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基础知识(1)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机器学习基础知识(1)。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什么是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是一种通过输入大量数据来构建一种模型(网络),这个训练好的模型将会被用来预测或执行某些操作,这个训练的过程和方法就是机器学习。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构建一个“函数”,使得这个函数面对我们的输入数据能够返回出某些结果,而寻找或者说构建这个函数的过程就是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的基本知识

偏差:偏差度量了模型的期望预测与真实结果的偏离程度, 即刻画了学习算法本身的拟合能力。偏差则表现为在特定分布上的适应能力,偏差越大越偏离真实值。

方差:方差度量了同样大小的训练集的变动所导致的学习性能的变化, 即刻画了数据扰动所造成的影响。方差越大,说明数据分布越分散。

噪声:噪声表达了在当前任务上任何模型所能达到的泛化误差的下界, 即刻画了学习问题本身的难度 。
机器学习基础知识(1),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过拟合:指的是在训练数据集上表现良好,而在未知数据上表现差。

欠拟合:指的是模型没有很好地学习到数据特征,不能够很好地拟合数据,在训练数据和未知数据上表现都很差
机器学习基础知识(1),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为什么参数越小代表模型越简单

越复杂的模型,越是会尝试对所有的样本进行拟合,甚至包括一些异常样本点,这就容易造成在较小的区间里预测值产生较大的波动,这种较大的波动也反映了在这个区间里的导数很大,而只有较大的参数值才能产生较大的导数。因此复杂的模型,其参数值会比较大。因此参数越少代表模型越简单。

机器学习的方法分类

有监督学习

有监督学习就是通过标注好的数据集来进行训练,学习一个从输入变量X到输入变量Y的函数映射

训练数据通常是(n×x,y)的形式,其中n代表训练样本的大小,x和y分别是变量X和Y的样本值

有监督学习可大体分为两大类问题:分类,回归

分类:预测某一样本所属的类别。
回归:预测某一样本的所对应的实数输出。

分类任务是指在给定一组数据集合时,我们需要预测数据所属的类别或标签。例如,我们可以输入许多水果的图片和相应的标签,如苹果、香蕉或梨子,然后训练一个分类器,以便它能够在新的水果图片中识别出它所属的类别。 通常情况下,分类任务的输出是离散值,如标签。

回归任务则是指在给定一组数据集合时,我们需要预测数据的数值。例如,我们可以输入一组房屋的特征,如面积、卧室数量、卫生间数量、地理位置等,然后训练一个回归器,以便它能够预测房价。通常情况下,回归任务的输出是连续值,如价格。

分类问题

1.决策树

机器学习基础知识(1),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决策树显然是一种树形结构,可以认为是if-then结构的集合,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可读性,缺点是过拟合。

训练时,利用训练数据,根据损失函数最小化的原则建立决策树模型。
预测时,直接利用模型进行分类或回归。

决策树训练通常包括3个步骤:特征选择、决策树生成以及修剪。

特征选择
在构建决策树的时候,最重要的一步是要决定需要选取的特征。通常来说,选取的特征要与最终的分类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如果选取该特征后与随机分类的结果没有太大分布,这样的特征是无效的。

决策树生成CART(生成算法有很多如ID3,C4.5)
CART算法由Breiman等人在1984年提出,是一种构建决策树的方法。CART算法所生成的决策树都是二叉树。其算法主要分为生成树和剪枝两个过程,生成的时候树要尽量大而深,然后再通过剪枝在大树上生成一棵表现最好的子树。

修剪
由于在训练过程中树的深度过大,产生了过拟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树生成之后,要对其进行剪枝处理,对于删除分类过细的叶节点,使其退化回其父节点,有望可以改善其过拟合的程度。

通常来讲,我们会先定义好损失函数,然后根据各个节点计算所得熵来决定剪枝。
机器学习基础知识(1),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当某个叶节点t中的各类样本分布越均匀,证明该节点的分类效果越差,得到的熵也就越大,因此该项可以表示决策树的分类误差。式中第二项是描述决策树的复杂度的,当决策树越复杂,叶节点也就越多,该项也就越大。

2.朴素贝叶斯(贝叶斯是基于贝叶斯概率理论的,请提前了解相关概率论知识)

利用Bayes定理来预测一个未知类别的样本属于某个类别的可能性
区别于knn,决策树,神经网络等很多其他方法的直接学习Y与X之间额F(x)关系,贝叶斯采用的是生成方法。

优点:在数据较少的情况下仍然有效,可以处理多类别问题。

缺点:对于输入数据的准备方式较为敏感。
适用数据类型:标称型数据

先验概率P(X): 先验概率是指根据以往经验和分析得到的概率。

后验概率P(Y|X): 事情已发生,要求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是由某个因素引起的可能性的大小,后验分布P(Y|X)表示事件X已经发生的前提下,事件Y发生的概率,称事件X发生下事件Y的条件概率。

后验概率P(X|Y): 在已知Y发生后X的条件概率,也由于知道Y的取值而被称为X的后验概率。

朴素: 朴素贝叶斯算法是假设各个特征之间相互独立,也是朴素这词的意思,那么贝叶斯公式中的P(X|Y)可写成:
机器学习基础知识(1),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例:
机器学习基础知识(1),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图中给出了weather和player(列省略)对应的play状态,
比如第一个选手在sunny day的时候会选择no play
请根据已有信息,推断天气味sunny的时候某一未知选手的paly状态

显然如下
机器学习基础知识(1),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朴素贝叶斯公式:

机器学习基础知识(1),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Naïve Bayes Classifier)采用了“属性条件独立性假设” ,即每个属性独立地对分类结果发生影响。为方便公式标记,不妨记P(C=c|X=x)为P(c|x),基于属性条件独立性假设,贝叶斯公式可重写为:
机器学习基础知识(1),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训练器的训练过程就是基于训练集D估计类先验概率P(C),并为每个属性估计条件概率 P(xi|c),令Dc表示训练集D中第c类样本组合的集合,则类先验概率:
机器学习基础知识(1),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3.K-近邻(kNN)

我的妈,终于有个简单算法。

KNN的原理就是当预测一个新的值x的时候,根据它距离最近的K个点是什么类别来判断x属于哪个类别

对于k临近只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1.k临近的k值选择

k值的选择其实很重要,对于样本较小的数据集你选择一个较大的k值显然不合适,比如样本一共50个元素你选择了的k里面包含45个,这不就是“欺负”弱势群体吗。

如图所示k值逐渐增大时knn的判断错误率不断上升。
机器学习基础知识(1),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2.kNN的非参、惰性特征
非参:除了变动的k值外不需要任何参数,不会对输入做出假设,模型的判断完全由数据决定
惰性:KNN不许要训练,不像目前使用的大参数网络。

4.人工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目前主要有:CNN,RNN,FNN,BPNN,DBN

这些网络里相信初学者一定最先接触的BPNN(至少科班通常是这样开的课程,给你整几个神经元分析分析),不过目前的深度神经网络都比当初学的要复杂的太多,这里不细展开将神经网络,只列举目前在nlp,cv这些方向的主流模型和神经网络基本种类。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主要用于处理具有网格结构的数据,如图像、音频等,通过卷积和池化等操作提取输入数据中的特征。

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可以处理时序数据的神经网络,每个时间步都会接收上一个时间步输出的信息,从而实现对历史信息的记忆。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是前馈神经网络的一种变种,可以利用反向传播算法进行训练,使得网络能够逼近复杂的非线性函数。

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FNN):最为基础和常见的人工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组成,每一层都由多个神经元构成。

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 DBN):一种由多个受限玻尔兹曼机组成的深度神经网络,可以用于特征提取和分类等任务。

卷积神经网络列举

由于项目相关,我主要讲一下CV方向目前最为常用的几个,然后再加上一个可能成为黑马的transformer系列(这个方向现在就是主打一个炼丹+魔改,那天你碰出一个很牛逼的你就牛逼了)

目前计算机视觉领域最常用的模型有:

Faster R-CNN: 基于区域提取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在目标检测的任务上取得很好的效果。

YOLO(You Only Look Once): 一种基于单阶段检测器的目标检测模型,速度较快,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 一种基于单阶段检测器的目标检测模型,具有较快的检测速度和较高的精度。

Mask R-CNN: 在Faster R-CNN的基础上,增加了实例分割的能力,可以同时获取物体的位置和分割掩模。

单阶段和二阶段目标检测
而这里面有分为二阶段检测和单阶段检测,二阶段检测的参数量大速率慢,但是准确性极高,使用于人脸识别,医学图像等领域,而单阶段目标检测适用于无人机目标识别,自动驾驶等需要快速反应的场景。

单阶段: 以YOLO为例(目前最新到YOLOv8),这种主要分为三个大段的模型,在保证了也具有良好的检测准确率(这个我之后和Fast R-CNN那些详细总结一下)

二阶段
R-CNN系列模型:包括R-CNN、Fast R-CNN、Faster R-CNN,是基于区域提取的神经网络模型,先通过区域选择网络对候选区域进行筛选,再通过分类网络和回归网络对筛选后的区域进行分类和位置回归,最终得到检测结果。

Mask R-CNN:在Faster R-CNN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实例分割的支持,不仅能得到物体的位置和类别,还可以获取物体的分割掩模。

Transformer: transformer属于深度神经网络。不同于传统的CNN,它通过多层非线性变换来构建深层次的模型,以学习输入序列中的信息表示。

原本Transformer为基础的模型应用主要在本文领域,对于长程的处理由于一般的CNN模型,但是目前也有许多Transformer变型之后的模型开始在cv方向有了良好的表现,如:DETR,ViT

回归问题

如上面所说的分类与回归的异同,回归问题对于样本会输出一个预测实数。

回归问题是对数值型的随机变量进行预测建模,建模的目标是寻找最优拟合,对真实值的一种逼近预测,越是逼近真实值,建立的模型越被认为是一个好回归。

一元线性回归

一元线性回归是一条直角坐标系内的直线,y=a*x+b+z,a为斜率,b为截距,z为误差项。

大致图像如下。
机器学习基础知识(1),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多元线性回归

用一个因变量和多个解释变量来构建一个尽可能拟合的预测模型(曲线)。

也就是Y=A1 * X1+A2 * X2+…An * Xn+A0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充分考虑了多个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但仍然是一条直线,但这次是在更高维度的表示下的直线。

机器学习基础知识(1),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to be continue~

无监督学习

区别于有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的训练集没有标注相应的类别等信息。也就是对于训练集,我们只有输入而没有输出结果的信息。

无监督学习现在主要有: K-means聚类,关联规则分类两种方法

K-means均值聚类

K-means是最为经典的一类无监督学习算法。
K-means拿到数据集后会按照如下操作进行训练。

1.随机抽取K个样本作为最初的质心
2.根据样本到各个质心的“距离”划分数据集合
3.重新计算当前簇划分下每个簇的中心
4.若是达到训练轮数则结束,否则转跳至步骤2
机器学习基础知识(1),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关于距离:我们常用欧式距离,也会采用马氏和一些概率论的度量来充当距离。

# 导入第三方模块
import random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from mpl_toolkits.mplot3d import Axes3D # 空间三维画图

def load_data(path):
	df = pd.read_excel(path)
	column_count = df.shape[1]
	df_li = df.values.tolist()
	return df_li,column_count


# 计算欧式距离,并且存储到数组中
def distance(dataSet,centroids,k):
	dis_list = []
	for data in dataSet:
		diff = (np.tile(data,(k,1)))-centroids
		squaredDiff = diff ** 2
		squaredDist = np.sum(squaredDiff,axis=1)
		distance = squaredDist ** 0.5
		dis_list.append(distance)
	dis_list = np.array(dis_list)
	return dis_list

# 计算质心,并且返回质心变化量
def Centroids_Init(dataSet,centroids,k):
	# 首先计算初始化质心与数据集元素之间的距离
	dis_list = distance(dataSet,centroids,k)
	# 根据第一次距离计算进行分类,并计算出新的质心
	minDistIndices = np.argmin(dis_list,axis=1) #axis 表示每行最小值下标
	# #DataFrame(dataSet)对DataSet分组
	# groupby(min)按照min进行统计分类
	# mean()对分类结果求均值
	newCentroids = pd.DataFrame(dataSet).groupby(minDistIndices).mean()
	newCentroids = newCentroids.values

	# 计算新质心与初始化质心的变化量
	centroids_change = newCentroids - centroids
	return centroids_change,newCentroids

# 使用K-means进行分类
def k_means(dataSet,k):
	# 随机获取质心,作初始化处理
	# 从数据集中随机取k个元素作为质心
	centroids = random.sample(dataSet,k)

	centroids_change,newCentroids = Centroids_Init(dataSet,centroids,k)
	# 不断更新质心,直到centroids_change为0,表示聚类中心已经确定
	while np.any(centroids_change != 0 ):
		centroids_change,newCentroids = Centroids_Init(dataSet,newCentroids,k)

	# 将矩阵转换为列表,并排序
	centroids = sorted(newCentroids.tolist())

	# 根据质心来聚类
	cluster = []
	# 计算欧式距离
	dis_list = distance(dataSet,centroids,k)
	minDistIndices = np.argmin(dis_list,axis=1)
	for i in range(k):
		# 根据k个质心创建k个空列表,表示k个簇
		cluster.append([])
	for i,j in enumerate(minDistIndices):
		# 将dataSet中的元素分类到指定的列表中
		cluster[j].append(dataSet[i])

	return centroids,cluster

# 数据可视化
def visualization(dataSet,centroids):
	if column_count == 2:
		for i in range(len(dataSet)):
			plt.scatter(dataSet[i][0],dataSet[i][1],marker = 'o',color = 'blue',s = 40,label = '原始点')
			for j in range(len(centroids)):
				plt.scatter(centroids[j][0],centroids[j][1],marker = 'x',color = 'red',s = 50,label = '质心')
		plt.show()
	elif column_count == 3:
		fig = plt.figure()
		ax = Axes3D(fig)
		for i in range(len(dataSet)):
			ax.scatter(dataSet[i][0],dataSet[i][1],dataSet[i][2],marker = 'o',color = 'blue',s = 40,label = '原始点')
			for j in range(len(centroids)):
				ax.scatter(centroids[j][0],centroids[j][1],centroids[j][2],marker = 'x',color = 'red',s = 50,label = '质心')
		ax.set_zlabel('Z', fontdict={'size': 15, 'color': 'red'})
		ax.set_ylabel('Y', fontdict={'size': 15, 'color': 'red'})
		ax.set_xlabel('X', fontdict={'size': 15, 'color': 'red'})
		plt.show()
	else:
		print('数据维度过高,无法进行可视化')


if __name__ == '__main__':
	path = input(r'请输入文件的路径:')
	dataSet,column_count = load_data(path)
	print(dataSet)
	print('-'*30,'读取成功','-'*30)
	k = int(input('请输入簇数:'))
	centroids,cluster = k_means(dataSet,k)
	print('质心为:%s'%centroids)
	print('集群为:%s'%cluster)
	visualization(dataSet,centroids)

关联规则分类

to be continue~

参考博文

机器学习知识点全面总结
机器学习的分类、回归、聚类问题
决策树
多元线性回归超详细详解(一步一步手推公式)
多元线性回归(高斯分布—>最小二乘法)
机器学习(一)—— K-means均值聚类算法
机器学习 K-Means(++)算法
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原理及其应用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625437.html

到了这里,关于机器学习基础知识(1)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实验四:遗传算法求函数最大值实验与基础知识

    实验目的 熟悉和掌握遗传算法的原理、流程和编码策略,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函数优化问题,理解求解流程并测试主要参数对结果的影响。 实验内容 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函数最大值。 实验要求 1. 用遗传算法求解下列函数的最大值,设定求解精度到15位小数。 (1)给出适应度

    2024年02月03日
    浏览(71)
  • 【人工智能】实验三 A*算法求解八/十五数码问题实验与基础知识

    熟悉和掌握启发式搜索的定义、估价函数和算法过程,并利用A*算法求解N数码难题,理解求解流程和搜索顺序。 以8数码问题和15数码问题为例实现A*算法的求解程序(编程语言不限)。 设计两种不同的估价函数。 设置相同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针对不同的估价函数,求得

    2024年02月03日
    浏览(126)
  • 【人工智能】实验五 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分类MNIST数据集与基础知识

    熟悉和掌握 卷积神经网络的定义,了解网络中卷积层、池化层等各层的特点,并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MNIST数据集进行分类。 编写卷积神经网络分类软件,编程语言不限,如Python等,以MNIST数据集为数据,实现对MNIST数据集分类操作,其中MNIST数据集共10类,分别为手写0—9。

    2024年02月04日
    浏览(63)
  • 机器学习入门教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1、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相当于人类的代理人,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人工智能基本上都是弱AI,主要作用是正确解释从外部获得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加以学习和利用,以便灵活的实现特定目标和任务。 例如: 阿尔法狗、智能汽车 简单来说: 人工智能使机器像人类一样进行感

    2024年02月09日
    浏览(91)
  • 《人工智能专栏》必读150篇 | 专栏介绍 & 专栏目录 & Python与PyTorch | 机器与深度学习 | 目标检测 | YOLOv5及改进 | YOLOv8及改进 | 关键知识点 | 工具

    各位读者们好,本专栏最近刚推出,限于个人能力有限,不免会有诸多错误,敬请私信反馈给我,接受善意的提示,后期我会改正,谢谢,感谢。 第一步 :[ 购买点击跳转 ] 第二步 : 代码函数调用关系图(全网最详尽-重要) 因文档特殊,不能在博客正确显示,请移步以下链接

    2024年02月02日
    浏览(77)
  •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区别

    人工智能涵盖范围最广,它包含了机器学习;而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内容,它又包含了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是一门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融合了数学、神经学、心理学、控制学等多个科目的交叉学科。 人工智能是一门致力于使计算机能够模拟、模仿人类智能的学

    2024年02月08日
    浏览(56)
  • 一探究竟: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1.1 人工智能是什么?          1956年在美国Dartmounth 大学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中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概念。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

    2024年02月17日
    浏览(52)
  • 12、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关系

    很多年前听一个机器学习的公开课,在QA环节,一个同学问了老师一个问题“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是什么关系 ”? 老师先没回答,而是反问了在场的同学,结果问了2-3个,没有人可以回答的很到位,我当时也是初学一脸懵,会场准备的小礼品也没有拿到。 后来老师解释“机

    2024年02月05日
    浏览(71)
  • 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三者的区别

    目录 1、三者的关系 2、能做些什么 3、阶段性目标 机器学习、人工智能(AI)和深度学习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从不同层面理解和实现智能的方法。 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如何使计算机能够模仿人类智能的学科。它涵盖了各种技术和方法,

    2024年02月14日
    浏览(61)
  • 深度学习2.神经网络、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目录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关系 大白话解释深度学习 传统机器学习 VS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的优缺点 4种典型的深度学习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 CNN 循环神经网络 – RNN 生成对抗网络 – GANs 深度强化学习 – RL 总结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69)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