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基础介绍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网络的基础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网络的基础介绍

1. 网络发展

很早之前,计算机之间相互独立,也就是独立模式。
网络的基础介绍
这样的效率是非常低效,以及非常麻烦。也就出现了网络互联: 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完成数据共享。
网络的基础介绍
那么它们是如何连接起来的呢?下面从计算机结构来理解计算机通过网络互联的可能性
网络的基础介绍
这是前面说过的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我们从输入设备输入到存储器,然后CPU从存储器取数据进行运算,把结果再写到存储器中,再由输出设备输出。
那么这些硬件是如何进行数据交互的
答案是:设备和设备间是有"线"连接起来的
其实多主机连接,本质上其实也是通过"线"连接起来的。它们通过输出设备(网卡)相连。一台机器,线比较短,但多台机器想要互联,它们的线就比较长。其实计算机体系结构本质也可以被看作一个小型网络
主机内,"线"比较短,会造成信号干扰。跨主机,"线"比较长,但会造成可靠性降低(丢失数据),效率降低,如何找到对方一些问题。然后我们需要根据这些问题去学习网络。

局域网LAN: 计算机数量更多了, 通过交换机和路由器连接在一起
网络的基础介绍
广域网WAN: 将远隔千里的计算机都连在一起
网络的基础介绍

2. 认识 “协议”

“协议” 是一种约定,计算机之间的传输媒介是光信号和电信号。通过 “频率” 和 “强弱” 来表示 0 和 1 这样的信息。要想传递各种不同的信息, 就需要约定好双方的数据格式。
网络的基础介绍
通信的两台主机,约定好协议就可以了么?
计算机生产厂商有很多,计算机操作系统也有很多,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还是有很多,这些也需要约定好协议。如何让这些不同厂商之间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顺畅的通信? 就需要有人站出来约定一个共同的标准。这就是网络协议。

3. 网络协议初识

3.1 协议分层

首先,我们要知道软件也是可以分层的,比如说我们以前写代码都写在main函数里,后面我们可以把部分功能可以写到函数里面。这叫做软件分层。
软件分层的优点:
1.软件在分层的同时,也把问题归类了,方便查出问题所在。
2.分层的本质在软件上解耦。
3.便于进行软件维护

而网络本身的代码,就是层状结构。

举个例子:
网络的基础介绍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的协议只有两层。但是实际的网络通信会更加复杂,需要分更多的层次。
层状结构下的网络协议,我们认为同层协议都可以认为自己在和对方直接通信,忽略底层细节。所以,同层之间一定要有自己的协议

4. OSI七层模型

OSI(开放系统互连)七层网络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一个逻辑上的定义和规范。把网络从逻辑上分为了7层。每一层都有相对应的物理设备。OSI 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其最主要的功能使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但是,它既复杂又不实用,并且在真正去实现的时候,会话层和表示层是根据情况来实现的,所以我们按照TCP/IP五(或四)层模型来讲解。

4.1 TCP/IP五层(或四层)模型

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它还包括许多协议,组成了TCP/IP协议簇。
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5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物理层:负责光/电信号的传递方式. 比如现在以太网通用的网线(双绞线)、早期以太网采用的的同轴电缆(现在主要用于有线电视)、光纤, 现在的wifi无线网使用电磁波等都属于物理层的概念。物理层的能力决定了最大传输速率、传输距离、抗干扰性等. 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负责设备之间的数据帧的传送和识别。例如网卡设备的驱动、帧同步(就是说从网线上检测到什么信号算作新帧的开始)、冲突检测(如果检测到冲突就自动重发)、数据差错校验等工作。有以太网、令牌环网, 无线LAN等标准. 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负责地址管理和路由选择。例如在IP协议中, 通过IP地址来标识一台主机, 并通过路由表的方式规划出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的线路(路由)。路由器工作在网路层

传输层:负责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如传输控制协议 (TCP),能够确保数据可靠的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

应用层:负责应用程序间沟通,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文件传输协议、网络远程访问协议等。我们的网络编程主要就是针对应用层

网络的基础介绍
物理层我们考虑的比较少,因此很多时候也可以称为 TCP/IP四层模型。
一般而言,对于一台主机,它的操作系统内核实现了从传输层到物理层的内容。

5. 网络传输基本流程

5.1 同一个网段内的主机文件传输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网络和操作系统的关系
网络的基础介绍
物理层对应的就是硬件,数据链路层对应的就是驱动程序,网络层和传输层对应的就是操作系统,而系统调用上面的就是应用层,像一些lib库,shell外壳,指令就是应用层。而应用层上面就是我们的用户。

结论:网络协议栈是隶属于OS的,操作系统内部,有一个模块就叫做tcp/ip协议

那么两个主机间传输数据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呢
如下图所示:
网络的基础介绍
用户从应用层发送信息,到物理层,再从另外一个物理层到应用层到我们的用户。
体系结构直接决定,数据包在主机内进行流动的时候,一定是要进行自顶向下或者自底向上进行流动的

下面重新认识一下协议,在计算机视角,是如何看待协议的呢
主要体现在代码逻辑上和数据上。
假如我们买了一个鼠标,实际上快递员给你的是一个包裹,里面有鼠标。原因在包裹上有一个快递单,这个快递单就是一份数据,用来作为快递公司和快递点,快递小哥之间的协议。所以,为了维护协议,一定要在被传输的数据上,新增其它数据(协议数据)

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下面的流程图
网络的基础介绍
假设主机A的用户发了一条消息叫你好,根据体系结构决定,数据包在主机内进行流动的时候,要自顶向下进行流动。在经过应用层的时候,会添加一份应用层的协议数据。
网络的基础介绍
应用层会通过接口把数据传给传输层。
网络的基础介绍
也是如此,传输层也会添加自己的协议数据。
网络的基础介绍
每一层都是如此,物理层是硬件,不需要添加协议数据。然后由主机A的物理层传输给主机B的物理层。
网络的基础介绍
然后主机B根据体系结构,数据包在主机内进行流动的时候,要自底向上进行流动。在链路层的时候,会把和它相关的协议数据取下,拿出它的消息。
网络的基础介绍
在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也是同样的道理,把对应的协议数据取下,拿出对应的消息。
网络的基础介绍
那么主机A的过程叫做数据的封装,主机B的过程叫做数据的解包
我们把每一层的数据交付给下一层的时候,给它添加本层的"协议数据",也被叫做报头。拼接在原始数据的开头。

如果两台主机,处于同一个局域网,这两台主机,能够直接通信吗
答案是:可以的。这个局域网也叫做以太网,是一种局域网标准

局域网通信的原理

每一台主机都要有唯一的标识,也就是该主机对应的MAC地址,实际上这个MAC地址就是我们网卡地址。主要作用在局域网

任何一台主机,在任何时刻,都可以随时发消息。这叫做碰撞域。这样就会无法准确的收到对应的消息,但是可以识别碰撞(碰撞检测),然后执行碰撞避免,最后再发消息

以太网站在系统角度,它就是一种临界资源

5.2 认识MAC地址

那么我们如何查看Linux下的MAC地址呢
网络的基础介绍
黄色框的就叫做MAC地址,长度为48位,及6个字节。一般用16进制数字加上冒号的形式来表示
MAC地址用来识别数据链路层中相连的节点,在网卡出厂时就确定了,不能修改。 mac地址通常是唯一的(虚拟机中的mac地址不是真实的mac地址,可能会冲突; 也有些网卡支持用户配置mac地址)。

5.3 跨网段的主机文件传输

上面说的是同一个网段内的两台主机进行文件传输,我们再说一下:跨网段的主机的文件传输,数据从一台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传输过程中要经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
网络的基础介绍
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来连接起来。它至少要有2个网络接口,甚至2张网卡,我们从一方发送给另外一方时,必须通过路由器。

流程图如下
网络的基础介绍
我们把信息发送到路由器,此时需要引入一个IP地址。它和MAC的区别是什么呢?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想从北京到南京,中间要在西安转站。我们会说从北京来,到南京去。还有一种说法:上一站从北京来,下一站去西安,或者上一站从西安来,下一站去南京。
第一种说法,是最开始的起始地和最终目的地,对应的就是IP地址。起始地就是源IP,目的地就是目的IP。
第二种说法,对应的MAC地址,也就是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

MAC地址,用在局域网中,标识主机的唯一性。
IP地址,用在广域网(公网)中,标识主机的唯一性

网络的基础介绍
当我们从以太网发送到路由器时,会解包。然后再发送到令牌环。
网络的基础介绍
发送到令牌环时会重新添加新的报头。
网络的基础介绍
后面的过程都是一样的了。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所有的IP向上的协议,发送和接受主机看到的数据是一模一样的。它屏蔽了底层网络的差异

6. 数据包封装和分用

网络的基础介绍
现在有一个数据帧向上传输的时候,其实每一层都有许多协议,那么它怎么知道去掉的是IP的报头,而不是arp/rarp的报头呢?
数据包添加报头的时候,也要考虑未来解包的时候,将自己的有效载荷交付给上层的哪一个协议。这个过程叫做有效载荷分用的过程
网络的基础介绍
一般而言,任何报头属性里面,一定要存在的一些字段能支持我们进行封装和解包,并且也要支持分用

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叫做段,在网络层叫做数据报,在链路层叫做帧。
应用层数据通过协议栈发到网络上时,每层协议都要加上一个数据首部,称为封装。
首部信息中包含了一些类似于首部有多长,载荷有多长, 上层协议是什么等信息
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507760.html

到了这里,关于网络的基础介绍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网络】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入门

    🦄 个人主页——🎐个人主页 🎐✨🍁 🪁🍁🪁🍁🪁🍁🪁🍁 🪁🍁🪁🍁🪁🍁🪁 🪁🍁🪁🍁🪁🍁🪁🍁🪁🍁🪁🍁 感谢点赞和关注 ,每天进步一点点!加油! 目录 一、什么是网络 二、互联网的组成 三、计算机网络分类 3.1 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分类 3.2 按照网络的使

    2024年02月08日
    浏览(48)
  •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解释

    ​   1. 什么是网络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需要计算机之间互相通信,共享软件和数据,即以多个计算机协同⼯作来完成业务,于是有了网络互连。 网络互连: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起,完成数据共享。 数据共享本质是网络数据传输,即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来传输数据,也

    2024年01月24日
    浏览(48)
  • 【计算机网络基础】期中测试

    在OSI 参考模型中,( B )利用通信子网提供的服务实现两个用户进程之间端到端的通信,在这个层次模型中,如果用户A需要通过网络向用户B传送数据,那么首先将数据送入应用层,在该层给它附加控制信息后送入表示层;在表示层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变换并加上头部后送入会话层

    2024年02月10日
    浏览(45)
  • 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层协议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网络数据包嗅探器Wireshark的使用; 2、理解IP协议,掌握IP分组格式和IP分片; 3、理解ICMP协议。 二、实验内容 (主要包括实验设计、实验环境、实验步骤、测试数据和实验结果) 1、通过使用ping命令,截获报文,分析IP数据报的格式和IP分片; 2、通过使

    2024年02月04日
    浏览(55)
  • 【网络安全】1.2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非常大的主题,但在我们开始深入探讨网络安全之前,我们需要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本章将涵盖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网络的类型,网络的工作原理,以及一些常用的网络技术和协议。 计算机网络是由两台或更多的计算机组成的系统,这些计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51)
  • 【计算机网络基础】章节测试4 网络层

    R1与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图(a)所示。如果R1收到R2发送的如图(b)所示的(V,D)报文,更新之后的R1的4个路由表项的距离从上到下依次为0、4、4、2,那么图 (b)中a、b、c、d 可能的数据一个是( C )。 A. 1、2、2、1 B. 2、2、3、1 C. 3、

    2024年02月02日
    浏览(77)
  •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一章

    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三网:有线电视网络、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 三网融合: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将有线电视、电信网络通过0/1编码等方式展现进行融合,从而实现计算机网络实现视频、电话等其他网络功能。 四网:电网+三网。 四网融合:计算机网络控制实现有限电视

    2024年02月13日
    浏览(47)
  • Linux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论

    1、网络 网络是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网络中的结点可以是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通俗地说就是把不同的主机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网络,构成网路的目的是为了信息交互、资源共享。 网络设备有: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 传输介质有:双绞线、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45)
  • 计算机网络基础学习指南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研发/运维工程师都需掌握的知识,但往往会被忽略。 今天,我将对计算机网络基础学习进行详细阐述,涵盖 TCP / UDP协议、Http协议、Socket等,希望你们会喜欢。 1.1 简介 定义 计算机网络的各层 + 其协议的集合。 作用 定义该计算机网络的所能完成的功能。

    2024年02月09日
    浏览(45)
  •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六章

    1.1.1 客户/服务器(C/S)模型 1.1.2 P2P模型 网际报文存取协议IMAP 5.2.1 HTTP协议的特点 5.2.2 HTTP协议的连接方式 5.2.3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报文结构

    2024年02月16日
    浏览(43)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