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目录

一、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1)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2)线性表的逻辑结构特征 

(3)线性表的基本运算

二、线性表的顺序存储 

(1)线性表顺序存储的类型定义 

(2)线性表的基本运算在顺序表上的实现

(3)顺序表实现算法的分析

① 插入

② 删除

③ 定位(查找)

三、线性表的链接存储 

(1)单链表的类型定义 

① 单链表

② 单链表的一般图示法

③ 单链表的类型定义

④ 单链表的简单操作

(2)线性表的基本运算在单链表上的实现 

① 初始化

② 求表长

③ 读表元素

④ 定位

⑤ 插入

⑥ 删除

四、其它运算在单链表上的实现 

(1)建表 

(2)删除重复结点 

① 清除单链表中值为 x 的重复结点 

② 清除单链表中所有重复结点 

五、其它链表 

(1)循环链表 

(2)双向循环链表 

① 双向循环链表 

② 双向链表的结构体定义

③ 双向链表中结点的插入

④ 双向链表中结点的删除

六、顺序实现与连接实现的比较 

(1)线性表与链表的优缺点 

(2)时间性能的比较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一、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1)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概念】线性表是由 n(n≥0)个数据元素(结点)a1,a2,…,an 组成的有限序列。

【记法】数据元素的个数 n 定义为表的长度:

① n=0 时称为空表,记作:()或 (直接空格)
② 非空的线性表(n>0),记作:L=(a1,a2,…,an)
  • a1 称为起始结点,an 为终端结点。
  • 对任意一对相邻结点 ai 和 ai+1( 1≤i<n ),ai 称为 ai+1 的直接前驱,ai+1 称为 ai 的直接后继。
③ 数据元素 ai(1≤i≤n)只是个抽象符号,其具体含义在不同情况下可以不同。

【基本术语】

  • 起始结点、终端结点、直接前驱、直接后继、线性表长度,空表
  • L=(a1,a2,…,an)
【注意】
  • 线性表中只有一个起始结点,一个终端结点
  • 起始结点没有直接前驱,有一个直接后继
  • 终端结点有一个直接前驱,没有直接后继
  • 除此二结点外,每个结点都有且只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

(2)线性表的逻辑结构特征 

对于非空的线性表: 线性表中结点具有一对一的关系

  1. 有且仅有一个起始结点 a1,没有直接前驱,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后继 a2
  2. 有且仅有一个终端结点 an,没有直接后继,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驱 an-1
  3. 其余的内部结点 ai(2≤i≤n-1)都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驱 ai-1 一个直接后继 ai+1

(3)线性表的基本运算

线性表的基本运算
初始化 Initiate(L) 建立一个空表 L=(),L 不含数据元素。
求表长度 Length(L) 返回线性表 L 的长度。
取表元 Get(L,i) 返回线性表第 i 个数据元素,当 i 不满足 1≤i≤Length(L) 时,返回一特殊值。
定位 Locate(L,x) 查找线性表中数据元素值等于 x 的结点序号,若有多个数据元素值与 x 相等,运算结果为这些结点中序号的最小值,若找不到该结点,则运算结果为 0。
插入 Insert(L,x,i) 在线性表 L 的第 i 个数据元素之前插入一个值为 x 的新数据元素,参数 i 的合法取值范围是 1≤i≤n+1 。
操作结束后线性表 L 由(a1,a2,…,ai-1, ai,ai+1,.…,an) 变为 (a1,a2,…,ai-1,x, ai,ai+1,.…,an),表长度加 1。
删除 Delete(L,i) 删除线性表 L 的第 i 个数据元素 ai,i 的有效取值范围是 1≤i≤n。
删除后线性表 L 由 (a1,a2,…,ai-1, ai,ai+1,.…,an)变为 (a1,a2,…,ai-1,ai+1,.…,an),表长度减 1。


二、线性表的顺序存储 

(1)线性表顺序存储的类型定义 

  • 线性表顺序存储的方法是:将表中的结点依次存放在计算机内存中一组连续的存储单元中,数据元素在线性表中的邻接关系决定它们在存储空间中的存储位置,即逻辑结构中相邻的结点其存储位置也相邻。
  • 用顺序存储实现的线性表称为顺序表。
  • 一般使用数组来表示顺序表。

【示例】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 假定有一组数据,数据间有顺序:【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 此处数据间的顺序即表示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即线性关系,这一组数据为线性表:【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 假设已知 a1 地址为 Loc(a1),每个数据占 c 个单元则计算 ai 地址:【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Loc(ai) = Loc(a1) + c*(i-1)
  • 此处数据间的顺序即表示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即线性关系,这一组数据为线性表: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 顺序存储线性表时,需要存储: 存储单元大小、数据个数
  • 线性表大小:10        MaxSize
    线性表长度:7          Length
    所存放数据的类型:    DataType

【示例】顺序表的结构体定义

【示例代码】

//定义常量Maxsize并初始化为100
const int Maxsize = 100;

//定义结构体Seqlist,包含一个数组和一个int类型的长度
typedef struct
{ 
   DataType data[Maxsize]; //数组,用于存储数据
   int length;             //当前数组中数据的个数
} Seqlist;

Seqlist L; //定义一个Seqlist类型的变量L

【代码详解】

  • 代码定义了一个结构体 Seqlist,包含一个数组 data 和 int 类型的 length,用于存储数据和当前数组中数据的个数。
  • 同时,定义了一个常量 Maxsize,并用 typedef 为 Seqlist 取了一个别名,方便以后使用。
  • 最后,定义了一个 Seqlist 类型的变量 L。
  1. const int Maxsize = 7;
    1. 使用 const 关键字定义一个整型常量 Maxsize,表示顺序表中存储数据的数组最大长度为 7
  2. typedef struct
    1. 使用 struct 关键字定义一个结构体类型,名称为 DataType
  3. {
    1. 结构体定义开始的大括号
  4. int num;
    1. 结构体中的成员变量,表示学生的学号
  5. char name[8];
    1. 结构体中的成员变量,表示学生的姓名,姓名长度为 8 个字符
  6. char sex[2];
    1. 结构体中的成员变量,表示学生的性别,性别长度为 2 个字符
  7. int age;
    1. 结构体中的成员变量,表示学生的年龄
  8. int score;
    1. 结构体中的成员变量,表示学生的入学成绩
  9. } DataType;
    1. 结构体定义结束的大括号,并且紧接着定义了别名 DataType,表示结构体类型 DataType 的别名
  10. typedef struct
    1. 使用 struct 关键字定义一个结构体类型,名称为 seqList
  11. {
    1. 结构体定义开始的大括号
  12. DataType data[Maxsize];
    1. 结构体中的成员变量,表示存放数据的数组,最大长度为 Maxsize
  13. int length;
    1. 结构体中的成员变量,表示当前数组中数据的个数,也就是线性表的实际长度
  14. } seqList;
    1. 结构体定义结束的大括号,并且紧接着定义了别名 seqList,表示结构体类型 seqList 的别名
  15. seqList student;
    1. 定义一个顺序表变量 student,它是一个 seqList 类型的结构体变量,包含了一个数组 data 和一个 length 成员变量,可以用于存储多个学生的信息,即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和成绩等信息。

【图解】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结论】

  • 顺序表是用一维数组实现的线性表,数组下标可以看成是元素的相对地址
  • 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存储在物理位置也相邻的单元中
【特点】 顺序存储结构的特点:
  • 线性表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一致
  • 可以对数据元素实现随机读取

【图解】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表达式】

  • 设线性表中所有结点的类型相同,则每个结点所占用存储空间大小亦相同。
  • 假设表中每个结点占用 L 个存储单元,其中第一个单元的存储地址则是该结点的存储地址。
  • 并设表中开始结点 a1 的存储地址是 d,那么结点 ai 的存储地址 LOC(ai):
    LOC(ai)=d+(i-1)*L

(2)线性表的基本运算在顺序表上的实现

基本运算在顺序表上的实现:

  • 插入
  • 删除
  • 定位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顺序表的优点:
  • 无需为表示结点间的逻辑关系而增加额外存储空间
  • 可以方便地随机存取表中的任一结点
顺序表的缺点:
  • 插入和删除运算不方便,必须移动大量的结点
  • 顺序表要求占用连续的空间,存储分配只能预先进行,因此当表长变化较大时,难以确定合适的存储规模

插入与删除分析结论: 

  • 顺序存储结构表示的线性表,在做插入或删除操作时,平均需要移动大约一半的数据元素。
  • 当线性表的数据元素量较大,并且经常要对其做插入或删除操作时,这一点需要值得考虑。【说明】
  • 根据上述定义,该顺序表的名称为 student ,表的最大长度为 7,表的实际长度值在student.length 中

(3)顺序表实现算法的分析

① 插入

  • 线性表的插入运算是指在表的第 i(1≤i≤n+1)个位置上,插入一个新结点 x,使长度为 n 的线性表:
    (a1,…,ai-1,ai,…an)
  • 变成长度为 n+1 的线性表:
    (a1,…,ai-1,x,ai,…an)
    ① 当表空间已满,不可再做插入操作
    ② 当插入位置为非法位置,不可做正常插入操作

顺序表插入操作过程:

  • 将表中位置为 n ,n-1,…,i 上的结点,依次后移到位置 n+1,n,…,i+1 上,空出第 i 个位置
  • 在该位置上插入新结点 x 。仅当插入位置 i=n+1 时,才无须移动结点,直接将 x 插入表的末尾
  • 该顺序表长度加 1
  • 下图为在位置 3 插入新结点 x=66 示意图:

【示意图】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示例】在顺序表 L 的第 i 个位置插入数据元素 x

  • 插入前需要判断表是否已满以及插入位置是否合法
  • 插入完成后需要将后面的元素向后移动一个位置,从而在顺序表中加入一个新的数据元素

【具体算法描述】

//在顺序表L的第i个位置插入元素x
void InsertSeqlist(SeqList L, DataType x, int i)
{   //将元素x插入到顺序表L的第i个数据元素之前
    //检查表是否已经满
    if (L.length == Maxsize) 
        exit("表已满");
    
    //检查插入位置i是否合法
    if (i < 1 || i > L.length+1)
        exit("位置错");
    
    //将i后面的每个元素都向后移一个位置
    for (j = L.length; j >= i; j--)   //初始i=L.length
        L.data[j] = L.data[j - 1];    //依次后移
    
    //将x插入到下标为i-1的位置
    L.data[i - 1] = x;
    
    //表长度加1
    L.length++;
}

【代码详解】

  • 该函数的作用是在顺序表 L 的第 i 个位置插入元素 x 。
  • 函数中首先检查表是否已满,如已满则终止程序运行。
  • 其次,检查插入位置 i 是否合法,如果 i 不在 1~L.length + 1 的范围内,则终止程序运行。
  • 接下来将i后面的每个元素都向后移一个位置,为新元素 x 让出一个位置。
  • 最后将 x 插入到下标为 i-1 的位置处,表长度加 1。
  1. void InsertSeqlist(SeqList L, DataType x, int i)

    • 函数名称:InsertSeqlist
    • 返回值类型:无返回值,该函数的作用是直接修改顺序表 L
    • 参数类型:
      • SeqList L:顺序表变量
      • DataType x:要插入的数据元素的值
      • int i:要插入的数据元素在顺序表中的位置
  2. if (L.length == Maxsize)

    • 判断表是否已满
    • 如果顺序表 L 已经满了,那么就说明无法再插入新的元素,此时程序将会使用 exit() 系统函数结束运行,并输出 "表已满" 的错误信息
  3. if (i < 1 || i > L.length+1)

    • 判断插入数据元素的位置是否合法
    • 如果内部参数 i 的取值小于 1 或者大于 L.length+1,那么就说明插入位置非法,此时程序将会使用 exit() 系统函数结束运行,并输出 "位置错" 的错误信息
  4. for (j = L.length; j >= i; j--)

    • 从最后一个数据元素开始,将第 i 个元素位置后面的每个元素向后移动一个位置,腾出位置来插入新的数据元素
    • j 从顺序表 L 的最后一个元素开始循环,一直到位置 i - 1,共需移动 L.length - (i-1) 个元素
  5. L.data[j] = L.data[j - 1];

    • 将顺序表中第 j-1 个元素的值向右移动一个位置,即赋值给顺序表中第 j 个元素
  6. L.data[i - 1] = x;

    • 将要插入的通能元素 x 插入到位置 i-1 上,完成在顺序表中的插入操作
  7. L.length++;

    • 由于顺序表中插入了一个数据元素,因此需要将顺序表中的元素个数 L.length 加一,更新数据元素个数

插入算法的分析: 

  • 假设线性表中含有 n 个数据元素,在进行插入操作时,有 n+1 个位置可插入
  • 在每个位置插入数据的概率是:1/(n+1)
  • 在 i 位置插入时,要移动 n-i+1 个数据
  • 假定在 n+1 个位置上插入元素的可能性均等,则平均移动元素的个数为:【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 平均时间复杂度 O(n)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② 删除

  • 线性表的删除运算是指将表的第 i 个结点删去,使长度为 n 的线性表:
    (a1,…,ai-1,ai,ai+1,…,an)
  • 变成长度为n-1的线性表:
    (a1,…,ai-1,ai+1,…,an)
  • 当要删除元素的位置i不在表长范围内(即 i<1 或 i>L->length)时,为非法位置,不能做正常的删除操作

 顺序表删除操作过程:

  1. 若 i=n,则只要删除终端结点,无须移动结点
  2. 若 1≤i≤n-1 ,则必须将表中位置 i+1,i+2,…,n 的结点,依次前移到位置 i , i+1,…,n-1 上,以填补删除操作造成的空缺
  3. 该表长度减 1
  • 仅当删除位置 i=n 时, 才无须移动结点,直接令表长度 -1 即可
【示意图】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示例】在顺序表 L 中删除第 i 个位置的数据元素:

  • 首先需要判断该位置是否合法(注意,这里是从 1 开始计数)
  • 如果位置合法,就将该位置后面的元素向左移动一个位置,从而将该位置的数据元素删除,并将顺序表的长度减一
  • 如果位置非法,就会直接结束程序并输出错误信息

【具体算法描述】

//删除线性表L中的第i个数据结点
void DeleteSeqList(SeqList L, int i) 
{
    //检查位置是否合法
    if (i < 1 || i > L.length)
        exit("非法位置");
     
    //将i后面的每个元素向左移动一个位置
    for (j = i; j < L.length; j++)   //第i个元素的下标为i-1
        L.data[j - 1] = L.data[j];   //依次左移
    
    //表长度减1
    L.length--;
}

【代码详解】

  • 该函数的作用是删除线性表 L 中的第 i 个数据结点。
  • 函数中首先检查位置是否合法,如果位置不合法,则终止程序运行。
  • 将 i 后面的每个元素向左移动一个位置,为删除元素 x 让出一个位置。
  • 最后将该元素删除,表长度减 1。
  1. void DeleteSeqList(SeqList L, int i)

    • 函数名称:DeleteSeqList
    • 返回值类型:无返回值,该函数的作用是直接修改顺序表 L
    • 参数类型:
      • SeqList L:顺序表变量
      • int i:要删除的元素在顺序表中的位置
  2. if (i < 1 || i > L.length)

    • 判断要删除的元素的位置是否合法
    • 如果位置 i 小于 1 或者 i 大于顺序表的长度 L.length,那么就说明要删除的位置非法,此时程序将会使用 exit() 系统函数结束运行,并输出 "非法位置" 的错误信息
  3. for (j = i; j < L.length; j++)

    • 从要删除的元素位置 i 开始,将其后面的每个元素向左移动一个位置,使删除 i 后的顺序表仍然保持连续存储结构
    • j 从 i 开始循环,一直到顺序表 L 的最后一个元素,共需移动 L.length - i 个元素
  4. L.data[j - 1] = L.data[j];

    • 将顺序表中第 j 个元素的值向左移动一个位置,即赋值给顺序表中第 j-1 个元素
  5. L.length--;

    • 由于顺序表中删除了一个数据元素,因此需要将顺序表中的元素个数 L.length 减一,更新数据元素个数

删除算法的分析: 

  • 假设线性表中含有 n 个数据元素,在进行删除操作时,有 n 位置可删除
  • 在每个位置删除数据的概率是:1/n
  • 在 i 位置删除时,要移动 n-i 个数据
  • 假定在 n 个位置上删除元素的可能性均等,则平均移动元素的个数为:【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 在进行删除操作时,若假定删除每个元素的可能性均等,则平均移动元素的个数为:
  • 平均时间复杂度 O(n):【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③ 定位(查找)

定位运算  LocateSeqlist(L,X) 的功能是求 L 中值等于 X 的结点序号的最小值,当不存在这种结点时结果为 0 。
【示例】在顺序表  L 中查找值为  x 的元素并返回其在顺序表中的位置:
  • 首先设置查找起始位置为 0
  • 然后通过循环在顺序表中查找值为 x 的元素
  • 如果找到了就返回其位置,如果未找到则返回 0
【示意图】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具体算法描述】从第一个元素 a1 起依次和 x 比较,直到找到一个与 x 相等的数据元素,则返回它在顺序表中的存储下标或序号;或者查遍整个表都没有找到与 x 相等的元素,返回 0:

//在顺序表L中查找值为x的元素
int LocateSeqlist(SeqList L, DataType x)
{
    int i = 0;
    //在顺序表中查找值为x的结点
    while ((i < L.length) && (L.data[i] != x))
        i++;
    
    //若找到值为x的元素,返回元素的序号
    if (i < L.length)
        return i + 1;
    //未查找到值为x的元素,返回0
    else 
        return 0;
}

【代码详解】

  • 该函数的作用是在顺序表 L 中查找值为 x 的元素。
  • 函数中通过 while 循环在顺序表L中查找值为 x 的元素,若找到值为 x 的元素,则返回该元素的序号。
  • 若未查找到值为 x 的元素,则返回 0。
  • 顺序表的求表长操作,直接输出 L.length 即可。
  1. int LocateSeqlist(SeqList L, DataType x)

    • 函数名称:LocateSeqlist
    • 返回值类型:int,返回值表示查找到的元素在顺序表中的位置
    • 参数类型:
      • SeqList L:顺序表变量
      • DataType x:查找的元素值
  2. int i = 0;

    • 定义一个整数变量 i,表示当前顺序表中查找的位置
  3. while ((i < L.length) && (L.data[i] != x))

    • 循环查找顺序表中是否包含元素值为 x 的元素
      • 当 i 小于顺序表的长度,并且当前位置 i 对应的元素值不为 x 时,继续查找,即在顺序表中查找到第一个值为 x 的元素
  4. i++;

    • 不断将当前查找位置加 1,继续往后查找,直到找到值为 x 的元素
  5. if (i < L.length)

    • 如果当前查找位置 i 小于顺序表的长度
  6. return i + 1;

    • 返回查找到的值为 x 的元素在顺序表中的位置,位置从 1 开始计数
  7. else

    • 如果顺序表中未找到值为 x 的元素
  8. return 0;

    • 返回 0,表示未查找到值为 x 的元素
在分析线性表的顺序表实现算法时,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数据元素的比较和移动的次数。
1. 设表的长度 length=n,在插入算法中,元素的移动次数不仅与顺序表的长度 n 有关, 还与插入的位置 i 有关。
  • 插入算法在最坏情况下,其时间复杂度为 O(n)
  • 一般情况下元素比较和移动的次数为 n-i+1 次,插入算法的平均移动次数约为 n/2, 其时间复杂度是 O(n)
2. 删除算法 DeleteSeqlist,可得:
  • 其在最坏情况下元素移动次数为 n-1,时间复杂度为 O(n),元素平均移动次数约为(n-1)/2,时间复杂度为 O(n)
3. 对于定位算法,需要扫描顺序表中的元素。
  • 以参数 x 与表中结点值的比较为标准操作,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n)
  • 表长和读表元素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1),就阶数而言,己达到最低。


三、线性表的链接存储 

链接方式存储的线性表简称为链表:
  • Link List
链表的具体存储表示为:
  • 用一组任意的存储单元来存放
  • 链表中结点的逻辑次序和物理次序不一定相同。还必须存储指示其后继结点的地址信息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1)单链表的类型定义 

① 单链表

【示意图】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说明】

  • data 域:存放结点值的数据域
  • next 域:存放结点的直接后继的地址(位置)的指针域(链域)
  • 所有结点通过指针链接而组成单链表
  • NULL 称为:空指针
  • Head  称为:头指针变量,存放链表中第一个结点地址

② 单链表的一般图示法

【说明】 

  • 由于我们常常只注重结点间的逻辑顺序,不关心每个结点的实际位置,可以用箭头来表示链域中的指针,单链表就可以表示为下图形式
  • 加设头结点的作用:单链表中第一个结点内一般不存数据,称为头结点,利用头指针存放该结点地址

【示意图】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③ 单链表的类型定义

【示例】定义了一个链表节点的结构体类型 node,其中包含数据域 data 和指针域 next,同时定义了两个别名 Node 和 LinkList,方便后续程序的编写。

【示意图】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具体算法描述】 

//定义链表节点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node
{ 
    DataType data; //数据域
    struct node* next; //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域
} Node, *LinkList;

【代码详解】 

  • 该代码定义了一个链表的节点结构体。
  • 每个节点包含一个数据域 data,存储节点的数据,和一个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域 next。
  • 同时使用 typedef 关键字定义了两个新的类型,一个是 Node,表示节点类型,另一个是LinkList,表示链表类型。
  • LinkList 类型是一个指向 Node 类型的指针。
  • 这个链表是单向链表,每个节点只包含一个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1. typedef struct node

    • 使用 struct 关键字定义一个结构体类型 node
  2. {

    • 结构体定义开始的大括号
  3. DataType data;

    • 结构体中的成员变量,表示节点的数据域
  4. struct node* next;

    • 结构体中的成员变量,表示节点的指针域,指向下一个节点
  5. } Node, *LinkList;

    • 结构体定义结束的大括号,并且紧接着定义了两个别名,Node 表示结构体类型 node 的别名,LinkList 表示指向结构体类型 node 的指针的别名。因此,使用 LinkList 声明的指针就是指向链表头节点的指针。

④ 单链表的简单操作

单链表特点:
  • 起始节点又称为首结点,无前驱,故设头指针 head 指向开始结点。
  • 链表由头指针唯一确定,单链表可以用头指针的名字来命名。头指针名是 head 的链表可称为表 head 。
  • 终端结点又称尾结点,无后继,故终端结点的指针域为空,即 NULL
  • 除头结点之外的结点为表结点
  • 为运算操作方便,头结点中不存数据

【示意图】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说明】 

  • head 是链表的头指针,所以是指针类型变量。
  • head 内存放的是头结点的地址。
  • 第一个元素结点:head->next

(2)线性表的基本运算在单链表上的实现 

① 初始化

【示例】初始化一个空的单链表

  • 通过动态分配内存空间,创建一个大小为 Node 的头结点,将头结点的下一个节点指针域设置为空指针,最终返回头结点的指针,表示单链表中还没有任何数据
  1. 建立一个空的单链表 L,InitiateLinkList(L)
  2. 一个空的单链表是一个头指针和一个头结点构成的
  3. 假设已定义指针变量 t,令 t 指向一个头结点
  4. 并令头结点的 next 为 NULL

【注意】

  • 产生头结点时由 malloc 函数产生一个新节点

【特别注意】malloc 函数的使用格式及作用

  • 【格式】动态分配内存函数 malloc 函数格式如下:
    (数据类型*)malloc(sizeof(数据类型))
    // 示例:
    int *p;p=(int *)malloc(sizeof(int))

【具体算法描述】空表由一个头指针和一个头结点组成。算法描述如下:

//初始化一个空的单链表
LinkList InitiateLinkList()
{
    LinkList head; //头指针
    head = malloc(sizeof(Node)); //动态构建一个节点,它是头节点
    head->next = NULL; //头节点的指针域为空
    return head;
}

【代码详解】

  • 该函数的作用是初始化一个空的单链表。
  • 函数中首先定义了一个头指针 head。
  • 接着使用 malloc 函数动态分配一个头结点,并将头节点的指针域指向 NULL。
  • 最后返回头指针 head。
  • 在算法中,变量 head 是链表的头指针,它指向新创建的结点,即头结点。
  • 一个空单链表仅有一个头结点,它的指针域为 NULL。
  1. LinkList InitiateLinkList()

    • 函数名称:InitiateLinkList
    • 返回值类型:LinkList,即返回一个指向链表头结点的指针
    • 参数类型:无参数
  2. LinkList head;

    • 声明一个指向 Node 类型的指针 head,表示链表的头结点
  3. head = malloc(sizeof(Node));

    • 使用 malloc 动态分配一个大小为 Node 的内存空间,返回该空间的地址给指针 head
  4. head->next = NULL;

    • 将链表头节点的指针域设置为空指针,因为此时链表中除了头结点外还没有任何节点
  5. return head;

    • 返回头结点的指针 head,从而初始化一个空的单链表

② 求表长

【示意图】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说明】 

  • 在单链表存储结构中,线性表的长度等于单链表所含结点的个数 不含头结点

【示意图】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步骤】 

  • 令计数器 j 为 0
  • 令 p 指向头结点
  • 当下一个结点不空时,j 加 1,p 指向下一个结点
  • j 的值即为链表中结点个数,即表长度

【示例】获取单链表 head 的长度

  • 定义一个指针 p,指向链表的头结点,通过遍历链表的方式获取链表的长度,最终将链表的长度作为函数的返回值

【注意】

  • p=p->next 的作用

【具体算法描述】空表由一个头指针和一个头结点组成。算法描述如下:

//获取单链表的长度
int lengthLinklist(LinkList head)
{ 
    Node* p; //定义一个指针p,用于遍历链表
    p = head; //指向链表头节点
    int j = 0; //用于记录链表长度的计数器
    while (p->next != NULL) //当指针p没有指向链表尾节点时
    { 
        p = p->next; //指针p指向下一个节点
        j++; //链表长度加1
    }
    return j; //返回链表长度
}

【代码详解】

  • 该函数的作用是获取单链表的长度。
  • 函数中定义了一个指针 p,用于遍历链表。
  • 指针 p 从链表的头节点开始,循环遍历链表,直到链表的尾节点。
  • 在遍历的过程中,计数器j用于记录链表的长度。
  • 最后返回计数器j的值,即链表的长度。
  1. int lengthLinklist(LinkList head)

    • 函数名称:lengthLinklist
    • 返回值类型:int,即返回链表的长度
    • 参数类型:
      • LinkList head:指向链表头结点的指针(链表头结点不包含数据,其下一个节点才是链表的第一个节点)
  2. Node* p;

    • 声明指向 Node 类型的指针 p,用于遍历链表
  3. p = head;

    • 将指针 p 指向链表头结点,开始从链表头开始遍历
  4. int j = 0;

    • 声明整型变量 j,用于记录链表长度的计数器
  5. while (p->next != NULL)

    • 当指针 p 没有指向链表尾节点时(即 p 的下一个节点不为空)
  6. p = p->next;

    • 将指针 p 指向下一个节点,即 p 指向链表中的下一个节点
  7. j++;

    • 链表长度计数器 j 加 1,表示当前已经遍历到一个节点
  8. return j;

    • 遍历结束后返回链表的长度,即计数器 j 的值

③ 读表元素

【示意图】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步骤】查找第 i 个结点

  • 令计数器 j 为 0
  • 令 p 指向头结点
  • 当下一个结点不空时,并且 j<i 时,j 加 1,p 指向下一个结点
  • 如果 j 等于 i,则 p 所指结点为要找的第 i 结点;否则,链表中无第 i 结点

【示例】在链表中查找第 i 个节点,并返回该节点的指针,如果没有找到,则返回空指针

【具体算法描述】

// 获取链表中第 i 个节点的指针
Node* GetlinkList(LinkList head, int i) {
    Node* p;
    p = head->next; // 将 p 指向链表的第一个节点
    int c = 1; // 用 c 记录当前节点位置
    while ((c < i) && (p != NULL)) // 当前节点位置小于 i 且 p 不为空时
    {
        p = p->next; // 将 p 指向下一个节点
        c++; // 位置加一
    }
    if (i == c) // 如果当前节点位置等于 i,则返回当前节点的指针
        return p;
    else
        return NULL; // 否则返回空指针
}

【代码详解】

  1. Node* GetlinkList(LinkList head, int i)

    • 函数名称:GetlinkList
    • 返回值类型:Node*,即指向 Node 类型的指针
    • 参数类型:
      • LinkList head:指向链表头结点的指针(链表头结点不包含数据,其下一个节点才是链表的第一个节点)
      • int i:要查找的节点在链表中的位置
  2. Node* p;

    • 声明一个指向 Node 类型的指针 p
  3. p = head->next;

    • 将指针 p 指向链表 head 的下一个节点,即链表中的第一个节点
  4. int c = 1;

    • 定义变量 c,用于记录当前处理的节点在链表中的位置,初始化为 1,即第一个节点的位置
  5. while ((c < i) && (p != NULL))

    • 进入一个 While 循环
    • 循环条件是:当前处理的节点在链表中的位置小于要查找的位置 i 且当前指针 p 不为空
    • 当循环结束后,p 将指向目标节点或者为空
  6. p = p->next;

    • 在循环中,每次将指针 p 指向下一个节点
  7. c++;

    • 在循环中,每次将变量 c 加 1,表示当前指针 p 所指的节点在链表中的位置加 1
  8. if (i == c)

    • 判断当前节点在链表中的位置是否等于要查找的位置 i
  9. return p;

    • 如果当前节点在链表中的位置等于要查找的位置 i,则直接返回该节点的指针 p
  10. else

    • 在不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返回空指针 NULL,表示没有找到目标节点

④ 定位

  • 定位运算是对给定表元素的值,找出这个元素的位置。
  • 对于单链表,给定一个结点的值,找出这个结点是单链表的第几个结点。
  • 定位运算又称为按值查找。
具体步骤:
  1. 令 p 指向头结点
  2. 令 i=0
  3. 当下一个结点不空时,p 指向下一个结点,同时 i 的值加 1
  4. 直到 p 指向的结点的值为 x ,返回 i+1 的值
  5. 如果找不到结点值为 x 的话,返回值为 0

【说明】

  • 线性表的定位运算,就是对给定表元素的值,找出这个元素的位置。
  • 在单链表的实现中,则是给定一个结点的值,找出这个结点是单链表的第几个结点。
  • 定位运算又称作按值查找。
  • 在定位运算中,也需要从头至尾访问链表,直至找到需要的结点,返回其序号。
  • 若未找到,返回 0 。

【示例】在链表 head 中查找值等于 x 的第一个节点,并返回该节点的序号,如果不存在这样的节点,则返回 0

【具体算法描述】

// 在链表中查找第一个与 x 相等的节点,返回节点的序号
// 如果不存在这样的节点,则返回 0
int LocateLinklist(LinkList head, DataType x)
{
    Node *p = head; // 将工作指针 p 指向链表头结点
    p = p->next; // 将工作指针 p 指向链表的第一个节点
    int i = 0; // 初始化结点序号为 0
    while (p != NULL && p->data != x) // 当 p 非空且 p 所指向节点的数据域不为 x 时
    {
        i++; // 结点序号加一
        p = p->next; // 工作指针指向下一个节点
    }
    if (p != NULL) // 如果 p 不为空,说明找到了相应的节点
        return i + 1; // 返回节点的序号
    else
        return 0; // 否则返回 0
}

【代码详解】 

  1. int LocateLinklist(LinkList head, DataType x)

    • 函数名称:LocateLinklist
    • 返回值类型:int,表示节点的序号,如果没有找到相应的节点则返回 0
    • 参数类型:
      • LinkList head:指向链表头结点的指针(链表头结点不包含数据,其下一个节点才是链表的第一个节点)
      • DataType x:要查找的节点的值
  2. Node *p = head;

    • 声明一个指向 Node 类型的指针 p,并将其指向链表 head
  3. p = p->next;

    • 将指针 p 指向链表的第一个节点
  4. int i = 0;

    • 初始化节点序号为 0
  5. while (p != NULL && p->data != x)

    • 进入一个 While 循环
    • 循环条件是:当前处理的节点的值不等于要查找的值 x,且当前指针 p 不为空
    • 当循环结束后,p 将指向目标节点或者为空
  6. i++;

    • 在循环中,每次将节点序号加 1,表示已经处理了一个节点
  7. p = p->next;

    • 在循环中,每次将指针 p 指向下一个节点
  8. if (p != NULL)

    • 判断当前节点是否为空
  9. return i + 1;

    • 如果当前节点不为空,则返回当前节点的序号加 1
  10. else

    • 如果当前节点为空,则返回 0

⑤ 插入

插入运算是将值为 x 的新结点插入到表的第 i 个结点的位置上,即插入到 ai-1 与 ai 之间。
具体步骤:
  1. 找到 ai-1 存储位置 p
  2. 生成一个数据域为 x 的新结点 *s
  3. 令结点 *p 的指针域指向新结点
  4. 新结点的指针域指向结点 ai

【示例】在链表 head 中的第 i 个数据元素结点之前插入一个值为 x 的新结点。如果插入位置不存在,则输出错误信息并退出,否则将新结点插入到该位置

【示意图】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具体算法描述】

// 在链表 head 的第 i 个数据元素结点之前插入一个以 x 为值的新结点
void InsertLinklist(LinkList head, DataType x, int i)
{
    Node *p, *q;
    if (i == 1)
        q = head;
    else
        q = GetLinklist(head, i - 1); // 找到第 i-1 个数据元素结点
    if (q == NULL) // 第 i-1 个结点不存在
        exit("找不到插入的位置");
    else
    {
        p = malloc(sizeof(Node)); // 生成新结点
        p->data = x; // 新结点的数据赋值为 x
        p->next = q->next; // 新结点的链域指向*q的后继结点
        q->next = p; // 修改*q的链域
    }
}

【代码详解】

  1. void InsertLinklist(LinkList head, DataType x, int i)

    • 函数名称:InsertLinklist
    • 返回值类型:void,即不返回任何值
    • 参数类型:
      • LinkList head:指向链表头结点的指针(链表头结点不包含数据,其下一个节点才是链表的第一个节点)
      • DataType x:要插入的节点的值
      • int i:要插入的位置,即在第 i 个数据元素结点之前插入新节点
  2. Node *p, *q;

    • 声明指向 Node 类型的指针,p 指向新节点,q 指向第 i-1 个数据元素结点
  3. if (i == 1)

    • 如果 i 等于 1,则新节点将插入头结点之后
  4. q = head;

    • 如果 i 等于 1,则直接将 q 指向头结点
  5. else

    • 如果 i 大于 1,则需要找到第 i - 1 个数据元素结点
  6. q = GetLinklist(head, i - 1);

    • 调用 GetLinklist 函数,返回链表中第 i - 1 个数据元素结点的指针 q
  7. if (q == NULL)

    • 如果 q 为空指针,说明插入位置不存在
  8. exit("找不到插入的位置");

    • 输出错误信息并退出程序
  9. else

    • 如果 q 不为空指针,则说明插入位置存在
  10. p = malloc(sizeof(Node));

    • 动态分配一个大小为 Node 的内存空间,返回该空间的地址给指针 p
  11. p->data = x;

    • 将新节点的数据域赋值为 x
  12. p->next = q->next;

    • 将新节点的链域指向第 i 个数据元素结点,即指向 q 的后继结点
  13. q->next = p;

    • 将第 i-1 个数据元素结点的链域指向新节点,使其成为新的第 i 个数据元素结点

【注意】链接操作 p->next=q->next 和 q->next=p 两条语句的执行顺序不能颠倒,否则结点 *q 的链域值(即指向原表第i个结点的指针)将丢失。 

⑥ 删除

【算法思路】此算法描述删除第 i 个结点
  1. 找到第 i-1 个结点;若存在继续,否则结束;
  2. 删除第 i 个结点,并释放对应的内存,结束。

【算法步骤】删除运算是将表的第 i 个结点删去

  1. 找到 ai-1 的存储位置 p
  2. 令 p->next 指向 ai 的直接后继结点
  3. 释放结点 ai 的空间,将其归还给 "存储池" 

【说明】在单链表中删除第 i 个结点基本操作为:

  • 找到线性表中第 i-1 个结点,修改其指向后继的指针

【示例】删除链表 head 中的第 i 个结点:

  • 如果该结点不存在,则输出错误信息并退出,否则将该结点从链表中移除并释放其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示意图】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具体算法描述】

// 删除表 head 的第 i 个结点
void DeleteLinklist(LinkList head, int i)
{
    Node *q, *p;
    if (i == 1)
        q = head;
    else
        q = GetLinklist(head, i - 1); // 先找待删结点的直接前驱
    if (q != NULL && q->next != NULL) // 若直接前驱存在且待删结点存在
    {
        p = q->next; // p 指向待删结点
        q->next = p->next; // 移出待删结点
        free(p); // 释放已移出结点 p 的空间
    }
    else
        exit("找不到要删除的结点"); // 结点不存在
}

【代码详解】

  1. void DeleteLinklist(LinkList head, int i)

    • 函数名称:DeleteLinklist
    • 返回值类型:void,即不返回任何值
    • 参数类型:
      • LinkList head:指向链表头结点的指针(链表头结点不包含数据,其下一个节点才是链表的第一个节点)
      • int i:要删除的节点的位置,即删除第 i 个节点
  2. Node *q, *p;

    • 声明指向 Node 类型的指针 q 和 pq 指向待删结点的直接前驱,p 指向待删结点
  3. if (i == 1)

    • 如果 i 等于 1,则要删除的节点为头结点,因此将 q 指向头结点
  4. q = head;

    • 如果 i 等于 1,则将 q 指向头结点
  5. else

    • 如果 i 大于 1,则需要找到待删结点的直接前驱
  6. q = GetLinklist(head, i - 1);

    • 调用 GetLinklist 函数,返回链表中第 i - 1 个数据元素结点的指针 q
  7. if (q != NULL && q->next != NULL)

    • 如果直接前驱结点 q 不为空指针且待删结点存在
  8. p = q->next;

    • 将指针 p 指向待删结点,即 q 的后继结点
  9. q->next = p->next;

    • 将指针 q 的下一个节点指向待删结点的下一个节点,即将待删结点从链表中移出
  10. free(p);

    • 释放已移出结点 p 的空间
  11. else

    • 如果结点不存在
  12. exit("找不到要删除的结点");

    • 输出错误信息并退出程序

【注意】free(p) 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当一个结点从链表移出后,如果不释放它的空间,它将变成一个无用的结点,它会一直占用着系统内存空间,其他程序将无法使用这块空间。



四、其它运算在单链表上的实现 

(1)建表 

这个过程分为三步:

  1. 首先建立带头结点的空表
  2. 其次建立一个新结点,然后将新结点链接到头结点之后,这个结点为尾结点(也是首结点)
  3. 复建立新结点和将新结点链接到表尾这两个步骤,直到线性表中所有元素链接到单链表中,这里用 int 代替 DataType

【方法一】 通过已实现的插入算法 InsertLinklist (LinkList head, int x, int i) 来实现,依次增大插入位置 i,使新的结点链入到链表中。

【示例】建立单链表的操作

【示例代码】

// 建立单链表
LinkList CreatLinklist()
// 通过调用InitiateLinklist和Insertlinklist实现建表算法。假定0是输入结束标志
{
    // 创建头结点
    LinkList head;
    int x, i;
    head = InitiateLinklist();      // 建立空表:初始化链表,创建头结点

    // 循环插入结点
    i = 1;                          // 置插入位置初值
    scanf("%d", &x);                // 读入第一个数据元素,x为整型
    while (x != 0)                  // 输入的不是结束标志时继续插入
    {
        InsertLinklist(head, x, i); // 将输入插入到head表尾:在链表的第i个位置插入值为x的结点
        i++;                        // 修改插入位置
        scanf("%d", &x);            // 读下一元素
    }

    return head;  // 返回创建好的单链表头结点指针
}

【代码详解】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 在函数内部,首先调用 InitiateLinklist 函数建立一个空链表,并创建头结点 head
  • 然后通过循环读取数据元素并插入到单链表中,直到读取到结束标志 0 为止。
  • 每次插入时,调用 InsertLinklist 函数将数据元素插入到单链表的头部,并将插入位置 i 加 1,为下一个数据元素的插入做准备。
  • 最后,返回单链表头结点指针 head
  1. LinkList CreatLinklist()

    • 函数名称:CreatLinklist
    • 返回值类型:单链表的头结点指针,类型为 LinkList
    • 参数类型:无参数
  2. LinkList head; int x, i;

    • 定义 headx 和 i 三个变量,分别表示单链表的头结点指针、输入的数据元素和插入位置
  3. head = InitiateLinklist();

    • 调用 InitiateLinklist 创建一个空链表,即初始化链表和创建头结点,并将头结点指针赋值给 head
  4. i = 1;

    • 将插入位置初值设置为 1,表示将数据元素插入链表的第一个位置
  5. scanf("%d", &x);

    • 从标准输入中读取一个整型数据元素,存储在变量 x 中
  6. while (x != 0)

    • 当读入的数据元素不为 0 时,循环执行以下操作:
  7. InsertLinklist(head, x, i);

    • 在单链表 head 中的第 i 个位置插入一个值为 x 的新结点
  8. i++;

    • 将插入位置增加 1,为下一个数据元素的插入做准备
  9. scanf("%d", &x);

    • 从标准输入中读取下一个整型数据元素,存储在变量 x 中
  10. return head;

    • 返回创建好的单链表头结点指针 head

【方法二】方法一的算法由于每次插入都从表头开始查找,比较浪费时间:因为每次都是把新的结点链接到表尾,我们可以用一个指针指向尾结点,这样就为下一个新结点指明了插入位置

【示例 1】建立单链表的操作

【示意图】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示例代码】函数名为 CreatLinklist2,返回值为单链表的头结点指针,类型为 LinkList:

// 建立单链表
LinkList CreatLinklist2()
//q是一个LinkList类型的变量,用来指示链入位置
{
    // 创建头结点
    LinkList head;
    Node *q, *t;
    int x;
    head = (Node *)malloc(sizeof(Node));      // 创建头结点

    q = head;                                 // 尾指针置初值,指向头结点
    scanf("%d", &x);                          // 读入第一个数据元素 x
    while (x != 0)                            // 输入的不是结束标志时继续插入
    {
        t = (Node *)malloc(sizeof(Node));     // 生成一个新结点
        t->data = x;                          // 给新节点赋值
        q->next = t;                          // 新节点t插入到链表中
        q = t;                                // 修改尾指针 q,指向新的尾结点
        scanf("%d", &x);                      // 读下一元素
    }

    q->next = NULL;       // q指向尾结点,置尾结点标志
    return head;          // 返回头结点指针
}

【代码详解】

  • 这段函数代码实现了建立单链表的操作。
  • 在函数内部,一开始创建了单链表的头结点 head
  • 在循环中,使用 malloc 函数分配内存空间,为新的数据元素创建一个新的结点 t,并将输入的数据元素赋值给新结点 t 的 data 成员。
  • 然后,将新结点 t 插入到链表的末尾,并将尾指针 q 指向新的尾结点 t
  • 当遇到结束标志时,将尾结点 q 的 next 指针设置成 NULL,表示链表已经结束,最后返回单链表的头结点指针 head,表示创建成功的单链表。
  1. LinkList CreateLinklist2()

    • 函数名称:CreateLinklist2
    • 返回值类型:单链表的头结点指针,类型为 LinkList
    • 参数类型:无参数
  2. LinkList head; Node *q, *t; int x;

    • 定义 headq 和 t 三个变量,分别表示单链表的头结点指针、尾结点指针和新创建的结点指针;定义 x 表示输入的数据元素
  3. head = (Node *)malloc(sizeof(Node));

    • 使用 malloc 函数分配内存空间,分配的内存大小为 Node 结构体的大小,将分配到的内存地址赋值给头结点指针 head
  4. q = head;

    • 将尾指针 q 的初始值设为头结点 head
  5. scanf("%d", &x);

    • 从标准输入流中读取一个整型数据元素,存储在变量 x 中
  6. while (x != 0)

    • 只要输入的数据元素不是结束标志,就执行以下操作:
  7. t = (Node *)malloc(sizeof(Node));

    • 创建一个新的结点 t,使用 malloc 函数分配内存空间
  8. t->data = x;

    • 赋值新结点 t 的 data 成员,将其设置成输入的数据元素的值 x
  9. q->next = t;

    • 将新结点 t 插入到链表中,即将新结点 t 放在原尾结点 q 后面,将 q 指向新结点 t
  10. q = t;

    • 将尾指针 q 指向新的尾结点 t
  11. scanf("%d", &x);

    • 从标准输入流中读取下一个整型数据元素,存储在变量 x 中
  12. q->next = NULL;

    • 尾结点 q 的 next 指针设置为 NULL,表示链表结束
  13. return head;

    • 返回单链表的头结点指针 head,即创建成功的单链表

【方法二】方法一的算法由于每次插入都从表头开始查找,比较浪费时间:因为每次都是把新的结点链接到表尾,我们可以用一个指针指向尾结点,这样就为下一个新结点指明了插入位置

【示例 2】建立单链表的操作

【示意图】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示例代码】

// 建立单链表
LinkList CreatLinklist3()
{
    // 创建头结点
    LinkList head;                // 定义头结点
    Node *p;                      // 定义一个指向Node类型的指针,用于遍历链表
    int x;                        // 定义一个节点的数据
    head = malloc(sizeof(Node));  // 创建头结点,动态分配内存空间

    head->next = NULL;            // 头结点的next指针指向NULL
    scanf("%d", &x);              //读入节点的数据
    while (x)                     // x=0 时结束输入:如果节点数据不为0,就一直循环插入节点
    {
        p = malloc(sizeof(Node)); // 动态分配内存空间,创建新节点
        p->data = x;              // 给节点赋值
        p->next = head->next;     // 前插:插入到链表的第一个结点处
        head->next = p;           // 让头结点的next指针指向新插入的结点,从而将新节点加入到链表中
        scanf("%d", &x);          // 读入节点数据
    }

    return head; // 返回链表头结点
}

【代码详解】

  • 这个函数用于创建一个单链表,函数开头声明了一个LinkList类型的返回值,意味着这个函数返回的是链表的头结点,每个节点包含一个数据和一个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 这个函数先创建头结点,然后不断读入新节点数据,直到读入的数据为0为止。
  • 在读入新节点数据时,程序创建一个新的节点并为其赋值,然后把它加入到链表的第一个位置。
  • 这里使用的是头插法,即让新的节点指向原来的第一个节点,然后让头节点指向新节点。
  • 最后返回头节点。

 1. 定义头结点

LinkList head;    // 定义头结点
  • 首先定义了一个 LinkList 类型的头结点,LinkList 类型在函数声明时被定义为:
    typedef struct Node *LinkList;
  • 而 Node 结构体的定义如下:
    struct Node {
      int data;        // 存储节点数据
      Node *next;      // 存储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

2. 动态分配内存空间,创建头结点

  • 使用 malloc 函数分配内存空间给头结点
    head = malloc(sizeof(Node)); // 创建头结点,动态分配内存空间

3. 头结点初始化

  • 将头结点的 next 指针指向 NULL
    head->next = NULL; // 头结点的next指针指向NULL

4. 读入节点的数据,创建节点并插入链表

  • 先读入节点的数据,如果节点数据不为0,就一直循环插入节点。首先动态分配内存空间,创建一个新的节点,并为其赋值。然后将新创建的节点插入到原链表的第一个位置,也就是让新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原来的第一个节点,然后让头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新节点。这里使用了前插法,所以每次新节点插入到链表中的位置都是原来的第一个位置。
    scanf("%d", &x);  // 读入节点的数据
    while (x) {       // x=0 时结束输入, 如果节点数据不为0,就一直循环插入节点
      p = malloc(sizeof(Node)); // 动态分配内存空间,创建新节点
      p->data = x;              // 给节点赋值
      p->next = head->next;     // 前插:插入到链表的第一个结点处
      head->next = p;           // 让头结点的next指针指向新插入的结点,从而将新节点加入到链表中
      scanf("%d", &x);          // 读入节点数据
    }

5. 返回链表头结点

  • 最后返回链表的头结点
    return head;  // 返回链表头结点

【注意】

  • 在这段代码中使用了 malloc 函数动态分配内存空间,分配的内存需要在最后释放
  • 在 C++ 中不推荐使用 malloc 分配内存,而是建议使用 new 操作符,可以避免一些内存管理的问题。
  • 此外,建议在代码中加入释放节点垃圾内存的语句,防止内存泄漏的问题。

(2)删除重复结点 

① 清除单链表中值为 x 的重复结点 

【分析】清除单链表中值为 x 的重复结点

【步骤】 

  1. 找到值为 x 的第一个结点位置,p 指向该结点
  2. 从 p 所指结点开始向后查找,若存在值为x的结点,令 q 指向 x 结点前一个执行删除操作,继续查找直到链表末尾

② 清除单链表中所有重复结点 

逐步求精法分析】

整体步骤】

  1. 当未到达链表末尾时(ai 不是终端结点时)
  2. 删除 ai+1 到 an 结点中值为 ai 的结点
  3. i++
i=1
While(ai不是终端结点)
{ 删除 ai+1 到 an 结点中值为 ai 的结点
  i++
}

进一步细化分析】

进一步细化步骤】  

  1. 当未到达链表末尾时(ai 不是终端结点时)
  2. 删除 ai+1 到 an 结点中值为 ai 的结点
  3. j=i
while (j<n)
{ if(aj==ai) 删除 aj
  j++
} 
i++

【示例】删除单链表中多余的重复结点的函数

  • 函数接收一个链表的头结点指针,删除所有多余的结点,并确保每个节点的值是唯一的

【示意图】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示例代码】

// 删除表head中多余的重复结点
void PurgeLinklist(LinkList head)
{ 
    Node *p, *q, *r;  // 定义三个指向 Node 类型的指针,其中 p 为当前工作指针,q 为当前需要检查的指针,r 为需要删除的结点指针
    q = head->next;   // 初始化为当前第一个结点:q指示当前检查结点的位置,置其初值指向首结点
    while (q != NULL) // 当前检查结点*q不是尾结点时,寻找并删除它的重复结点:当当前检查指针 q 不为空时,继续循环
    {
        p = q;                  // 工作指针*p指向当前检查指针*q
        while (p->next != NULL) // 当工作指针*p的后继结点存在时:将其数据域与*q数据域比较
        { 
            if (p->next->data == q->data) // 若工作指针的下一个指针*(p->next)的数值等于当前检查指针*p的数值:若*(p->next)是*q的重复结点
            {
                r = p->next;              // 删除 r 指向待删节点
                p->next = r->next;        // 移出结点* (p->next),p->next指向原来* (p->next)的后继结点
                free(r);                  // 释放待删节点的内存空间
            }
            else 
            {
                p = p->next;              // 否则,让工作指针*p指向下一个结点,继续检查
            }
        }
        q = q->next; // 更新检查结点:更新当前检查指针*p
    }
}

【代码详解】

  • 这段代码是一个用于删除单链表中多余的重复结点的函数
  • 其基本实现思路是,以单链表中每个节点为基准,循环遍历整个链表,将每个节点与它后面的所有节点数据进行比较,当遇到相同数据的节点时,删除后面的那个节点
  • 函数接收一个链表的头结点指针,删除所有多余的结点,并确保每个节点的值是唯一的

  1. 定义三个指向 Node 类型的指针

  • 其中,p 为当前的工作指针,q 为当前需要检查的指针,r 为需要删除的结点指针
    Node *p, *q, *r; // 定义三个指向 Node 类型的指针,其中 p 为当前工作指针,q 为当前需要检查的指针,r 为需要删除的结点指针

2. 初始化检查指针

  • 将应检查的指针 q 置为当前待检查的第一个普通结点
    q = head->next; // 初始化为当前第一个结点

3. 外层循环

  • 进入外层 while 循环,当当前检查指针 q 不为空时,继续循环,直到检查完整个链表
    while (q != NULL) // 当当前检查指针 q 不为空时,继续循环

4. 内层循环

  • 进入内层 while 循环,当工作指针的后继结点存在时,将其数据域与当前待检查指针 q 的数据域比较。若 p 的后继结点是 q 的重复结点,就将 r 指向待删结点, 移出结点 (p->next),然后释放待删结点的内存空间。否则,让 p 指向下一个结点
    while (p->next != NULL) // 当工作指针的后继结点存在时

5. 更新待检查指针

  • 更新当前需要检查的指针 q
    q = q->next; // 更新当前检查指针 q

6. 物理释放内存空间

  • 在删除多余结点后,当程序已经不需要这些内存空间时,需要及时将这些空间释放,以免造成内存泄漏
    free(r); // 释放待删节点的内存空间

【注意】

  • 本函数建议使用标准库提供的容器和算法来实现


五、其它链表 

(1)循环链表 

【说明】 

  • 普通链表的终端结点的 next 值为 NULL
  • 循环链表的终端结点的 next 指向 头结点
  • 在循环链表中,从任一结点出发能够扫描整个链表

【示意图】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找到 普通链表 / 循环链表 的 尾结点 的办法:

  • 在循环链表中附设一个 rear 指针指向尾结点适用于经常适用头尾结点的链表操作中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2)双向循环链表 

① 双向循环链表 

【说明】 在链表中设置两个指针域:

  • 一个指向后继结点
  • 一个指向前驱结点
  • 这样的链表叫做双向链表

【示意图】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② 双向链表的结构体定义

【定义】双向链表的结构体定义: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struct dbnode // 定义一个双向链表的结点结构体
{ 
    DataType data;                 // 数据域
    struct dbnode *prior, *next;   // 双向指针域
};
typedef struct dbnode *dbpointer;  // 定义一个指向 dbnode 的指针类型 dbpointer
typedef dbpointer Dlinklist;       // 定义一个指向 dbnode 的指针类型 Dlinklist
  • 这段代码中,定义了一个结构体 dbnode,表示一个双向链表的结点。它包含了数据域 data 和两个指针域 prior 和 next。prior 指向当前节点的前驱结点,next 指向当前节点的后继结点。
  • 其次,定义一个指向 dbnode 结构体的指针类型 dbpointer,用来指向 dbnode 结构体类型的变量。
  • 最后,用 typedef 将 dbpointer 重新命名为 Dlinklist,表示 Dlinklist 是指向 dbnode 的指针类型。

【结点】双向链表的结点:

  • 双向循环链表适合应用在需要经常查找结点的前驱和后继的场合
  • 找前驱和后继的复杂度均为:O(1)
【示例】假设双向链表中 p 指向某节点
  • 则有 p->prior->next  与 p->next->prior 相等

③ 双向链表中结点的插入

 【说明】在 p 所指结点的后面插入一个新结点 *t,需要修改 4 个指针:

  • t->prior = p;
  • t->next = p->next;
  • p->next->prior = t;
  • p->next=t;

【示意图】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

④ 双向链表中结点的删除

【说明】设 p 指向待删结点,删除 *p 可通过下述语句完成:

  • p->prior->next = p->next;    // p 前驱结点的后链指向 p 的后继结点
  • p->next->prior = p->prior;    // p 后继结点的前链指向 p 的前驱结点
  • free(p);                                // 释放 *p 的空间
  • p->prior->next = p->next;  和  p->next->prior = p->prior; 这 2 个语句的执行顺序可以颠倒

【示意图】 

 【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503670.html



六、顺序实现与连接实现的比较 

(1)线性表与链表的优缺点 

  • 单链表的每个结点包括数据域与指针域,指针域需要占用额外空间
  • 从整体考虑,顺序表要预分配存储空间,如果预先分配得过大,将造成浪费,若分配得过小,又将发生上溢;单链表不需要预先分配空间,只要内存空间没有耗尽,单链表中的结点个数就没有限制

(2)时间性能的比较

顺序表 链表
读表元 O(1) 读表元 O(n)
定位(找x) O(n) 定位(找x) O(n)
插入 O(n) 插入 O(n)
删除 O(n) 删除 O(n)

到了这里,关于【数据结构导论】第 2 章:线性表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数据结构--队列的基本概念

    队列其实是一种受限制的线性表 队列(Queue):是 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 color{red}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 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 的线性表 重要术语: 队头、队尾、空队列 队列的特点: 先进先出 color{green}先进先出 先进先出 First In First Out ( F l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45)
  • 数据结构:图的基本概念

    图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表示多对多的关系。 图(Graph)是由顶点的有穷非空集合和顶点之间边的集合组成,通常表示为:G(V, E),其中,G表示一个图,V是图G中顶点的集合,E是图G中边的集合。 在图中需要注意的是: 线性表和树可以看做特殊的图。 线性表中我们把数据

    2023年04月12日
    浏览(42)
  • 数据结构 - 基本概念和术语

    基础概念之间的关系大致如下: 数据 数据对象 数据元素 数据项 类比数据库,这四个概念代表的含义如下所示: 数据:整个数据库的所有数据 数据对象:这个数据库的一张表,比如学籍表 数据元素:学籍表里的一条记录 数据项:学籍表里的一个字段值 概念:能输入计算机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45)
  • 简单介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数据 数据(Data)是 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是 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例如:整数、字符串、图形、图像、声音和动画等 数据元素 数据元素(Data Element)是 数据的基本单位 ,有时也可被称为元素、记录等。 在计算机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

    2024年02月19日
    浏览(40)
  • 数据结构之数据结构要学什么,基本概念,三要素

          我从大二上学期的时候学了数据结构,但是当时对数据结构的重要性并不太重视,直到在升大三的暑假,才意识到数据结构对以后学语言和找工作方面的重要性,所以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尝试着结合b站上王道考研数据结构课,来记录自己对知识和代码的理解。    

    2024年02月15日
    浏览(41)
  • 【玩转408数据结构】线性表——定义和基本操作

            线性表是算法题命题的重点,该类题目实现相对容易且代码量不高,但需要最优的性能(也就是其时间复杂度以及空间复杂度最优),这样才可以获得满分。所以在考研复习中,我们需要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在平时多进行代码练习。当然在考场上,我们并不一

    2024年02月19日
    浏览(44)
  • 【数据结构】二叉树的基本概念

    树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它是由n(n=0)个有限结点组成一个具有层次关系的集合。把它叫做树是因为它看起来像一棵倒挂的树,也就是说它是根朝上,而叶朝下的 子树不能有交集,就是不能有闭环.N个节点两个一条边,所以是N-1个边,父节点的概念在下面讲. 节点的度

    2024年02月08日
    浏览(42)
  • 图论-图的基本概念与数据结构

    无向图 边是没有方向的,也就是双向的 结点 V = { v 1 , v 2 , . . . , v 7 } mathcal{V} = { v_1,v_2,...,v_7} V = { v 1 ​ , v 2 ​ , ... , v 7 ​ } 边 ε = { e 1 , 2 , e 1 , 3 , . . . , e 6 , 7 } varepsilon = {e_{1,2},e_{1,3},...,e_{6,7}} ε = { e 1 , 2 ​ , e 1 , 3 ​ , ... , e 6 , 7 ​ } 图 G = { V , ε } mathcal{G} = { math

    2024年02月08日
    浏览(46)
  • 数据结构6.1:树的基本概念

    为什么需要树这种数据结构 1,数组存储方式的分析 优点:通过索引访问元素,速度块,对于有序数组还可以用二分查找提高检索速度 缺点:如果要检索具体的某个值,或者需要增删(需要创建新数组)会比较麻烦 2,链式存储方式的分析 优点:增删效率优秀 缺点:检索效率低 3,树存储方式

    2024年04月11日
    浏览(35)
  • 【全面突击数据结构与算法001】绪论篇,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 作 者 主 页 :👉CSDN丨博客园 🏆 学 习 交 流 :👉在下周周ovoの社区 💎全 面 突 击 数 据 结 构 与 算 法 系 列 专 栏: 👉 数据结构与算法专栏 PS:本篇文章主要综合了【王道数据结构与算法】与我的个人笔记与理解,如果文章有任何错误欢迎各位大佬的指出 快期末考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45)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