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开发:内核物理内存寻址读写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驱动开发:内核物理内存寻址读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在某些时候我们需要读写的进程可能存在虚拟内存保护机制,在该机制下用户的CR3以及MDL读写将直接失效,从而导致无法读取到正确的数据,本章我们将继续研究如何实现物理级别的寻址读写。

首先,驱动中的物理页读写是指在驱动中直接读写物理内存页(而不是虚拟内存页)。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它能够更快地访问内存,因为它避免了虚拟内存管理的开销,通过直接读写物理内存,驱动程序可以绕过虚拟内存的保护机制,获得对系统中内存的更高级别的访问权限。

想要实现物理页读写,第一步则是需要找到UserDirectoryTableBase的实际偏移地址,你一定会问这是个什么?别着急,听我来慢慢解释;

在操作系统中,每个进程都有一个KPROCESS结构体,它是进程的内部表示。该结构体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包括UserDirectoryTableBase字段,它指向进程的页表目录表(Page Directory Table),也称为DirectoryTable页目录表。

Page Directory Table是一种数据结构,它在虚拟内存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被用来存储将虚拟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其内部包含了一些指向页表的指针,每个页表中又包含了一些指向物理页面的指针。这些指针一起构成了一个树形结构,它被称为页表树(Page Table Tree)

kd> dt _KPROCESS
ntdll!_KPROCESS
+0x278 UserTime         : Uint4B
+0x27c ReadyTime        : Uint4B
+0x280 UserDirectoryTableBase : Uint8B
+0x288 AddressPolicy    : UChar
+0x289 Spare2           : [71] UChar

#define GetDirectoryTableOffset 0x280

UserDirectoryTableBase字段包含了进程的页表树的根节点的物理地址,通过它可以找到进程的页表树,从而实现虚拟内存的管理。在WinDbg中,通过输入dt _KPROCESS可以查看进程的KPROCESS结构体的定义,从而找到UserDirectoryTableBase字段的偏移量,这样可以获取该字段在内存中的地址,进而获取DirectoryTable的地址。不同操作系统的KPROCESS结构体定义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它们的UserDirectoryTableBase字段的偏移量也会不同。

通过上述原理解释,我们可知要实现物理页读写需要实现一个转换函数,因为在应用层传入的还是一个虚拟地址,通过TransformationCR3函数即可实现将虚拟地址转换到物理地址,函数内部实现了从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过程,并返回物理地址。

// 从用户层虚拟地址切换到物理页地址的函数
// 将 CR3 寄存器的末尾4个比特清零,这些比特是用于对齐的,不需要考虑
/*
    参数 cr3:物理地址。
    参数 VirtualAddress:虚拟地址。
*/
ULONG64 TransformationCR3(ULONG64 cr3, ULONG64 VirtualAddress)
{
  cr3 &= ~0xf;
  // 获取页面偏移量
  ULONG64 PAGE_OFFSET = VirtualAddress & ~(~0ul << 12);

  // 读取虚拟地址所在的三级页表项
  SIZE_T BytesTransferred = 0;
  ULONG64 a = 0, b = 0, c = 0;

  ReadPhysicalAddress((PVOID)(cr3 + 8 * ((VirtualAddress >> 39) & (0x1ffll))), &a, sizeof(a), &BytesTransferred);

  // 如果 P(存在位)为0,表示该页表项没有映射物理内存,返回0
  if (~a & 1)
  {
    return 0;
  }

  // 读取虚拟地址所在的二级页表项
  ReadPhysicalAddress((PVOID)((a & ((~0xfull << 8) & 0xfffffffffull)) + 8 * ((VirtualAddress >> 30) & (0x1ffll))), &b, sizeof(b), &BytesTransferred);

  // 如果 P 为0,表示该页表项没有映射物理内存,返回0
  if (~b & 1)
  {
    return 0;
  }

  // 如果 PS(页面大小)为1,表示该页表项映射的是1GB的物理内存,直接计算出物理地址并返回
  if (b & 0x80)
  {
    return (b & (~0ull << 42 >> 12)) + (VirtualAddress & ~(~0ull << 30));
  }

  // 读取虚拟地址所在的一级页表项
  ReadPhysicalAddress((PVOID)((b & ((~0xfull << 8) & 0xfffffffffull)) + 8 * ((VirtualAddress >> 21) & (0x1ffll))), &c, sizeof(c), &BytesTransferred);

  // 如果 P 为0,表示该页表项没有映射物理内存,返回0
  if (~c & 1)
  {
    return 0;
  }
  // 如果 PS 为1,表示该页表项映射的是2MB的物理内存,直接计算出物理地址并返回
  if (c & 0x80)
  {
    return (c & ((~0xfull << 8) & 0xfffffffffull)) + (VirtualAddress & ~(~0ull << 21));
  }
  // 读取虚拟地址所在的零级页表项,计算出物理地址并返回
  ULONG64 address = 0;
  ReadPhysicalAddress((PVOID)((c & ((~0xfull << 8) & 0xfffffffffull)) + 8 * ((VirtualAddress >> 12) & (0x1ffll))), &address, sizeof(address), &BytesTransferred);
  address &= ((~0xfull << 8) & 0xfffffffffull);
  if (!address)
  {
    return 0;
  }

  return address + PAGE_OFFSET;
}

这段代码将输入的CR3值和虚拟地址作为参数,并将CR3值和虚拟地址的偏移量进行一系列计算,最终得出物理地址。

其中,CR3是存储页表的物理地址,它保存了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该函数通过读取CR3中存储的页表信息,逐级访问页表,直到找到对应的物理地址。

该函数使用虚拟地址的高9位确定页表的索引,然后通过读取对应的页表项,得到下一级页表的物理地址。该过程重复执行,直到读取到页表的最后一级,得到物理地址。

最后,该函数将物理地址的低12位与虚拟地址的偏移量进行OR运算,得到最终的物理地址,并将其返回。

需要注意的是,该函数还会进行一些错误处理,例如在读取页表项时,如果该项没有被设置为有效,函数将返回0,表示无法访问对应的物理地址。

此时用户已经获取到了物理地址,那么读写就变得很容易了,当需要读取数据时调用ReadPhysicalAddress函数,其内部直接使用MmCopyMemory对内存进行拷贝即可,而对于写入数据而言,需要通过调用MmMapIoSpace先将物理地址转换为一个用户空间的虚拟地址,然后再通过RtlCopyMemory向内部拷贝数据即可实现写入,这三段代码的封装如下所示;

#include <ntifs.h>
#include <windef.h>

#define GetDirectoryTableOffset 0x280
#define bit64 0x28
#define bit32 0x18

// 读取物理内存封装
// 这段代码实现了将物理地址映射到内核空间,然后将物理地址对应的数据读取到指定的缓冲区中。
/*
    address:需要读取的物理地址;
    buffer:读取到的数据需要保存到的缓冲区;
    size:需要读取的数据大小;
    BytesTransferred:实际读取到的数据大小。
*/
NTSTATUS ReadPhysicalAddress(PVOID address, PVOID buffer, SIZE_T size, SIZE_T* BytesTransferred)
{
  MM_COPY_ADDRESS Read = { 0 };
  Read.PhysicalAddress.QuadPart = (LONG64)address;
  return MmCopyMemory(buffer, Read, size, MM_COPY_MEMORY_PHYSICAL, BytesTransferred);
}

// 写入物理内存
// 这段代码实现了将数据写入物理地址的功能
/*
    参数 address:要写入的物理地址。
    参数 buffer:要写入的数据缓冲区。
    参数 size:要写入的数据长度。
    参数 BytesTransferred:实际写入的数据长度。
*/
NTSTATUS WritePhysicalAddress(PVOID address, PVOID buffer, SIZE_T size, SIZE_T* BytesTransferred)
{
  if (!address)
  {
    return STATUS_UNSUCCESSFUL;
  }

  PHYSICAL_ADDRESS Write = { 0 };
  Write.QuadPart = (LONG64)address;
    
    // 将物理空间映射为虚拟空间
  PVOID map = MmMapIoSpace(Write, size, (MEMORY_CACHING_TYPE)PAGE_READWRITE);

  if (!map)
  {
    return STATUS_UNSUCCESSFUL;
  }

    // 开始拷贝数据
  RtlCopyMemory(map, buffer, size);
  *BytesTransferred = size;
  MmUnmapIoSpace(map, size);
  return STATUS_SUCCESS;
}

// 从用户层虚拟地址切换到物理页地址的函数
// 将 CR3 寄存器的末尾4个比特清零,这些比特是用于对齐的,不需要考虑
/*
    参数 cr3:物理地址。
    参数 VirtualAddress:虚拟地址。
*/
ULONG64 TransformationCR3(ULONG64 cr3, ULONG64 VirtualAddress)
{
  cr3 &= ~0xf;
  // 获取页面偏移量
  ULONG64 PAGE_OFFSET = VirtualAddress & ~(~0ul << 12);

  // 读取虚拟地址所在的三级页表项
  SIZE_T BytesTransferred = 0;
  ULONG64 a = 0, b = 0, c = 0;

  ReadPhysicalAddress((PVOID)(cr3 + 8 * ((VirtualAddress >> 39) & (0x1ffll))), &a, sizeof(a), &BytesTransferred);

  // 如果 P(存在位)为0,表示该页表项没有映射物理内存,返回0
  if (~a & 1)
  {
    return 0;
  }

  // 读取虚拟地址所在的二级页表项
  ReadPhysicalAddress((PVOID)((a & ((~0xfull << 8) & 0xfffffffffull)) + 8 * ((VirtualAddress >> 30) & (0x1ffll))), &b, sizeof(b), &BytesTransferred);

  // 如果 P 为0,表示该页表项没有映射物理内存,返回0
  if (~b & 1)
  {
    return 0;
  }

  // 如果 PS(页面大小)为1,表示该页表项映射的是1GB的物理内存,直接计算出物理地址并返回
  if (b & 0x80)
  {
    return (b & (~0ull << 42 >> 12)) + (VirtualAddress & ~(~0ull << 30));
  }

  // 读取虚拟地址所在的一级页表项
  ReadPhysicalAddress((PVOID)((b & ((~0xfull << 8) & 0xfffffffffull)) + 8 * ((VirtualAddress >> 21) & (0x1ffll))), &c, sizeof(c), &BytesTransferred);

  // 如果 P 为0,表示该页表项没有映射物理内存,返回0
  if (~c & 1)
  {
    return 0;
  }
  // 如果 PS 为1,表示该页表项映射的是2MB的物理内存,直接计算出物理地址并返回
  if (c & 0x80)
  {
    return (c & ((~0xfull << 8) & 0xfffffffffull)) + (VirtualAddress & ~(~0ull << 21));
  }
  // 读取虚拟地址所在的零级页表项,计算出物理地址并返回
  ULONG64 address = 0;
  ReadPhysicalAddress((PVOID)((c & ((~0xfull << 8) & 0xfffffffffull)) + 8 * ((VirtualAddress >> 12) & (0x1ffll))), &address, sizeof(address), &BytesTransferred);
  address &= ((~0xfull << 8) & 0xfffffffffull);
  if (!address)
  {
    return 0;
  }

  return address + PAGE_OFFSET;
}

有了如上封装,那么我们就可以实现驱动读写了,首先我们实现驱动读取功能,如下这段代码是Windows驱动程序的入口函数DriverEntry,主要功能是读取指定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中指定地址处的4个字节数据。

代码首先通过 PsLookupProcessByProcessId 函数获取指定进程的 EPROCESS 结构体指针。然后获取该进程的 CR3值,用于将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接下来,循环读取指定地址处的 4 个字节数据,每次读取 PAGE_SIZE 大小的物理内存数据。最后输出读取到的数据,并关闭对 EPROCESS 结构体指针的引用。

需要注意的是,该代码并没有进行有效性检查,如没有检查读取的地址是否合法、读取的数据是否在用户空间,因此存在潜在的风险。另外,该代码也没有考虑内核模式下访问用户空间数据的问题,因此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

// 驱动卸载例程
extern "C" VOID DriverUnload(PDRIVER_OBJECT pDriver)
{
  UNREFERENCED_PARAMETER(pDriver);
  DbgPrint("Uninstall Driver \n");
}

// 驱动入口地址
extern "C" NTSTATUS DriverEntry(PDRIVER_OBJECT pDriver, PUNICODE_STRING path)
{
  DbgPrint("Hello LyShark \n");

  // 通过进程ID获取eprocess
  PEPROCESS pEProcess = NULL;
  NTSTATUS Status = PsLookupProcessByProcessId((HANDLE)4116, &pEProcess);

  if (NT_SUCCESS(Status) && pEProcess != NULL)
  {

    ULONG64 TargetAddress = 0x401000;
    SIZE_T TargetSize = 4;
    SIZE_T read = 0;

    // 分配读取空间
    BYTE* ReadBuffer = (BYTE *)ExAllocatePool(NonPagedPool, 1024);

    // 获取CR3用于转换
    PUCHAR Var = reinterpret_cast<PUCHAR>(pEProcess);
    ULONG64 CR3 = *(ULONG64*)(Var + bit64);
    if (!CR3)
    {
      CR3 = *(ULONG64*)(Var + GetDirectoryTableOffset);
    }

    DbgPrint("[CR3] 寄存器地址 = 0x%p \n", CR3);

    while (TargetSize)
    {
      // 开始循环切换到CR3
      ULONG64 PhysicalAddress = TransformationCR3(CR3, TargetAddress + read);
      if (!PhysicalAddress)
      {
        break;
      }

      // 读取物理内存
      ULONG64 ReadSize = min(PAGE_SIZE - (PhysicalAddress & 0xfff), TargetSize);
      SIZE_T BytesTransferred = 0;

      // reinterpret_cast 强制转为PVOID类型
      Status = ReadPhysicalAddress(reinterpret_cast<PVOID>(PhysicalAddress), reinterpret_cast<PVOID>((PVOID *)ReadBuffer + read), ReadSize, &BytesTransferred);
      TargetSize -= BytesTransferred;
      read += BytesTransferred;

      if (!NT_SUCCESS(Status))
      {
        break;
      }

      if (!BytesTransferred)
      {
        break;
      }
    }

    // 关闭引用
    ObDereferenceObject(pEProcess);

    // 输出读取字节
    for (size_t i = 0; i < 4; i++)
    {
      DbgPrint("[读入字节 [%d] ] => 0x%02X \n", i, ReadBuffer[i]);
    }
  }

  // 关闭引用
  UNREFERENCED_PARAMETER(path);

  // 卸载驱动
  pDriver->DriverUnload = DriverUnload;
  return STATUS_SUCCESS;
}

编译并运行上述代码片段,则会读取进程ID为41160x401000处的地址数据,并以字节的方式输出前四位,输出效果图如下所示;

驱动开发:内核物理内存寻址读写

写出数据与读取数据基本一致,只是调用方法从ReadPhysicalAddress变为了WritePhysicalAddress其他的照旧,但需要注意的是读者再使用写出时需要自行填充一段堆用于存储需要写出的字节集。

// 驱动卸载例程
extern "C" VOID DriverUnload(PDRIVER_OBJECT pDriver)
{
  UNREFERENCED_PARAMETER(pDriver);
  DbgPrint("Uninstall Driver \n");
}

// 驱动入口地址
extern "C" NTSTATUS DriverEntry(PDRIVER_OBJECT pDriver, PUNICODE_STRING path)
{
  DbgPrint("Hello LyShark \n");

  // 物理页写
  PEPROCESS pEProcess = NULL;
  NTSTATUS Status = PsLookupProcessByProcessId((HANDLE)4116, &pEProcess);

  // 判断pEProcess是否有效
  if (NT_SUCCESS(Status) && pEProcess != NULL)
  {
    ULONG64 TargetAddress = 0x401000;
    SIZE_T TargetSize = 4;
    SIZE_T read = 0;

    // 申请空间并填充写出字节0x90
    BYTE* ReadBuffer = (BYTE *)ExAllocatePool(NonPagedPool, 1024);

    for (size_t i = 0; i < 4; i++)
    {
      ReadBuffer[i] = 0x90;
    }

    // 获取CR3用于转换
    PUCHAR Var = reinterpret_cast<PUCHAR>(pEProcess);
    ULONG64 CR3 = *(ULONG64*)(Var + bit64);
    if (!CR3)
    {
      CR3 = *(ULONG64*)(Var + GetDirectoryTableOffset);
      // DbgPrint("[CR3] 寄存器地址 = 0x%p \n", CR3);
    }

    while (TargetSize)
    {
      // 开始循环切换到CR3
      ULONG64 PhysicalAddress = TransformationCR3(CR3, TargetAddress + read);
      if (!PhysicalAddress)
      {
        break;
      }

      // 写入物理内存
      ULONG64 WriteSize = min(PAGE_SIZE - (PhysicalAddress & 0xfff), TargetSize);
      SIZE_T BytesTransferred = 0;
      Status = WritePhysicalAddress(reinterpret_cast<PVOID>(PhysicalAddress), reinterpret_cast<PVOID>(ReadBuffer + read), WriteSize, &BytesTransferred);
      TargetSize -= BytesTransferred;
      read += BytesTransferred;

      // DbgPrint("[写出数据] => %d | %0x02X \n", WriteSize, ReadBuffer + read);
      if (!NT_SUCCESS(Status))
      {
        break;
      }

      if (!BytesTransferred)
      {
        break;
      }
    }

    // 关闭引用
    ObDereferenceObject(pEProcess);
  }

  // 关闭引用
  UNREFERENCED_PARAMETER(path);

  // 卸载驱动
  pDriver->DriverUnload = DriverUnload;
  return STATUS_SUCCESS;
}

如上代码运行后,会向进程ID为41160x401000处写出4字节的0x90机器码,读者可通过第三方工具验证内存,输出效果如下所示;

驱动开发:内核物理内存寻址读写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500498.html

到了这里,关于驱动开发:内核物理内存寻址读写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驱动开发:内核文件读写系列函数

    在应用层下的文件操作只需要调用微软应用层下的 API 函数及 C库 标准函数即可,而如果在内核中读写文件则应用层的API显然是无法被使用的,内核层需要使用内核专有API,某些应用层下的API只需要增加Zw开头即可在内核中使用,例如本章要讲解的文件与目录操作相关函数,多

    2024年02月08日
    浏览(34)
  • 【Linux驱动开发】004 物理内存与虚拟内存的转换

    MMU 全称叫做 Memory Manage Unit,也就是 内存管理单元。 在老版本的 Linux 中要求处理器必须有 MMU,但是现在Linux 内核已经支持无 MMU 的处理器了。MMU主要功能: ①、完成虚拟空间到物理空间的映射。  ②、内存保护,设置存储器的访问权限,设置虚拟存储空间的缓冲特性。 

    2024年02月05日
    浏览(29)
  • 驱动开发:内核解析内存四级页表

    当今操作系统普遍采用64位架构,CPU最大寻址能力虽然达到了64位,但其实仅仅只是用到了48位进行寻址,其内存管理采用了 9-9-9-9-12 的分页模式, 9-9-9-9-12 分页表示物理地址拥有四级页表,微软将这四级依次命名为PXE、PPE、PDE、PTE这四项。 关于内存管理和分页模式,不同的操

    2024年02月06日
    浏览(44)
  • Linux 内核学习 3 - 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

    虚拟内存其实是 CPU 和操作系统使用的一个障眼法,联手给进程编织了一个假象,让进程误以为自己独占了全部的内存空间 : 在 32 位系统中,进程以为自己独占了 3G 的内存空间。 在 64 位系统中,进程以为自己独占了 128T 的内存空间。 这么做的好处是,操作系统为每个进程

    2024年01月21日
    浏览(37)
  • 【Linux 内核源码分析】物理内存组织结构

    多处理器系统两种体系结构: 非一致内存访问(Non-Uniform Memory Access,NUMA):这种体系结构下,内存被划分成多个内存节点,每个节点由不同的处理器访问。访问一个内存节点所需的时间取决于处理器和内存节点之间的距离,因此处理器与内存节点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内存访问

    2024年02月22日
    浏览(46)
  • 物理寻址和功能寻址,服务器不同的应答策略和NRC回复策略

    详细策略上,又分为服务有子功能,和不存在子功能。 存在子功能的情况下,又分为supress postive response (即子功能字节的bit7)位=1,和=0两种情况 iso 14229-1也给我们列出了表格 1.1.1先讲功能寻址,supress postive response =0的情况! 看图之前,对图中描述作出必要的解释 *1)Yes代

    2024年04月28日
    浏览(22)
  • 字符设备驱动(内核态用户态内存交互)

    内核驱动:运行在内核态的动态模块,遵循内核模块框架接口,更倾向于插件。 应用程序:运行在用户态的进程。 应用程序与内核驱动交互通过既定接口,内核态和用户态访问依然遵循内核既定接口。 系统:openEuler-20.03-LTS-SP3 char_module.c Makefile 驱动构建 驱动信息确认 应用程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33)
  • 【嵌入式环境下linux内核及驱动学习笔记-(10-内核内存管理)】

    对于包含MMU(内存管理单元)的处理器而言,linux系统以虚拟内存的方式为每个进程分配最大4GB的内存。这真的4GB的内存空间被分为两个部分–用户空间 与 内核空间。用户空间地地址分布为0~3GB,剩下的3 ~ 4GB 为内核空间。如下图。 用户进程通常只能访问用户空间的虚拟地址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40)
  • linux|操作系统|centos7物理机安装网卡驱动8188gu(内核升级,firmware固件,USB设备管理,module管理)

    目前服务器领域centos7基本是主流的操作系统,而linux相对于Windows来说,软硬件方面的支持是差很多的,在硬件方面来说,以一个免驱的网卡为例,window xp可能不会自动识别到,但Windows10基本都会自动识别到,简简单单的即插即用。根本原因在Windows随着版本的升级,内置的各

    2024年01月20日
    浏览(71)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