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链路
链路指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连接。链路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连接两个网络设备的物理或逻辑路径。简单来说,链路就是电信号或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路径。在计算机网络中,链路可以分为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两种。物理链路是指连接两个网络设备的物理媒介,例如网线、光纤等。逻辑链路则是指通过网络协议建立的逻辑连接,例如TCP/IP协议中的连接。
链路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负责连接网络设备并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前端优化
以优化链路传输为目的的前端设计原则未来或许不再使用,比如
- Minimize HTTP Requests,减少请求数量
减少请求数量的手段有:
- a.雪碧图(CSS Sprites)
- b.CSS、JS文件合并/内联(Concatenation/Inline)
- c.分段文档(Multipart Document)
- d.媒体(图片、音频)内联(Data Base64 URI)
- e.合并Ajax请求(Batch Ajax Request)
- f. … …
- Split Components Across Domains,扩大并发请求数
现代浏览器(Chrome、Firefox)一般可以为每个域名支持6个(IE为8~13个)并发请求。如果想要更快地加载大量图片或其他资源,就需要进行域名分片(Domain Sharding),将图片同步到不同主机或者同一个主机的不同域名上。 - GZip Components,启用压缩传输
启用压缩传输能够大幅减少需要在网络上传输的内容大小,节省流量。 - Avoid Redirects,避免页面重定向
当页面发生重定向,就会延迟整个文档的传输。 - Put Stylesheets at the Top, Put Scripts at the Bottom,按重要性调节资源优先级
将重要的资源放在HTML的头部,以便优先下载。 - … …
连接数优化
HTTP是以TCP为传输层的应用层协议,但HTTP over TCP这种搭配,只能说是TCP目前在互联网的统治地位所造就的结果,而不能说它们两者配合工作就是合适的。
- 一方面,HTTP传输对象(HTML、JS、CSS、图片等)的主要特征是数量多、时间短、资源小、切换快。
- 另一方面,TCP协议要求三次握手完成后才能开始数据传输,TCP还有慢启动特性,导致通信建立连接时传输速率最低,后面逐步加速稳定。
由于TCP协议本身是面向长时间、大数据传输来设计的,所以只有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尺度内,TCP协议才能展现出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优势,不会因为建立连接的成本太高,成为了使用瓶颈。
开发Tricks的使用困境
为缓解HTTP与TCP之间的矛盾,程序猿们一方面致力于减少发出的请求数量,另一方面致力于增加客户端到服务端的连接数量。即前面提到的Minimize HTTP Requests和Split Components Across Domains两条优化措施的根本依据。
HTTP Archive对近2016~2020年数百万个URL地址进行了采样,得出一个结论:页面平均请求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桌面端下降3.8%,移动端上升1.4%),TCP连接正在持续且幅度较大地下降(桌面端下降36.4%,移动端下降28.6%),如下图
开发Tricks可以节省TCP连接外,也会带来不少副作用。比如,
- CSS Sprites合并多张图片后,只要使用其中一张小图片,也必须加载整个大图片;如果某张小图片需要修改,会导致整个大图的缓存失效;样式、脚本等文件的合并同理;
- 媒体内嵌时,除了要承受Base64编码导致的传输容量膨胀1/3的代价以外,也会无法有效利用缓存;
- 合并异步请求后,导致所有请求的返回时间,都要受最慢请求的拖累,页面整体响应速度下降;
- 图片放到不同子域下面,将会导致更大的DNS解析负担;
连接复用技术的优势和缺陷
HTTP连接复用技术,也即持久连接(Persistent Connection),或者叫连接Keep-Alive机制。它的原理是,让客户端对同一个域名长期持有一个或多个不会用完即断的TCP连接,典型做法是在客户端维护一个FIFO队列,每次取完数据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不自动断开连接,以便获取下一个资源时可以直接服用,避免创建TCP连接的成本。
但是,连接复用技术最明显的副作用就是“队首阻塞”(Head-of-Line Blocking)问题。
解决方案:HTTP/2的多路复用技术
HTTP/1.x中,HTTP请求就是传输过程中最小粒度的信息单位,难以重组出有效信息;
HTTP/2中,帧(Frame)才是最小粒度的信息单位,它可以用来描述各种数据,比如请求的Headers、Body,或者用来做控制标识(打开流、关闭流)。
其中流(Stream),是一个逻辑上的数据通道概念,每个帧都附带有一个流ID,以标识这个帧数语哪个流。
与HTTP/1.x相反,HTTP/2本身反而变得更适合传输小资源,比如传输1000张10K的小图,HTTP/2要比HTTP/1.x快,但传输10张1000K的大图,则应该HTTP/1.x会更快。
传输压缩
HTTP很早就支持了GZip压缩,因为HTTP传输的主要内容,比如HTML、CSS、Script等,主要是本文数据,因此对于文本数据启用压缩的收益是非常高的,传输数据量一般会降至原有的20%左右。而对于不适合压缩的资源,Web服务器则能根据MIME(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类型,来自动判断是否对响应进行压缩。
几种压缩方式:
- 静态预压缩(Static Precompression):把静态资源预先压缩为.gz文件的形式存放起来;
- 即时压缩(On-The-Fly Compression):在内存的数据流中完成;
持久连接机制不再依靠TCP连接是否关闭,来判断资源请求是否结束了。它会重用同一个连接,以便向同一个域名请求多个资源。
这个机制最初(HTTP/1.0)就是根据Content-Length判断传输资源是否已经结束。但启动即时压缩后就无法给出Content-Length。依靠Content-Length来判断传输结束是有缺陷的。HTTP1.1版本修复了缺陷,增加了另一种“分块传输编码”(Chunked Transfer Encoding)的资源结束判断机制,彻底解决了Content-Length与持久连接的冲突问题。
快速UDP网络连接
要想从根本上改进HTTP,就必须直接替换掉HTTP over TCP的根基。使用UDP协议替换TCP传输协议就是一种思路,2013年,Google在它的服务器(Google.com、YouTube.com等)启用了名为快速UDP网络连接(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s,QUIC)的传输协议。2018年末,IETF正式批准了HTTP over QUIC使用HTTP/3的版本号,确立为最新一代的互联网标准。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568124.html
QUIC自己实现的好处是能对每个流能做单独的控制,如果其中一个流发生错误,协议栈仍然可以独立地继续为其他流提供服务。
QUIC的另一个设计目标是面向移动设备的专门支持,在移动设备上的主要优势体现在网络切换的响应速度上,QUIC提出了连接标识符的概念,可以唯一标识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的连接,而无需依靠IP地址。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568124.html
到了这里,关于分布式软件架构——传输链路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