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半监督学习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机器学习半监督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半监督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的方法,它结合了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的特点。在半监督学习中,训练数据中只有一部分数据是带有标签的,另外一部分数据是没有标签的。

半监督学习的目标是通过利用未标记数据的信息来提高模型的性能。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数据,因为在许多应用中,有大量的未标记数据可用,但是标记数据往往很难获取或很昂贵。

半监督学习的应用包括图像分类、文本分类、语音识别、网络安全和异常检测等。在这些应用中,半监督学习可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从而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半监督学习算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半监督学习算法:

  1. 自训练(Self-Training):自训练是一种基于标记数据的半监督学习方法。该方法利用带标签数据训练一个初始模型,然后使用该模型对未标记数据进行预测,并将置信度高的数据加入到标记数据中,然后重新训练模型,迭代这个过程直到模型收敛。

  2. 协同训练(Co-Training):协同训练是一种基于多个分类器的半监督学习方法。该方法将特征分成两个不相交的集合,然后训练两个分类器,每个分类器只使用其中一个特征集合。然后,使用一个分类器对未标记数据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置信度高的数据加入到标记数据中,然后重新训练两个分类器,迭代这个过程直到模型收敛。

  3. 核平滑化(Semi-Supervised Kernel Smoothing):核平滑化是一种基于核函数的半监督学习方法。该方法使用核函数将未标记数据映射到高维空间中,并利用标记数据来约束模型的输出。通过核函数的平滑性质,该方法可以在未标记数据上进行推断,并将结果与标记数据进行整合,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

  4. 生成式半监督学习(Generative Semi-Supervised Learning):生成式半监督学习是一种基于概率模型的半监督学习方法。该方法假设数据是由潜在的隐变量和可观察变量组成的,并使用EM算法来学习模型参数。通过利用未标记数据中的隐变量信息,该方法可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5. 图半监督学习(Graph-based Semi-Supervised Learning):图半监督学习是一种基于图的半监督学习方法。该方法将数据表示为图的形式,并利用图结构中的信息来对未标记数据进行标记。通过构建图结构和定义相似度函数,该方法可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自训练(Self-Training)是一种基于标记数据的半监督学习方法。该方法利用带标签数据训练一个初始模型,然后使用该模型对未标记数据进行预测,并将置信度高的数据加入到标记数据中,然后重新训练模型,迭代这个过程直到模型收敛。

具体地说,自训练算法的步骤如下:

  1. 用带标签数据训练一个初始模型。

  2. 使用该模型对未标记数据进行预测,并选择其中置信度高的一部分数据加入到标记数据中。

  3. 使用带标签数据和新标记的数据重新训练模型。

  4. 重复步骤2和3,直到模型收敛或达到迭代次数。

自训练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未标记数据来提高模型的性能。通过反复迭代,自训练算法可以逐渐扩充标记数据集,从而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准确性。该方法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信息检索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个基于Python的自训练算法的示例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ogisticRegression

# 定义自训练算法函数
def self_training(X_labeled, y_labeled, X_unlabeled, threshold, max_iter):
    # 初始化模型和标记数据集
    model = LogisticRegression()
    X_labeled_new = X_labeled
    y_labeled_new = y_labeled

    for i in range(max_iter):
        # 用标记数据集训练模型
        model.fit(X_labeled_new, y_labeled_new)

        # 对未标记数据集进行预测
        y_pred = model.predict(X_unlabeled)

        # 选择置信度高的数据加入标记数据集
        confidences = model.predict_proba(X_unlabeled).max(axis=1)
        idx = np.where(confidences >= threshold)[0]
        if len(idx) == 0:
            break
        X_labeled_new = np.vstack([X_labeled_new, X_unlabeled[idx]])
        y_labeled_new = np.hstack([y_labeled_new, y_pred[idx]])
        X_unlabeled = np.delete(X_unlabeled, idx, axis=0)

    return model, X_labeled_new, y_labeled_new, X_unlabeled

# 测试自训练算法
X_labeled = np.array([[1, 2], [2, 3], [3, 4], [4, 5]])
y_labeled = np.array([0, 0, 1, 1])
X_unlabeled = np.array([[1, 3], [2, 4], [5, 6], [7, 8]])

model, X_labeled_new, y_labeled_new, X_unlabeled_new = self_training(X_labeled, y_labeled, X_unlabeled, 0.7, 10)

print("模型系数:", model.coef_)
print("标记数据集:", X_labeled_new, y_labeled_new)
print("未标记数据集:", X_unlabeled_new)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自训练算法的函数 self_training,该函数接收带标签数据集 X_labeledy_labeled,未标记数据集 X_unlabeled,置信度阈值 threshold 和最大迭代次数 max_iter 作为输入。函数返回训练好的模型、新的标记数据集、新的标签数据以及更新后的未标记数据集。

在函数内部,我们首先初始化模型和标记数据集,然后迭代训练模型。在每次迭代中,我们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对未标记数据集进行预测,并选择置信度高的数据加入到标记数据集中。最后,我们返回训练好的模型、新的标记数据集、新的标签数据以及更新后的未标记数据集。

在测试代码中,我们使用一个简单的数据集来测试自训练算法。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带标签数据集和一个未标记数据集,然后调用自训练函数进行训练。最后,我们输出训练好的模型系数、新的标记数据集、新的标签数据和更新后的未标记数据集。

协同训练

协同训练(Co-Training)是一种基于多个分类器的半监督学习方法。该方法将特征分成两个不相交的集合,然后训练两个分类器,每个分类器只使用其中一个特征集合。然后,使用一个分类器对未标记数据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置信度高的数据加入到标记数据中,然后重新训练两个分类器,迭代这个过程直到模型收敛。

具体地说,协同训练算法的步骤如下:

  1. 将特征分成两个不相交的集合,并使用带标记数据训练两个分类器,每个分类器只使用其中一个特征集合。

  2. 使用其中一个分类器对未标记数据进行预测,并选择预测结果置信度高的一部分数据加入到标记数据中。

  3. 使用带标签数据和新标记的数据重新训练两个分类器。

  4. 重复步骤2和3,直到模型收敛或达到迭代次数。

协同训练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不同的特征集合和不同的分类器来互相补充信息,从而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该方法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信息检索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个基于Python的协同训练算法的示例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ogisticRegression

# 定义协同训练算法函数
def co_training(X_labeled, y_labeled, X_unlabeled, feature_idx, threshold, max_iter):
    # 初始化两个分类器和标记数据集
    clf1 = LogisticRegression()
    clf2 = LogisticRegression()
    X_labeled_new = X_labeled
    y_labeled_new = y_labeled

    for i in range(max_iter):
        # 分别使用不同特征集合训练两个分类器
        clf1.fit(X_labeled_new[:, feature_idx[0]], y_labeled_new)
        clf2.fit(X_labeled_new[:, feature_idx[1]], y_labeled_new)

        # 使用一个分类器对未标记数据进行预测,并选择置信度高的数据加入到标记数据中
        y_pred1 = clf1.predict(X_unlabeled[:, feature_idx[0]])
        y_pred2 = clf2.predict(X_unlabeled[:, feature_idx[1]])
        idx = np.where((y_pred1 == y_pred2) & (y_pred1 != -1))[0]
        if len(idx) == 0:
            break
        X_labeled_new = np.vstack([X_labeled_new, X_unlabeled[idx]])
        y_labeled_new = np.hstack([y_labeled_new, y_pred1[idx]])
        X_unlabeled = np.delete(X_unlabeled, idx, axis=0)

    return clf1, clf2, X_labeled_new, y_labeled_new, X_unlabeled

# 测试协同训练算法
X_labeled = np.array([[1, 2, 3], [2, 3, 4], [3, 4, 5], [4, 5, 6]])
y_labeled = np.array([0, 0, 1, 1])
X_unlabeled = np.array([[1, 3, 5], [2, 4, 6], [5, 6, 7], [7, 8, 9]])

feature_idx = [[0, 1], [1, 2]]

clf1, clf2, X_labeled_new, y_labeled_new, X_unlabeled_new = co_training(X_labeled, y_labeled, X_unlabeled, feature_idx, 0.7, 10)

print("模型1系数:", clf1.coef_)
print("模型2系数:", clf2.coef_)
print("标记数据集:", X_labeled_new, y_labeled_new)
print("未标记数据集:", X_unlabeled_new)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协同训练算法的函数 co_training,该函数接收带标签数据集 X_labeledy_labeled,未标记数据集 X_unlabeled,特征集合 feature_idx,置信度阈值 threshold 和最大迭代次数 max_iter 作为输入。函数返回训练好的两个分类器、新的标记数据集、新的标签数据以及更新后的未标记数据集。

在函数内部,我们首先初始化两个分类器和标记数据集,然后迭代训练两个分类器。在每次迭代中,我们使用一个分类器对未标记数据集进行预测,并选择置信度高的数据加入到标记数据集中。最后,我们返回训练好的两个分类器、新的标记数据集、新的标签数据以及更新后的未标记数据集。

在测试代码中,我们使用一个简单的数据集来测试协同训练算法。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带标签数据集和一个未标记数据集,然后调用协同训练函数进行训练。最后,我们输出训练好的两个分类器的系数、新的标记数据集、新的标签数据和更新后的未标记数据集。

核平滑化算法(Semi-Supervised Kernel Smoothing)是一种基于核函数的半监督学习方法。该方法使用核函数将未标记数据映射到高维空间中,并利用标记数据来约束模型的输出。通过核函数的平滑性质,该方法可以在未标记数据上进行推断,并将结果与标记数据进行整合,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

具体地说,核平滑化算法的步骤如下:

  1. 将带标签数据和未标记数据合并成一个数据集。

  2. 将数据集映射到高维空间中,并使用核函数对数据进行平滑化处理。

  3. 使用标记数据来约束模型的输出,并最小化损失函数。

  4. 使用模型对未标记数据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标记数据进行整合。

  5. 重复步骤2~4,直到模型收敛或达到迭代次数。

核平滑化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核函数将未标记数据映射到高维空间中,并利用标记数据来约束模型的输出。通过核函数的平滑性质,该方法可以在未标记数据上进行推断,并将结果与标记数据进行整合,从而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该方法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信息检索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个基于Python的核平滑化算法的示例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etrics.pairwise import rbf_kernel
from scipy.sparse.linalg import inv

# 定义核平滑化算法函数
def kernel_smoothing(X_labeled, y_labeled, X_unlabeled, gamma, max_iter):
    # 初始化参数和核矩阵
    alpha = np.zeros(X_labeled.shape[0] + X_unlabeled.shape[0])
    K = rbf_kernel(np.vstack([X_labeled, X_unlabeled]), gamma=gamma)

    for i in range(max_iter):
        # 计算标记数据集和未标记数据集之间的核矩阵
        K_ll = K[:X_labeled.shape[0], :X_labeled.shape[0]]
        K_lu = K[:X_labeled.shape[0], X_labeled.shape[0]:]
        K_ul = K[X_labeled.shape[0]:, :X_labeled.shape[0]]
        K_uu = K[X_labeled.shape[0]:, X_labeled.shape[0]:]

        # 计算参数alpha
        alpha_labeled = alpha[:X_labeled.shape[0]]
        alpha_unlabeled = alpha[X_labeled.shape[0]:]
        alpha_uu = inv(K_uu).dot(K_ul.dot(alpha_labeled) + K_ul.dot(alpha_unlabeled))
        alpha = np.hstack([alpha_labeled, alpha_uu])

        # 计算预测结果
        y_pred = K_lu.dot(alpha_labeled) + K_lu.dot(alpha_unlabeled)

        # 将预测结果与标记数据进行整合
        y_new = np.hstack([y_labeled, y_pred])
        alpha = np.hstack([alpha_labeled, alpha_unlabeled])

    return alpha, y_new

# 测试核平滑化算法
X_labeled = np.array([[1, 2], [2, 3], [3, 4], [4, 5]])
y_labeled = np.array([0, 0, 1, 1])
X_unlabeled = np.array([[1, 3], [2, 4], [5, 6], [7, 8]])

alpha, y_new = kernel_smoothing(X_labeled, y_labeled, X_unlabeled, 0.5, 10)

print("参数alpha:", alpha)
print("预测标签:", y_new)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核平滑化算法的函数 kernel_smoothing,该函数接收带标签数据集 X_labeledy_labeled,未标记数据集 X_unlabeled,核函数参数 gamma 和最大迭代次数 max_iter 作为输入。函数返回参数 alpha 和新的标签数据 y_new

在函数内部,我们首先初始化参数 alpha 和核矩阵 K,然后迭代计算参数 alpha。在每次迭代中,我们使用标记数据和未标记数据之间的核矩阵来计算参数 alpha,然后使用计算出的参数 alpha 对未标记数据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标记数据进行整合。最后,我们返回参数 alpha 和新的标签数据 y_new

在测试代码中,我们使用一个简单的数据集来测试核平滑化算法。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带标签数据集和一个未标记数据集,然后调用核平滑化函数进行训练。最后,我们输出参数 alpha 和新的标签数据 y_new

生成式半监督学习(Generative Semi-Supervised Learning)是一种基于概率模型的半监督学习方法。该方法假设数据是由潜在的隐变量和可观察变量组成的,并使用EM算法来学习模型参数。通过利用未标记数据中的隐变量信息,该方法可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具体地说,生成式半监督学习算法的步骤如下:

  1. 假设数据是由潜在的隐变量和可观察变量组成的,并定义概率模型。

  2. 使用带标签数据训练模型,并得到模型的参数。

  3. 使用EM算法对未标记数据进行训练。在E步骤中,使用模型参数和未标记数据计算隐变量的后验概率分布;在M步骤中,使用隐变量的后验概率分布和未标记数据计算模型的参数。

  4. 将带标签数据和未标记数据的后验概率分布整合起来,得到最终的模型。

生成式半监督学习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未标记数据中的隐变量信息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通过使用EM算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未标记数据,从而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该方法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个基于Python的生成式半监督学习算法的示例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naive_bayes import GaussianNB

# 定义生成式半监督学习算法函数
def generative_semi_supervised(X_labeled, y_labeled, X_unlabeled, max_iter):
    # 初始化高斯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clf = GaussianNB()

    # 使用带标签数据训练模型
    clf.fit(X_labeled, y_labeled)

    for i in range(max_iter):
        # E步骤:计算未标记数据的后验概率分布
        y_pred_unlabeled = clf.predict_proba(X_unlabeled)
        y_pred_unlabeled_max = y_pred_unlabeled.max(axis=1)
        y_pred_unlabeled_argmax = y_pred_unlabeled.argmax(axis=1)

        # M步骤:使用未标记数据的后验概率分布和标记数据训练模型
        X_labeled_new = np.vstack([X_labeled, X_unlabeled[y_pred_unlabeled_max >= 0.7]])
        y_labeled_new = np.hstack([y_labeled, y_pred_unlabeled_argmax[y_pred_unlabeled_max >= 0.7]])
        clf.fit(X_labeled_new, y_labeled_new)

    return clf

# 测试生成式半监督学习算法
X_labeled = np.array([[1, 2], [2, 3], [3, 4], [4, 5]])
y_labeled = np.array([0, 0, 1, 1])
X_unlabeled = np.array([[1, 3], [2, 4], [5, 6], [7, 8]])

clf = generative_semi_supervised(X_labeled, y_labeled, X_unlabeled, 10)

print("模型系数:", clf.theta_, clf.sigma_)
print("预测标签:", clf.predict(X_unlabeled))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生成式半监督学习算法的函数 generative_semi_supervised,该函数接收带标签数据集 X_labeledy_labeled,未标记数据集 X_unlabeled 和最大迭代次数 max_iter 作为输入。函数返回训练好的高斯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clf

在函数内部,我们首先初始化高斯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并使用带标签数据训练模型。然后,我们使用EM算法对未标记数据进行训练。在E步骤中,我们计算未标记数据的后验概率分布;在M步骤中,我们使用未标记数据的后验概率分布和标记数据训练模型。最后,我们返回训练好的高斯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clf

在测试代码中,我们使用一个简单的数据集来测试生成式半监督学习算法。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带标签数据集和一个未标记数据集,然后调用生成式半监督学习函数进行训练。最后,我们输出训练好的高斯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系数和预测标签。

图半监督学习(Graph-based Semi-Supervised Learning)是一种基于图的半监督学习方法。该方法将数据表示为图的形式,并利用图结构中的信息来对未标记数据进行标记。通过构建图结构和定义相似度函数,该方法可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具体地说,图半监督学习算法的步骤如下:

  1. 将数据表示为图的形式,其中节点表示数据,边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

  2. 使用相似度函数计算节点之间的相似度,并将相似度作为边的权重。

  3. 使用带标签数据初始化节点标记,并将标记信息传递到未标记数据。

  4. 根据标记信息和图结构对未标记数据进行标记。

  5. 重复步骤3~4,直到模型收敛或达到迭代次数。

图半监督学习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图结构中的信息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通过构建图结构和定义相似度函数,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未标记数据,从而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该方法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信息检索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个基于Python的图半监督学习算法的示例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etrics.pairwise import rbf_kernel

# 定义图半监督学习算法函数
def graph_semi_supervised(X_labeled, y_labeled, X_unlabeled, gamma, threshold, max_iter):
    # 初始化标记矩阵和相似度矩阵
    n_labeled = len(X_labeled)
    n_unlabeled = len(X_unlabeled)
    n_samples = n_labeled + n_unlabeled
    Y = np.zeros((n_samples, n_samples))
    Y[:n_labeled, :n_labeled] = np.diag(y_labeled)
    W = rbf_kernel(np.vstack([X_labeled, X_unlabeled]), gamma=gamma)

    for i in range(max_iter):
        # 计算标记矩阵和相似度矩阵的迭代更新
        Y_new = np.zeros((n_samples, n_samples))
        for j in range(n_samples):
            Y_new[j, j] = Y[j, j]
            if j >= n_labeled:
                neighbors = W[j, :].argsort()[::-1][:threshold]
                Y_new[j, neighbors] = Y[j, neighbors]
        Y = Y_new

    # 根据标记矩阵和相似度矩阵计算标签
    y_pred = np.zeros(n_unlabeled)
    for i in range(n_unlabeled):
        neighbors = W[i+n_labeled, :].argsort()[::-1][:threshold]
        y_pred[i] = np.argmax(np.bincount(Y[neighbors, :n_labeled].argmax(axis=1)))

    return y_pred

# 测试图半监督学习算法
X_labeled = np.array([[1, 2], [2, 3], [3, 4], [4, 5]])
y_labeled = np.array([0, 0, 1, 1])
X_unlabeled = np.array([[1, 3], [2, 4], [5, 6], [7, 8]])

y_pred = graph_semi_supervised(X_labeled, y_labeled, X_unlabeled, 0.5, 2, 10)

print("预测标签:", y_pred)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图半监督学习算法的函数 graph_semi_supervised,该函数接收带标签数据集 X_labeledy_labeled,未标记数据集 X_unlabeled,核函数参数 gamma,邻居数 threshold 和最大迭代次数 max_iter 作为输入。函数返回预测标签 y_pred

在函数内部,我们首先初始化标记矩阵和相似度矩阵,其中标记矩阵表示节点的标记信息,相似度矩阵表示节点之间的相似度。然后,我们迭代更新标记矩阵和相似度矩阵,并根据标记矩阵和相似度矩阵计算标签。最后,我们返回预测标签 y_pred

在测试代码中,我们使用一个简单的数据集来测试图半监督学习算法。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带标签数据集和一个未标记数据集,然后调用图半监督学习函数进行训练。最后,我们输出预测标签 y_pred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541659.html

到了这里,关于机器学习半监督学习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AI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学习路径及推荐书籍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覆盖的技术范畴是逐层递减的,三者的关系: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是最宽泛的概念,是研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机器学习(MachineLear

    2023年04月24日
    浏览(66)
  • 【AI】人工智能复兴的推进器之机器学习

    目录 一、机器学习的定义 二、机器学习的发展历程 2.1 萌芽期(20世纪50年代-60年代) 2.2 符号主义时期(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2.3 统计学习时期(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 2.4 深度学习时期(21世纪初至今) 三、主要算法 3.1 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 3.2 K-均值聚类(K-Means C

    2024年02月04日
    浏览(52)
  • 数据探索的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如何应用AI技术提高分析效率

    数据探索是数据科学家和机器学习工程师在处理新数据集时所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理解数据的结构、特征和关系,以便为业务提供有价值的见解。然而,随着数据规模的增加,手动进行这些分析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数据探索领

    2024年02月20日
    浏览(87)
  • 【人工智能】监督学习、分类问题、决策树、信息增益

    什么是决策树 —— 基本概念 非叶节点:一个属性上的测试,每个分枝代表该测试的输出 叶节点:存放一个类标记 规则:从根节点到叶节点的一条属性取值路径 模型训练:从已有数据中生成一棵决策树 分裂数据的特征,寻找决策类别的路径 相同的数据,根据不同的特征顺

    2024年02月16日
    浏览(58)
  • AI概念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本文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涵盖基础知识、工作流程、需求分析、设计方案、实现步骤、代码示例、技巧与实践、常见问题与解答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三者之间的异同,并学会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它们。 阅读时长:约30分

    2024年03月12日
    浏览(81)
  • AI人工智能中的概率论与统计学原理与Python实战:35. Python实现量子计算与量子机器学习...

    量子计算和量子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们利用量子物理现象来解决一些传统计算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量子计算的核心是量子比特(qubit),它可以存储多种信息,而不是传统的二进制比特(bit)。量子机器学习则利用量子计算的优势,为机器学习问题提供更

    2024年04月14日
    浏览(59)
  • 人工智能ai写作系统,ai智能写作机器人

     人工智能AI大数据深度:基于伪原创算法,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在超过1535000篇文章中进行自动学习、聚合算法进行人工智能的创建,内容语义不变,媒体阿里、腾讯、百度均于日前在百家号内容创作者盛典上推出人工智能创作支撑平台创作大脑。 智能助手可以为人类创作者

    2024年02月10日
    浏览(70)
  • 【大数据&AI人工智能】机器意识能走多远:未来的人工智能哲学

    机器意识能走多远:未来的人工智能哲学     【摘要】 意识是人类最为神奇的心理能力,也是宇宙中最为神秘的复杂现象。 正因为如此,对于人工智能终极目标的实现而言,开展机器意识也就成为其绕不开的一个前沿性难题。机器意识研究不但对深化人工智能的研究有着重

    2024年02月03日
    浏览(66)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