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种设计模式第十八篇--责任链模式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二十三种设计模式第十八篇--责任链模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允许你将请求沿着处理者链传递,直到有一个处理者能够处理该请求为止。责任链模式将请求发送者和请求处理者解耦,从而使得多个处理者都有机会处理同一个请求。

该模式包含以下几个关键角色:

抽象处理者(Handler):定义了一个处理请求的接口,并指定下一个处理者的引用。
具体处理者(ConcreteHandler):实现抽象处理者接口,具体处理请求的逻辑。如果当前处理者能够处理该请求,则处理之;否则,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处理者。
客户端(Client):创建处理者链,并向链上的第一个处理者发送请求。

责任链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请求发送者与请求处理者解耦,并将其组织成一个链条当有新的请求发送时,责任链上的处理者依次进行判断,如果当前处理者能够处理该请求,则处理之;否则,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处理者。这样可以实现请求的动态分发和处理,而无需显式指定处理者。

责任链模式适用于以下场景:

  1. 存在多个对象可以处理同一种类型的请求,并且希望请求在运行时自动确定最终处理者。
  2. 需要避免请求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以便于灵活地组织和配置处理者链。
  3. 希望动态地增加或者删除处理者,而无需对客户端代码进行修改。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第十八篇--责任链模式,# 设计模式,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java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Logger {
   public static int INFO = 1;
   public static int DEBUG = 2;
   public static int ERROR = 3;

   /**
    *    当前logger的级别: 只有要输出 的信息的级别中于等于level时,当前这个logger才能处理 write()
    *          如果大于此level, 就要通过职责链,去查看是否有更高级别的logger.
    */
   protected int level;  // 1
 
   //责任链中的下一个元素
   protected AbstractLogger nextLogger;
 
   public void setNextLogger(AbstractLogger nextLogger){
      this.nextLogger = nextLogger;
   }

   /**
    *
    * @param level: 信息的级别
    * @param message: 日志信息
    */
   public void logMessage(int level, String message){
      if(this.level <= level){
         write(message);
      }
      //如果message的级别level高于当前这个logger对应的级别,则交给它的下一级进行处理》
      if(nextLogger !=null){
         nextLogger.logMessage(level, message);
      }
   }
 
   abstract protected void write(String message);
   
}
public class ChainPatternDemo {

   /**
    * 组装责任链
    * @return
    */
   private static AbstractLogger getChainOfLoggers(){
      //创建日志器,并指定每个日志器的能处理级别
      AbstractLogger errorLogger = new ErrorLogger(AbstractLogger.ERROR);
      AbstractLogger debugLogger = new FileLogger(AbstractLogger.DEBUG);
      AbstractLogger infoLogger = new ConsoleLogger(AbstractLogger.INFO);
      //组装职责链
      // error 3> debug 2> info 1
      errorLogger.setNextLogger(debugLogger);
      debugLogger.setNextLogger(infoLogger);
      return errorLogger;   //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获取日志职责链
      AbstractLogger loggerChain = getChainOfLoggers();

      //                                  1
     // loggerChain.logMessage(AbstractLogger.INFO, "This is an information.");
 
   loggerChain.logMessage(AbstractLogger.DEBUG, "This is a debug level information.");
 
    //  loggerChain.logMessage(AbstractLogger.ERROR, "This is an error information.");
   }
}
public class ConsoleLogger extends AbstractLogger {
 
   public ConsoleLogger(int level){
      this.level = level;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write(String 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Standard Console::Logger: " + message);
   }
}
public class ErrorLogger extends AbstractLogger {
 
   public ErrorLogger(int level){
      this.level = level;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write(String 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Error Logger: " + message);
   }
}
public class FileLogger extends AbstractLogger {
 
   public FileLogger(int level){
      this.level = level;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write(String 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File::Logger: " + message);
   }
}

总之,责任链模式适用于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存在耦合关系的情况,以及需要在运行时动态确定最终处理者的情况。它能够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使得处理请求的过程变得灵活和可配置。

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机会,你可以选择哪一种心态去迎接它。选择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面对挑战,你就会发现无所不能的力量在你身上。相信自己,相信未来,勇往直前,你一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606976.html

到了这里,关于二十三种设计模式第十八篇--责任链模式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第十六篇--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建立了一种对象间的一对多依赖关系,使得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对象间的松耦合通信,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观察者模式的核心是两个角色:主题(

    2024年02月12日
    浏览(48)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工厂模式

    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它提供了一种创建对象的最佳方式,而无需暴露对象的创建逻辑。工厂模式通过使用工厂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该方法将对象的创建委托给子类来处理。 在工厂模式中,我们定义一个抽象工厂类,它包含一个抽象的工厂方法,该方法返回一个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51)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待更)

    资料来源于老师讲解以及大佬的设计模式仓库 zhengqingya 将对象和类按某种布局组成更大的结构,并同时保持结构的灵活和⾼效。 1.适配器 适配器就是将原先无法直接使用的某个接口或者类通过适配器模式转换为可以使用的接口或者类。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

    2024年02月08日
    浏览(41)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第二十篇--备忘录模式

    备忘录模式,备忘录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它允许在不破坏封装的情况下捕获和恢复对象的内部状态。 保存一个对象的某个状态,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恢复对象,该模式通过创建一个备忘录对象来保存原始对象的状态,并将其存储在一个负责管理备忘录的负责人对象中。 备忘

    2024年02月14日
    浏览(38)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第二十四篇--访问者模式(完结撒花)

    在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中,我们使用了一个访问者类,它改变了元素类的执行算法。 通过这种方式,元素的执行算法可以随着访问者改变而改变。 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根据模式,元素对象已接受访问者对象,这样访问者对象就可以处理元素对象上的

    2024年02月14日
    浏览(42)
  • 【中级软件设计师】—(针对上午题)二十三种设计模式(三十九)

    简单工厂模式代码实现如下: 📢 意图要背 工厂方法代码实现如下: 抽象工厂模式代码如下: 生成器模式代码如下: 原型模式代码实现如下: 单例模式代码如下: 桥接模式代码实现如下: 组合模式添加和删除代码实现: 装饰器模式代码实现: 外观模式代码实现: 代理模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45)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抽象工厂模式:创造无限可能的工厂之道

    在软件开发中,我们经常面临着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的对象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能够灵活地创建对象,又不与具体的类耦合。那么有没有一种设计模式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呢?答案是肯定的!让我带你进入抽象工厂模式的世界,一起探索创造无限可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48)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原型模式进阶之原型管理器:集中管理对象原型的设计模式之道

    在软件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创建和复制对象。然而,有时候直接创建对象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或代码重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原型模式应运而生。而使用原型管理器(Prototype Manager)来集中管理原型对象可以进一步提高灵活性和可维护性。本文将详细介绍原型管理器的用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56)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装饰器模式的高级应用:打造灵活可扩展的通知系统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通知系统是一个广泛应用的功能,用于实时向用户发送各种类型的通知,如短信、微信、邮件以及系统通知。然而,通知系统的需求通常是多变且动态的,因此需要一种灵活可扩展的设计模式来满足不同类型的通知需求。 在前面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什

    2024年02月06日
    浏览(45)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桥接模式的高级应用:构建灵活的跨平台UI框架

    在软件开发的世界中,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作为一种设计模式,旨在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从而使它们可以独立地变化。这一模式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还在一些复杂的场景中展现出其真正的价值。 前面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桥接模式?

    2024年02月05日
    浏览(45)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