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tro
威胁因素
- 自身
- 技术
- 协议开放
- 系统缺陷
- 配置事务
- 通信协议漏洞
- 非技术
- 人员素质
- 管理制度
- 安全意识薄弱
- 技术
- 外部
- 物理
- 病毒/蠕虫
- 黑客攻击
- 系统
- 窃取信息
- 窃取财富
安全攻击 定义:
降级、瓦解、就拒绝、摧毁network的资源或其本身的行为,分为被动攻击,主动攻击
被动 定义:
收集,利用信息,不影响sys的正常访问(用户一般不察觉)
- 窃听,检测
- 获取传输信息
- 信息收集,流量分析
主动 定义:
攻击者访问所需信息的行为,多改变资源,影响运作
—— 篡改,伪造
- 伪装
- 假装别的实体,获取认证信息,重放,获取权限
- 重放
- 获取的信息再次发送,得到非授权效应
- 篡改
- 修改部分or全部消息,或延迟消息传输
- 拒绝服务
- 攻击者让系统停止提供服务,资源访问,影响sys使用与管理
- 破坏网络,网络过载失效,降低性能
常见形式
- 口令窃取
- 已知口令
- 窃取的口令猜测
- 记录口令
- 一次性口令(解决
- 欺骗攻击
- 缺陷,后门攻击
- 网络蠕虫 —— 守护程序发呆吗
- 读buffer诸如数据 —— 溢出,对战粉碎
- 认证失效
- 被欺骗,破坏的主机不会安全加密
- 协议缺陷
- 信息泄露
- 指数攻击
- 快速复制并传播
- 蠕虫,自己传播
- 病毒,依附传播
- Dos
安全服务
- 鉴别
- 实体鉴别
- 数据源鉴别
- 访问控制 —— 处理未授权,访问类型
- 数据保密性 —— 被动攻击
- 数据完整性 —— 增删改
- 抗否认
- 源点不可否认他发送过
- 收方不可否认没收到
2 加密
密码学
- 密码编码(编制)+密码分析(破解)
明文 | 伪装前的原始数据 |
密文 | 伪装后的数据 |
加密 | 伪装的过程 |
密钥 | 参与密码变换的参数 |
加密算法 | 用于对数据加密的一组数学变换 |
解密 | 将密文恢复为明文 |
解密算法 | 用于解密的一组数学变换 |
密码体制分类
- 分组
- 序列
被动攻击:接获密文(密码分析
主动攻击:干扰系统,增删改重放伪造加入下消息
密码分析方法
- 穷举
- 统计学
- 数学分析
密码类型
- 唯密文
- 已知明文
- 选择明文
- 自适应明文,3的特殊情况,以前的加密结果,修正选择
还有
5. 选择密文
6. 选择密钥
7. 软磨硬泡
安全性
- 密文难恢复明文
- 密文计算部分明文困难
- 密文无法推出信息(如相同内容发送两次
- 完全攻破 - 密钥
- 部分攻破 - 明文特定信息
- 密文识别 密文,明文对应
无条件安全性。
计算安全性,足够长时间内无法破译
可证明安全性,与一个问题相关
3 DES
分组加密:明文密文64位
对称算法
密钥长度 56位,低8奇偶校验,存在弱密钥
混乱与扩散,先代替后置换
- 明文
- 初始置换
- 位置置换
- 密钥16轮
- 右边
- 选择扩展到48bit
- 和48位子密钥异或
- 压缩到32(S盒子,1-4横 05列
- 唯一非线性部件
- 改一位至少边两位
- 混乱
- 再置换
- 和L异或
- 交换左右bit
- 初始逆置换
密钥要求
- 简单
- 速度
- 没有简单关系
- 对bit影响类似
- 获取其他子密钥困难
- 无弱密钥
DES工作模式
ECB 电子密码本
- 简单
- 并行
- 不隐藏明文模式(相同明文相同密文
- 可被替换重拍,删除重放
- 只坏一个明文
- 合适短的
CBC 密码分组链接
IV放开头异或一下P1,别的不异或
- 不并行
- 不能隐藏模式信息
- IV已知唯一
- 不被重拍,删除重放
- 密文快损坏一个,错两个
- 合适长的
CFB 密码反馈
IV放 每个输出 异或 输出的高k位,然后循环左移k
- 分组变成流
- 不并行
- 隐藏模式
- IV唯一
- 一个单元对后续全影响
OFB 输出反馈
只异或并左移高k位(32-k不移动)
只影响自己单元
可攻击明文
信息块会被替换重排等
类似CFB,但比CFB差
OFB
多重DES和安全性
- S盒远离位置
- key长度
- DES破译
- 线性分析(优秀
- 差分密码分析
- 弱密钥4个 自己解自己,半弱密钥12个,加密后文件一样
加密策略
链路层
- 每个节点解密,并用下一个链路密钥加密后传输
- 优点
- 链路数据密文
- 掩盖源,重点
- 频率,长度被掩盖,防止通信业务分析
- 缺点
- 很多加密机 —— 网络性能,管理不好
- 只在链路安全,节点是明文
- 密钥相同,需要物理传送,专用网络设施
节点
- 类似链路加密
- 节点解密,加密后传输,用户透明
- 区别链路,不允许消息明文形式存在 —— 消息解密后,用另一个密钥加密,另一个模块中进行
- 包头,路由明文传输 —— 不好防通信业务分析
端到端
- 源到终点始终密文,节点不揭密
- 优点
- 便宜,设计实现维护
- 避免同步问题,独立加密,错误不影响后续的包
- 自然
- 缺点
- 不能加密地址
4 RSA PKCS
保密系统
- 实际不可破。 密文,密文明文对,获取密钥和其他明文不可行
- 不依赖算法的保密,而是key
- 普适性
- 方便
体制分类
- 流
- 分组
单钥 | 双钥(实现认证 |
---|---|
密钥相同,共享 | 算法相同,密钥不同,各自持有一个 |
key保密,无key不揭密,无法推断 | 一个保密,一个公开,无key不解密,无法推断 |
对于双钥
- 对称算法
- 数学特性
- 单向函数
- 可逆函数,但是反过来求极其困难
单向函数
- 多项式求根
- 离散对数 DL
- 大整数分解 FAC
- 背包
- DH问题
- QR二次剩余问题
- 模n平方根问题
用处
- PKBS对称密钥交换
- PKE加密
- 数字签名
RSA
- 取p和q,求n = p * q
- 得到 phi(n) = (p-1)*(q-1)
- 随机选整数e和phi(n)互质
- 求出e的逆元d
- 公布e,保留d
加密,e次方modn
解密,d次方modn
- 加密解密
- 数字签名/身份认证
- 密钥交换
安全性?
- 分解模式n
- 求phi(n)
- 迭代攻击,反复的密钥加密
- 选择明文
- 公用mod
- 低加密指数, e太小
- 定时攻击(按加密时间
对比
- 速度慢于对称密钥
- 对称算法需要安全信道(如CA
- 混合密码体制
- 公钥,签名认证
- 公钥传key
- key加密解密
Elgamal
离散对数
GF( p )本原g
x在GF( p )上(不包括 0
公钥y = g^x mod p
选择随机数 k
5 SHA
HASH
报文摘要
- 错误检测
- MAC, 认证
- 数字签名
- 保密
- 任意长-》定长
- 实用/高效
- 安全
- 单向
- 抗弱碰撞(给定的x,找到y是的hx hy计算上不可行)
- 抗强碰撞(没有hx = hy 一定不可行
过程
- 分 L-1的b位
- 不足b填充到b
- 附加一个表示长度的分组,得到L个b分组
SHA-0,SHA-1,SHA-2(SHA-256 384 512)
SHA-1基于MD5,长度小于2^64,160输出
SHA-1
- 填充
- 填充448(1个1若干个0,填入1-512个数)
- 再填64位表示长度
- 初始缓冲区
- 5个32位 大端模式,保存160中间和最终结果
- 主处理(核心)
每次处理一个512位的分组,循环次数为填充 循环次数为填充后报文的分组数L
- 四层运算,一层20个迭代,每层逻辑函数不一样
- 还有压缩函数
- Kt影响范围太小,之影响A
- Wt是512为导出的32位字
- 缺点,线性函数,Wt也只影响A
SHA-1还可以用
MD-5不能用
SHA-2
bit为单位 | SHA-1 | 256 | 384 | 512 |
---|---|---|---|---|
长度 | 160 | 256 | 384 | 512 |
最长消息长度 | 2^64 | 2^64 | 2^128 | 2^128 |
分组长度 | 512 | 512 | 1024 | 1024 |
字长度 | 32 | 32 | 64 | 64 |
步骤 | 80 | 64 | 80 | 80 |
安全性 | 80 | 128 | 192 | 256 |
(碰撞工作量 2^(n/2))
SHA-512过程一样
注意缓冲区变成了8个,取前8素数的平方根,小数部分前64位
结构类似,输出长度更长,逻辑函数变化不打
- SHA1 20轮一个函数
- SH2 每轮4个函数
6 数字签名
基本概念
definition
- R1: 收方确认,证实发方签名,不可以伪造
- S条件,发方发送带签名的消息后,不可否认消息
- R2-收方对收到的签名消息不可否认
- T条件:第三者确认双方传输,不能伪造这个过程
和消息认证的区别
数字签名 | 消息认证 |
---|---|
存在利害冲突 | 收发无冲突 |
确定消息来源,身份和不可否认 | 只防止第三者破坏(验证消息和发送者身份是否被篡改 |
和加密区别
- 公钥加密,私钥解密,没有认证
- 私钥签名,签名和m给B,B用公钥解密后对比,实现认证
- 可能多次,多年后验证
- 安全,防伪要求高
- 签名比验证快
分类
- 是否被压缩
- 整体消息签名
- 压缩消息签名
- 消息、签名关系
- 确定性:消息签名一一对应,如RSA Rabin
- 随机化:同一消息签名变化,设计随即参数ElGamal
构成
- 签名算法
- 验证算法
安全性
- 签名 算法or key 秘密
- 验证算法公开
数学表示
(
M
,
S
,
K
,
V
)
(M,S,K,V)
(M,S,K,V)
明文,签名集合,密钥,V验证值域(true or false)
签名体系
- RSA签名体系,参考RSA加密
- Rabin
- 二次剩余集
- ElGamal
- 本原元素,离散对数
- Scgbirr
- DSS
- DSA
- RSA
- ESIGN
- Okamoto
- OSS
- 离散对数
- 不可否认签名
- 其他
- 防失败
- 群
- 代理
- 指定证实人
- 一次性
MAC 消息认证码
- 消息认证
- 消息认证和保密(计算MAC后加密
- 先加密,后计算Mac
杂凑/加密/签名结合
- 保密性+消息认证 (对称密钥加密(M和H(M)))
- 仅消息认证 (M和 对称密钥(H(M)) )
- 消息认证+数字签名 (M和私钥加密的(H(M))
- 保密,消息认证,数字签名 (对称密钥加密 (M和 私钥加密的(H(M)) )
- 只有消息认证 M加个S之后杂(发给M和H(M||s))
7 密码协议
两个or两个以上参与者完成某项特定任务采取的步骤
- 有序
- 两个参与者
- 必须完成某项任务
好协议特点
- 双方知道步骤,同意
- 非模糊
- 完整
协议距离
仲裁协议: 互不信任双方通信,需要计算机当仲裁者
- 增加时延
- 网络环境中增加开销(处理对话
- 仲裁者会被黑客攻击
裁决协议: 可信赖第三方,不直接参与协议,纠纷后裁决
- 无仲裁子协议:AB签署合同
- 裁决子协议:AB出现纷争后初始争取让T裁决
- 特点
- 双方重新
- 第三方根据证据断定欺骗
- 不防止欺骗发生
自动执行
- 公平
- 无仲裁者
- 欺骗发生时候,对方检测并停止协议
协议分类
根据安全
- 认证协议
- 密钥交换建立分配
- 认证的密钥建立交换分配
ISO七层
- 高层
- 底层
算法
- 双钥/公钥
- 单钥协议
- 混合
密钥建立协议
密钥建立,让实体之间共享秘密
- 秘密多用作双方一次性通信的 会话密钥 —— 扩展到多方共享密钥
- 分为
- 密钥传输:key直接传输
- 密钥协商:多方提供信息共建key
- 单钥:
- A请求T得到B的会话密钥,产生密钥,加密后发给B
- 双钥:数据库获取公钥
- 不抵抗MIMT
- 中间人攻击
- attack和两端建立独立联系
- 交换数据
- 两端认为私密链接
- 联锁协议
- 加密后只发送一半,发两次
- 可以有效抵抗中间人攻击
- 实现?
- 分组加密算法
- 依赖初始化向量
- 杂凑函数+加密消息
- 数字签名交换
- 从T(CA)获得公钥证书
- 得到公钥,通信
- 随机数,获取公钥,发给对方,解密用随机数做key
- 广播,同上
- DH,类似RSA
认证建立协议
- 消息认证
- 数据源认证
- 实体认证
- 避免欺骗伪装
一般用口令,但脆弱。分为单向认证,双向认证
- 单向函数认证,paswd杂凑对比
- 字典攻击
- 最常用口令单向加密存储密文对比
- 应对:掺杂,加入伪随机序列再单向函数加密
- Skey认证,一次性同行。 跌倒n次,用一次再迭代一次f100()
- 双key体制认证(用一次只能单向认证
- 联锁(会中间人攻击
- SKID(中间人
- SKID3(中间人
- 消息认证(
- 对M签名发送(跟T证明消息来自A
- 单钥加密法,计算MAC发均不能跟T证明消息来自A
认证的密钥建立协议
- 隐式密钥认证,A信任B,只验证key
- 密钥确认,A信任没验证的B有key,识别b的key的值
- 显示密钥认证,A确定识别身份的某人有密钥,识别B的身份
- 大嘴青蛙
- yahalom
- needham-schroeder(防重放,但旧的key仍有价值
- Otway-rees
- Kerberos
- EKE
秘密拆分协议
数据异或一个数,分给俩人(可以多方
安全性?
- 已知明文
- 选择密文
- 预言者会话攻击
- 并行会话
- 攻击检验
- 形式语言逻辑检验
9 PKI PMI (8不考)
PKI:公钥基础设施:遵循公钥理论和技术的提供安全服务的基础设施
目的:解决身份认证,电子信息完整性,不可抵赖。
任务:提供可信任的数字身份。
PKI基本概念
组成
- CA
- 注册机构
- 发布库
- key备份恢复
- 证书撤销
- PKI应用接口
数字认证中心 CA
- 发放管理数字证书
- 身份认证,证书签发,证书管理
- 跟踪证书状态
- 撤销的时候发布证书撤销通知
- 维护证书档案,相关审计
注册机构 RA
- 数字证书注册审批机构
- 审查用户,执行是否同意“发放,撤销证书”
发布库
- 存放CA颁布、撤销列表
- 分布式存放,提高效率
备份恢复
- 针对加解密钥
- 无法对签名密钥备份 —— 支持不可否认服务,时间性要求
应用
- 认证
- 完整性
- 保密性
- 不可否认
- 公证
数字证书
definition: 可信任的CA证实用户身份,该机构对身份和key进行数字签名,证明证书有效性
注册机构RA
- 接受验证消息
- 生成密钥
- 接受,撤销证书请求
CA
- 签发证书
- 密钥生成
- 主体/注册机构生成密钥对
- 注册,给申请信息
- 版本
- 主题名
- 密钥
- 属性
- 签名算法
- 签名
- 验证
- RA验证材料
- 私钥拥有证明
- 用户进行签名
- 随机数公钥加密挑战
- 数字证书公钥加密发送
- 证书生成
- RA把细节给CA
- CA验证并生成证书
- CA签名,全部消息摘要,然后签名贴在最后
- 验证,摘要,解密对比
- CA发给用户
- CA再目录中保存记录
CA有层次结构
验证
- A获取B证书,并验证
- 得到B的上级证书,继续验证,直到自己信任的CA
信任模型
- 通用层次
- 中介CA对子CA发证书
- 子CA发证书给实体
- 下属层次
- 通用子集,根CA是公共信任的
- 网状
- C(2,n)交叉认证
- 混合,层次+网状
- 桥CA
- 各个根CA相互认证
- 信任链
撤销检查
- 脱机
- CRL 证书撤销列表
- 联机
- OCPS 联机证书验证
- SCVP 简单证书验证
OCPS过程
- host问证书有效吗 OCSP
- OCSP响应器查询证书撤销状态
- OCSP查完目录后响应
漫游证书
- 用户证书+私钥放在服务器
- 用户登录,服务器检索出来
- 放在用户内存
- 用户注销后自动删除
PKIX模型
- 注册
- 初始化
- 认证
- 密钥对恢复
- 密钥生成
- 密钥更新
- 交叉证书
- 撤销
包括
- 注册sys
- 密钥管理
- 签发
- 证书发布
- 在线查询
PKI实例
- 核心服务
- definition:实体证明其为申明身份,数据被修改,发送数据只能由接收方读取
- 认证
- 实体
- 数据来源
- 完整性
- 机密性
- 支撑服务
- 不可否认
- 安全时间戳(数字签名,真实完整
- 公证
PMI 授权管理
definition:AC AA ACF的集合体:权限证书产生管理存储分发撤销
- AA
- 生成签发AC的机构
- AC
- 对实体劝降绑定被数字签名的数据结构
- 属性证书框架
- 构建PMI的基础,支持访问
PKI | PMI | |
---|---|---|
证书 | PKC公钥 | AC属性 |
颁发者 | 证书机构 | 属性机构 |
接收者 | 证书主体 | 证书持有者 |
绑定 | 主题名字+公钥 | 持有者+n个特权属性 |
撤销 | 证书撤销列表CRL | 属性证书撤销列表ACRL |
根 | 根CA or 信任锚 | 权威源SOA |
子机构 | 子CA | AA |
验证者 | 可信方 | 特权验证 |
基于Kerberos
- 软硬件实现,快于非对称密码
- 不便于密钥管理,单点失败
- 适用实时事务处理环境的授权管理
策略服务器
- 高度集中,单点管理
- 通信瓶颈
- 适于地理位置集中
属性证书
- 失败拒绝(优点
- 性能低
- 支持不可否认服务
PMI建立PKI提供可信身份认证,AC的形式实现授权管理
10 Securities of Lower-layer Protocols
基本协议
IP
独立。
- 仅检验IP头,不检验整个数据包正确性
- 不保证数据包源地址发出(IP欺骗
- 包过滤器会被破坏
- 会被定向攻击
ARP
不可信赖计算机发出假冒ARP查询/应答信息,数据流转移(伪装机器/数据流) – ARP攻击
解决方法:静态映射,禁止自动协议
TCP
超级用户:小于1024,仅限UNIX,需要配套的实现和管理
- 三步握手
- server收到SYN数据包,半开放
- SYN flood攻击:第一个数据包大流量冲击
- SYN defender
- SYN proxy
- 序号攻击(预测开始序号
- SYN flood攻击:第一个数据包大流量冲击
UDP
无纠错、重传、不检测丢包、赋值、重拍
合适挑战响应
- 没有流控
- 没有电路
- 没有握手,更合适欺骗攻击
ICMP
- 通知主机到目的地的最佳路由/路由故障/网络故障中断
- ping,raceriyte
- 差错报文+控制报文
- 滥用ICMP中断连接
- 对消息重定向
- Path MTU测试最大可通过数据包
地址/域名
路由协议: 网络动态查找恰当路径,分对称路由,非对称路由
安全性
- 控制路由
防止路由控制
- 拒绝某个路由包
- 认证域
- 防火墙(但路由表太大
- ISIS代替OPSF,防外不防内
BGP
边界网关,路由表
- GRE隧道,劫持TCP绘画
DHCP
DHCP分配IP地址
- 集中管理
- 本地网络使用
- 不能发动远程攻击
- 无认证,中间人攻击
- ARP攻击
DNS
- 前后分离,控制反向映射树会被攻击
- 扰乱DNS缓存
- 响应淹没
- 不要名称认证
- 不要秘密信息存于主机中
- 记录数字签名
IPv6
安全性,并不比IPv4更安全,需要开辟IPv6
- 6 to 4 41端口
- 6 over 4 直接封装
- teredo
- 电路中继
网络地址
NAT,地址空间缺乏问题
- 不可以处以任意的应用协议
- 不可以加密
- 不能对加密数据检查
- 于IPsec冲突(Nat要改IP头
- 低级防火墙,低级包过滤
11 Securities of Upper-layer Protocols
Email协议
- SMTP 简单邮件传输
- root权限工作:违背最小信任原则,较复杂
- 多用途网间邮件扩充协议 MIME
- 分段攻击
- 邮件传递exe程序,传播蠕虫病毒
- IMAP4
- 支持认证方法
- 但多认证会导致遭受版本反转攻击
电话协议
- 绘画启动协议 SIP
- H.323
消息传输
- TFTP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 基于UDP
- 没认证
- 装在exe镜像/配置文件
- FTP 文件传输协议
- NFS 网络文件系统协议
- 文件共享服务
- 2049 无特权范围,需要配置UDP会话包过滤器
- 安全性
- 伪造返回数据包,赢弦客户机运行代码
- 会被种植恶意程序
- SMB 服务器消息块
- 开放文件共享协议
- 没有身份验证
远程登陆
Telnet
-
本地可能泄露信息,可以加密
- stel
- SSLtelnet
- stelnet
- ssh
-
SSH
- 身份认证
- 数据加密
- 压缩处理
- 支持FTP POP,可代替Telnet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 NTP 网络时间协议
- 调节系统时间和外部时钟
信息服务
- finger,查询用户细节,不在防火墙运行,不应在防火墙外运行finger
- 数据库查询,whois,数据库查域名所有者身份
- LDAP
- WWW- http, ftp
- 安全性。(大概就是文档会有脚本,exe之类
- 文档会包含exe
- 盲目接受url
- 电子邮件端口可能会有脚本
- (应运行于受限环境
- NTTP
- 耗费资源
- 带来漏洞
- 可以了解邻居是谁,拒绝连接请求
- 多播 MBone
- 单薄+广播
- 距离矢量
13 IPsec 虚拟专用网
基于IP通信,端到端,保证安全机制,
- 两个安全协议
- ESP
- 加密
- 验证
- AH
- 验证
- ESP
- 密钥管理协议
- IKE
- 认证
- 加密
- 完整性
- 防重放
- key 产生/更新
- 基于证书
AH
- 无连接数据完整
- 数据源认证
- 防重放
- 没有保密性(因为他用key hash而不是数字签名)
ESP(比AH多了保密
- 数据保密
- 无连接完整性
- 数据源认证
- 不包含IP头固定字段认证
- 数据包
- 一整个IP包加密,一整个or部分
- 流加密
- 对整个IP包加密后传输
IKE 因特网密钥交换协议
- 身份认证
- 协商加密
- 共享密钥
SA 安全联盟
IPsec计算机连接前,建立某种约定
- 确定安全服务和对应算法
- 他是单向的,所以要设计至少两个SA
<SPI(安全参数索引), IP地址, IPsec协议>
任务: 创建和删除
- 手动管理
- IKE自动管理
创建分两步
- 协商SA参数
- 用SA更新SAD(数据库)
SA人工协商的话不会过期,IPsec配置好后,SA建立通过IKE完成,弱没有SA,需要创建
删除
- 存活时间过期
- key被破解
- SA加密解密字节数超过阈值
- 另一端要求
SAD
SA以数据结构存储的列表
- 不存在,IPSec启动IKE协商存储
SP 安全策略
何种保护,如何保护
- 丢弃
- 不适用IPsec
- 应用IPsec
工作模式
多数隧道模式
- 不修改端系统
- 支持host, server,操作系统,APP
AH和ESP均支持
实现方式
- 集成
- 主机
- 网关
- BITS 堆栈中的块
- 主机
- BITW 线缆中的块
- 商业
- 军事
传输模式
只保护有效载荷(插入原有
IP头 | IPsec头 | TCP(保护) | 数据(保护 |
---|
IPv4: 报文头后面数据
IPv6:包报文头+扩展报文头
优点
- 只增加少量字节
- 根据IP头特定处理
- IP包头明文,会被通信分析
隧道模式
整个IP包(然后自己价格加的IP头
IP头 | IPsec头 | IP头(保护) | TCP(保护) | 数据(保护 |
---|
允许 网络设备扮演角色
优点
- 不该端系统获得IP安全性能
- 防通信攻击
格式
AH 41
- 保护方法
- 头位置
- 认证范围
- 输入输出
- (没定义身份验证
协议51
对外部IP头固有部分身份验证
AH包头包括
- 负载长度
- SPI
- 序列号
- 认证数据(hash检查和
AH传输模式
直接插入到IP头部和TCP头部组织之间,验证整个部分
IPv6放在 (基础包头,挑点,路由,分片)扩展后面
外出数据包从SAD找SA,没有造一个
AH隧道模式
低缓端对端
不抵抗通信分析(没有保密性)
- 认证
- 防重放
- 完整性
ESP传输模式
50
可以插在IP头之后,协议头前。也可以封装的IP头之前(隧道)
支持CBC
传输模式
类似,同时尾巴再加个ESP尾部和ESP校验和
ESP尾部也被保护。 ESP尾部和头部一起验证(不验证最外部的IP)
ESP 隧道模式
加个新的IP头,然后老的部分加ESP头,尾巴,校验
最外面IP头不验证也不保护,其他部分类似传输模式
IKE
满足以下特征
- key产生,身份认证
- 自动密钥更新
- SPI空间
- 内置保护
- 前向保密
- 分阶段(一阶段,key交换SA,第二阶段,数据SA
- 主机(IP) 用户(长期身份)证书
- 强认证
双向认证
- 与共享密钥,相同key在各自主机上
- 公钥加密 —— 无法抗拒绝服务攻击
- 数字签名 —— 抗拒绝服务
- 需要数字证书完成公钥私钥映射
- IKE可以让双方交换
阶段
- 建立ISAKMP的SA
- 多种变换建议,responder选择一个
- DF密钥交换
- ID和认证数据
- 二阶段:不同服务商协商各自SA
- ISAKMP SA保护
- 三个模式(前向保密性 —— 因为IPsec的密钥不同于IKE密钥
-
长期使用主密钥泄露不导致过去会话泄露
- 快速模式
- 信息模式
- 新组模式
ISAKMP交换类型
- 基本
- 身份保护
- 认证
- 积极
- 信息
IKE 真正定义密钥交换过程, ISAKMP知识定义通用 key exchange框架
IKE四种身份认证
- 数字签名
- 公钥i要
- 修正公开密钥
- 与共享字符串
交换密钥
- 协商SA
- 主模式
- 积极模式
- 快速模式
- 协商DH算法
- 新组模式
- A向B发送消息
- A的IPSec驱动器检查IP筛选器,检查是否需要保护,如何保护
- 驱动通知IKE协商
- B的IKE收到安全协商通知
- 主机建立一阶段 SA
- 此时各自生产主密钥
- 若已建立一阶段,可直接进行二阶段SA协商
- 建立二阶段SA
- 入站SA和出站SA
- SA包括密钥和SPI
- A的IPSec驱动使用出战SA对数据包
- 签名(完整性
- 加密
- 驱动将数据包给IP层,IP层转发给B
- B的网络适配器驱动程序收到数据包交给IPSec驱动程序
- IPsec驱动程序入栈SA检查完整性,解密
- 发给TCP.IP驱动程序,再经TCP/IP驱动给主机B的APP
使用IPSec保护的数据包不能通过网络地址译码 数据包不能通过网络地址译码NAT。IP地址不能被NAT改变——否则完整性检查失败
14 隔离技术
概述
-
安全域 : 信息涉密程度划分的空间
- 涉密域:涉及国家秘密的网络空间
- 非涉密域:不涉及国际艾米(设计本单位
- 公共服务与
- 分对应政府内网,政府外网,因特网
- 网络隔离
- 两个or以上可路由网络, 通过 不可路由协议进行数据交换达到隔离
- 隔离目的
隔离技术
- 外网数据到内网:
- 连接控制器,控制器存储存储介质
- 数据写完后中断外网链接
- 隔离设备对非TCP/IP协议数据连接
- 存储介质推向内网
- 内网收到数据,TCP/IP封装和APP封装给APP
控制台收到完整交换信号,隔离设备切断链接
反之亦然。
交换经过 接受,存储,转发三个过程
- 内存内核完成
- 内外网不连接
- 同一时间,最多一个隔离设备建立 非TCP/IP协议
分类
- 反病毒,内容过滤
- 防火墙
- 物理隔离
要点
- 自身安全
- 网络间离
- 网络交换应用数据
- 访问检查和控制
- 隔离前提下网络流畅,应用透明
关键点
- 速度
- 应用透明
15 防火墙
definition:
软硬件组成,介于安全,不安全玩过之间。管理员设置访问控制规则 对内部攻击无能为力
- 允许数据通过
- 拒接通过,并回复拒绝消息
- 丢弃数据流
要求
- 进出数据经过 firewall
- 只允许授权数据
- 对入侵免疫
类型,结构
多建立在TCP/IP模型上
- 包过滤(网络层
- 电路级(会话层
- 应用级(APP层
设计结构
- 静态包
- 动态包
- 电路级
- 应用级
- 状态检查包过滤
- 切换代理
- 物理隔离
网络地址转换NAT
-
解决地址缺乏
-
隐藏内部网络拓扑
- 静态(一一映射
- 动态(IP地址限定一个范围
- PAT 协议端口会改变
- SNAT 头部源地址改变
- DNAT 目标网络地址改变
-
静态
- 不维护转换表
- 简单
- 性能好
-
动态
- 要维护
-
端口地址
- 要维护
多内部主机同时和外部同一主机通信,要修改NAT表,添加新参数
静态包
对IP头,传输字段检查,无匹配规则,则施加默认规则
- 网络层
过滤规则:
- 源地址
- 目标地址
- 端口号
- 没写协议应用,但感觉是要加上的
过滤位置:
- 入口
- 出口
- mixed
控制策略
- 控制列表
安全性?
- IP地址欺骗
- 隐信道(净荷
- 没有状态
优点
- 性能影响小
- 成本低
缺点
- 安全性不足
- IP欺骗
- 隐信道
- 无状态
- 难建立控制规则
动态
- 网络层(经典)/传输层(先进)
- 状态感知
(检查的内容其实和静态一致
对比静态
- 外出数据包身份记录
- 对连接,规则表动态连接
- 感知新连接和旧连接区别
优点
- 网络性能影响小
- 安全性强
- 状态感知
缺点
- 网络层/检查IP和TCP
- 不过滤净荷
- IP欺骗
- 创建先后次序
- 三次握手遵循
电路级
会话层
- 除了本来就要检查的
- 检查 SYN ACK SEQ
优点
- 性能比过滤查,比proxy好
- 切断外部直接连接
- 比静态动态的包过滤更安全
缺点 - 不能检测净荷(不能抵挡引用曾攻击
- 安全性有限
- 内部程序修改,代码也要改
应用级
包过滤 | 应用级 |
---|---|
查看数据包源,目的地址,检查UDP.TCP端口号或标志位 | 特定应用程序代理 |
- 针对每个服务单独代理
- 数据包逐个检查
- 最安全
- 自动创建包过滤规则
优点
- 安全性高
- 认证
- 日志
- 配置简单
缺点
- 灵活性差
- 配置麻烦
- 性能不高
状态检测
应用状态:应用程序中手机状态,存入状态表
通信信息:检测模块位于OS内核
通信状态: 防火墙在状态表保存以前信息
优点
- 动态包过滤优点,安全高
- CS模型
- 集成动态包过滤
- 快
缺点
- 单线程
- 不能高并发
- 安全性有限
切换代理
先会话,后网络(电路级 -》 网络及
优点
- 网络影响小
- 三次握手验证,降低IP欺骗风险
缺点
- 非电路级
- 动态包过滤缺陷
- 没检查净荷
- 难创建规则
- 不如电路级网关
空气隙
优点
- 切断防火墙后面服务器直接连接,消除了隐信道攻击
- 强代理检测协议头检测,避免buffer溢出
- 结合应用级网关,安全性高
缺点
- 性能低(瓶颈
- 不能交互访问
- 范围窄
- 系统配置复杂
- 结构复杂,实施费用高
总结
静态 | 动态 | 电路 | 应用 | 状态检测 | 切换代理 | 空气隙 | |
---|---|---|---|---|---|---|---|
层级 | 网络层 | 网络/传输 | 会话级 | 应用层 | 7层 | 会话 + 网络 | 物理 |
优点 | 1. 性能影响小 2. 成本低 |
1. 网络性能影响小 2. 安全性强 3. 状态感知 |
- 性能比过滤查,比proxy好 - 切断外部直接连接 - 比静态动态的包过滤更安全 |
- 安全性高 - 认证 - 日志 - 配置简单 |
- 动态包过滤优点,安全高 - CS模型 - 集成动态包过滤 - 快 |
- 网络影响小 - 三次握手验证,降低IP欺骗风险 |
- 切断防火墙后面服务器直接连接,消除了隐信道攻击 - 强代理检测协议头检测,避免buffer溢出 - 结合应用级网关,安全性高 |
缺点 | 1. 安全性不足 2. IP欺骗 3. 隐信道 4. 无状态 5. 难建立控制规则 |
1. 网络层/检查IP和TCP 2. 不过滤净荷 3. IP欺骗 4. 需要考虑创建先后次序 5. 遵循三次握手 |
- 不能检测净荷(不能抵挡应用层攻击 - 安全性有限 - 内部程序修改,代码也要改 |
- 灵活性差 - 配置麻烦 - 性能不高 |
- 单线程 - 不能高并发 - 安全性有限 |
- 非电路级 - 动态包过滤缺陷 - 没检查净荷 - 难创建规则 - 不如电路级网关 |
- 性能低(瓶颈 - 不能交互访问 - 范围窄 - 系统配置复杂 - 结构复杂,实施费用高 |
架构
- 多宿主
- 主机过滤
- 子网过滤
- 参数主机
- 堡垒主机
- 内部路由器
- 外部路由器
技术
- 试验网络
- 低保密网络
- 高保密网络
- 联合firewall
- 共享参数网络
- 内部防火墙堡垒选择
堡垒主机
- 原则
- 最简化
- 预防
- 种类
- 无路由双宿主
- 牺牲主机
- 内部堡垒
- 服务
- 无风险
- 低风险
- 高风险
- 禁用
16
概念
definition: 网络,sys收集信息,分析,发现网络,系统违反安全行为,攻击迹象,作出反应
- 信息收集
- 信息处理
- 数据监测分析
- 安全策略做出响应
警报,预警
- 旁路侦听
扮演侦察预警角色,补充
D t + R t < P t Dt + Rt < Pt Dt+Rt<Pt
检测 + 响应 < 防护时间 检测+响应<防护时间 检测+响应<防护时间
检测他们活动需要的时间,检测后做出相应的事件,防护时间
CIDF通用模型
CIDF:入侵检测需要的数据叫事件
- 事件产生器 —— 采集监视保存数据,保存于4
- 事件分析器 —— 发现危险一场数据并通知 3
- 响应单元 —— 拦截阻断反追踪保护
- 事件数据库
CISL:不同功能单元的数据交换
分类
输入来源
- 基于主机
- 基于网络
- 基于内核
- 基于应用
主机
数据源:
系统catalog, APP catalog等审计记录文件,产生攻击签名
- 保证审计数据不被改
- 实时性
- 系统在attacker修改审计数据签完成 分析、报警、响应
按检测对象继续分类
- 网络连接:进入主机的数据
- 主机文件:log,sys,process
优点
- 确定攻击是否成功
- 合适加密/交换环境
- 因为基于网络的IDS以数据交换包位数据源
- 加密数据到主机前要解密。对于网络,流量很难处理
- 近实时
- 无须其他硬件
- 特定行为监视 ~~ 系统文件/可执行文件
- 针对不同OS
不足
- 实时性差
- 占资源
- 效果依赖日志
- 无法检测全部包
- 隐蔽性差
网络
原始的网络数据包作为数据源。它是利用网络适配器来实时地监视并分析
可执行
- 端口扫描
- 识别攻击
- 识别IP欺骗
- 可干涉通信,配置防火墙
优势
- 攻击者难以转移踪迹:因为主机的IDS的审计日志会被修改
- 实时
- OS无关
- 低成本
- 检测未遂攻击
对应就是前面的
实时、同时多台、隐蔽、保护入侵证据、不影响host
不足
- 防入侵欺骗较差
- 难配置
- 硬件限制
- 不能处理加密数据
内核
openwall linux
防止缓冲区溢出,增加文件系统的保护,封闭信号
分布式
主机+网络
分析方法
- 异常检测
- 误用检测
异常检测技术——基于行为
前提:入侵行为都是异常的
正常的行为特征轮廓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入侵行为。间接
- 选特征量
- 选阈值
- 漏警
- 虚警
- 选比较频率
优点
- 检测出新的入侵方法
- 少依赖OS
- 对内部检测能力强
缺
- 误报
- 模型难建立
- 难分类命名行为
方法
- 统计分析
- 平均值
- 平方加权求和
- 成熟,但阈值难确定,次序不敏感
- 贝叶斯
- 神经网络
- 不需要数据统计假设,处理随机性与干扰数据
- 权重难确定
- 模式预测,考虑顺序,联系。遵循可识别模式
- 处理各种行为
- 对不可识别模式误检
- 数据裁决
- 处理数据
- 效率低
- 机器学习
误用检测技术——基于知识
前提:入侵行为可被 识别,直接方法
- 准确
- 成熟
- 便于sys防护
缺点
- 新入侵行为无法检测
- 依赖数据特征有效
- 维护库工作量大
- 难以检测内部
方法
- 专家系统
- 速度,精度有待改良,维护库工作量大
- 特征分析
- 不进行转换,不处理大量数据,直接用入侵知识
- 推理模型
- 基于数学,减少数据量处理
- 增加模型开销
- 条件概率
- 键盘监控
异常 | 误用 | |
---|---|---|
配置 | 难度大。要总结正常行为 | |
结果 | 更多数据 | 列出type/name/处理建议 |
others
遗传算法,免疫技术
4 设置
- 确定需求
- 设计拓扑
- 配置系统
- 磨合调试
- 使用
3,4回溯多次,降低误报和漏报
5 部署
基于网络IDS
- DMZ
- 检测所有针对用户向外提供服务的服务器的攻击行为
- 检测外部攻击与防火墙问题
- 外网入口
- 可以检测所有进出防火墙外网口的数据
- 处理进出数据
- 但无法定位地址
- 内网主干
- 内网流出和经过防火墙过滤后流入内网的网络数据
- 知道源目的地址
- 检测内网,提高检测攻击效率
- 关键子网
- 检测到来自内部以及外部的所有不正常的网络行为
- 资源部署高效
基于host
主要安装在关键主机
要根据服务器本身的空闲负载能力配置
报警策略
如何报警和选取什么样的报警
保证这个互动的接口与目标网络物理隔绝,不影响别处
优点与局限
- 分析行为
- 测试安全状态
- 产生数据
- 帮助管理人员
局限
- 只能发现,不能弥补/修正漏洞也无法预防。
- 高负载主机难以检测
- 基于知识/误用很难检测为职工过激行为
- 过敏造成拒绝服务攻击
- 纯交换环境无法工作
密罐技术就是建立一个虚假的网络,诱惑黑客攻击这个虚假的网络,从而达到保护真正网络的目的
18
1计算机漏洞
它是指计算机系统具有的某种可能被入侵者恶意利用的属性, 脆弱性
两种状态
- 授权的
- 未授权的
- 脆弱(vulnerable)状态是指能够使用已授权的状态变换到达未授权状态的已授权状态。
- 受损(compromised)状态是指通过上述方法到达的状态。
- 攻击(attack)是指以受损状态结束的已授权状态变换的顺序
攻击开始于脆弱状态
- 通过已授权的手段和方式获取对资源的未授权访问
if(某个漏洞被入侵者渗透)
{
结果就称为一次安全事件(Security incident
}
漏洞存在原因
- internet开放性
- 协议原始设计
- 高速膨胀应用类型
- OS方便用户牺牲安全
- 数据明文
- 设计瑕疵
- 实现的弱点
- 本身瑕疵
- 错误配置
漏洞是包括一切导致威胁、损坏计算机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可控性、不可抵赖性)的所有因素。
应该主动曝光漏洞
2 网络扫描
入侵工作
- 踩点
- 扫描
- 查点
扫描
- 发现目标host/net
- 搜集信息,如OS,服务,软件版本,拓扑,路由
- 判断是否有安全漏洞
发现目标
ping扫射
- ICMP扫射(轮询多歌主机,不可靠
- 广播ICMP(回显请求,但会有大量应答
- 非回显ICMP(时间戳查询time/地址掩码查子网掩码
- TCP扫射(三次握手
- UDP扫射(不可靠,慢,但可以IP广播
信息
端口扫描
- TCP connect
- TCP SYN
- TCP ACK
- TCP FINTCP XMAS
- TCP空扫描
- FTP反弹扫描
- UDP扫描
服务识别,建立服务特征数据库
操作系统检测,网络堆栈特征探测
- ICMP响应 (IP头字段内容
- 差错报文引用大小
- 8字节
- 多数OS返回IP头部前8字节
- 差错报文回显完整性
- OS会改变产生差错的数据报IP头部的其他字段的内容和/或后面数据的内容
- “优先权”字段
- 可设置
- 0位ICMP优先权值
- Linux用6
- 不分片(DF)位
- TTL位。 32/128
- 代码字段不为0的ICMP回显请求
- 非标准ICMP报文
- TOS子字段回显
- 差错报文引用大小
- TCP报文响应
- FIN
- 伪标记位
- ISN取样
- DF位监视
- TCP初始化窗口大小
- ACK
- 片段处理
- TCP选项
- TCP报文延时分析 —— 利用重传
- 被动特征探测
- 不主动向目标发分组,sniff通信,数据包
漏洞检测
直接测试(test)
推断(inference)
带凭证的测试(Test with Credentials)。
直接测试
渗透测试
- 直接观察
- 间接观察
特点
- web服务器,Dos漏洞检测
- 准确判断
- 步骤多可能速度慢
- 攻击强,会对系统破坏
- Dos的测试可能会崩溃
- 不能获取所有漏洞
推断
简介寻找漏洞存在证据,不如测试可靠,攻击性小,可检查Dos
带凭证
赋予测试进程系统目标角色,可以检查更多漏洞,带凭证的测试
工具
- Netcat
- Nmap
- SATAN
- nessus
- Xscan
4 扫描策略
网络 or 主机
- 网络:从入侵者角度评估 网络
- 主机: 从本地管理员
主机
- 运行于单个主机(扫描自己
- 与OS相关
- 创建进程
准确评估系统问题
但平台相关,升级复杂,效率低
网络
- 单/多主机,目标为单/多主机
- 与OS无冠
- 不能访问目标本地文件
从入侵者角度检测
可发现危险,可渗透的漏洞
扫描效率快,平台无关,通用性强,安装简单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96534.html
不能检查不恰当的安全策略,影响网络性能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96534.html
到了这里,关于网安笔记--整合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