求,代码简单化。
- 反馈
- 勇气
12条过程实践原则:
- 简单设计
- 测试驱动
- 代码重构
- 结对编程
- 持续集成
- 现场客户
- 发行版小型化
- 系统隐喻
- 代码集体所有制
- 规划策略
- 规范代码
- 40小时工作制
四、RUP
rup的9个核心工作流:
- 业务建模、需求、分析与设计、实现、测试、部署、配置与管理、项目管理与环境
rup的四个阶段:
- 初始、细化、构造和移交
rup的特点
- 用例驱动
- 以体系结构为中心 :体系结构的设计与代码设计无关。不依赖于程序语言。 体系结构层次的设计问题包括系统的总体和全局控制、通信协议、同步、数据存取、给设计元素分配特定功能、设计元素的组织、物理分布、系统的伸缩性和性能。
- 迭代与增量
4+1视图模型中,不同的人员对于视图的关注点重点不同
RUP是一个通用的过程模板,包括开发指南、开发过程产物及过程中的角色说明,可用于各类项目,因体系庞大,需要针对具体实例进行适当裁剪。
RUP裁剪步骤
确定开发过程涉及的工作流
确定工作流的产出
确定4阶段间的演进
确定每个阶段的迭代计划
规划工作流内部结构
五、软件系统工具
软件开发工具的衡量因素:功能、易用性、稳健性、硬件要求和性能、服务和支持。
软件开发工具包括需求分析工具、设计工具、编码与排错工具、测试工具
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63564.html
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63564.html
到了这里,关于软件开发方法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