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学习笔记
源码升级
- Vue2是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实现响应式,Vue3是通过
Proxy
实现响应式 - 重写虚拟DOM的实现和Tree-Sharking
一、创建Vue3工程
1.1 使用Vue-cli创建
官方文档:Vue-cli
## 查看@vue/cli版本,确保@vue/cli版本在4.5.0以上
vue --version vue -V
## 安装或者升级你的@vue/cli
npm install -g @vue/cli
## 创建
vue create vue_test
## 启动
cd vue_test
npm run serve
1.2 使用Vite创建
官方文档:V3
vite官网:Vite
## 创建工程
npm init vite-app <myapp>
## 进入工程目录
cd <myapp>
## 安装依赖
npm install
## 运行
npm run dev
什么是vite?—— 官网定义是下一代前端构建工具。
优势如下:
- 开发环境中,无需打包操作,可快速的冷启动。
- 轻量快速的热重载(HMR)。
- 真正的按需编译,不再等待整个应用编译完成。
传统构建图
vite构建
1.3 分析工程结构
vue-cli创建工程结构
D:\vscode\vue3-combat
├── public
| ├── favicon.ico
| └── index.html
├── src
| ├── assets
| | └── logo.png
| ├── components
| | └── HelloWorld.vue
| ├── App.vue
| └── main.js
├── babel.config.js
├── jsconfig.json
├── package-lock.json
├── package.json
├── README.md
└── vue.config.js
main.js
-----------Vue3-------------------------
import { createApp }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vue'
const app = createApp(App)
app.mount('#app')
-----------Vue2-------------------------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
const vm = new Vue({
render:h=>h(App)
})
vm.$mount('#app')
- Vue2中是new Vue的构造函数 VUe3是引入createApp的工厂函数
- 上述app实际上比vm更
轻
App.vue
对比Vue2,发现:模板语法可以没有根标签
二、常用Composition Api
常用的组合式api
2.1 setup
setup:Vue3中的新的配置项,是一个函数,是所有组合式api的表演台
,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语法糖
功能:
- 组件中所用到的:数据、方法等等,均要配置在setup中。
写法1:
<script>
import {ref}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因为setup里面的数据是没有响应式的,所以这里需要借助ref属性,ref属性需要从vue中按需引入
//简单的来说ref就是将简单数据类型变为响应式数据,从而达到点击改变文字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了ref后想要改变属性内容就需要.value(想要更多了解ref的可以自行查询,这里不做过多解释)
const text =ref('Hello Vue')
const btn=()=>{
text.value='我爱VUE'
}
return{ text, btn}
}
}
</script>
【推荐】写法2:
<template>
<button @click="btn"> {{ text }}</button>
</template>
<script setup >
import { ref } from 'vue'
const text = ref('Hello Vue')
const btn = () => {
text.value = '我爱VUE';
}
</script>
注意点:
不和Vue2.x混用
- Vue2.x配置(data、methos、computed…)中可以访问到setup中的属性、方法。
- 但在setup中不能访问到Vue2.x配置(data、methos、computed…)。
- 如果有重名, setup优先。
2.2 ref函数
作用:直接定义一个响应式数据,区分开Vue2.x用Object.defineProperty的方式
不同于ref属性(仍然可以使用)
<script setup >
import { ref } from 'vue'
const text = ref('Hello Vue')
</script>
这里的text变成了refimpl引用实现对象
,要想变成响应式数据就要用到ref,refImpl{ getter/setter value }实际上就是数据劫持
如果是对象类型,会生成proxy对象,就不需要在内置属性加value
注意点:
- 接收的数据可以是:基本类型、也可以是对象类型。
- 基本类型的数据:响应式依然是靠
Object.defineProperty()
的get
与set
完成的。 - 对象类型的数据:内部 “ 求助 ” 了Vue3.0中的一个新函数——
reactive
函数。
2.3reactive函数
- 作用: 定义一个对象类型的响应式数据(基本类型不要用它,要用
ref
函数) - 语法:
const 代理对象= reactive(源对象)
接收一个对象(或数组),返回一个代理对象(Proxy的实例对象,简称proxy对象) - 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是“深层次的”。
- 内部基于 ES6 的 Proxy 实现,通过代理对象操作源对象内部数据进行操作。
例如
<script setup lang="ts">
import { reactive } from 'vue'
const obj = reactive({ number: 0 })
</script>
2.4Vue3的响应式
Vue2.x中的响应式
-
实现原理:
-
对象类型: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
对属性的读取、修改进行拦截(数据劫持)。 -
数组类型:通过重写更新数组的一系列方法来实现拦截。(对数组的变更方法进行了包裹)。
let p = { age : 22, name : 'yovvis' } let person = {} Object.defineProperty(person,'age',{ value: 18, ennumberable: true, // 控制属性是否可以被枚举,默认值是false writable: true, // 控制属性是否可以被修改,默认值是false configurable: true // 控制属性是否可以被删除,默认值是false // 当有人读取person的age属性时,get函数(getter)就会被调用,返回就是age值 get(){ console.log("有人读取age属性了"); return number }, // 当有人修改person的age属性时,set函数(setter)就会被调用,且会收到修改值 set(value){ console.log('有人读取age属性了'); number = value } })
-
-
存在问题:
- 新增属性、删除属性, 界面不会更新。(这里需要用到vc.$set())
- 直接通过下标修改数组, 界面不会自动更新。
Vue3.x中的响应式
借助window.proxy window.Reflect(对比object.defineProperty多了返回值)
-
实现原理:
-
通过Proxy(代理): 拦截对象中任意属性的变化, 包括:属性值的读写、属性的添加、属性的删除等。
-
通过Reflect(反射): 对源对象的属性进行操作。
-
MDN文档中描述的Proxy与Reflect:
-
Proxy: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JavaScript/Reference/Global_Objects/Proxy
-
Reflect: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JavaScript/Reference/Global_Objects/Reflect
new Proxy(data, { // 拦截读取属性值 get (target, prop) { return Reflect.get(target, prop) }, // 拦截设置属性值或添加新属性 set (target, prop, value) { return Reflect.set(target, prop, value) }, // 拦截删除属性 deleteProperty (target, prop) { return Reflect.deleteProperty(target, prop) } }) proxy.name = 'tom'
-
-
proxy
解决了vue2中数组数据的响应式
2.5 reactive对比ref
三个角度
- 从定义数据角度对比:
- ref用来定义:基本类型数据。
- reactive用来定义:对象(或数组)类型数据。
- 备注:ref也可以用来定义对象(或数组)类型数据, 它内部会自动通过
reactive
转为代理对象。
- 从原理角度对比:
- ref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
的get
与set
来实现响应式(数据劫持)。 - reactive通过使用Proxy来实现响应式(数据劫持), 并通过Reflect操作源对象内部的数据。
- ref通过
- 从使用角度对比:
- ref定义的数据:操作数据需要
.value
,读取数据时模板中直接读取不需要.value
。 - reactive定义的数据:操作数据与读取数据:均不需要
.value
。
- ref定义的数据:操作数据需要
2.6 计算属性与监视
computed
-
与Vue2.x中computed配置功能一致
-
写法
<script setup > import {computed} from 'vue' //计算属性——简写 const fullName = computed(()=>{ return person.firstName + '-' + person.lastName }) //计算属性——完整 const fullName = computed({ get(){ return person.firstName + '-' + person.lastName }, set(value){ const nameArr = value.split('-') person.firstName = nameArr[0] person.lastName = nameArr[1] } }) } </script>
watch
-
与Vue2.x中watch配置功能一致
-
两个小“坑”:
- 监视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时:
oldValue无法正确获取
、强制开启了深度监视(deep配置失效)。 - 监视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中某个属性时:deep配置有效。
- 监视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时:
//情况一:监视ref定义的响应式数据
watch(sum,(newValue,oldValue)=>{
console.log('sum变化了',newValue,oldValue)
},{immediate:true})
//情况二:监视多个ref定义的响应式数据
watch([sum,msg],(newValue,oldValue)=>{
console.log('sum或msg变化了',newValue,oldValue)
})
/* 情况三:监视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
若watch监视的是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则无法正确获得oldValue!!
若watch监视的是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则强制开启了深度监视
*/
watch(person,(newValue,oldValue)=>{
console.log('person变化了',newValue,oldValue)
},{immediate:true,deep:false}) //此处的deep配置不再奏效
//情况四:监视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中的某个属性
watch(()=>person.job,(newValue,oldValue)=>{
console.log('person的job变化了',newValue,oldValue)
},{immediate:true,deep:true})
//情况五:监视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中的某些属性
watch([()=>person.job,()=>person.name],(newValue,oldValue)=>{
console.log('person的job变化了',newValue,oldValue)
},{immediate:true,deep:true})
//特殊情况
watch(()=>person.job,(newValue,oldValue)=>{
console.log('person的job变化了',newValue,oldValue)
},{deep:true})
//此处由于监视的是reactive素定义的对象中的某个属性,所以deep配置有效
对于ref定义的基本类型不需要.value,对于refImpl{ }对象里面任何一个属性变化都能监视到。
let person = {
name:'',
age:12,
}
watch(person,(newValue,oldValue)=>{
})
watch(person.value,(newValue,oldValue)=>{
})
// 这里.value是实际上是监测地址有没有变化,也就是说实际上value是通过proxy生成的对象
watchEffect
-
watch的套路是:既要指明监视的属性,也要指明监视的回调。
-
watchEffect的套路是:不用指明监视哪个属性,监视的回调中用到哪个属性,那就监视哪个属性。
-
watchEffect有点像computed:
- 但computed注重的计算出来的值(回调函数的返回值),所以必须要写返回值。
- 而watchEffect更注重的是过程(回调函数的函数体),所以不用写返回值。
//watchEffect所指定的回调中用到的数据只要发生变化,则直接重新执行回调。
watchEffect(()=>{
const x1 = sum.value
const x2 = person.age
console.log('watchEffect配置的回调执行了')
})
2.7 生命周期
setup()里面组合式api先执行
2.8 自定义Hook函数
把setup里面组合式api封装
创建src/hooks/useXXX.js
很类似mixin
混入
2.9 toRef(s)
-
作用:创建一个 ref 对象,其value值指向另一个对象中的某个属性。
-
语法:
const name = toRef(person,'name')
这里直接让name指向了person的地址 -
应用: 要将响应式对象中的某个属性单独提供给外部使用时。
-
扩展:
toRefs
与toRef
功能一致,但可以批量创建多个 ref 对象,语法:toRefs(person)
案例:
toRef
<script setup >
import { toRef } from 'vue'
let obj = { name: 'alice', age: 12 };
let newObj = toRef(obj, 'name');// toRef的本质时让obj.name的引用指向了变量newObj
newObj.value = 'Tom'; // 由于obj.name的引用地址也指向了newObj所以修改newObj也会修改obj.name的值
console.log(obj, newObj)
</script>
toRefs
<script setup >
import { toRefs } from 'vue'
let obj = { name: 'alice', age: 12 };
let { name, age } = toRefs(obj); // toRefs的本质是让obj.name和obj.age的引用指向了变量name和age
name.value = 'Tom'; // 由于obj.name的引用地址也指向了name所以修改name也会修改obj.name的值
age.value = 18; // 由于obj.age的引用地址也指向了age所以修改age也会修改obj.age的值
console.log(obj, name, age)
</script>
三、其它Composition API
3.1 shallowReactive/Ref
-
shallowReactive:只处理对象最外层属性的响应式(浅响应式)。
-
shallowRef:只处理
基本数据类型
的响应式,不处理对象数据。 -
什么时候使用?
- 如果有一个对象数据,结构比较深, 但变化时只是外层属性变化 ===> shallowReactive。
- 如果有一个对象数据,后续功能不会修改该对象中的属性,而是生新的对象来替换 ===> shallowRef。
shallowReactive
const state = shallowReactive({
foo: 1,
nested: {
bar: 2
}
})
// 改变 state 本身的性质是响应式的
state.foo++
// ...但是不转换嵌套对象
isReactive(state.nested) // false
state.nested.bar++ // 非响应式
shallowRef
<template>
<div @click="ageAdd">
<button>name:{{ shallowRefObj.name }} </button>
<button>age:{{ shallowRefObj.age }} </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setup >
const shallowRefObj = shallowRef({ name: 'alice', age: 12 });
const ageAdd = () => {
shallowRefObj.value.name = 'Tom';
shallowRefObj.value.age++
console.log(shallowRefObj.value) //值会变化,视图不会更新
}
</script>
3.2 shallow(readonly)
其他组件给了响应式数据,然后本组件不能修改
-
readonly: 让一个响应式数据变为只读的(深只读)。
const person = readonly(person) //处理完了队person对象覆盖
-
shallowReadonly:让一个响应式数据变为只读的(浅只读)。
-
应用场景: 不希望数据被修改时。
3.3 (to/mark)Raw
-
toRaw:
- 作用:将一个由
reactive
生成的响应式对象转为普通对象。 - 使用场景:用于读取响应式对象对应的普通对象,对这个普通对象的所有操作,不会引起页面更新。
- 作用:将一个由
-
markRaw:
-
作用:标记一个对象,使其永远不会再成为响应式对象。
let car ={ name :'奔驰', price : 20, } person.car = car;// 这里就是通过proxy将car变成了响应式对象, person.car = markRow(car) //标记完就直接原object
-
应用场景:
- 有些值不应被设置为响应式的,例如
复杂的第三方类库
等。 - 当渲染具有不可变数据源的大列表时,跳过响应式转换可以
提高性能
。
- 有些值不应被设置为响应式的,例如
-
3.4 customRef
-
作用:创建一个自定义的 ref,并对其依赖项跟踪和更新触发进行显式控制。
-
实现防抖效果:
<template>
<input type="text" v-model="keyword">
<h3>{{keyword}}</h3>
</template>
<script>
import {ref,customRef}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name:'Demo',
setup(){
// let keyword = ref('hello') //使用Vue准备好的内置ref
//自定义一个myRef
function myRef(value,delay){
let timer
//通过customRef去实现自定义
return customRef((track,trigger)=>{
return{
get(){
track() //告诉Vue这个value值是需要被“追踪”的
return value
},
set(newValue){
clearTimeout(timer)
timer = setTimeout(()=>{
value = newValue
trigger() //告诉Vue去更新界面
},delay)
}
}
})
}
let keyword = myRef('hello',500) //使用程序员自定义的ref
return {
keyword
}
}
}
</script>
3.5 provide与inject
跨级组件
-
作用:实现祖与后代组件间通信
-
套路:父组件有一个
provide
选项来提供数据,后代组件有一个inject
选项来开始使用这些数据 -
具体写法:
- 祖组件中:
setup(){ ...... let car = reactive({name:'奔驰',price:'40万'}) provide('car',car) ...... }
- 后代组件中:
setup(props,context){
......
const car = inject('car')
return {car}
......
}
3.6 响应式数据的判断
- isRef: 检查一个值是否为一个 ref 对象
- isReactive: 检查一个对象是否是由
reactive
创建的响应式代理 - isReadonly: 检查一个对象是否是由
readonly
创建的只读代理 - isProxy: 检查一个对象是否是由
reactive
或者readonly
方法创建的代理
四、Composition API 的优势
4.1 option Api
4.2 Composition API
五、新的组件
5.1 Fragment
- 在Vue2中: 组件必须有一个根标签
- 在Vue3中: 组件可以没有根标签, 内部会将多个标签包含在一个Fragment虚拟元素中
- 好处: 减少标签层级, 减小内存占用
5.2 Teleport
- 什么是Teleport?——
Teleport
是一种能够将我们的组件html结构移动到指定位置的技术。
<teleport to="移动位置">
<div v-if="isShow" class="mask">
<div class="dialog">
<h3>我是一个弹窗</h3>
<button @click="isShow = false">关闭弹窗</button>
</div>
</div>
</teleport>
5.3 Suspense
-
等待异步组件时渲染一些额外内容,让应用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
使用步骤:
- 异步引入组件
import {defineAsyncComponent} from 'vue'
const Child = defineAsyncComponent( () =>import('./components/Child.vue') )
-
-
使用
Suspense
包裹组件,并配置好default
与fallback
<template> <div class="app"> <h3>我是App组件</h3> <Suspense> <template v-slot:default> <Child/> </template> <template v-slot:fallback> <h3>加载中.....</h3> </template> </Suspense> </div> </template>
-
六、其他
6.1全局API的转移
-
Vue 2.x 有许多全局 API 和配置。
-
例如:注册全局组件、注册全局指令等。
//注册全局组件 Vue.component('MyButton', { data: () => ({ count: 0 }), template: '<button @click="count++">Clicked {{ count }} times.</button>' }) //注册全局指令 Vue.directive('focus', { inserted: el => el.focus() }
-
-
Vue3.0中对这些API做出了调整:
-
将全局的API,即:
Vue.xxx
调整到应用实例(app
)上2.x 全局 API( Vue
)3.x 实例 API ( app
)Vue.config.xxxx app.config.xxxx Vue.config.productionTip 移除 Vue.component app.component Vue.directive app.directive Vue.mixin app.mixin Vue.use app.use Vue.prototype app.config.globalProperties
-
6.2其他改变
-
data选项应始终被声明为一个函数。
-
过度类名的更改:
-
Vue2.x写法
.v-enter, .v-leave-to { opacity: 0; } .v-leave, .v-enter-to { opacity: 1; }
-
Vue3.x写法
.v-enter-from, .v-leave-to { opacity: 0; } .v-leave-from, .v-enter-to { opacity: 1; }
-
-
移除keyCode作为 v-on 的修饰符,同时也不再支持
config.keyCodes
-
移除
v-on.native
修饰符-
父组件中绑定事件
<my-component v-on:close="handleComponentEvent" v-on:click="handleNativeClickEvent" />
-
子组件中声明自定义事件
<script> export default { emits: ['close'] } </script>
-
-
移除过滤器(filter)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518880.html
过滤器虽然这看起来很方便,但它需要一个自定义语法,打破大括号内表达式是 “只是 JavaScript” 的假设,这不仅有学习成本,而且有实现成本!建议用方法调用或计算属性去替换过滤器。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518880.html
,
.v-leave-to {
opacity: 0;
}
.v-leave,
.v-enter-to {
opacity: 1;
}
```
-
Vue3.x写法
.v-enter-from, .v-leave-to { opacity: 0; } .v-leave-from, .v-enter-to { opacity: 1; }
-
移除keyCode作为 v-on 的修饰符,同时也不再支持
config.keyCodes
-
移除
v-on.native
修饰符-
父组件中绑定事件
<my-component v-on:close="handleComponentEvent" v-on:click="handleNativeClickEvent" />
-
子组件中声明自定义事件
<script> export default { emits: ['close'] } </script>
-
-
移除过滤器(filter)
过滤器虽然这看起来很方便,但它需要一个自定义语法,打破大括号内表达式是 “只是 JavaScript” 的假设,这不仅有学习成本,而且有实现成本!建议用方法调用或计算属性去替换过滤器。
到了这里,关于vue3学习笔记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