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设备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3.1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设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数据参考:CISP官方 

目录

  • 计算机网络基础
  • 网络互联设备
  • 网络传输介质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1、ENIAC: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2月14日,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名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这台计算机主要被美国国防部用于弹道计算。尽管ENIAC体积庞大、功耗高、发热也高,但它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ENIAC奠定了计算机的发展基础,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ENIAC能够完成复杂的数学和科学计算任务,为科学研究和军事应用提供了巨大的计算能力。这台计算机的成功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并为后来的计算机设计和制造打下了基础。

3.1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设备,NISP一级,网络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定义

        早期的计算机由于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因此只能少数大学或实验室拥有,并且一个时间段只能一个用户进入机房中使用,这使得计算机的应用难以推广。为了解决应用上存在的问题,技术人员设计将多个计算机终端经过通信线路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并且允许多个用户从远程终端操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因此诞生。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3、阿帕网(Arpanet)”和“TCP/IP

        阿帕网(Arpanet)是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资助建立的一种分组交换网络。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广域网,旨在连接多台计算机并实现共享资源。Arpanet的成功为后来的互联网奠定了基础,并促进了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一组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数据的通信协议。它定义了数据如何在网络中进行分组、传输、路由以及接收方的验证等。TCP/IP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支持全球范围内的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它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错误检测和纠正、分组排序等功能,使得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和网络可以无缝连接和通信。

        开放互连模型(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种参考模型,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它将通信过程分解成七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协议,并且通过接口连接到上下层。OSI模型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框架,使不同厂商的设备和协议可以互相兼容和交互操作。

综合起来,阿帕网和TCP/IP为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而开放互连模型则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参考框架,使不同类型的网络能够互操作。这些技术和模型的发展为现代互联网的构建和运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3.1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设备,NISP一级,网络

4、计算机网络分类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它已经向综合化、多样化和高速化方向迈进。越来越多的设备被接入网络,互联网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融合也变得越来越紧密。互联网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被称为网络空间的虚拟环境,其中人们进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社交互动。

计算机网络通常可以根据其覆盖范围和用户类型进行分类。

根据覆盖范围,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以下几类:

  1.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广域网覆盖范围较广,通常跨越多个地理位置,比如城市、国家甚至是全球。广域网通过各种传输媒介(如光纤、卫星)连接多个局域网或城域网,实现跨地区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2.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城域网覆盖范围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通常涵盖一个城市或城市范围的区域。它提供了较高的传输速度和可靠性,以满足城市内部的通信需求。

  3.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局域网覆盖范围较小,通常限定在一个建筑物、办公室或校园内部。局域网通过以太网等通信技术连接多台计算机和设备,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根据用户类型,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以下两类:

  1. 公众网:公众网是指向广大公众提供服务的互联网,它通过公共基础设施和通信服务提供商进行连接和访问。公众网允许用户访问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如网站、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

  2. 专用网:专用网是为特定组织或个人定制的私有网络,通常在组织内建立和管理。它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定制化的功能,用于实现组织内部的通信、数据共享和应用服务。

5、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和组成要素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称为网络拓扑结构,是计算机或设备通过传输介质连接的物理模式。

网络单元:用以连接计算机网络的节点

  • 转换和交换信息的转节点 (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
  • 访问节点 (计算机终端、移动终端、服务器、跳板机)

链路:两个节点间的连线,通常是连接不同节点的传输介质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总线型拓扑:所有节点都连接在一条共享的传输介质上,如以太网。节点通过在总线上发送和接收数据来进行通信。

星型拓扑:所有节点都直接连接到一个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中心节点。中心节点负责转发数据并协调通信。

  • 星型拓扑是多个访问节点通过通信链路连接到一个中央节点进行相互通信组成的结构,中央节点根据集中的通信控制策略对不同访问节点的访问进行管理和控制。星型拓扑结构简单,连接方便,管理和维护都较为容易,并且扩展性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网络结构。
  • 星型拓扑结构局限性:对中央节点可用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在高要求的网络中,通常采用对中央节点设备进行双击备份的安全措施。

3.1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设备,NISP一级,网络

环型拓扑:每个节点都与相邻的节点直接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路。数据通过环路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

树型拓扑:节点以树状结构连接,有一个根节点作为顶级节点,分支节点连接到其他节点。数据从根节点开始传输,并沿着树的分支传递。

网状拓扑:所有节点之间都直接连接,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这种拓扑结构具有冗余连接,提供了高可靠性和冗余路径。

混合型拓扑:将多种拓扑结构组合使用,形成复合的网络结构。例如,将多个星型拓扑或环型拓扑相互连接。

7、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WLAN)是一种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的网络技术,它将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无线局域网协议是802.11系列标准。

在无线局域网中,有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 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它是连接无线工作站和无线局域网的设备,提供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功能。

  2. 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它用于标识无线网络,可以将无线局域网划分为几个需要不同身份验证的子网络。每个子网络可以设置独立的身份认证、安全策略和访问权限。

  3. 信道:它是数据信号在无线网络中传输的通道,通常使用13个信道。为了避免信号之间的干扰,设备应该尽量使用不同的信道。

无线局域网具有灵活性和便利性,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到网络,实现移动办公和无线互联等应用。然而,由于无线信号的特性,如受限的传输距离和易受干扰,对于无线局域网的设计和部署需要合理安排设备位置、信道选择和安全策略,以实现稳定、高效的无线通信。

3.1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设备,NISP一级,网络

胖 “/” 瘦 AP

  • 最早的AP都是能独立工作的,但相互之间无法协调 (比如:工作信道等)。
  • 有厂商将其管理功能上移至一个管理设备,AP仅负责无线接入和二层数据处理功能。
  • 一般把这种功能简化、不能独立工作的AP称为“瘦AP"或“集中控制型AP”,把管理“瘦AP"的设备称为AC ( AP Controller,AP控制器)。
  • 对应的,把功能齐备、能独立工作的AP称为"胖AP”。
  • AC + 瘦AP的组网架构,适用于AP较多的场景。AC能统一管控、配置各个瘦AP,瘦AP可以做到即插即用 (相关参数都可以从AC处获取)。其缺点是,AC基本只能管理同厂商的瘦AP,且组网成本较高。
  • 市场上的家用无线路由器大多都是“胖AP",有些同时支撑胖AP和瘦AP功能。

8、无线局域网安全防护

安全管理

  • 结合组织机构业务需求对无线局域网的应用进行评估,制定使用和管理策略;
  • 限制无线局域网的使用范围,例如仅用于互联网资料查询和日常办公应用
  • 明确定义并限制无线局域网的使用范围,尽量不在无线网络中传输和处理机密和敏感数据。

安全技术

  • 为访客设立独立的接入网段,并在无线局域网与业务网之间部署隔离设备;
  • 对无线局域网接入使用安全可靠的认证和加密技术,如果有必要,可以使用其他增强认证机制;
  • 部署入侵检测系统以发现可能的攻击并定期对无线局域网安全性进行审查。

二、网络互联设备

        为了实现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和资源共享,不仅需要从物理上将网络连接起来,还需要解决两个网络之间相互访问和通信协议方面的差异,处理速率与带宽的差别等问题,这些用于连接设备、网络及进行相互协商、转换的部件就是网络互联设备。

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

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

3.1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设备,NISP一级,网络

  • 网络接口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也被简称为网卡。它是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上的适配器,用于与其他计算机或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不同类型的网络接口卡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络设计,如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或无线局域网等。
  • 每个网卡都有一个唯一的48位串行号,也称为物理地址或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地址被写在网卡上的只读内存(ROM)中,并由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负责分配给网卡制造商。MAC地址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用作寻址机制。
  • 在OSI七层模型中,网卡工作在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相邻节点之间传输数据帧,并实现了一些数据链路控制和错误检测功能。MAC地址也是网络通信中二层的地址。

中继器(Repeater):

  • 中继器是一种连接网络线路的设备,它在两个网络节点之间承担物理信号的双向转发工作。由于信号在传输线路中会有损耗和衰减,因此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只能传输有限的距离。中继器通过复制、调整和放大传输的数据信号来延长网络中信号传输的距离。
  • 理论上,中继器的使用是无限的。然而,在实际情况下,网络标准规定了信号的延迟范围,中继器只能在这个范围内有效工作,否则可能会引起网络故障。在实际生产环境中,许多网络限制了在同一对工作站之间可以加入的中继器数量(例如,在以太网中通常限制最多使用4个中继器)。
  • 中继器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物理层,包括信号的复制、放大等操作。它没有智能判断功能,只是简单地对信号进行处理和转发。

集线器(Hub):

  • 集线器(也称为HUB)的工作原理与中继器相似,它是一个多端口的设备,将一个端口上接收到的数据广播发送到其他所有端口上。集线器也是工作在物理层的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广播方式将数据传输到所有连接的设备上,所有设备都能接收到这些数据。然而,集线器没有智能判断功能,不能根据目标设备的地址进行有针对性的转发,因此会增加网络上的冲突、碰撞和带宽浪费。

网桥(Bridge):

  • 网桥(也叫桥接器)是一种存储/转发设备,用于连接两个局域网。网桥可以将一个大的局域网分割成多个网段,或者连接两个或多个局域网,使得不同网段上的用户可以相互访问。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需要分析数据帧的地址字段,以决定将收到的数据帧转发到哪个网络。网桥可以用于运行相同高层协议的设备之间的通信,并且可以连接使用不同传输介质的网络。

交换机(Switch):

3.1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设备,NISP一级,网络

  • 交换机是一种用于电信号或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是一种多端口的网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信号通路。
  • 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它用于在局域网中传输以太网帧。此外,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其他类型的交换机,用于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
  • 交换机作为一种网络扩容设备,能够为子网提供更多的网络接口,从而连接更多的计算机。
  • 具有高性价比、高灵活度、简单易实现等优点,已经成为网络中最重要的组网设备之一。通过交换机的使用,可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可靠的连接,提升网络的性能和效率。
交换机的物理分层方式:
  1. 接入层:接入层位于网络的边缘,直接连接终端设备(如计算机、IP电话、无线接入点等)到局域网。接入层交换机通常具有较少的端口数和较低的转发能力,主要起到连接用户端设备的作用,并将数据流量转发到上层的汇聚层。

  2. 汇聚层:汇聚层是将来自多个接入层交换机的数据流量进行集中管理和转发的地方。它通常位于接入层和核心层之间,具备更强大的转发能力和更多的端口数量。汇聚层交换机可以对不同接入层的数据进行聚合,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互连,并提供一定程度的策略控制和安全性。

  3. 核心层:核心层是网络的中枢,负责处理大量的数据流量并实现高速的转发。核心层交换机通常具有更高的端口密度、更快速的转发能力和更复杂的路由功能。它连接各个汇聚层,并提供高可靠性、高带宽的互联。

冲突域是数据必然发送到的区域
  1. 冲突域(Collision Domain):在以太网中,当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导致数据碰撞时,这些设备组成了一个冲突域。在以太网中,使用集线器(Hub)连接设备会导致冲突域扩展。因为集线器是无智能的信号驱动器,它将所有接收到的信号广播给所有连接的设备,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冲突。

  2. 广播域(Broadcast Domain):广播域是指可以收到广播帧的所有设备的范围。在以太网中,广播帧会被交换机(Switch)所转发,从而限制了广播帧的范围。交换机只会将广播帧发送到与目标设备相关的接口,而不是广播到整个网络。

  3. 交换机与集线器:与集线器不同,交换机是有智能的网络设备。它根据MAC地址表将数据流量从源端口转发到目标端口,实现了数据的直接点对点传输,从而有效隔离了冲突域。交换机能够学习并记住设备的MAC地址,只将数据转发到目标设备所在的端口,避免了冲突。因此,使用交换机组成的网络中,各个接口下的设备属于不同的冲突域。

  4. 路由器与广播域:与交换机不同,路由器是工作在网络层的设备,可以连接不同的广播域(即子网)。路由器通过转发表决定将数据包从一个广播域转发到另一个广播域,从而实现了广播域之间的隔离。因此,路由器可以隔离不同广播域中的广播和多播数据流量。

交换机和集线器的区别:

  1. 功能交换机是基于MAC地址进行数据转发的多端口设备,能够根据目标设备发送数据,实现点对点传输,仅接收方接收到数据。而集线器则在物理层上工作,简单地将接收到的信号广播到所有连接的设备上,所有设备都可以看到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2. 冲突域:使用交换机连接设备时,各个接口下的设备属于不同的冲突域,因为交换机能够隔离冲突。而使用集线器连接设备时,所有连接到集线器的网络节点都会共享同一个冲突域,可能导致冲突发生。

  3. 网络性能:由于交换机能够点对点传输数据,并且具备一定的处理能力,因此它可以提供更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减少冲突和碰撞。而集线器的广播性质可能导致网络中的数据冲突增多,性能较差。

总而言之,交换机相比集线器具有更强大、智能的功能,能够提供更优秀的网络性能和隔离冲突的能力。而集线器则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层设备,将接收到的信号广播给所有连接的设备。

路由器(Router):

  • 路由器是在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工作的网络设备。它主要负责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数据包的存储、分组和转发处理。通过构建灵活的连接系统、不同的数据分组和介质访问方式,路由器能够将多个网络环境连接在一起。
  • 路由器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物理网段,每个物理网段对应着一个特定的IP地址范围。通过路由表和路由协议,路由器能够确定数据包的最佳路径,将其从源网络发送到目标网络。这样,路由器实现了网络之间的通信和互联。
  • 除了数据包的转发功能,路由器还具备一些其他的功能,例如网络地址转换(NAT)、防火墙和负载均衡等。这些功能可以增强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

3.1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设备,NISP一级,网络

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对比:
  1. 工作层次: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2. 功能:交换机主要负责根据MAC地址进行数据包的转发,而路由器则根据IP地址进行数据包的转发,并具有更高级的网络管理和路由控制功能。

  3. 连接能力:交换机适用于连接同一数据链路层协议(如以太网)的设备,而路由器可以连接下三层执行不同协议的网络,只要使用相同的网络层协议即可。

  4. 寻址机制:交换机使用MAC地址作为数据包的寻址机制,而路由器使用IP地址作为数据包的寻址机制。

  5. 规模和范围:交换机通常部署在局域网中,用于连接局域网内的多台设备,而路由器则用于连接不同局域网或广域网之间,构建互联网基础架构。

网关(Gateway):

网关是一种复杂的网络设备,也称为网间连接器或协议转换器。它用于连接网络层之上执行不同协议的子网,构建异构型的因特网。网关的主要作用是对不同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或语言进行数据转换,实现异构网络之间的通信。为了适应目的系统的需求,网关需要对数据包进行解包和重构。

由于历史原因,过去将网络层使用的路由器称为网关,因为基于TCP/IP的局域网大多采用路由器来接入网络。因此,通常情况下,所指的网关就是路由器。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设备提供了类似的功能。例如,为了网络安全,现在许多系统在网络接入点部署防火墙,而防火墙除了提供路由功能之外,还作为整个网络接入其他网络的网关

三、网络传输介质

常见网络传输介质

传输线路是信息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物理通路,用于传递数据和信号。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安全特性和传输性能。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

1、同轴电缆

  • 同轴电缆由四层组成:中心铜线、塑料绝缘体、网状导电层和电线外皮。中心铜线和网状导电层形成电流回路,用于数据传输。
  • 同轴电缆的显著特点是频带较宽,高端频带可达到10GHz,在电视信号和信号馈线传输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然而,同轴电缆使用总线拓扑结构,即一根电缆上连接多个设备。当其中一个地方发生故障时,会影响到线缆上的所有设备,因此可靠性存在不足。此外,诊断和修复故障也较为困难。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同轴电缆逐渐被双绞线或光纤所取代,这些传输介质在可靠性和维护方面具有更多优势。

3.1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设备,NISP一级,网络

2、双绞线

双绞线由四对不同颜色的传输线组成,是目前局域网使用最广泛的互联技术。虽然相对于光纤而言,双绞线的传输速率较低,抗干扰能力也较差,但由于其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在网络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解决双绞线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出现了屏蔽双绞线。在屏蔽双绞线中,双绞线外包裹了一层金属屏蔽层,这样可以减少辐射并阻止外部电磁干扰进入,从而使传输更加稳定和可靠。

屏蔽双绞线相对于非屏蔽双绞线来说,在抗干扰性能上有明显的改进,特别适用于需要在电磁干扰环境下进行数据传输的场景。

3.1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设备,NISP一级,网络

随着技术的发展,双绞线的传输带宽也在不断扩大。从最初只能用于语音传输的一类线,到目前可以达到10Gbps带宽的七类线,已经很好地满足了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双绞线主要有五类、超五类和六类线缆。一、二、三、四类线缆由于各种原因已经淡出市场。五类线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采用高质量的绝缘材料,其线缆的最高频率带宽达到100MHz,最高传输率为100Mbps,是最常用的以太网电缆。

超五类线主要用于千兆位以太网(1000Mbps),具有衰减小、串扰少以及时延误差小的特点。

六类线的传输频率范围为1MHz到250MHz,其传输性能远超超五类标准,适用于高于1Gbps传输速率的应用。

七类线的带宽达到10Gbps,可以用于未来的万兆比特以太网。

当涉及到EA/TA的布线标准时,有两种常见的线序:568A568B。

  • 568A标准的线序为:绿白一-1,绿一-2,橙白一-3,蓝-4,蓝白一-5,橙-6,棕白一-7,棕-8。
  • 568B标准的线序为:橙白一-1,橙-2,绿白一-3,蓝-4,蓝白一-5,绿一-6,棕白一-7,棕-8。

其中,“橙白”指的是浅橙色或者白线上有橙色的色点或色条的线缆,同样,“绿白”、“棕白”、“蓝白”也是如此。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综合布线一般采用T568A或T568B布线标准。这两种标准的区别在于第二和第三对线对的排列不同,而其他线对的排列是相同的。标准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网络设备的兼容性来确定。

3.1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设备,NISP一级,网络

问题一:为什么双绞线是两两缠绕的?

双绞线两两缠绕的设计可以降低外界电磁干扰和自身信号对外界的干扰。当两根导线互相绞在一起时,干扰信号作用在这两根相互缠绕的导线上是一致的(共模信号)。在接收信号的差分电路中,可以将共模信号消除,从而提取出有用信号(差模信号)。这种差分传输方式可以有效地抵御外界干扰,并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问题二:为什么双绞线是8根线而不是4根线?

双绞线采用8根线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提高传输能力:使用8根线可以提供更高的传输带宽和速度,适应更高的数据传输需求。在需要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的网络环境下非常重要。

  2. 差分传输:8根线中的1、2、3、6线用于差分传输,将信号分为正极和负极两部分进行传输。差分传输可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稳定性。

  3. 备用线和特殊功能4、5、7、8线是备用线,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替换故障的线路。同时,当使用POE(Power over Ethernet)供电时,蓝和蓝白线可用作正极(+),而棕白和棕线可用作负极(-)。

综上所述,双绞线采用8根线的设计可以提供更高的传输能力、抗干扰性能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网络应用的需求

3、光纤

光纤是由纯石英或其他特殊材料制成的细长圆柱体,比头发还细。它具有良好的光传导性能,可以通过光的全反射原理将光信号在两种材料的界面上不断传输。为了保护光纤的脆弱性,通常会在外部加上一层保护层。

光缆则是由多根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合在一起,并在外部包覆护套材料构成的通信线路。光缆的设计旨在保护光纤免受机械和环境损害,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些光缆还会附加外护层以提供额外的保护。

光缆通常用于长距离、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广泛应用于通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等领域。它具有低损耗、抗电磁干扰、大容量传输和安全隔离等优点,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先进的通信传输介质。

3.1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设备,NISP一级,网络

3.1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设备,NISP一级,网络

光纤通信技术由于其独特的特点,在长距离信息传输方面具有许多优势。相比于同轴电缆、双绞线等有线传输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 高带宽:光纤可以同时传输多个频段的信号,提供高带宽和大容量的数据传输能力,适应了快速增长的通信需求。

  2. 低信号衰减:光纤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非常低,信号衰减小,可以实现更远距离的传输,并保持信号质量的稳定性。

  3. 免受电磁干扰:光纤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可以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稳定传输数据,提供更可靠的通信质量。

  4. 抗腐蚀材料:光纤使用的材料通常是抗腐蚀的,可以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使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

  5. 重量轻:相比于传统的金属导线,光纤的重量轻,使得布线更加方便,减小了设备的体积和重量。

  6. 不易被窃听:光纤传输数据是通过光的方式进行的,不会产生电磁泄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容易被窃听。

然而,光纤通信技术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其中包括成本较高,安装和维护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这可能增加了部署和运维的复杂度和成本。此外,光纤在弯曲和压力下易受损,对环境的限制较大。

总的来说,光纤通信技术因其独特的优点,在长距离和高速率数据传输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光纤通信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4、无线传输

无线传输是通过电磁波进行信息交流的通信方式,最大的特点是不需要连接线来传输信号。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通信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WLAN、2G、3G、4G、5G、NB-IoT、LoRa、蓝牙、RFID等。

无线通信的开放性特征给用户带来了通信的自由,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
  1. 通信内容容易被窃听:由于无线通信使用无线电频谱进行信号传输,信号可以在空中被截获和窃听。如果没有适当的加密和安全措施,通信内容可能会被不法分子获取。

  2. 通信内容可以被更改:无线通信的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可能被篡改或修改。这可能导致数据的完整性受损,甚至引发安全风险和数据泄露。

  3. 通信双方身份可能被假冒:无线通信网络中存在身份伪造的风险,攻击者可能冒充合法的通信参与者,以获取敏感信息或进行恶意操作。

为了应对这些安全风险,无线通信技术采取了多种安全措施,例如:
  • 加密:通过使用加密算法和密钥,对通信内容进行加密和解密,确保只有合法的接收方可以对数据进行解密并读取内容。

  • 身份认证:通过使用身份验证机制,如密码、数字证书等,确保通信的双方都是合法的参与者,并防止身份冒用。

  • 安全协议:在无线通信协议中引入安全协议,如SSL/TLS,以确保通信过程中的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 安全性监控和漏洞修补:对无线通信系统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修复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需要强调的是,无线通信技术的安全性是一个持续的挑战,新的安全威胁和漏洞不断出现。因此,保障无线通信的安全性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改进,确保用户的通信信息得到保护和隐私得到尊重。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637429.html

到了这里,关于3.1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设备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计算机网络八股】计算机网络(一)

    计算机网络体系可以大致分为一下三种,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和五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大而全,但是比较复杂、而且是先有了理论模型,没有实际应用。 TCP/IP四层模型:是由实际应用发展总结出来的,从实质上讲,TCP/IP只有最上面三层,最下面一层没有什么具体内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47)
  •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基础

    目录 一.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概念 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三.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四.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五.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六.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速率 2.带宽 3.吞吐量 4.时延 5.时延带宽积 6.往返时延RTT 7.利用率 七.计算机的分层结构 八.ISO/OSI参考模型 九.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

    2024年03月17日
    浏览(47)
  •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1 概念 一般认为,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信息传递的系统,简而言之,计算机网络就是一些 互联的,自治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1.2 组成 (1)从组成部分:由 硬件,软件,

    2024年02月15日
    浏览(52)
  •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

    2023-3-26 17:07:26 以下内容源自《【计算机网络】》 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第8版) 谢希仁 编著 1.2.1 网络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简称为网络)由若干结点(node) R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1.2.2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请读者注意以下两个意思相

    2024年02月13日
    浏览(48)
  • 计算机网络-笔记-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一、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二、第二章——物理层 三、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四、第四章——网络层 五、第五章——运输层 六、第六章——应用层 目录 一、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1、因特网概述 (1)网络、互联网、因特网 (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3)因特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51)
  •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从技术范畴来看,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1)自治: 互连的计算机系统彼此独立,不存在主从或者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2)互连: 利用通信链路连接相互独立

    2024年04月08日
    浏览(51)
  • 【计算机网络】—— 详解码元,传输速率的计算|网络奇缘系列|计算机网络

    🌈个人主页:  Aileen_0v0 🔥系列专栏:  一见倾心,再见倾城  ---  计算机网络~ 💫个人格言: \\\"没有罗马,那就自己创造罗马~\\\" 目录 码元  速率和波特 思考1   思考2  思考3 带宽(Bandwidth)  📝总结 码元 是指用一个 固定时长的信号波形 _(数字脉冲),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

    2024年02月04日
    浏览(61)
  •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内容 从组成上看 硬件、软件、协议 从工作方式上岸 边缘部分、核心部分 从功能上看 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角度 内容 分布范围 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域网 传输技术 广播式网络、点对点网络 拓扑结构 总线型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55)
  • 初识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 协议初识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 计算机在诞生之初,在军事上用来计算导弹的弹道轨迹!在发展的过程中( 商业的推动,国家政策推动 ),计算机的应用场景被发现!被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场景当中! 现在,

    2024年01月25日
    浏览(50)
  • 【计算机网络】——前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历程概述

     ========================================================================= 主页点击直达: 个人主页 我的小仓库: 代码仓库 C语言偷着笑: C语言专栏 数据结构挨打小记: 初阶数据结构专栏 Linux被操作记: Linux专栏 LeetCode刷题掉发记: LeetCode刷题 算法: 算法专栏  C++头疼记: C++专栏 计算

    2024年02月08日
    浏览(55)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