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HTTP/1.1 相比 HTTP/1.0 性能上的改进:
HTTP/2 做了什么优化?
HTTP/3 做了哪些优化?
HTTP/1.1 相比 HTTP/1.0 性能上的改进:
- 使用长连接的方式改善了 HTTP/1.0 短连接造成的性能开销。
- 支持管道(pipeline)网络传输,只要第一个请求发出去了,不必等其回来,就可以发第二个请求出去,可以减少整体的响应时间。
但 HTTP/1.1 还是有性能瓶颈:
- 请求 / 响应头部(Header)未经压缩就发送,首部信息越多延迟越大。只能压缩
Body
的部分; - 发送冗长的首部。每次互相发送相同的首部造成的浪费较多;
- 服务器是按请求的顺序响应的,如果服务器响应慢,会招致客户端一直请求不到数据,也就是队头阻塞;
- 没有请求优先级控制;
- 请求只能从客户端开始,服务器只能被动响应
HTTP/2 做了什么优化?
那 HTTP/2 相比 HTTP/1.1 性能上的改进:
- 头部压缩: 如果你同时发出多个请求,他们的头是一样的或是相似的,那么,协议会帮你消除重复的部分
- 二进制格式 :HTTP/2 不再像 HTTP/1.1 里的纯文本形式的报文,而是全面采用了二进制格式,
- 并发传输 : 引出了 Stream 概念,多个 Stream 复用在一条 TCP 连接。针对不同的 HTTP 请求用独一无二的 Stream ID 来区分。接收端可以通过 Stream ID 有序组装成 HTTP 消息,不同 Stream 的帧是可以乱序发送的,因此可以并发不同的 Stream ,也就是 HTTP/2 可以并行交错地发送请求和响应。
- 服务器主动推送资源:客户端和服务器双方都可以建立 Stream, Stream ID 也是有区别的,客户端建立的 Stream 必须是奇数号,而服务器建立的 Stream 必须是偶数号。
HTTP/2 有什么缺陷?
HTTP/2 是基于 TCP 协议来传输数据的,TCP 是字节流协议,TCP 层必须保证收到的字节数据是完整且连续的,这样内核才会将缓冲区里的数据返回给 HTTP 应用,那么当「前 1 个字节数据」没有到达时,后收到的字节数据只能存放在内核缓冲区里,只有等到这 1 个字节数据到达时,HTTP/2 应用层才能从内核中拿到数据,这就是 HTTP/2 队头阻塞问题。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616450.html
HTTP/3 做了哪些优化?
- HTTP/1.1 中的管道( pipeline)虽然解决了请求的队头阻塞,但是没有解决响应的队头阻塞,因为服务端需要按顺序响应收到的请求,如果服务端处理某个请求消耗的时间比较长,那么只能等响应完这个请求后, 才能处理下一个请求,这属于 HTTP 层队头阻塞。
- HTTP/2 虽然通过多个请求复用一个 TCP 连接解决了 HTTP 的队头阻塞 ,但是一旦发生丢包,就会阻塞住所有的 HTTP 请求,这属于 TCP 层队头阻塞。
QUIC 有以下 3 个特点。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616450.html
- 无队头阻塞:QUIC 有自己的一套机制可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的。当某个流发生丢包时,只会阻塞这个流,其他流不会受到影响,因此不存在队头阻塞问题。
- 更快的连接建立:握手过程只需要 1 RTT,握手的目的是为确认双方的「连接 ID」,
- 连接迁移
到了这里,关于HTTP协议各自特点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