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娜璋带你读论文》系列主要是督促自己阅读优秀论文及听取学术讲座,并分享给大家,希望您喜欢。由于作者的英文水平和学术能力不高,需要不断提升,所以还请大家批评指正,非常欢迎大家给我留言评论,学术路上期待与您前行,加油。

前一篇带来李沐老师对论文写作和科学研究的分享,介绍找问题和明白问题的重要性(Asking Questions, Finding Answers),核心为Topic、Question和So What三点。这篇文章将详细讲解讲一个故事,能让读者信我讲的东西(讲好论文的卖点),怎么样提出我的论点和论据来支撑我要讲的故事,在第四部分会讲怎么样把这个故事写下来。基础性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方面自己英文太差,只能通过最土的办法慢慢提升,另一方在面是自己的个人学习笔记,并分享出来希望大家批评和指正。这些大佬是真的值得我们去学习,献上小弟的膝盖~fighting!

参考李沐老师github和原视频地址,感谢、感恩和推荐大家阅读:

  • https://github.com/mli/paper-reading/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B4y1v7ST
  • “爱喝水的崩奔”老师的笔记:https://www.bilibili.com/h5/note-app/view?cvid=17586472

[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前文赏析:

  • [论文阅读] (01)拿什么来拯救我的拖延症?初学者如何提升编程兴趣及LATEX入门详解
  • [论文阅读] (02)SP2019-Neural Cleanse: Identifying and Mitigating Backdoor Attacks in DNN
  • [论文阅读] (03)清华张超老师 - GreyOne: Discover Vulnerabilities with Data Flow Sensitive Fuzzing
  • [论文阅读] (04)人工智能真的安全吗?浙大团队外滩大会分享AI对抗样本技术
  • [论文阅读] (05)NLP知识总结及NLP论文撰写之道——Pvop老师
  • [论文阅读] (06)万字详解什么是生成对抗网络GAN?经典论文及案例普及
  • [论文阅读] (07)RAID2020 Cyber Threat Intelligence Modeling Based on Heterogeneous GCN
  • [论文阅读] (08)NDSS2020 UNICORN: Runtime Provenance-Based Detector for 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s
  • [论文阅读] (09)S&P2019 HOLMES Real-time APT Detection through Correlation of Suspicious Information Flow
  • [论文阅读] (10)基于溯源图的APT攻击检测安全顶会总结
  • [论文阅读] (11)ACE算法和暗通道先验图像去雾算法(Rizzi | 何恺明老师)
  • [论文阅读] (12)英文论文引言introduction如何撰写及精句摘抄——以入侵检测系统(IDS)为例
  • [论文阅读] (13)英文论文模型设计(Model Design)如何撰写及精句摘抄——以入侵检测系统(IDS)为例
  • [论文阅读] (14)英文论文实验评估(Evaluation)如何撰写及精句摘抄(上)——以入侵检测系统(IDS)为例
  • [论文阅读] (15)英文SCI论文审稿意见及应对策略学习笔记总结
  • [论文阅读] (16)Powershell恶意代码检测论文总结及抽象语法树(AST)提取
  • [论文阅读] (17)CCS2019 针对PowerShell脚本的轻量级去混淆和语义感知攻击检测
  • [论文阅读] (18)英文论文Model Design和Overview如何撰写及精句摘抄——以系统AI安全顶会为例
  • [论文阅读] (19)英文论文Evaluation(实验数据集、指标和环境)如何描述及精句摘抄——以系统AI安全顶会为例
  • [论文阅读] (20)USENIXSec21 DeepReflect:通过二进制重构发现恶意功能(恶意代码ROI分析经典)
  • [论文阅读] (21)S&P21 Survivalism: Systematic Analysis of Windows Malware Living-Off-The-Land (经典离地攻击)
  • [论文阅读] (22)图神经网络及认知推理总结和普及-清华唐杰老师
  • [论文阅读] (23)恶意代码作者溯源(去匿名化)经典论文阅读:二进制和源代码对比
  • [论文阅读] (24)向量表征:从Word2vec和Doc2vec到Deepwalk和Graph2vec,再到Asm2vec和Log2vec(一)
  • [论文阅读] (25)向量表征经典之DeepWalk:从Word2vec到DeepWalk,再到Asm2vec和Log2vec(二)
  • [论文阅读] (26)基于Excel可视化分析的论文实验图表绘制总结——以电影市场为例
  • [论文阅读] (27)AAAI20 Order Matters: 二进制代码相似性检测(腾讯科恩实验室)
  • [论文阅读] (28)李沐老师视频学习——1.研究的艺术·跟读者建立联系
  • [论文阅读] (29)李沐老师视频学习——2.研究的艺术·明白问题的重要性
  • [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前文回顾

回去前两部分内容:

  • 写文章的时候要跟读者建立联系,因为我们写的文章最后是要给读者来读的
  • 在选题的时候要选择有价值的题,读者认为这个问题是值得解决的

现在假设你的研究已经正常的展开,已经做了一半或者甚至是一大半的时候,这时候就要开始想说怎么样来讲故事,写论文了。也就是说,我选的题已经保证了读者会来读我的文章,他有兴趣来看,但最终要干的任务是要让读者信我写的东西,包括我对一个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要让大家认同这个看法。或者说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使得大家相信这个新的方法确实能解决某一个问题。

  • 这篇文章的核心是讲一个故事,能让读者信我讲的东西(讲好论文的卖点),怎么样提出我的论点和论据来支撑我要讲的故事,在第四部分会讲怎么样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Making an Argument(怎么样讲故事)

怎么样讲我们的故事。Argument可以翻译成“论述”或“论据”,口语化中叫“故事”也可以。我们要讲一个故事(科研写作),肯定不能像小说或日常对话一样的讲故事,需要是有理有据的讲一个故事。

前言
怎么样收集一个研究的论述。你不能等到把所有的信息都收集全的时候,再去考虑故事要怎么写。 因为你可能很难把所有东西都收集,如果没有一个故事的话,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收集你的东西。

You can’t wait to plan your argument until after you’ve gathered every last bit of data and found every last relevant source.

[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当然,想一个故事和做研究很多时候是一个并行或交错进行的过程。如果做过研究的话,很有可能一开始想做的东西是做问题A,但是你随着研究的深入,或者提出了新的方法或者是读了更多的文章以及做了更多的实验,会发现其实你更想解决的或更适合解决的是问题B,所以这时候整个研究的一个计划以及要说的故事都会跟着发生改变。

实际上,对大部分研究来讲,很难在一开始就能预测到想要怎么样的结果,如果在一开始就知道最后的方案是什么样子,结果是什么样子的话,很有可能这个就不叫——研究,这个东西一般叫做——工程

  • 工程就是我们一开始能想清楚答案,只要把它执行好就行了
  • 对研究来讲,我们通常要去探索未知的一些答案

作者说我们需要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在心中,去指导收集什么样的信息以及做什么样的实验;然后这个故事叫research argument(学术的论点或论述),就是用来回答所有我们可以预测的一些读者的问题,这样话,就知道你的研究还剩了多少可以做。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一开始就说,需要早一点想我们的故事,不要等到所有的研究做完了再去想。

  • 比如:做实验证明算法很有效,但是如果我在最后发现故事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很有可能需要重新做一个实验。例如在不同的超参数或不同的情况下做一些实验,甚至是换一下数据集或应用。
  • 所以,不能说我们已经做完了所有研究,剩下一点时间来写论文,写着写着就发现故事讲不通了,要换的时候再改就很麻烦了;而是说一边做实验一边讲故事,把大纲写出来,如果故事要发生变动的话,实验可以跟着变,这样子就是比较好的一个过程,不要等到最后开始写。

[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解释什么是argument
对于研究来讲,很多时候我们一开始是没有冲突的,只是说大家在信息的获取上面是不一样的,你的思考可能更前一点,所以我们要干的事情更多是跟读者做一个合作的探索,让读者在读了之后也达到跟我们同样的认知水平上。

这里重要的一点是说,不一定需要读者也认同我们的方法是最好的,更多是读者在读了我们的文章之后,他跟我们一起去探索解决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读者也是关心怎么样去解决它,然后在读者在这个过程中间也去思考。 他也许在思考后说:我的结论跟你是差不多的、我觉得你这方法很好;或者也会说:在这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更好的想法,我可以在你的方法再做改进,得到一个新的研究,这个都是我们要追求的。

  • support our claims with good reasons and evidence
  • Why should I believe that? 证明你的论点是可信的,通过足够多的论据和原因
  • 先前在研究问题中,在考虑研究问题为什么有价值时,我们需要不断去问So What这个问题。同样道理,在组织你的故事时候,我们要不断的从读者角度去问这个问题,为什么我应该相信这个事情(Why should I believe that?)。

如果整本书要抽出两个狠心问题,其实就是这两个问题:

  • So What(研究动机在哪,我们现在做的东西So What,别人care不care,Motivating Your Question)
  • Why should I believe that?(证明你故事的论点和论据,使人信服)

所以,在研究开始和研究结束的过程中,不断的给自己问这两个问题基本上就可能指导怎么样做研究了。


第7章 Making Good Arguments: An Overview

1.Argument as a conversation with readers

Making Good Arguments: An Overview(研究故事概述),整个论证里面几个核心的东西:

  • 首先要提出一个论点(make a clam)
  • 然后用一些原因和证据来支撑我们的论点(Assembling Reasons and Evidence)
  • 有时候需要承认和回复一些别的观点(Acknowledgments and Responses)
  • 最后有时候要提供你推理的一些逻辑原则(Warrants)

[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举例说明在日常对话中怎么充分利用这个东西。

[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当理解每一句话在整个论述中扮演的角色的时候,既能够帮我们去更好的读一篇文章,而且是用批判性的眼光去读一篇文章,也能帮助我们在构造自己故事的时候,能够让每一句话都在发挥它的用处。所以写作的核心是说,要在脑海中去预测这样子对话,使得在跟人真的对话之前,把所有这种可能性——别人攻击你的地方,以及缺失的理由、论点、论据全部补充起来,这样子就能写出别人相信的故事。

解释几个重要的元素:

  • 论点:我们核心的理由是什么东西,很多时候文章最后就是一个核心的论点,当然论点还有别的子论点支撑;
    Claim:what do you want me to believe? What’s your point?
  • 理由:为什么我们的论点是对的;
    Why do you say that? Why should I argee?
  • 论据:一些数据点或者别人的工作;
    How do you know? Can you back it up?
  • 承认和回复:对于别的一个观点的一个说明;
    Acknowledgment and Response: But what about…?
  • 保证:这个逻辑是怎么样过来的,如果读者不理解的话,应该把它说出来,解释一下我们的理由为什么能解释我们的结论好。
    Warrant: How does that follow? What’s your logic? Can you explain your reasoning?

2.Supporting your claim

核心要干的事情(支撑论点 Supporting your claim):
(1) 怎么用原因和论据来支撑你的论点
用原因来支撑的话,一般会有一个“because”这一个词在这个地方。在一般的情况下,很少只用一个理由来支撑你的论点,很有可能会用多个理由,而特别的是说,其实理由的本身也是一个论点。举例如下:小时候删除学语言。

[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2) 以论据为基础
理由必须是在论据之上的(基于论据),结论是基于好的原因,理由又是基于好的论据。

  • 所谓的论据就包括了做实验得出来的一些实验结果,或者前面值得信任那些工作里面的一些论点,论据相对客观,这个是现实存在;理由很多时候更多是一个思维的逻辑,是存在你脑海中的,论点也比较偏主观。一旦我们成功的把论点通过理由和论据支撑住了之后,被大家认可之后,我们的论点也会成为别人工作的一个论据。
    
    [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我们一个论点需要有原因来支持,这些原因又基于我们的论据,所以我们要保证原因能够合理的解释我们的论点,反过来讲每一个原因也需要有它的论据来支撑才是合理存在的。

[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使用承认和回复:
作者提前的预测读者可能会提的一些反对意见,然后把答案写在这里,这样子在读者读且心中产生问题的时候,作者就在下面就把这些问题给回答掉。其实回答本身不是最难的问题,最难的是说在写的时候要假设他们这些问题的存在,就是你要想到你的读者可能会提这样子的问题。举例说明:

当你写一篇论文的时候,会很小心地想出各种情况,包括最初做实验、设计、写作等阶段,不管跟你的作者、导师推敲多久,一旦论文投到一个会议或杂志时,你总会发现评审人会问你一些问题,你根本就没有想到,但是这些问题的答案又很简单,你其实都能回答。然而,因为你没有预测到他们会问这些问题,所以在论文中你没有回答这些问题,导致只能在Rebuttal时候的时候再去解决。此时的效果要远远地差于你在文章刚开始就写清楚,别人会更加信任你的工作,而不是去反驳疑问。

  • 学术论文rebuttal经验分享 - B站

核心观点是:我们得尽量考虑周全,去想象你的读者会问这样子的问题。

[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下面是框架图,我们有个论点,需要理由来支撑,这些理由也需要用论据来支撑。另一方面,我们的论点可能有一些反对的意见,或者不同的解释、不同的看法,这样子我们需要去承认这些东西的存在,并且给予回复。既要把正面的撰写清楚,也要把反面的考虑到。

[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3.Connecting claims and reasons with warrants

需要注意,用理由去支撑论文时,读者可能会看不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举例如下:

  • 论点是说“我们看到在欧洲和北美有更多医疗开销,这是因为气候变换导致冰冻线往北移”。如果你对这块不了解,很可能看不懂为什么理由能支撑这个结论,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怎么回事。在读者看不明白的时候,需要补充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不然读者是不会买账的,至少李老师也看不懂。

[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这个补充说明一般是一些通用的原则,就是一些大家都能接触的东西,然后把它作为一个通用的原则。在这个原则之下,能够特立出我们的推理逻辑;

  • 当一个区域有更少的冰冻时,会导致亚热带的昆虫被更少地杀死,从而使得人类需要跟亚热带昆虫带来的疾病做斗争,以至于医疗开销增加。

整个逻辑比较绕,所以使用类似的理由需要小心,保证大家能接受和认同。接下来大家要知道如何从通用原则,怎么样细化推理到具体的论点和论据上。对上面例子的补充说明如下:

  • 当一个区域有更少的冰冻时,我们可能会有更多的医疗开销去处理亚热带昆虫带来的疾病。接下来是论点和原因,以及一个论据,即过去的一百年里冰冻线已经低了很多以及对应的速度,从而让读者更加信服。

因此,当原因和论点之间隔得比较远的时候,需要给出一些推理的保证,来使得读者能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的原因和论点是怎么样联系起来的。

[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4.Building a complex argument out of simple ones

实际上我们真正写的时候,整个逻辑可能是比较复杂的。

  • 我们对一个论点通常会有两个或更多理由来支撑,这些原因可能本身又被另外的一些理由来支撑,而且每个理由需要有对应的论点,如果理由之间联系不紧密,还需要一些保证来给大家讲明白。
  • 读者总会从反面去想你的论点,大家都是抱着批判的态度来看你的文章,你需要给出很多种反面的意见,使得你整个论据更加可信。

因此,可能就想说一个很简单的东西也可以变得比较复杂,想把一个文章写的有理有据、滴水不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5.Creating an ethos by thickening your argument

要把argument弄得“厚一点”。在支撑论点的时候,正正反反都要多讲一点,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这些比较厚实的论述,让读者能够相信我们所说的内容,这也是我们科研写作的终极追求。

[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最后补充常见的错误:

  • 当你刚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甚至在别的领域已经做过研究了,新领域可能在摆道理的方法跟别的领域是不一样的。比如,写系统方向文章和算法方向文章是不一样的,它里面用来说明这些观点以及最终目的是由区别的。当然学科不同也存在差异,在科学技术领域,通常会引用数据或客观的知识,而文学会引用读过的经典文章论述或论点。因此,当新进入一个领域或者是换一个领域的时候,要去多读人家的文章去看其他人是怎么样去讲论述的。
  • 如果在一个领域待的时间够久的时候,其实什么都懂了,这时候再去写的时候可能会写的比较简单一点。比如,你可能认为一个理由去支撑一个论点的联系是显然的,但是读者没这么熟悉,可能看不出来;另一个,你可能觉得论点的反面论据显然不对,但如果没有写出来,读者可能会觉得反面原因有一定道理。因此,在写作的时候,还是需要向主流人群来看拢。

第8章 Making Claims

Making Claims(支撑论点)。所谓声明,就是研究问题的答案,就是把答案浓缩成一句话变成声明,然后整个文章主要是围绕去支撑这个声明。本章将讨论怎么样识别不同种类的声明,告诉方法判断声明是否具体和重要。

声明通常要考虑那么下面这3个问题:

  • 我在做一个什么样类别的声明(What kind of claim should I make?)
    因为不同类别的声明,导致可能要支撑他的这些证据是不一样的
  • 声明够不够具体(Is it specific enough?)
    因为对于比较空洞的声明,大家读起来会不太信任
  • 声明够不够重要(Will my readers think it is significant enough to need an argument supporting it?)
    读者觉不觉得有必要去花一篇文章去支撑我这样子的声明

在之前找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有用的问题,读者觉得你这个问题是重要的。现在是说你的声明同样是重要的,我们要解决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我的解决的方法本身应该也要是有价值。

[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1.Determining the kind of claim you should make

首先,来看看这些声明怎么样分类。

偏概念性的分类:

  • 声明一些什么东西存在,或者什么样的事实
  • 声明一些什么样的定义,什么样的分类
  • 声明什么样的原因,和它导致的一些后果
  • 声明一些评论,是好是坏
  • 声明对于解决某一个问题的话,需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或者是什么样的政策

偏实际技术性的分类(我们写的文章声明属于该类):

  • 我们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以花合理的时间和力气来实现它
    e.g: 人工智能通常在讲提出一个什么样的算法,一个简单的办法是我的代码是开源的,我预训练好的模型是可以公开下载的,所以导致大家觉得你这东西是可以实现的
  • 实现它的代价要少于你不解决这个问题给你带来的代价
    e.g: 如果说你的问题很新,通常要去讲这件事情;如果你的问题不那么新,前人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的情况下,可以忽略这个问题,防止出现大炮打蚊子的现象,花费大量精力却提升很小。
  • 解决这个问题会不会创造一个更大的问题出来
    e.g: 会不会创造一个有意识且对人类不友善的人工智能出来,会不会危害人类;或者你花了几千块GPU来训练模型,会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再或者当你模型部署在工业界解决实际问题时,会不会对社会的公平性造成危害。
  • 我们的方法为什么要比别的替代的方法更加便宜、精度更高或更快,李老师觉得这是我们写文章主要声明的东西

[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2.Evaluating your claim

什么样的声明是比较好的。这本书写的比较通用一点,它无法告诉我们说,具体怎么去找到一个特别好的一个声明,声明需要是具体且重要的(both specific and significant)。

(1) Make your claim specific
举例怎么把声明变得更加具体。

声明增加层次感:

  • 有一些领域可能不那么希望特别直白的一个声明,希望有那么一点点转折和一点点的层次。我们可以用一个 although 或者even though来开始,然后在结论的后面加上一个 because,把你的层次感增强,更加饱满。
  • 举例如下,但技术领域通常不会把句子写这么长。
    
    [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2) Make your claim significant
怎么样把声明变得更重要一些。

  • 第一类:对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提供新的证据
  • 第二类:不仅仅把数据展示出来而是要用数据去回答一个大家有争论、不那么确定的问题的答案

怎么样去看现在想到的声明重不重要,把结论反过来看一下结论是长什么样子。同时,我们的研究不一定要去追求一个大新闻,很多时候是做一个比较小的发现,能启发别人在你的工作上做出更有意思的东西,也是挺好的,比如人工智能领域每年出很多文章,但真正重要的可能就几百篇,剩下的文章可能只能影响到极少数的研究员。


3.Qualifying claims to enhance your credibility

怎么样把论点变得更加可信一点。

这其实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如果想让别人信我们说的话,最好不要把话说的特别的满。同样,如果你想让别人觉得你特别厉害的话,你也不要总是自夸,谦虚一点承认自己在某些地方不足,很有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尊重。作者给了两个不同的方法使得论点更加可信。

(1) Acknowledge limiting conditions
可以承认一些局限性的条件。有时候话说得不那么满,大家可能接受起来更加自然些。

  • 很多时候去想限制条件的时候,是从读者角度来出发的。从他们的角度来讲,去想想我们的理由也好我们的论据也好,在哪些地方更加薄弱一点,把这些薄弱的地方作为限制条件给出来之话,那么对整个的可信度就会增加。

[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2) Use hedges to limit certainty
使用一些降低语气确信度的词,使得论点显得没那么的强硬。

  • 比如诺贝尔获奖作者70多年前发表在Nature上的工作,DNA双螺旋结构的文章。用到了“whsh to suggest”、“In our opinion”、“We believe”等词,觉得先前的工作不对,并且当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当然,如果讲的特别自信的话,读者会觉得更加的难以置信一些。如果用了大量这样子的不确定的词汇,整个文章可能会显得比较弱,别人会觉得你可能自己也不是那么的确信,尤其是技术论文,使用得不多。此外,中国人写作语气不会太满,因此不用太在意这一条建议。

但需要注意,一定要尽量要避免这些词汇:all、no one、every、always、never。它们比较情绪化,在科研写作需要避免。

  • O(∩_∩)O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总结及个人感受

写到这里,李老师就讲完了第3部分,该部分主要是讲好故事和论点。

第七章:讲好故事(Good Arguments)

  • 怎么样去组织你的故事,首先要提出一个论点,然后用一些原因和证据来支撑我们的论点,有时候需要承认和回复一些别的观点,最后有时候要提供你推理的一些逻辑原则。

第八章:支撑论点(Claims)

  • 本章将讨论怎么样识别不同种类的声明,告诉方法判断声明是否具体和重要,整个论文主要是围绕去支撑这个声明。具体内容包括:在做一个什么样类别的声明、声明够不够具体、声明够不够重要,什么样的声明是比较好的,怎么样把论点变得更加可信一点。

个人感觉这个视频的核心要点: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先把故事的骨架写出来,论点是什么,理由和论据又分别是什么,把故事的逻辑先梳理清楚。故事的逻辑是不可能通过写作来弥补的,构思的时候就要想清楚。怎么样去支撑你的论点,核心就是你有一个论点,通过理由能够架在论据上面。论据要能站得住脚,理由要能撑住论点。同时还要考虑读者会有什么疑问,写的时候回应这些潜在的问题。最后,要保证论点和理由之间需要有充分的论述。
——BY B站读者:爱学习の竹子

再次感谢李沐老师的分享,​推荐大家多看看李沐老师的视频和分享,值得大家学习,学无止境,受教受教。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1S4y1v7S2

真诚地感谢大家还记得一位名叫“Eastmount”的博客分享者。繁华尽处家人伴,一壶老酒醉春堤。新的征程,新的生活,新的开始。不忘来时脚下的路,不忘求学的初心。感恩奋进,继续加油!这篇文章就写到这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作者英语实在太差,论文的水平也很低,写得不好的地方还请海涵和批评。同时,也欢迎大家讨论,且看且珍惜。

[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

作者论文分享github地址:

  • https://github.com/eastmountyxz/AI-Security-Paper
  • https://github.com/eastmountyxz/AI-Sec-Paper-Sharing

(By:Eastmount 2023-06-04 周日夜于武汉 http://blog.csdn.net/eastmount/ )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78901.html


到了这里,关于[论文阅读] (30)李沐老师视频学习——3.研究的艺术·讲好故事和论点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论文阅读】异构联邦学习综述:最新进展与研究挑战

    【论文阅读】异构联邦学习综述:最新进展与研究挑战

    这是关于一篇异构联邦学习的综述,希望能从这篇文章对联邦学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作者从一开始就呈现了文章总体的思维导图,非常具有指引效果。 这是论文地址: Heterogeneous Federated Learning: State-of-the-art and Research Challenges 通俗的来说就是: 允许多个设备或数据源在不共

    2024年02月04日
    浏览(16)
  • 论文阅读-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情感分析研究综述

    论文阅读-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情感分析研究综述

    非核心 原文链接: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情感分析研究综述 - 中国知网 (cnki.net) 深度学习完成多模态情感分析综述。主要介绍 多模态情感分析 的概念、背景、意义。总结了 多模态融合技术和交互技术 ,讨论多模态情感分析 未来发展 。 目前经典的多模态情感分析研究已经

    2024年02月04日
    浏览(16)
  • 论文阅读: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尺度遥感图像建筑物分割研究

    论文阅读: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尺度遥感图像建筑物分割研究

    一、该网络中采用了上下文信息捕获模块。通过扩大感受野,在保留细节信息的同时,在中心部分进行多尺度特征的融合,缓解了传统算法中细节信息丢失的问题;通过自适应地融合局部语义特征,该网络在空间特征和通道特征之间建立长距离的依赖关系; 二、分割网络:边

    2024年02月15日
    浏览(10)
  • 论文阅读-2: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尺度遥感图像建筑物分割研究

    论文阅读-2: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尺度遥感图像建筑物分割研究

    一、该网络中采用了上下文信息捕获模块。通过扩大感受野,在保留细节信息的同时,在中心部分进行多尺度特征的融合,缓解了传统算法中细节信息丢失的问题;通过自适应地融合局部语义特征,该网络在空间特征和通道特征之间建立长距离的依赖关系; 二、分割网络:边

    2024年02月16日
    浏览(10)
  • 【论文阅读 03】机器学习算法在颈动脉斑块影像学分类中的研究进展

    【论文阅读 03】机器学习算法在颈动脉斑块影像学分类中的研究进展

    读完之后就是,总结 机器学习(SVM、小波)和深度学习(CNN)在 颈动脉斑块影像学中的 分类效果。只讨论了超声、磁共振两种成像   Chin J Clin Neurosci 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复旦大学 颈动脉斑块( carotid plaques) 是一种由于颈动脉血 管壁受损导致血液有形成分聚集而成的团块状结

    2024年02月16日
    浏览(11)
  • 【论文阅读】一些研究想法

    打补丁法,可以在一个研究的基础上,找方法来解,但是要讲好这个方法的故事,把不同的点串起来 用有新意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一个研究问题 新意 有效(相对) 研究问题 在别的领域有研究者在用,但是在这个领域还没有研究者在用 新意度 * 有效性 * 问题大小 = 价值 有效性

    2023年04月17日
    浏览(15)
  • 【论文阅读】自动驾驶安全的研究现状与挑战

    【论文阅读】自动驾驶安全的研究现状与挑战

    论文题目: Autonomous Driving Security: State of the Art and Challenges(自动驾驶安全的研究现状与挑战) 发表年份: 2022-IoTJ(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作者信息: Cong Gao(西安邮电大学), Geng Wang(西安邮电大学), Weisong Shi(美国韦恩州立大学), Zhongmin Wang(西安邮电大学), Yanpi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13)
  • 论文阅读(一)城市干道分段绿波协调控制模型研究

    [1]酆磊,赵欣,李林等.城市干道分段绿波协调控制模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21,45(06):1034-1038. 主要内容: 该文介绍了基于绿波带宽和关联度的城市干道分段绿波协调控制模型。通过将主干道划分为不同子区域,并根据路段特点进行精准化控制,实现了分

    2024年02月20日
    浏览(9)
  • 论文阅读--通用对象检测中的遮挡处理研究综述

    论文阅读--通用对象检测中的遮挡处理研究综述

    Title: Occlusion Handling in Generic Object Detection: A Review Abstract: The significant power of deep learning networks has led to enormous development in object detection.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object detector frameworks have achieved tremendous success in both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However, their ability is far from that of human beings due to seve

    2024年02月10日
    浏览(12)
  • 【论文阅读】 智能合约安全漏洞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论文阅读】 智能合约安全漏洞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2016 年 6 月,黑客利用 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合约的 可重入漏洞 , 窃取了价值约 6000 万美元的以太币(即以太坊数字货币); 2017 年 7 月, 由于 Parity 多签名钱包合约的 Delegatecall 漏洞 (parity multi-sig wallet delegatecall), 价值近 3 亿美元的以太币被冻结; 2018 年 4 月, 恶意攻击者

    2024年03月14日
    浏览(11)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