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中一条 SQL 的查询与更新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MySQL 中一条 SQL 的查询与更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1 SQL 的查询

1.1 MySQL 的逻辑架构图

MySQL 中一条 SQL 的查询与更新,mysql,sql,数据库

  大体来说,MySQL 可以分为 Server 层和存储引擎层两部分。
  Server 层包括连接器、查询缓存、分析器、优化器、执行器等,涵盖 MySQL 的大多数核心服务功能,以及所有的内置函数(如日期、时间、数学和加密函数等),所有跨存储引擎的功能都在这一层实现,比如存储过程、触发器、视图等。而存储引擎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和提取。其架构模式是插件式的,支持 InnoDB、MyISAM、Memory 等多个存储引擎。现在最常用的存储引擎是 InnoDB,它从 MySQL 5.5.5 版本开始成为了默认存储引擎。
  也就是说,你执行 create table 建表的时候,如果不指定引擎类型,默认使用的就是 InnoDB。不过,你也可以通过指定存储引擎的类型来选择别的引擎,比如在 create table 语句中使用 engine = memory, 来指定使用内存引擎创建表。不同存储引擎的表数据存取方式不同,支持的功能也不同,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会讨论到引擎的选择。

1.2 连接器

  连接器负责跟客户端建立连接、获取权限、维持和管理连接。连接命令一般是这么写的:

mysql -u user -p password -h ip -P port

  输完命令之后,你就需要在交互对话里面输入密码。虽然密码也可以直接跟在 -p 后面写在命令行中,但这样可能会导致你的密码泄露。如果你连的是生产服务器,强烈建议你不要这么做。
  连接命令中的 mysql 是客户端工具,用来跟服务端建立连接。在完成经典的 TCP 握手后,连接器就要开始认证你的身份,这个时候用的就是你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

  • 如果用户名或密码不对,你就会收到一个"Access denied for user"的错误,然后客户端程序结束执行。
  • 如果用户名密码认证通过,连接器会到权限表里面查出你拥有的权限。之后,这个连接里面的权限判断逻辑,都将依赖于此时读到的权限。这就意味着,一个用户成功建立连接后,即使你用管理员账号对这个用户的权限做了修改,也不会影响已经存在连接的权限。修改完成后,只有再新建的连接才会使用新的权限设置。
      连接完成后,如果你没有后续的动作,这个连接就处于空闲状态,你可以在 show processlist 命令中看到它。文本中这个图是 show processlist 的结果,其中的 Command 列显示为 Sleep 的这一行,就表示现在系统里面有一个空闲连接。

MySQL 中一条 SQL 的查询与更新,mysql,sql,数据库

  客户端如果太长时间没动静,连接器就会自动将它断开。这个时间是由参数 wait_timeout 控制的,默认值是 8 小时。如果在连接被断开之后,客户端再次发送请求的话,就会收到一个错误提醒: Lost connection to MySQL server during query。这时候如果你要继续,就需要重连,然后再执行请求了。
  数据库里面,长连接是指连接成功后,如果客户端持续有请求,则一直使用同一个连接。短连接则是指每次执行完很少的几次查询就断开连接,下次查询再重新建立一个。建立连接的过程通常是比较复杂的,所以我建议你在使用中要尽量减少建立连接的动作,也就是尽量使用长连接。但是全部使用长连接后,你可能会发现,有些时候 MySQL 占用内存涨得特别快,这是因为 MySQL 在执行过程中临时使用的内存是管理在连接对象里面的。这些资源会在连接断开的时候才释放。所以如果长连接累积下来,可能导致内存占用太大,被系统强行杀掉(OOM),从现象看就是MySQL异常重启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方案。
  1. 定期断开长连接。使用一段时间,或者程序里面判断执行过一个占用内存的大查询后,断开连接,之后要查询再重连。
  2. 如果你用的是 MySQL 5.7 或更新版本,可以在每次执行一个比较大的操作后,通过执行 mysql_reset_connection 来重新初始化连接资源。这个过程不需要重连和重新做权限验证,但是会将连接恢复到刚刚创建完时的状态。

1.3 查询缓存

  连接建立完成后,你就可以执行 select 语句了。执行逻辑就会来到第二步:查询缓存
  MySQL 拿到一个查询请求后,会先到查询缓存看看,之前是不是执行过这条语句。之前执行过的语句及其结果可能会以 key-value 对的形式,被直接缓存在内存中。key 是查询的语句,value 是查询的结果。如果你的查询能够直接在这个缓存中找到 key,那么这个 value 就会被直接返回给客户端。
  如果语句不在查询缓存中,就会继续后面的执行阶段。执行完成后,执行结果会被存入查询缓存中。你可以看到,如果查询命中缓存,MySQL 不需要执行后面的复杂操作,就可以直接返回结果,这个效率会很高。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不建议使用查询缓存,为什么呢?因为查询缓存往往弊大于利。
  查询缓存的失效非常频繁,只要有对一个表的更新,这个表上所有的查询缓存都会被清空。因此很可能你费劲地把结果存起来,还没使用呢,就被一个更新全清空了。对于更新压力大的数据库来说,查询缓存的命中率会非常低。除非你的业务就是有一张静态表,很长时间才会更新一次。比如,一个系统配置表,那这张表上的查询才适合使用查询缓存。
  需要注意的是,在 MySQL 5.7 版本中,查询缓存已被弃用,并在 MySQL 8.0 版本中完全移除。

1.4 分析器

  如果没有命中查询缓存,就要开始真正执行语句了。首先,MySQL 需要知道你要做什么,因此需要对 SQL 语句做解析。
  分析器先会做“词法分析”。你输入的是由多个字符串和空格组成的一条 SQL 语句,MySQL 需要识别出里面的字符串分别是什么,代表什么。MySQL 从你输入的 select 这个关键字识别出来,这是一个查询语句。它也要把字符串 T 识别成表名 T,把字符串 ID 识别成 列 ID。做完了这些识别以后,就要做“语法分析”。根据词法分析的结果,语法分析器会根据语法规则,判断你输入的这个 SQL 语句是否满足 MySQL 语法。如果你的语句不对,就会收到 You have an error in your SQL syntax 的错误提醒。

1.5 优化器

  经过了分析器,MySQL 就知道你要做什么了。在开始执行之前,还要先经过优化器的处理。优化器是在表里面有多个索引的时候,决定使用哪个索引,或者在一个语句有多表关联的时候,决定各个表的连接顺序。比如你执行下面这样的语句,这个语句是执行两个表的 Join:

select * from t1 join t2 using(ID)  where t1.c=10 and t2.d=20;
  • 既可以先从表 t1 里面取出 c = 10 的记录的 ID 值,再根据 ID 值关联到表 t2,再判断 t2 里面 d 的值是否等于 20。
  • 也可以先从表 t2 里面取出 d = 20 的记录的 ID 值,再根据 ID 值关联到 t1,再判断 t1里面 c 的值是否等于 10。
      这两种执行方法的逻辑结果是一样的,但是执行的效率会有不同,而优化器的作用就是决定选择使用哪一个方案。
      优化器阶段完成后,这个语句的执行方案就确定下来了,然后进入执行器阶段。

1.6 执行器

  MySQL 通过分析器知道了你要做什么,通过优化器知道了该怎么做,于是就进入了执行器阶段,开始执行语句。开始执行的时候,要先判断一下你对这个表 T 有没有执行查询的权限,如果没有,就会返回没有权限的错误,如下所示。

select * from T where ID=10;
-- ERROR 1142 (42000): SELECT command denied to user 'b'@'localhost' for table 'T'

  如果有权限,就打开表继续执行。打开表的时候,执行器就会根据表的引擎定义,去使用这个引擎提供的接口。
  比如我们这个例子中的表 T 中,ID 字段没有索引,那么执行器的执行流程是这样的:

  1. 调用 InnoDB 引擎接口取这个表的第一行,判断 ID 值是不是10,如果不是则跳过,如果是则将这行存在结果集中;
  2. 调用引擎接口取下一行,重复相同的判断逻辑,直到取到这个表的最后一行;
  3. 执行器将上述遍历过程中所有满足条件的行组成的记录集作为结果集返回给客户端。至此,这个语句就执行完成了。
  对于有索引的表,执行的逻辑也差不多。第一次调用的是“取满足条件的第一行”这个接口,之后循环取“满足条件的下一行”这个接口,这些接口都是引擎中已经定义好的。
  你会在数据库的慢查询日志中看到一个 rows_examined 的字段,表示这个语句执行过程中扫描了多少行。这个值就是在执行器每次调用引擎获取数据行的时候累加的。
  在有些场景下,执行器调用一次,在引擎内部则扫描了多行,因此引擎扫描行数跟 rows_examined 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2 SQL 的更新

2.1 redo log(重做日志)

  redo log 是 InnoDB 引擎特有的日志,在 InnoDB 引擎中,如果每一次的更新操作都需要写进磁盘,然后磁盘也要找到对应的那条记录,然后再更新,整个过程IO成本、查找成本都很高。所以 InnoDB 使用了一套日志系统–redo log。
  其实 MySQL 里经常说到的 WAL(Write-Ahead Logging) 技术,它的关键点就是先写日志,再写磁盘。具体来说,当有一条记录需要更新的时候,InnoDB 引擎就会先把记录写到redo log 里面,并更新内存,这个时候更新就算完成了。同时,InnoDB 引擎会在适当的时候,将这个操作记录更新到磁盘里面,而这个更新往往是在系统比较空闲的时候做。
InnoDB 的 redo log 是固定大小的,比如可以配置为一组 4 个文件,每个文件的大小是 1GB,那么总共就可以记录 4GB 的操作。从头开始写,写到末尾就又回到开头循环写,如下面这个图所示。

MySQL 中一条 SQL 的查询与更新,mysql,sql,数据库

  write pos 是当前记录的位置,一边写一边后移,写到第 3 号文件末尾后就回到 0 号文件开头。checkpoint 是当前要擦除的位置,也是往后推移并且循环的,擦除记录前要把记录更新到数据文件。
  write pos 和 checkpoint 之间的是还空着的部分,可以用来记录新的操作。如果 write pos 追上 checkpoint,表示空间满了,这时候不能再执行新的更新,得停下来先擦掉一些记录,把 checkpoint 推进一下。
  有了 redo log,InnoDB 就可以保证即使数据库发生异常重启,之前提交的记录都不会丢失,这个能力称为 crash-safe。

2.2 binlog(归档日志)

  MySQL 整体来看,其实就有两块:一块是 Server 层,它主要做的是 MySQL 功能层面的事情;还有一块是引擎层,负责存储相关的具体事宜。上面我们提到的 redo log 是 InnoDB 引擎特有的日志,而 Server 层也有自己的日志,称为 binlog(归档日志)。
  最开始 MySQL 里并没有 InnoDB 引擎。MySQL 自带的引擎是 MyISAM,但是 MyISAM 没有 crash-safe 的能力,binlog 日志只能用于归档。而 InnoDB 是另一个公司以插件形式引入 MySQL 的,既然只依靠 binlog 是没有 crash-safe 能力的,所以 InnoDB 使用另外一套日志系统——也就是redo log来实现 crash-safe 能力。

2.3 redo log 和 binlog 日志的差异

  1. redo log 是 InnoDB 引擎特有的,而 binlog 是 MySQL 的 Server 层实现的,所有引擎都可以使用。
  2. redo log 是物理日志,记录的是“在某个数据页上做了什么修改”;binlog 是逻辑日志,记录的是这个语句的原始逻辑,比如“给 ID = 2 这一行的 c 字段加 1 ”。
  3. redo log 是循环写的,空间固定会用完;binlog 是可以追加写入的。“追加写”是指 binlog 文件写到一定大小后会切换到下一个,并不会覆盖以前的日志。

2.4 示例

create table T(ID int primary key, c int);
-- 如果要将ID=2这一行的值加1,SQL语句就会这么写:
update T set c=c+1 where ID=2;
-- 更新语句也会走一遍查询的执行链路。

  如下为执行流程:
  1. 执行器先找引擎取 ID = 2 这一行。ID 是主键,引擎直接用树搜索找到这一行。如果 ID = 2 这一行所在的数据页本来就在内存中,就直接返回给执行器;否则,需要先从磁盘读入内存,然后再返回。
  2. 执行器拿到引擎给的行数据,把这个值加上 1,比如原来是 N,现在就是 N + 1,得到新的一行数据,再调用引擎接口写入这行新数据。
  3. 引擎将这行新数据更新到内存中,同时将这个更新操作记录到 redo log 里面,此时 redo log 处于 prepare 状态。然后告知执行器执行完成了,随时可以提交事务。
  4. 执行器生成这个操作的 binlog,并把 binlog 写入磁盘。
  5. 执行器调用引擎的提交事务接口,引擎把刚刚写入的 redo log 改成提交(commit)状态,更新完成。

MySQL 中一条 SQL 的查询与更新,mysql,sql,数据库

  这里我给出这个 update 语句的执行流程图,图中浅色框表示是在 InnoDB 内部执行的,深色框表示是在执行器中执行的。图中最后三步将 redo log 的写入拆成了两个步骤: prepare 和 commit,这就是"两阶段提交"。

2.5 两阶段提交

  使用两阶段提交主要是为了让binlog日志和redo log 日志之间的逻辑一致。由于 redo log 和 binlog 是两个独立的逻辑,如果不用两阶段提交,要么就是先写完 redo log 再写 binlog,或者采用反过来的顺序。我们看看这两种方式会有什么问题。
  仍然用前面的 update 语句来做例子。假设当前 ID = 2 的行,字段 c 的值是 0,再假设执行 update 语句过程中在写完第一个日志后,第二个日志还没有写完期间发生了crash,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1. 先写 redo log 后写 binlog。假设在 redo log 写完,binlog 还没有写完的时候,MySQL 进程异常重启。由于我们前面说过的,redo log 写完之后,系统即使崩溃,仍然能够把数据恢复回来,所以恢复后这一行 c 的值是 1。但是由于 binlog 没写完就 crash 了,这时候 binlog 里面就没有记录这个语句。因此,之后备份日志的时候,存起来的 binlog 里面就没有这条语句。然后你会发现,如果需要用这个 binlog 来恢复临时库的话,由于这个语句的 binlog 丢失,这个临时库就会少了这一次更新,恢复出来的这一行 c 的值就是 0,与原库的值不同。
  2. 先写 binlog 后写 redo log。如果在 binlog 写完之后 crash,由于 redo log 还没写,崩溃恢复以后这个事务无效,所以这一行 c 的值是 0。但是 binlog 里面已经记录了“把 c 从 0 改成 1”这个日志。所以,在之后用 binlog 来恢复的时候就多了一个事务出来,恢复出来的这一行 c 的值就是 1,与原库的值不同。
  可以看到,如果不使用“两阶段提交”,那么数据库的状态就有可能和用它的日志恢复出来的库的状态不一致。简单说,redo log 和 binlog 都可以用于表示事务的提交状态,而两阶段提交就是让这两个状态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609023.html

到了这里,关于MySQL 中一条 SQL 的查询与更新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MYSQL实战45讲笔记--基础架构:一条SQL查询语句是如何执行的?

    MySQL 可以分为 Server 层和存储引擎层两部分。 Server 层 :连接器、查询缓存、分析器、优化器、执行器等,涵盖 MySQL 的大多数核心服务功能,以及所有的内置函数(如日期、时间、数学和加密函数等),所有跨存储引擎的功能都在这一层实现,比如存储过程、触发器、视图等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47)
  • 【MySQL】MySQL PHP 语法,PHP MySQL 简介,查询,下载 MySQL 数据库, SQL 教程

    作者简介: 辭七七,目前大一,正在学习C/C++,Java,Python等 作者主页: 七七的个人主页 文章收录专栏: 七七的闲谈 欢迎大家点赞 👍 收藏 ⭐ 加关注哦!💖💖 MySQL 可应用于多种语言,包括 PERL, C, C++, JAVA 和 PHP,在这些语言中,MySQL 在 PHP 的 web 开发中是应用最广泛。 我们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58)
  • 玩转MySQL数据库之SQL优化之慢查询

    本系列为:MySQL数据库详解,为千锋资深教学老师独家创作,致力于为大家讲解清晰MySQL数据库相关知识点,含有丰富的代码案例及讲解。如果感觉对大家有帮助的话,可以【关注】持续追更~ 文末有本文重点总结,技术类问题,也欢迎大家和我们沟通交流! 从今天开始本系列

    2024年02月06日
    浏览(96)
  • MySQl数据库第八课-------SQL命令查询-------主要命脉

     欢迎小可爱们前来借鉴我的gtiee秦老大大 (qin-laoda) - Gitee.com —————————————————————————————— 查询数据         条件         逻辑运算符         模糊查询         范围查询 in         判断空 UNION  排序 聚合 分组:gro

    2024年02月16日
    浏览(53)
  • MySQL数据库干货_16—— SQL99标准中的查询

    SQL99标准中的查询 MySQL5.7 支持部分的SQL99 标准。 SQL99中的交叉连接(CROSS JOIN) 示例: 使用交叉连接查询 employees 表与 departments 表。 SQL99中的自然连接(NATURAL JOIN) 自然连接 连接只能发生在两个表中有相同名字和数据类型的列上。如果列有相同的名字,但数据类型不同,NATURAL J

    2024年02月06日
    浏览(63)
  • Python MySQL 数据库查询:选择数据、使用筛选条件、防止 SQL 注入

    要从MySQL中的表格中选择数据,请使用\\\"SELECT\\\"语句: 示例选择\\\"customers\\\"表格中的所有记录,并显示结果: 注意 :我们使用 fetchall() 方法,该方法从上次执行的语句中获取所有行。 要仅选择表格中的某些列,请使用\\\"SELECT\\\"语句,后跟列名: 示例仅选择name和address列: 如果您只对

    2024年02月05日
    浏览(95)
  • MySQL数据库增删改查及聚合查询SQL语句学习汇总

    目录 数据库增删改查SQL语句 MySQL数据库指令 1.查询数据库 2.创建数据库 3.删除数据库 4.选择数据库 创建表table   查看所有表 创建表 查看指定表的结构 删除表 数据库命令进行注释 增删改查(CRUD)详细说明 增加 SQL库提供了关于时间的函数:now()  查询 查询表作列与列之间进

    2024年02月09日
    浏览(86)
  • SQL Server、MySQL和Oracle数据库分页查询的区别与联系

    摘要:本文将通过一个现实例子,详细解释SQL Server、MySQL和Oracle这三种常见关系型数据库在分页查询方面的区别与联系。我们将提供具体场景下的SQL语句示例,并解释每个数据库的分页查询用法以及优化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分页查询方式。 假设我们有一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56)
  • MySQL 一条SQL语句是如何执行的?

    ​ 所以今天我们把MySQL拆解一下,看看里边有哪些零件。下边是MySQL的基本架构示意图。 大体来说,MySQL分为Server层和存储引擎两部分。 Server 层包括连接器、查询缓存、分析器、优化器、执行器等,涵盖 MySQL 的大多数核心服务功能,以及所有的内置函数(如日期、时间、数

    2024年02月01日
    浏览(68)
  • 一条SQL在MySQL中是如何执行的

    MySQL的内部组件结构 连接数据库做了什么? 建立链接的时候需要将host,user,pwd,在user表中校验用户(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正确。每个链接链接到服务器端之后会给链接开辟一个专属的空间。这个空间存储了很多这个链接需要使用的操作。并且会把这个用户的权限都放到这个空间

    2023年04月09日
    浏览(56)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