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输层协议:UDP和TCP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网络传输层协议:UDP和TCP。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背景知识

再谈端口号

端口号(Port)标识了一个主机上进行通信的不同的应用程序;

网络传输层协议:UDP和TCP,Linux,网络,tcp/ip,udp

在TCP/IP协议中, 用 "源IP", "源端口号", "目的IP", "目的端口号", "协议号" 这样一个五元组来标识一个通信(可以通过 netstat -n查看); 

端口号范围划分

0 - 1023: 知名端口号, HTTP, FTP, SSH 比特科技 等这些广为使用的应用层协议, 他们的端口号都是固定的.

1024 - 65535: 操作系统动态分配的端口号. 客户端程序的端口号, 就是由操作系统从这个范围分配的.

认识知名端口号(Well-Know Port Number)

ssh服务器, 使用22端口

ftp服务器, 使用21端口

telnet服务器, 使用23端口

http服务器, 使用80端口

https服务器, 使用443

端口号配置文件可以在/etc/services文件查看

netstat

netstat是一个用来查看网络状态的重要工具.

语法:netstat [选项]

功能:查看网络状态

常用选项:

n 拒绝显示别名,能显示数字的全部转化成数字

l 仅列出有在 Listen (监听) 的服务状态

p 显示建立相关链接的程序名

t (tcp)仅显示tcp相关选项

u (udp)仅显示udp相关选项

a (all)显示所有选项,默认不显示LISTEN相关

pidof

在查看服务器的进程id时非常方便.

语法:pidof [进程名]

功能:通过进程名, 查看进程id

xargs:将管道内容拼接到当前指令之后

pidof [任务名]  |  xargs   kill -9

UDP协议

UDP协议端格式

网络传输层协议:UDP和TCP,Linux,网络,tcp/ip,udp

 16位UDP长度, 表示整个数据报(UDP首部+UDP数据)的最大长度;

如果校验和出错, 就会直接丢弃;

UDP的特点

类似于发快递:

无连接: 知道对端的IP和端口号就直接进行传输, 不需要建立连接;

不可靠: 没有确认机制, 没有重传机制; 如果因为网络故障该段无法发到对方, UDP协议层也不会给应用层 返回任何错误信息;

面向数据报: 不能够灵活的控制读写数据的次数和数量;(整发整取

面向数据报

应用层交给UDP多长的报文, UDP原样发送, 既不会拆分, 也不会合并;

用UDP传输100个字节的数据: 如果发送端调用一次sendto, 发送100个字节, 那么接收端也必须调用对应的一次recvfrom, 接收100个 字节; 而不能循环调用10次recvfrom, 每次接收10个字节

UDP协议首部中有一个16位的最大长度. 也就是说一个UDP能传输的数据最大长度是64K(包含UDP首 部).

然而64K在当今的互联网环境下, 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 如果我们需要传输的数据超过64K, 就需要在应用层手动的分包, 多次发送, 并在接收端手动拼装;

TCP协议

TCP全称为 "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人如其名, 要对数据的传输进行一个详细的控制;

网络传输层协议:UDP和TCP,Linux,网络,tcp/ip,udp

网络传输层协议:UDP和TCP,Linux,网络,tcp/ip,udp

 源/目的端口号: 表示数据是从哪个进程来, 到哪个进程去;

32位序号/32位确认号: 控制数据接收和发送;

为什么要有32位序号/32位确认号?

以为TCP是全双工通信。

4位TCP报头长度: 表示该TCP头部有多少个32位bit(有多少个4字节); 所以TCP头部最大长度是15 * 4 = 60(报头总长度 = 4位TCP报头长度 * 4字节

6位标志位(决定TCP报文类型):

URG(带外数据): (如果数据想插队,越过缓冲区直接被读取)紧急指针(在有效载荷中的偏移量,只有一个字节是紧急数据)是否有效

ACK: 确认数据是否收到(正常通信都会置1)

PSH: 提示接收端应用程序立刻从TCP缓冲区把数据读走

RST: 对方要求重新建立连接; 我们把携带RST标识的称为复位报文段(服务器重启后,客户端发送报文,服务端发带RST的报文,链接复位

SYN: 请求建立连接(请求握手); 我们把携带SYN标识的称为同步报文段

FIN: 断开连接请求, 我们称携带FIN标识的为结束报文段

16位窗口大小: 填入自己的接收缓冲区剩余空间大小,流量控制

16位校验和: 发送端填充, CRC校验. 接收端校验不通过, 则认为数据有问题. 此处的检验和不光包含TCP首部, 也 包含TCP数据部分.

16位紧急指针: 标识哪部分数据是紧急数据;

40字节头部选项: 暂时忽略;

send和recv通过设置MSG_OOB读取/发送带外数据。

序号是发送端发送的数据段的序号(1~1000,就发1),确认序号是应答收到的数据段的序号+数据大小.(确认序号就是确认你在这个序号之前的数据都被我收到了)

超时重传机制(解决丢包问题)

超时没有接收到ACK应答有两种情况:

1.真的丢了

真的丢了也分为两种情况,正常数据段丢了或者确认数据段丢了。如果是正常数据段丢了,再发一次就行,如果是ACK应答丢了,再发一次之后,接收端再发一次ACK应答就行。

2.还在路上

如果是还在路上,那么重发会产生数据重复问题。

接收端会检验数据段的32位序号,如果重复就丢弃。

超时时间为(2^n) * 500ms

网络传输层协议:UDP和TCP,Linux,网络,tcp/ip,udp

三次握手

为什么是三次握手?

因为链接需要被管理,先描述后组织,维护一个链接有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

一次握手和两次握手可能会有SYN洪水,三次握手是验证全双工通信通畅的最小成本。

四次挥手

如果服务端出现大量的close_wait有两种可能:

1.没有close文件描述符

2.服务器有压力

主动断开连接的乙方为什么要维持一段时间(2 * MSL(60s))的TIME_WAIT状态?

1.保证最后一个ACK被收到

2.有可能在断开时,网络中有滞留的报文

当端口处于TIME_WAIT状态就不能被绑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在绑定套接字之前加入下面的代码就行:

socklen_t t = 1;
setsockopt(_listen_sock, SOL_SOCKET, SO_REUSEADDR, &t, sizeof(t));

四次挥手也有可能变成三次挥手。

滑动窗口(类似于环形队列)

网络传输层协议:UDP和TCP,Linux,网络,tcp/ip,udp

 既然这样一发一收的方式性能较低, 那么我们一次发送多条数据, 就可以大大的提高性能(其实是将多个段的等待时 间重叠在一起了).

网络传输层协议:UDP和TCP,Linux,网络,tcp/ip,udp

 那么如果出现了丢包, 如何进行重传? 这里分两种情况讨论.

情况一: 数据包已经抵达, ACK被丢了.

网络传输层协议:UDP和TCP,Linux,网络,tcp/ip,udp

只要最新的ACK(同时确认前面的数据都被成功接收)应答被收到,就可以忽略前面丢失的ACK 。

情况二: 数据包就直接丢了.

网络传输层协议:UDP和TCP,Linux,网络,tcp/ip,udp

当某一段报文段丢失之后, 发送端会一直收到 1001 这样的ACK, 就像是在提醒发送端 "我想要的是 1001" 一样;

如果发送端主机连续三次收到了同样一个 "1001" 这样的应答, 就会将对应的数据 1001 - 2000 重新发送;

这个时候接收端收到了 1001 之后, 再次返回的ACK就是7001了(因为2001 - 7000)接收端其实之前就已 经收到了, 被放到了接收端操作系统内核的接收缓冲区中; 

流量控制

因此TCP支持根据接收端的处理能力, 来决定发送端的发送速度. 这个机制就叫做流量控制(Flow Control);

流量控制是通过控制发送缓冲区的滑动窗口大小实现的:

滑动窗口 = min(拥塞窗口, 接收端缓冲区剩余空间)

拥塞控制

网络拥塞状态:由于网络拥堵,发送的报文大量丢失。

少量丢失报文可以通过超时重传机制解决,但如果从宏观来看,由于网络原因造成网络拥塞状态,就不能简单重传。如果只是简单重传只会加重网络拥堵的状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TCP引入 慢启动机制, 先发少量的数据,探探路, 摸清当前的网络拥堵状态, 再决定按照多大的速度传输数据;

拥塞窗口是一个数字,一开始为1.

网络传输层协议:UDP和TCP,Linux,网络,tcp/ip,udp

 ssthred(慢启动阈值),拥塞窗口达到ssthred之后线性增长,当线性增长到拥塞状态时,更新拥塞避免阈值,更新ssthred为拥塞避免阈值的一半。

延迟应答

如果接收数据的主机立刻返回ACK应答, 这时候返回的窗口可能比较小.(有赌的成分)

假设接收端缓冲区为1M. 一次收到了500K的数据; 如果立刻应答, 返回的窗口就是500K;

但实际上可能处理端处理的速度很快, 10ms之内就把500K数据从缓冲区消费掉了;

在这种情况下, 接收端处理还远没有达到自己的极限, 即使窗口再放大一些, 也能处理过来;

如果接收端稍微等一会再应答, 比如等待200ms再应答, 那么这个时候返回的窗口大小就是1M;

一定要记得, 窗口越大, 网络吞吐量就越大, 传输效率就越高. 我们的目标是在保证网络不拥塞的情况下尽量提高传输 效率; 那么所有的包都可以延迟应答么? 肯定也不是;

数量限制: 每隔N个包就应答一次;

时间限制: 超过最大延迟时间就应答一次;

具体的数量和超时时间, 依操作系统不同也有差异; 一般N取2, 超时时间取200ms;

捎带应答

在延迟应答的基础上, 我们发现, 很多情况下, 客户端服务器在应用层也是 "一发一收" 的. 意味着客户端给服务器说 了 "How are you", 服务器也会给客户端回一个 "Fine, thank you";

那么这个时候ACK就可以搭顺风车, 和服务器回应的 "Fine, thank you" 一起回给客户端

面向字节流

由于缓冲区的存在, TCP程序的读和写不需要一一匹配, 例如:

写100个字节数据时, 可以调用一次write写100个字节, 也可以调用100次write, 每次写一个字节;

读100个字节数据时, 也完全不需要考虑写的时候是怎么写的, 既可以一次read 100个字节, 也可以一次 read一个字节, 重复100次;

粘包问题

tcp的报文需要自己设置协议去把数据包分开。

那么如何避免粘包问题呢?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 明确两个包之间的边界.

1.  对于定长的包, 保证每次都按固定大小读取即可; 例如上面的Request结构, 是固定大小的, 那么就从缓冲区从头开始按sizeof(Request)依次读取即可;

2.  对于变长的包, 可以在包头的位置, 约定一个包总长度的字段, 从而就知道了包的结束位置;

3.  对于变长的包, 还可以在包和包之间使用明确的分隔符(应用层协议, 是程序猿自己来定的, 只要保证分隔 符不和正文冲突即可);

理解 listen 的第二个参数

对于服务器, listen 的第二个参数设置为 2, 并且不调用 accept

网络传输层协议:UDP和TCP,Linux,网络,tcp/ip,udp 

 

客户端状态正常, 但是服务器端出现了 SYN_RECV 状态, 而不是 ESTABLISHED 状态 这是因为, Linux内核协议栈为一个tcp连接管理使用两个队列:

1. 半链接队列(用来保存处于SYN_SENT和SYN_RECV状态的请求)

2. 全连接队列(accpetd队列)(用来保存处于established状态,但是应用层没有调用accept取走的请求)

而全连接队列的长度会受到 listen 第二个参数的影响. 全连接队列满了的时候, 就无法继续让当前连接的状态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了. 这个队列的长度通过上述实验可知, 是 listen 的第二个参数 + 1.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612197.html

到了这里,关于网络传输层协议:UDP和TCP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JavaEE】网络原理——传输层协议:UDP和TCP

    目录 1、简单了解应用层协议 2、传输层UDP协议 3、传输层TCP协议  3.1、TCP报文介绍 3.2、TCP实现可靠传输的核心机制 3.2.1、确认应答 3.2.2、超时重传  3.3、连接管理 (三次挥手,四次握手) 3.3.1、建立连接(三次握手) 3.3.2、断开连接(四次挥手)  3.4、滑动窗口  3.5、流量

    2024年02月10日
    浏览(81)
  • 网络基础二——传输层协议UDP与TCP

    ​ 传输层协议有UDP协议、TCP协议等; ​ 两个远端机器通过 使用\\\"源IP\\\",“源端口号”,“目的IP”,“目的端口号”,\\\"协议号\\\"来标识一次通信 ; 9.1端口号的划分 ​ 0-1023:知名端口号,HTTP,HTTPS,FTP,SSH等应用层协议,他们的端口号都是固定的;如:ssh使用的是22号端口,

    2024年04月12日
    浏览(46)
  • 计算机网络笔记:TCP协议 和UDP协议(传输层)

    TCP 和 UDP都是传输层协议,他们都属于TCP/IP协议族。 TCP的全称是 传输控制协议 是一种 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 的 传输层 通信协议。TCP 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流协议(流就是指不间断的数据结构) TCP报文 是TCP层传输的数据单元,也称为 报文段 ,一个TCP报文段由

    2024年02月02日
    浏览(53)
  • 【网络】传输层——UDP | TCP(协议格式&&确认应答&&超时重传&&连接管理)

    🐱作者:一只大喵咪1201 🐱专栏:《网络》 🔥格言: 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 现在是传输层,在应用层中的报文(报头 + 有效载荷)就不能被叫做报文了,而是叫做 数据段 (报头 + 有效载荷),传输层的有效载荷就是应用层的完整报文。 端口号(port):标识了一个主机上

    2024年02月13日
    浏览(46)
  • 数据链路层(MAC)、网络层(IP)、传输层(TCP/UDP)抓包分析

    OSI模型(OSI model),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英语: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缩写为 OSI)。 抓包通常抓取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的包。 OSI主要关注5层,数据从上至下逐级封装,加入每层的头部信息,在物理层转换为比特率发送; 接收端使用逆向顺序

    2024年02月16日
    浏览(53)
  • 08-linux网络管理-nc命令(TCP|UDP网络联通测试,文件传输,带宽测试)

    - 监听TCP端口(默认) 说明: -l 启动监听模式(作为服务器监听指定端口) -v 显示信息和错误 - 监听UDP端口 说明: -u UDP模式 - 链接TCP端口 - 链接UDP端口 说明: -z 链接不传输数据 - 接收数据重定向 - 上传数据 检查本地服务器是和 10.10.239.65的80端口是否能建立TCP链接。 如上

    2024年01月24日
    浏览(48)
  • 网路原理-传输层UDP,TCP/IP(确认应答,超时重传,连接管理,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状态转换,流量控制,滑动窗口,拥塞控制,延时应答,捎带应答,异常情况,面向字节流)-网络层(IP协议,地址管理)

    本节重点 • 理解传输层的作⽤,深⼊理解TCP的各项特性和机制 • 对整个TCP/IP协议有系统的理解 • 对TCP/IP协议体系下的其他重要协议和技术有⼀定的了解 我们之前编写完了基本的 java socket ,要知道,我们之前所写的所有代码都在应⽤层,都是为了 完成某项业务,如翻译等。

    2024年04月15日
    浏览(58)
  • 【网络编程·传输层】UDP和TCP的报头

    需要云服务器等云产品来学习Linux的同学可以移步/--腾讯云--/--阿里云--/--华为云--/官网,轻量型云服务器低至112元/年,新用户首次下单享超低折扣。   目录 一、端口号划分 二、部分指令 1、pidof(用于查看进程id) 2、netstat(查看网络状态) 三、UDP协议 1、UDP协议格式 2、

    2024年02月14日
    浏览(43)
  • 计算机网络——第四层:传输层以及TCP UDP

            连接模式的传输。         保证按顺序传送数据包。         流量控制、错误检测和在数据包丢失时的重传。         用于需要可靠传输的应用,如网络(HTTP/HTTPS)、电子邮件(SMTP, IMAP, POP3)和文件传输(FTP)。         数据报模式。        

    2024年01月21日
    浏览(68)
  • 【计算机网络实验】TCP和UDP传输过程仿真与分析

    实验内容 TCP 和UDP 传输过程仿真与分析 实验目的 使用路由器连接不同的网络 使用命令行操作路由器 通过抓取HTTP报文,分析TCP连接建立的过程 通过抓取DNS报文,分析UDP数据包传输过程 实验要求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通过抓取HTTP数据包,分析TCP连接建立过程,

    2024年02月03日
    浏览(56)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