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过程与产品质量保证(Process and Product Quality Assurance, PPQA)的目的
在于向员工与管理层提供对过程及其相关工作产品的客观洞察。
二、简介
“过程与产品质量保证”过程域涉及以下活动:
• 对照适用的过程描述、标准与规程,客观评价已执行的过程与工作产品
• 识别并记录不符合问题
• 向项目员工与管理人员提供对质量保证活动结果的反馈
• 确保不符合问题得到处理
过程与产品质量保证过程域在项目整个生命期,向项目员工与各层次的管理人员提供对过程与相关工作产品适当的可视性及反馈,由此支持高质量产品的交付。
过程与产品质量保证过程域的实践确保已计划的过程得到实施,而验证过程域的实践则确保规定的需求得到满足。这两个过程域可能有时会从不同的视角来处理同一个工作产品。项目应利用这种重叠,以在注意保持各自视角的同时使重复工作降到最少。
过程与产品质量保证评价的客观性,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有关“客观评价”的定义, 详见术语)。 客观性通过独立性与准则的使用两方面来达到。经常使用的是一种组合方法,由不生产该工作产品的人对照准则提供评价。
较为不正式的方法可以覆盖广泛的日常活动。 更正式的方法可以定期使用以保证客观性。
执行客观评价方法的实例有:
• 由组织级独立的质量保证组织进行的正式审计
• 可按照不同正式程度执行的同级评审
• 在工作地点的深入评审(即, 桌面审计)
• 工作产品的分布式评审与评论
• 嵌入过程中的过程检查, 例如当过程执行不正确时的自动防故障装置(如,防错法[Poka-Yoke] )通常,客观性以独立于项目的质量保证组提供。但在某些组织中,实施过程与产品质量保证角色以不具有这种独立性的方式进行,而这样的方式仍可能是合适的。
例如, 在具有开放、 质量导向文化的组织中, 过程与产品质量保证角色可以部分或全部由同级担任,并且质量保证职能可以嵌入到过程中。对于小型组织,这种嵌入式方法可能是最可行的方法。
如果质量保证嵌入于过程中,应该处理几个问题以确保客观性。每个执行质量保证活动的人应得到质量保证方面的培训。执行工作产品质量保证活动的人应与直接参与开发或维护该工作产品的人分开。应该具有向组织级管理层的适当级别独立报告的渠道,以便可以在必要时将不符合问题上报。
例如: 当实施同级评审作为客观评价的方法时,应该处理以下问题:
• 参加同级评审的人员得到培训并被分派了角色。
• 分派一个同级评审成员执行质量保证角色,他不是生产该工作产品的人。
• 具有基于过程描述、标准与规程的检查单,以支持质量保证活动。
• 作为同级评审报告的一部份,不符合问题得到记录, 并且得到跟踪, 必要时上报到项目之外。
质量保证应开始于项目的早期阶段,以制定使项目增值并满足项目需求与组织级方针的计划、过程、标准与规程。执行质量保证的人参与制定计划、过程、标准与规程,以确保它们适合项目需要,并能用于执行质量保证评价。另外,指定在项目期间将要评价的过程与相关工作产品。这种指定可以基于与组织级方针、项目需求及项目需要相一致的采样或客观准则。
当识别出不符合问题时, 首先尽可能在项目内处理并解决。不能在项目内解决的不符合问题,上报到管理层的适当级别解决。
本过程域适用于项目活动与工作产品的评价,也适用于组织级(如,过程组、组织级培训)活动与工作产品的评价。对于组织级活动与工作产品,术语“项目”应加以适当解释。
在敏捷环境中,团队倾向于关注迭代的直接需要,而不是更长期与更广泛的组织级需要。为确保认识客观评价的价值与效率,在早期讨论以下几点:(1)客观评价将如何进行,(2)将评价哪些过程与工作产品,(3)评价结果将如何集成到团队的节奏(例如,作为每日会议的一部分、 检查单、同级评审、工具、持续集成、回顾)。(见第一部分中的“使用敏捷方法时对 CMMI 的解读”。 )
SG 1 客观评价过程与工作产品
- SP 1.1 客观评价过程
- SP 1.2 客观评价工作产品
SG 2 提供客观洞察
- SP 2.1 沟通并解决不符合问题
- SP 2.2 建立记录
SG 1 客观评价过程与工作产品
所执行的过程及其相关的工作产品,对适用的过程描述、标准与规程的遵守程度,得到客观评价。
SP 1.1 客观评价过程
对照适用的过程描述、标准与规程,客观评价所选择的已执行过程。
质量保证评价中的客观性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应当对质量保证报告链及其如何确保客观性的描述给出定义。
工作产品实例
1. 评价报告
2. 不符合问题报告
3. 纠正措施
子实践
1. 提倡鼓励员工参与识别并报告质量问题的环境(作为项目管理的一部分而创建的)。
2. 建立并维护描述清晰的评价准则。
本子实践的意图是基于业务需要提供准则,例如:
• 将要评价什么
• 过程在什么时机或以何种频度得到评价
• 如何进行评价
• 谁必须参与评价
3. 使用所述准则,评价所选择的已执行的过程对过程描述、标准及规程的遵守程度。
4. 识别在评价期间发现的每一个不符合问题。
5. 识别可能改进过程的经验教训。
SP 1.2 客观评价工作产品
对照适用的过程描述、标准与规程,客观评价所选择的工作产品。
工作产品实例
1. 评价报告
2. 不符合问题报告
3. 纠正措施
子实践
1. 若使用采样,则基于文档化的采样准则,选择要评价的工作产品。
工作产品可以包括由过程产生的服务,服务的接受者可以是项目或组织的内部或外部。
2. 建立并维护描述清晰的对所选择的工作产品评价的准则。
本子实践的意图是基于业务需要提供准则,例如:
• 在工作产品评价期间,将要评价什么
• 工作产品在什么时机或以何种频度得到评价
• 如何进行评价
• 谁必须参与评价
3. 在评价所选择的工作产品期间,使用所述准则。
4. 在选定的时机评价所选择的工作产品。
对照过程描述、标准或规程,评价工作产品时机的实例有:
• 在交付给客户前
• 在向客户交付期间
• 在适当的时候采用增量式地评价
• 单元测试期间
• 集成期间
• 当演示一个增量时
5. 识别在评价期间发现的每一个不符合案例。
6. 识别可能改进过程的经验教训。
SG 2 提供客观洞察
不符合问题得到客观的跟踪与沟通,并确保得到解决。
SP 2.1 沟通并解决不符合问题
与员工和管理人员沟通质量问题,并确保不符合问题的解决。
不符合问题是在评价中所识别的问题,它们反映对适用的标准、过程说明或规程的遵守程度不足。不符合问题的状态提供质量趋势的指示。质量问题包括不符合问题与趋势分析结果。
当不符合问题在项目内不能解决时, 使用已建立的上报机制, 以确保适当级别的管理层能解决该问题。跟踪不符合问题直到解决。
工作产品实例
1. 纠正措施报告
2. 评价报告
3. 质量趋势
子实践
1. 如果可能,与合适的员工一起解决每个不符合问题。
2. 当不符合问题在项目内不能解决时,将其文档化。
项目内解决不符合问题的方法的实例有:
• 修正不符合问题
• 变更所违反的过程描述、标准或规程
• 获得豁免以放行不符合问题
3. 将不能在项目内解决的不符合问题,上报到适当级别的、被指定接收不符合问题并就其采取行动的管理层。
4. 分析不符合问题,看是否有可被识别并处理的质量趋势。
5. 确保相关干系人及时知道评价结果与质量趋势。
6. 与指定接收不符合问题并就其采取行动的管理人员一起,定期评审尚待解决的不符合问题与趋势。
7. 跟踪不符合问题直到解决。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64696.html
SP 2.2 建立记录
建立并维护质量保证活动的记录。
工作产品实例
1. 评价日志
2. 质量保证报告
3. 纠正措施的状态报告
4. 质量趋势报告
子实践
1. 足够详细地记录过程与产品质量保证活动,以了解状态与结果。
2. 必要时,修订质量保证活动的状态与历史记录。
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64696.html
到了这里,关于CMMI—过程与产品质量保证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