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制文件操作(上)
python比较擅长与文本相关的操作。但现实世界中,对于非文本消息的处理也很普遍。例如:
◆通过有线、无线传递传感器获得的测量数据。
◆卫星通过电磁波发送测量数据。
◆数据中心的数万台服务器发送当前CPU的占用率信息、内存占用量等众多指标数据。
以上数据,当然可以以文本方式发送,但是对于带宽的占用惊人。假设某个对于PM2.5进行测量的传感器,每隔一秒发送一次测量数据,以文本方式发送消息,内容如下:
"counter: 1, pm25: 170.24119426834042, timestamp: 2022-07-24 08:52:11.138894+00:00"
以上消息占用了81个字节。而如果能够按照约定的格式直接发送二进制数据,则只需要20个字节,可以大幅提升传输效率。此外,以文本方式在本地保存传感器数据,则一天就需要81*86400/1024=6834M字节,对于传感器这种体积小巧的嵌入式系统,存储空间极为有限,很快就会空间耗尽。因此,对非文本数据直接保存与读取非常有必要。下面的代码演示了传感器类,以及传感器测量数据的二进制文件存储与读取的基本操作。
import binascii
import random
import struct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from io import BytesIO
from time import sleep
import arrow
class sensordata_v1():
def __init__(self):
utc = arrow.utcnow()
self._timestamp = utc.to('Asia/Shanghai')
@property
def counter(self) -> int:
"""
计数器
Returns:
int: 从0开始的计数器
"""
return self._counter
@counter.setter
def counter(self, value: int):
self._counter = value
@property
def pm25(self) -> float:
"""
PM25测量值
Returns:
float: pm25的当前测量值
"""
return self._pm25
@pm25.setter
def pm25(self, value: float):
self._pm25 = value
@property
def timestamp(self) -> datetime:
"""
当前时点
Returns:
datetime: 当前的时间
"""
return self._timestamp.datetime
def __str__(self):
"""
以文字输出相关内容
Returns:
string: 说明性文字
"""
return f"counter: {self.counter}, pm25: {self.pm25}, timestamp: {self.timestamp}"
def __repr__(self):
"""
输出字节流的16进制内容
Returns:
string: 16进制显示相关数值
"""
return str(binascii.hexlify(self.toBytes()))
def toBytes(self):
"""
将相关数据转换成为bytes,便于网络传输或者写入文件
Returns:
bytes: 整合测量数据到字节流中
"""
with BytesIO() as byio:
byio.write(struct.pack('<i', self.counter))
byio.write(struct.pack('<d', self.pm25))
byio.write(struct.pack('<d', self._timestamp.timestamp()))
return byio.getvalue()
def fromBytes(self, data):
"""
从字节流中解出相关值
Args:
data (bytes): 待解析的字节流
"""
self.counter, self.pm25, st = struct.unpack('<idd', data)
self._timestamp = arrow.get(st)
def toFile(filename):
"""
向二进制文件中写入数据
Args:
filename (string): 文件名称
"""
with open(filename, 'wb') as myfile:
for index in range(10):
sensor_obj = sensordata_v1()
sensor_obj.counter = index
sensor_obj.pm25 = random.uniform(0, 300)
data = sensor_obj.toBytes()
myfile.write(data)
sleep(1)
def fromFile(filename):
"""
从二进制文件中获得保存的信息,并且重建对象
Args:
filename (string): 文件名称
"""
with open(filename, 'rb') as myfile:
fmt = struct.Struct('<idd')
datalen = fmt.size
for index in range(10):
data = myfile.read(datalen)
sensor_obj = sensordata_v1()
sensor_obj.fromBytes(data)
print(sensor_obj)
datafilename = r"d:\dev\sensor.dat"
toFile(datafilename)
fromFile(datafilename)
其中arrow是非常值得推荐的时间处理框架。python有内置的时间处理框架,功能非常完善,但失之于乱与杂,掌握起来非常不易。而arrow则非常人性化,做到了拿来即用。其安装过程非常简单,直接pip install arrow即可。在示例程序中,为了能够方便存储,我们将时间戳直接用UNIX的timestamp来表示,转换后为了保持精度,本例使用double(8字节)存储,如果要求不高,可以改为float(4字节)。
sensordata_v1类使用@property装饰器来定义属性。总共有3个属性:
◆counter-计数器。从0开始计数累加,后续保存到数据库中时也方便检索。
◆pm25-PM2.5测量值。在示例代码中使用random.uniform模拟一个0到300的随机浮点值,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保证每次不同即可。
◆timestamp-数据采集时的对应时间。
str类函数
可以自定义,本例中用它来直观的表示当前的采集值。当对sensordata_v1类的实例打印时,就会自动调用这个函数。
repr类函数
可以自定义,本例中用它来演示转换成为字节流bytes时的16进制值。对于程序员来说,16进制来表示字节是比较自然的。
toBytes类函数具体展示了如何将类的属性值转换成为二进制字节流,主要依靠python内置的struct模块。在内存中模拟文件打开一个BytesIO,并且依次写入struct.pack编码后的字节流,最终统一输出。
fromBytes类函数具体展示了如何从字节流反解成为对象的属性值。struct.pack与struct.unpack成对出现。
toFile函数将编码好的字节流写入二进制文件。写入的模式为'wb',其中w代表全覆盖写入的意思,b代表二进制模式的意思。fromFile负责从二进制文件读回保存的字节流,重新生成各个sensordata_v1对象。
生成的二进制文件,可以使用UltraEditor、InHex等。也可以直接使用vscode自带的2进制文件浏览器扩展Hex Editor,显示效果如下图所示:
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503666.html
从图中可以看出,二进制文件确实节省空间,但人类不容易理解,必然借助于专用工具与代码来管理。但即使计算机与网络能力强悍如斯,二进制文件与网络上的字节流仍然必不可少,不可替代。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503666.html
到了这里,关于Python工具箱系列(三十七)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