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介绍了简单 Diff 算法的实现原理。简单 Diff 算法利用虚拟节点的 key 属性,尽可能地复用 DOM元素,并通过移动 DOM的方式来完成更新,从而减少不断地创建和销毁 DOM 元素带来的性能开销。但是,简单 Diff 算法仍然存在很多缺陷,这些缺陷可以通过本章将要介绍的双端 Diff 算法解决。
1.双端比较的原理
双端 Diff 算法是一种同时对新旧两组子节点的两个端点进行比较的算法。因此,我们需要四个索引值,分别指向新旧两组子节点的端点
.如下图:
双端比较的方式:
在双端比较中,每一轮比较都分为四个步骤,如图 10-5 中的连线所示。
比较的过程如下描述:第一步
: 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第一个子节点 p-1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第一个子节点 p-4,看看它们是否相同。由于两者的key 值不同,因此不相同,不可复用,于是什么都不做。
第二步
: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最后一个子节点 p-4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最后一个子节点 p-3,看看它们是否相同。由于两者的 key 值不同,因此不相同,不可复用,于是什么都不做。
第三步
: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第一个子节点 p-1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最后一个子节点 p-3,看看它们是否相同。由于两者的 key 值不同,因此不相同,不可复用,于是什么都不做。
第四步
: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最后一个子节点 p-4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第一个子节点 p-4。由于它们的 key 值相同,因此可以进行 DOM 复用。
function patchChildren(n1, n2, container) {
patchKeyedChildren(n1, n2, container)
}
function patchKeyedChildren(n1, n2, container){
const oldChildren = n1.children
const newChildren = n2.children
// 四个索引值
let oldStartIdx = 0
let oldEndIdx = oldChildren.length - 1
let newStartIdx = 0
let newEndIdx = newChildren.length - 1
// 四个索引指向的 vnode 节点
let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let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let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let newEndVNode = newChildren[newEndIdx]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步骤一:oldStartVNode 和 newStartVNode 比较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步骤二:oldEndVNode 和 newEndVNode 比较
} else if(oldStart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步骤三:oldStartVNode 和 newEndVNode 比较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我们找到了具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这说明,原来处于尾部的节点在新的顺序中应该处于头部。
// 于是,我们只需要以头部元素oldStartVNode.el 作为锚点,将尾部元素 oldEndVNode.el 移动到锚点前面即可。
//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 DOM 的移动操作之前,仍然需要调用 patch 函数在新旧虚拟节点之间打补丁。
// 第四步:oldEndVNode 和 newStartVNode 比较
// 仍然需要调用 patch 函数进行打补丁
patch(oldEndVNod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 移动dom操作 oldEndVNode.el 移动到 oldStartVNode.el 前面
insert(oldEndVNode.el, container, oldStartVNode.el)
// 移动 DOM 完成后,更新索引值,指向下一个位置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
}
第一轮 DOM 移动操作完成 态状的点节后,新旧两组子节点以及真实 DOM 节点的状态如下:
此时,真实 DOM 节点顺序为 p-4、p-1、p-2、p-3,这与新的 一组子节点顺序不一致。这是因为diff算法还没结束,还需要进行下一轮更新。因此,我们需要将更新逻辑封装到一个 while 循环中,
function patchChildren(n1, n2, container) {
patchKeyedChildren(n1, n2, container)
}
function patchKeyedChildren(n1, n2, container){
const oldChildren = n1.children
const newChildren = n2.children
// 四个索引值
let oldStartIdx = 0
let oldEndIdx = oldChildren.length - 1
let newStartIdx = 0
let newEndIdx = newChildren.length - 1
// 四个索引指向的 vnode 节点
let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let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let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let newEndVNode = newChildren[newEndIdx]
+ while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步骤一:oldStartVNode 和 newStartVNode 比较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步骤二:oldEndVNode 和 newEndVNode 比较
} else if(oldStart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步骤三:oldStartVNode 和 newEndVNode 比较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我们找到了具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这说明,原来处于尾部的节点在新的顺序中应该处于头部。
// 于是,我们只需要以头部元素oldStartVNode.el 作为锚点,将尾部元素 oldEndVNode.el 移动到锚点前面即可。
//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 DOM 的移动操作之前,仍然需要调用 patch 函数在新旧虚拟节点之间打补丁。
// 第四步:oldEndVNode 和 newStartVNode 比较
// 仍然需要调用 patch 函数进行打补丁
patch(oldEndVNod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 移动dom操作 oldEndVNode.el 移动到 oldStartVNode.el 前面
insert(oldEndVNode.el, container, oldStartVNode.el)
// 移动 DOM 完成后,更新索引值,指向下一个位置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
+ }
}
由于在每一轮更新完成之后,紧接着都会更新四个索引中与当前更新轮次相关联的索引,所以整个 while 循环执行的条件是:头部索引值要小于等于尾部索引值。
在第一轮更新结束后循环条件仍然成立,因此需要进行下一轮的比较:
第一步: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1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2,看看它们是否相同。由于两者的 key 值不
同,不可复用,所以什么都不做。
这里,我们使用了新的名词: 。它指的是头部索引oldStartIdx 和 newStartIdx 所指向的节点。
第二步: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尾部节点 p-3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尾部节点 p-3,两者的 key 值相同,可以复用。另外,由于两者都处于尾部,因此不需要对真实 DOM 进行移动操作,只需要打补丁即可:
">
function patchChildren(n1, n2, container) {
patchKeyedChildren(n1, n2, container)
}
function patchKeyedChildren(n1, n2, container){
const oldChildren = n1.children
const newChildren = n2.children
// 四个索引值
let oldStartIdx = 0
let oldEndIdx = oldChildren.length - 1
let newStartIdx = 0
let newEndIdx = newChildren.length - 1
// 四个索引指向的 vnode 节点
let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let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let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let newEndVNode = newChildren[newEndIdx]
while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步骤一:oldStartVNode 和 newStartVNode 比较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步骤二:oldEndVNode 和 newEndVNode 比较
// 节点在新的顺序中仍然处于尾部,不需要移动,但仍需打补丁
+ patch(oldEndVNode, newEndVNode, container)
// 更新索引和头尾部节点变量
+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 newEndVNode = newChildren[--newEndIdx]
} else if(oldStart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步骤三:oldStartVNode 和 newEndVNode 比较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我们找到了具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这说明,原来处于尾部的节点在新的顺序中应该处于头部。
// 于是,我们只需要以头部元素oldStartVNode.el 作为锚点,将尾部元素 oldEndVNode.el 移动到锚点前面即可。
//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 DOM 的移动操作之前,仍然需要调用 patch 函数在新旧虚拟节点之间打补丁。
// 第四步:oldEndVNode 和 newStartVNode 比较
// 仍然需要调用 patch 函数进行打补丁
patch(oldEndVNod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 移动dom操作 oldEndVNode.el 移动到 oldStartVNode.el 前面
insert(oldEndVNode.el, container, oldStartVNode.el)
// 移动 DOM 完成后,更新索引值,指向下一个位置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
}
}
真实 DOM 的顺序相比上一轮没有变化,因为在这一轮的比较中没有对 DOM 节点进行移动,只是对 p-3 节点打补丁。接下来,我们再根据图 上图所示的状态执行下一轮
的比较:
第一步: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1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2,看看它们是否相同。由于两者的 key 值不
同,不可复用,因此什么都不做。
第二步: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尾部节点 p-2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尾部节点 p-1,看看它们是否相同,由于两者的 key 值不
同,不可复用,因此什么都不做。
第三步: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1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尾部节点 p-1。两者的 key 值相同,可以复用。
在第三步的比较中,我们找到了相同的节点,这说明: p-1原本是头部节点,但是在新的顺序中,它变成了尾部节点。因此,我们需要将节点p-1对应的真实 DOM 移动到旧的一组子节点的尾部节点 p-2 所对应的真实 DOM 后面,同时还需要更新相应的索引到下一个位置,如图 下图所示:
function patchChildren(n1, n2, container) {
patchKeyedChildren(n1, n2, container)
}
function patchKeyedChildren(n1, n2, container){
const oldChildren = n1.children
const newChildren = n2.children
// 四个索引值
let oldStartIdx = 0
let oldEndIdx = oldChildren.length - 1
let newStartIdx = 0
let newEndIdx = newChildren.length - 1
// 四个索引指向的 vnode 节点
let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let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let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let newEndVNode = newChildren[newEndIdx]
while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步骤一:oldStartVNode 和 newStartVNode 比较
// 调用 patch 函数在 oldStartVNode 与 newStartVNode 之间打补丁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步骤二:oldEndVNode 和 newEndVNode 比较
// 节点在新的顺序中仍然处于尾部,不需要移动,但仍需打补丁
patch(oldEndVNode, newEndVNode, container)
// 更新索引和头尾部节点变量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newEndVNode = newChildren[--newEndIdx]
} else if(oldStart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步骤三:oldStartVNode 和 newEndVNode 比较
+ patch(oldStartVNode, newEndVNode, container)
+ insert(oldStartVNode.el, container, oldEndVNode.el.nextSibling)
+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 newEndVNode = newChildren[--newEndIdx]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我们找到了具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这说明,原来处于尾部的节点在新的顺序中应该处于头部。
// 于是,我们只需要以头部元素oldStartVNode.el 作为锚点,将尾部元素 oldEndVNode.el 移动到锚点前面即可。
//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 DOM 的移动操作之前,仍然需要调用 patch 函数在新旧虚拟节点之间打补丁。
// 第四步:oldEndVNode 和 newStartVNode 比较
// 仍然需要调用 patch 函数进行打补丁
patch(oldEndVNod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 移动dom操作 oldEndVNode.el 移动到 oldStartVNode.el 前面
insert(oldEndVNode.el, container, oldStartVNode.el)
// 移动 DOM 完成后,更新索引值,指向下一个位置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
}
}
下一轮循环:
第一步: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2 与新的一组 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2。发现两者 key 值相同,可以复用。但 两者在新旧两组子节点中都是头部节点,因此不需要移动,只需 要调用 patch 函数进行打补丁即可。
function patchChildren(n1, n2, container) {
patchKeyedChildren(n1, n2, container)
}
function patchKeyedChildren(n1, n2, container){
const oldChildren = n1.children
const newChildren = n2.children
// 四个索引值
let oldStartIdx = 0
let oldEndIdx = oldChildren.length - 1
let newStartIdx = 0
let newEndIdx = newChildren.length - 1
// 四个索引指向的 vnode 节点
let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let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let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let newEndVNode = newChildren[newEndIdx]
while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步骤一:oldStartVNode 和 newStartVNode 比较
// 调用 patch 函数在 oldStartVNode 与 newStartVNode 之间打补丁
+ patch(oldStartVNod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 更新相关索引,指向下一个位置
+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步骤二:oldEndVNode 和 newEndVNode 比较
// 节点在新的顺序中仍然处于尾部,不需要移动,但仍需打补丁
patch(oldEndVNode, newEndVNode, container)
// 更新索引和头尾部节点变量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newEndVNode = newChildren[--newEndIdx]
} else if(oldStart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步骤三:oldStartVNode 和 newEndVNode 比较
patch(oldStartVNode, newEndVNode, container)
insert(oldStartVNode.el, container, oldEndVNode.el.nextSibling)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newEndVNode = newChildren[--newEndIdx]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我们找到了具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这说明,原来处于尾部的节点在新的顺序中应该处于头部。
// 于是,我们只需要以头部元素oldStartVNode.el 作为锚点,将尾部元素 oldEndVNode.el 移动到锚点前面即可。
//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 DOM 的移动操作之前,仍然需要调用 patch 函数在新旧虚拟节点之间打补丁。
// 第四步:oldEndVNode 和 newStartVNode 比较
// 仍然需要调用 patch 函数进行打补丁
patch(oldEndVNod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 移动dom操作 oldEndVNode.el 移动到 oldStartVNode.el 前面
insert(oldEndVNode.el, container, oldStartVNode.el)
// 移动 DOM 完成后,更新索引值,指向下一个位置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
}
}
在这一轮更新之后,新旧两组子节点与真实 DOM 节点的状态如图下图 10-10 所示。
双端比较的优势
优势:减少移动操作。
案例分析:如下图的新旧两组子节点:
简单diff:移动两次
双端diff:移动一次
非理想状态的处理方式
第一轮都无法命中
:
- 旧的一组子节点:p-1、p-2、p-3、p-4。
- 新的一组子节点:p-2、p-4、p-1、p-3。
当我们尝试按照双端 Diff 算法的思路进行第一轮比较时,会发现无法命中四个步骤中的任何一步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这时,我们只能通过增加额外的处理步骤来处理这种非理想情况。既然两个头部和两个尾部的四个节点中都没有可复用的节点,那么我们就尝试看看非头部、非尾部的节点能否复用。具体做法是,拿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去旧的一组子节点中寻找
:如下面的代码:
while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步骤一:oldStartVNode 和 newStartVNode 比较
// 调用 patch 函数在 oldStartVNode 与 newStartVNode 之间打补丁
patch(oldStartVNod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 更新相关索引,指向下一个位置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步骤二:oldEndVNode 和 newEndVNode 比较
// 节点在新的顺序中仍然处于尾部,不需要移动,但仍需打补丁
patch(oldEndVNode, newEndVNode, container)
// 更新索引和头尾部节点变量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newEndVNode = newChildren[--newEndIdx]
} else if(oldStart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步骤三:oldStartVNode 和 newEndVNode 比较
patch(oldStartVNode, newEndVNode, container)
insert(oldStartVNode.el, container, oldEndVNode.el.nextSibling)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newEndVNode = newChildren[--newEndIdx]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我们找到了具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这说明,原来处于尾部的节点在新的顺序中应该处于头部。
// 于是,我们只需要以头部元素oldStartVNode.el 作为锚点,将尾部元素 oldEndVNode.el 移动到锚点前面即可。
//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 DOM 的移动操作之前,仍然需要调用 patch 函数在新旧虚拟节点之间打补丁。
// 第四步:oldEndVNode 和 newStartVNode 比较
// 仍然需要调用 patch 函数进行打补丁
patch(oldEndVNod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 移动dom操作 oldEndVNode.el 移动到 oldStartVNode.el 前面
insert(oldEndVNode.el, container, oldStartVNode.el)
// 移动 DOM 完成后,更新索引值,指向下一个位置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 else {
+ // 处理非理想情况
// 在旧的一 组子节点中,找到与新的一组子节点的头部节点具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
// 遍历旧的一组子节点,试图寻找与 newStartVNode 拥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
// idxInOld 就是新的一组子节点的头部节点在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索引
+ const idxInOld = oldChildren.findIndex(node => 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如下图在旧子节点中寻找可复用节点:
function patchChildren(n1, n2, container) {
patchKeyedChildren(n1, n2, container)
}
function patchKeyedChildren(n1, n2, container){
const oldChildren = n1.children
const newChildren = n2.children
// 四个索引值
let oldStartIdx = 0
let oldEndIdx = oldChildren.length - 1
let newStartIdx = 0
let newEndIdx = newChildren.length - 1
// 四个索引指向的 vnode 节点
let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let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let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let newEndVNode = newChildren[newEndIdx]
while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步骤一:oldStartVNode 和 newStartVNode 比较
// 调用 patch 函数在 oldStartVNode 与 newStartVNode 之间打补丁
patch(oldStartVNod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 更新相关索引,指向下一个位置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步骤二:oldEndVNode 和 newEndVNode 比较
// 节点在新的顺序中仍然处于尾部,不需要移动,但仍需打补丁
patch(oldEndVNode, newEndVNode, container)
// 更新索引和头尾部节点变量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newEndVNode = newChildren[--newEndIdx]
} else if(oldStart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步骤三:oldStartVNode 和 newEndVNode 比较
patch(oldStartVNode, newEndVNode, container)
insert(oldStartVNode.el, container, oldEndVNode.el.nextSibling)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newEndVNode = newChildren[--newEndIdx]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我们找到了具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这说明,原来处于尾部的节点在新的顺序中应该处于头部。
// 于是,我们只需要以头部元素oldStartVNode.el 作为锚点,将尾部元素 oldEndVNode.el 移动到锚点前面即可。
//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 DOM 的移动操作之前,仍然需要调用 patch 函数在新旧虚拟节点之间打补丁。
// 第四步:oldEndVNode 和 newStartVNode 比较
// 仍然需要调用 patch 函数进行打补丁
patch(oldEndVNod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 移动dom操作 oldEndVNode.el 移动到 oldStartVNode.el 前面
insert(oldEndVNode.el, container, oldStartVNode.el)
// 移动 DOM 完成后,更新索引值,指向下一个位置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 else {
// 处理非理想情况
// 在旧的一 组子节点中,找到与新的一组子节点的头部节点具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
// 遍历旧的一组子节点,试图寻找与 newStartVNode 拥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
// idxInOld 就是新的一组子节点的头部节点在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索引
const idxInOld = oldChildren.findIndex(node => 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idxInOld 大于 0,说明找到了可复用的节点,并且需要将其对应的真实DOM 移动到头部
+ if(idxInOld > 0) {
+ // idxInOld 位置对应的 vnode 就是需要移动的节点
const vnodeToMove = oldChildren[idxInOld]
// 不要忘记除移动操作外还应该打补丁
+ patch(vnodeToMov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 将 vnodeToMove.el 移动到头部节点 oldStartVNode.el 之前,因此使用后者作为锚点
+ insert(vnodeToMove.el, container, oldStartVNode.el)
// 由于位置 idxInOld 处的节点所对应的真实 DOM 已经移动到了别处,因此将其设置为 undefined
+ oldChildren[idxInOld] = undefined
// 最后更新 newStartIdx 到下一个位置
+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
}
}
}
在上面这段代码中,首先判断 idxInOld 是否大于 0。如果条件 成立,则说明找到了可复用的节点,然后将该节点对应的真实 DOM 移 动到头部。为此,我们先要获取需要移动的节点,这里的 oldChildren[idxInOld] 所指向的节点就是需要移动的节点。在移 动节点之前,不要忘记调用 patch 函数进行打补丁。接着,调用 insert 函数,并以现在的头部节点对应的真实 DOM 节点 oldStartVNode.el 作为锚点参数来完成节点的移动操作。当节点移 动完成后,还有两步工作需要做:
-
- 由于处于 idxInOld 处的节点已经处理过了(对应的真实 DOM 移到了别处),因此我们应该将 oldChildren[idxInOld] 设 置为undefined。
-
- 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已经处理完毕,因此将 newStartIdx 前进到下一个位置。
经过上述两个步骤的操作后,新旧两组子节点以及真实 DOM 节点 的状态如图 下图所示:
此时,真实 DOM 的顺序为:p-2、p-1、p-3、p-4。接着,双端 Diff 算法会继续进行。如下图所示:
第一步: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1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4,两者 key 值不同,不可复用。
第二步: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尾部节点 p-4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尾部节点 p-3,两者 key 值不同,不可复用。
第三步: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1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尾部节点 p-3,两者 key 值不同,不可复用。
第四步: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尾部节点 p-4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4,两者的 key 值相同,可以复用。
在这一轮比较的第四步中,我们找到了可复用的节点。因此,按照双端 Diff 算法的逻辑移动真实 DOM,即把节点 p-4 对应的真实DOM 移动到旧的一组子节点中头部节点 p-1 所对应的真实 DOM 前面,如图 下图 所示:
此时,真实 DOM 节点的顺序是:p-2、p-4、p-1、p-3。接着,开始下一轮的比较:
第一步: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1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1,两者的 key 值相同,可以复用。
在这一轮比较中,第一步就找到了可复用的节点。由于两者都处于头部,所以不需要对真实 DOM 进行移动,只需要打补丁即可。在这一步操作过后,新旧两组子节点与真实 DOM 节点的状态如图 下图 所示:
此时,真实 DOM 节点的顺序是:p-2、p-4、p-1、p-3。接着,进行下一轮的比较。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此时旧的一组子节点的
头部节点是 undefined。这说明该节点已经被处理过了,因此不需要再处理它了,直接跳过即可。为此,我们需要补充这部分逻辑的代码,具体实现如下:
while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 增加两个判断分支,如果头尾部节点为 undefined,则说明该节点已经被处理过了,直接跳到下一个位置
+ if (!oldStartVNode) {
+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 } else if (!oldEndVNode) {
+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 }else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步骤一:oldStartVNode 和 newStartVNode 比较
// 调用 patch 函数在 oldStartVNode 与 newStartVNode 之间打补丁
patch(oldStartVNod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 更新相关索引,指向下一个位置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步骤二:oldEndVNode 和 newEndVNode 比较
// 节点在新的顺序中仍然处于尾部,不需要移动,但仍需打补丁
patch(oldEndVNode, newEndVNode, container)
// 更新索引和头尾部节点变量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newEndVNode = newChildren[--newEndIdx]
} else if(oldStart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步骤三:oldStartVNode 和 newEndVNode 比较
patch(oldStartVNode, newEndVNode, container)
insert(oldStartVNode.el, container, oldEndVNode.el.nextSibling)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newEndVNode = newChildren[--newEndIdx]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我们找到了具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这说明,原来处于尾部的节点在新的顺序中应该处于头部。
// 于是,我们只需要以头部元素oldStartVNode.el 作为锚点,将尾部元素 oldEndVNode.el 移动到锚点前面即可。
//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 DOM 的移动操作之前,仍然需要调用 patch 函数在新旧虚拟节点之间打补丁。
// 第四步:oldEndVNode 和 newStartVNode 比较
// 仍然需要调用 patch 函数进行打补丁
patch(oldEndVNod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 移动dom操作 oldEndVNode.el 移动到 oldStartVNode.el 前面
insert(oldEndVNode.el, container, oldStartVNode.el)
// 移动 DOM 完成后,更新索引值,指向下一个位置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 else {
// 处理非理想情况
// 在旧的一 组子节点中,找到与新的一组子节点的头部节点具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
// 遍历旧的一组子节点,试图寻找与 newStartVNode 拥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
// idxInOld 就是新的一组子节点的头部节点在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索引
const idxInOld = oldChildren.findIndex(node => 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idxInOld 大于 0,说明找到了可复用的节点,并且需要将其对应的真实DOM 移动到头部
if(idxInOld > 0) {
// idxInOld 位置对应的 vnode 就是需要移动的节点
const vnodeToMove = oldChildren[idxInOld]
// 不要忘记除移动操作外还应该打补丁
patch(vnodeToMov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 将 vnodeToMove.el 移动到头部节点 oldStartVNode.el 之前,因此使用后者作为锚点
insert(vnodeToMove.el, container, oldStartVNode.el)
// 由于位置 idxInOld 处的节点所对应的真实 DOM 已经移动到了别处,因此将其设置为 undefined
oldChildren[idxInOld] = undefined
// 最后更新 newStartIdx 到下一个位置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
}
}
观察上面的代码,在循环开始时,我们优先判断头部节点和尾部节点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则说明它们已经被处理过了,直接跳到下一个位置即可。在这一轮比较过后,新旧两组子节点与真实 DOM 节点的状态如图 下图 所示:
现在,四个步骤又重合了,接着进行最后一轮的比较:
第一步: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3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3,两者的 key 值相同,可以复用。在第一步中找到了可复用的节点。由于两者都是头部节点,因此不需要进行 DOM 移动操作,直接打补丁即可。在这一轮比较过后,最终状态如图 下图 所示:
这时,满足循环停止的条件,于是更新完成。最终,真实 DOM 节点的顺序与新的一组子节点的顺序一致,都是:p-2、p-4、p-1、p-3。
添加新元素
添加新元素的时机:1.四个步骤的比较中都找不到可复用的节点 。 2.尝试拿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4 去旧的一组子节点中寻找具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但在旧的一组子节点中根本就没有 p-4 节点。这说明节点 p-4 是一个新增节点。
案例1如下:
- 旧的一组子节点:p-1、p-2、p-3。
- 新的一组子节点:p-4、p-1、p-3、p-2。
代码如下:
while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if (!oldStartVNode) {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 else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步骤一:oldStartVNode 和 newStartVNode 比较
// 调用 patch 函数在 oldStartVNode 与 newStartVNode 之间打补丁
patch(oldStartVNod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 更新相关索引,指向下一个位置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步骤二:oldEndVNode 和 newEndVNode 比较
// 节点在新的顺序中仍然处于尾部,不需要移动,但仍需打补丁
patch(oldEndVNode, newEndVNode, container)
// 更新索引和头尾部节点变量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newEndVNode = newChildren[--newEndIdx]
} else if(oldStart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步骤三:oldStartVNode 和 newEndVNode 比较
patch(oldStartVNode, newEndVNode, container)
insert(oldStartVNode.el, container, oldEndVNode.el.nextSibling)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newEndVNode = newChildren[--newEndIdx]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我们找到了具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这说明,原来处于尾部的节点在新的顺序中应该处于头部。
// 于是,我们只需要以头部元素oldStartVNode.el 作为锚点,将尾部元素 oldEndVNode.el 移动到锚点前面即可。
//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 DOM 的移动操作之前,仍然需要调用 patch 函数在新旧虚拟节点之间打补丁。
// 第四步:oldEndVNode 和 newStartVNode 比较
// 仍然需要调用 patch 函数进行打补丁
patch(oldEndVNod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 移动dom操作 oldEndVNode.el 移动到 oldStartVNode.el 前面
insert(oldEndVNode.el, container, oldStartVNode.el)
// 移动 DOM 完成后,更新索引值,指向下一个位置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 else {
// 处理非理想情况
// 在旧的一 组子节点中,找到与新的一组子节点的头部节点具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
// 遍历旧的一组子节点,试图寻找与 newStartVNode 拥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
// idxInOld 就是新的一组子节点的头部节点在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索引
const idxInOld = oldChildren.findIndex(node => 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idxInOld 大于 0,说明找到了可复用的节点,并且需要将其对应的真实DOM 移动到头部
if(idxInOld > 0) {
// idxInOld 位置对应的 vnode 就是需要移动的节点
const vnodeToMove = oldChildren[idxInOld]
// 不要忘记除移动操作外还应该打补丁
patch(vnodeToMov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 将 vnodeToMove.el 移动到头部节点 oldStartVNode.el 之前,因此使用后者作为锚点
insert(vnodeToMove.el, container, oldStartVNode.el)
// 由于位置 idxInOld 处的节点所对应的真实 DOM 已经移动到了别处,因此将其设置为 undefined
oldChildren[idxInOld] = undefined
// 最后更新 newStartIdx 到下一个位置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 else {
+ // 新增节点
+ // 将 newStartVNode 作为新节点挂载到头部,使用当前头部节点oldStartVNode.el 作为锚点
+ patch(null,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oldStartVNode.el)
}
}
}
当条件idxInOld > 0不成立时,说明 newStartVNode 节点是全新的节点。又由于 newStartVNode 节点 是头部节点,因此我们应该将其作为新的头部节点进行挂载。所以, 在调用 patch 函数挂载节点时,我们使用 oldStartVNode.el 作为 锚点。在这一步操作完成之后,新旧两组子节点以及真实 DOM 节点的 状态如下图所示:
案例2
- 旧的一组子节点:p-1、p-2、p-3。
- 新的一组子节点:p-4、p-1、p-2、p-3。
第一步: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1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4,两者的 key 值不同,不可以复用。
第二步: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尾部节点 p-3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尾部节点 p-3,两者的 key 值相同,可以复用。
在第二步中找到了可复用的节点,因此进行更新。更新后的新旧两组子节点以及真实 DOM 节点的状态如图下图 所示:
接着进行下一轮的比较:
第一步: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1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4,两者的 key 值不同,不可以复用。
第二步: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尾部节点 p-2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尾部节点 p-2,两者的 key 值相同,可以复用。
我们又在第二步找到了可复用的节点,于是再次进行更新。更新后的新旧两组子节点以及真实 DOM 节点的状态如图 下图 所示:
接着,进行下一轮的更新:
第一步: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1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4,两者的 key 值不同,不可以复用。
第二步: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尾部节点 p-1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尾部节点 p-1,两者的 key 值相同,可以复用。
还是在第二步找到了可复用的节点,再次进行更新。更新后的新旧两组子节点以及真实 DOM 节点的状态如图 下图 所示:
当这一轮更新完毕后,由于变量 oldStartIdx 的值大于oldEndIdx 的值,满足更新停止的条件,因此更新停止。但通过观察可知,节点 p-4 在整个更新过程中被遗漏了,没有得到任何处理,这说明我们的算法是有缺陷的。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我们需要添加额外的处理代码:
while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 省略部分代码
}
// 循环结束后检查索引值的情况,
+ if (oldEndIdx < oldStart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 // 如果满足条件,则说明有新的节点遗留,需要挂载它们
+ for (let i = newStartIdx; i <= newEndIdx; i++) {
+ patch(null, newChildren[i], container, oldStartVNode.el)
+ }
}
我们在 while 循环结束后增加了一个 if 条件语句,检查四个索引值的情况。根据图上图可知,如果条件oldEndIdx <oldStart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成立,说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有遗留的节点需要作为新节点挂载。哪些节点是新节点呢?索引值位于 newStartIdx 和 newEndIdx 这个区间内的节点都是新节点。``于是我们开启一个 for 循环来遍历这个区间内的节点并逐一挂载。挂载时的锚点仍然使用当前的头部节点oldStartVNode.el,这样就完成了对新增元素的处理。
移除不存在的元素
案例如下:
- 旧的一组子节点:p-1、p-2、p-3。
- 新的一组子节点:p-1、p-3。
可以看到,在新的一组子节点中 p-2 节点已经不存在了。为了搞清楚应该如何处理节点被移除的情况,我们还是按照双端 Diff 算法的思路执行更新。
第一步: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1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1,两者的 key 值相同,可以复用。
在第一步的比较中找到了可复用的节点,于是执行更新。在这一轮比较过后,新旧两组子节点以及真实 DOM 节点的状态如图下图所示:
接着,执行下一轮更新:
第一步: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2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3,两者的 key 值不同,不可以复用。
第二步: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尾部节点 p-3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尾部节点 p-3,两者的 key 值相同,可以复用。
在第二步中找到了可复用的节点,于是进行更新。更新后的新旧两组子节点以及真实 DOM 节点的状态如图 下图所示:
此时变量 newStartIdx 的值大于变量 newEndIdx 的值,满足更新停止的条件,于是更新结束。但观察图 10-34 可知,旧的一组子节点中存在未被处理的节点,应该将其移除。因此,我们需要增加额外的代码来处理它,如下所示:
while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 省略部分代码
}
// 循环结束后检查索引值的情况,
if (oldEndIdx < oldStart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 如果满足条件,则说明有新的节点遗留,需要挂载它们
for (let i = newStartIdx; i <= newEndIdx; i++) {
patch(null, newChildren[i], container, oldStartVNode.el)
}
+ } else if (newEndIdx < newStartIdx &&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 for (let i = oldStartIdx; i <= oldEndIdx; i++) {
+ unmount(oldChildren[i])
+ }
}
与处理新增节点类似,我们在 while 循环结束后又增加了一个else…if 分支,用于卸载已经不存在的节点。由图 上图 可知,索引值位于 oldStartIdx 和 oldEndIdx 这个区间内的节点都应该被卸载,于是我们开启一个 for 循环将它们逐一卸载。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638486.html
完整代码: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638486.html
const renderer = createRenderer({
createElement(tag) {
// console.log(`创建元素 ${tag}`)
return document.createElement(tag)
},
setElementText(el, text) {
// console.log(`设置${JSON.stringify(el)}的文本内容:${text}`)
el.textContent = text
},
insert(el, parent, anchor = null) {
// console.log(`将${JSON.stringify(el)}添加到:${JSON.stringify(parent)}`)
parent.insertBefore(el, anchor)
},
// 处理vnode.props
patchProps(el, key, prevValue, nextValue) {
// 匹配以 on 开头的属性,视其为事件
if (/^on/.test(key)) {
console.log('key', key)
// 根据属性名称得到对应的事件名称,例如 onClick ---> click
const name = key.slice(2).toLowerCase()
// 移除上一次绑定的事件处理函数
prevValue && el.removeEventListener(name, prevValue)
el.addEventListener(name, nextValue)
} else if (key === 'class') {
el.className = nextValue || ''
} else if (key in el) {
const type = typeof el[key]
if (type === 'boolean' && nextValue === '') {
el[key] = true
} else {
el[key] = nextValue
}
} else {
el.setAttribute(key, nextValue)
}
},
createText(text) {
return document.createTextNode(text)
},
setText(el, text) {
el.nodeValue = text
}
})
function createRenderer(options) {
const { createElement, setElementText, insert, patchProps, createText, setText } = options
// 渲染元素
function render(vnode, container) {
if (vnode) {
patch(container._vnode, vnode, container)
} else {
if (container._vnode) {
unmount(container._vnode)
// container.innerHTML = ''
}
}
container._vnode = vnode
}
// 更新
function patch(n1, n2, container) {
if (n1 && n1.type !== n2.type) {
unmount(n1)
n1 = null
}
// 代码运行到这里,证明 n1 和 n2 所描述的内容相同
const { type } = n2
// 如果 n2.type 的值是字符串类型,则它描述的是普通标签元素
if (typeof type === 'string') {
if (!n1) {
mountElement(n2, container)
} else {
// 更新子节点
patchElement(n1, n2)
}
} else if (typeof type === 'object') {
// 组件
} else if (typeof type === Text) {
if (!n1) {
const el = n2.el = createText(n2.children)
insert(el, container)
} else {
const el = n2.el = n1.el
if (n2.children !== n1.children) {
setText(el, n2.children)
}
}
} else if (typeof type === Fragment) {
// 如果旧 vnode 不存在,则只需要将 Fragment 的 children 逐个挂载
if (!n1) {
n2.children.forEach(c => patch(null, c, container))
} else {
// 如果旧 vnode 存在,则只需要更新 Fragment 的 children 即可
+ patchChildren(n1, n2, container)
}
}
}
// 挂载元素
function mountElement(vnode, container) {
// 让 vnode.el 引用真实 DOM 元素, 卸载的时候用
const el = vnode.el = createElement(vnode.type)
// 处理children
if (typeof vnode.children === 'string') {
setElementText(el, vnode.children)
} else if (Array.isArray(vnode.children)) {
vnode.children.forEach(child => {
patch(null, child, el)
});
}
// 处理pprops
if (vnode.props) {
for (const key in vnode.props) {
// 调用 patchProps 函数即可
patchProps(el, key, null, vnode.props[key])
}
}
insert(el, container)
}
// 更新子节点步骤:
// 第一步:更新 props
// 第二步:更新 children
function patchElement(n1, n2) {
const el = n2.el = n1.el
const oldProps = n1.props
const newProps = n2.props
// 第一步:更新 props
for (const key in newProps) {
if (newProps[key] !== oldProps[key]) {
patchProps(el, key, oldProps[ke], newProps[key])
}
}
// 第二步:更新 children
patchChildren(n1, n2, el)
}
// 更新 children
+ function patchChildren(n1, n2, container) {
if (typeof n2.children === 'string') {
// 1.旧子节点是一组子节点,先逐个卸载
// 2.旧子节点是字符串,直接使用setElementText设置即可
// 3.旧子节点无,直接使用setElementText设置即可
if (Array.isArray(n1.children)) {
n1.children.forEach((c) => unmount(c))
}
setElementText(container, n2.children)
} else if (Array.isArray(n2.children)) {
// 1.旧子节点是一组子节点,进行patch操作
// 2.旧子节点是字符串,直接使用setElementText设置即可
// 3.旧子节点无,直接使用setElementText设置即可
if (Array.isArray(n1.children)) {
// 双端diff
patchKeyedChildren(n1, n2)
} else {
setElementText(container, '')
n2.children.forEach((c) => patch(null, c, container))
}
} else {
// 代码运行到这里,说明新子节点不存在
// 1.旧子节点是一组子节点,只需逐个卸载即可
// 2.旧子节点是文本节点,清空内容即可
if (Array.isArray(n1.children)) {
n2.children.forEach((c) => unmount(c))
} else if (typeof n1.children === 'string') {
setElementText(container, '')
}
}
}
// 卸载
function unmount(vnode) {
console.log(vnode)
const parent = vnode.el.parentNode
parent && parent.removeChild(vnode.el)
}
+ function patchKeyedChildren(n1, n2, container) {
const oldChildren = n1.children
const newChildren = n2.children
let oldStartIdx = 0
let oldEndIdx = n1.children.length - 1
let newStartIdx = 0
let newEndIdx = n2.children.length - 1
let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let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let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let newEndVNode = newChildren[newEndIdx]
while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if (!oldStartVNode) {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 else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步骤一:oldStartVNode 和 newStartVNode 比较
// 调用 patch 函数在 oldStartVNode 与 newStartVNode 之间打补丁
patch(oldStartVNod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 更新相关索引,指向下一个位置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步骤二:oldEndVNode 和 newEndVNode 比较
// 节点在新的顺序中仍然处于尾部,不需要移动,但仍需打补丁
patch(oldEndVNode, newEndVNode, container)
// 更新索引和头尾部节点变量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newEndVNode = newChildren[--newEndIdx]
} else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步骤三:oldStartVNode 和 newEndVNode 比较
patch(oldStartVNode, newEndVNode, container)
insert(oldStartVNode.el, container, oldEndVNode.el.nextSibling)
oldStartVNode = oldChildren[++oldStartIdx]
newEndVNode = newChildren[--newEndIdx]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我们找到了具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这说明,原来处于尾部的节点在新的顺序中应该处于头部。
// 于是,我们只需要以头部元素oldStartVNode.el 作为锚点,将尾部元素 oldEndVNode.el 移动到锚点前面即可。
//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 DOM 的移动操作之前,仍然需要调用 patch 函数在新旧虚拟节点之间打补丁。
// 第四步:oldEndVNode 和 newStartVNode 比较
// 仍然需要调用 patch 函数进行打补丁
patch(oldEndVNod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 移动dom操作 oldEndVNode.el 移动到 oldStartVNode.el 前面
insert(oldEndVNode.el, container, oldStartVNode.el)
// 移动 DOM 完成后,更新索引值,指向下一个位置
oldEndVNode = oldChildren[--oldEndIdx]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 else {
// 处理非理想情况
// 在旧的一 组子节点中,找到与新的一组子节点的头部节点具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
// 遍历旧的一组子节点,试图寻找与 newStartVNode 拥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
// idxInOld 就是新的一组子节点的头部节点在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索引
const idxInOld = oldChildren.findIndex(node => 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idxInOld 大于 0,说明找到了可复用的节点,并且需要将其对应的真实DOM 移动到头部
if (idxInOld > 0) {
// idxInOld 位置对应的 vnode 就是需要移动的节点
const vnodeToMove = oldChildren[idxInOld]
// 不要忘记除移动操作外还应该打补丁
patch(vnodeToMov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 将 vnodeToMove.el 移动到头部节点 oldStartVNode.el 之前,因此使用后者作为锚点
insert(vnodeToMove.el, container, oldStartVNode.el)
// 由于位置 idxInOld 处的节点所对应的真实 DOM 已经移动到了别处,因此将其设置为 undefined
oldChildren[idxInOld] = undefined
// 最后更新 newStartIdx 到下一个位置
newStartVNode = newChildren[++newStartIdx]
} else {
// 新增节点
// 将 newStartVNode 作为新节点挂载到头部,使用当前头部节点oldStartVNode.el 作为锚点
patch(null,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oldStartVNode.el)
}
}
}
// 循环结束后检查索引值的情况,
// 新增元素
if (oldEndIdx < oldStart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for (let i = newStartIdx; i < newEndIdx; i++) {
patch(null, newChildren[i], container, oldStartVNode.el)
}
} else if (newEndIdx < newStartIdx &&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 移除元素
for (let i = oldStartIdx; i <= oldEndIdx; i++) {
unmount(oldChildren[i])
}
}
}
return {
render
}
}
// 测试
const Text = Symbol()
const vnode = {
type: 'div',
// children: 'hello'
props: {
id: 'red',
onClick: () => {
alert('clicked')
}
},
children: [
{
type: 'p',
children: 'hello',
props: {
class: 'ddd'
}
},
{
type: 'Text',
children: '我是文本内容'
},
{
type: 'Fragment',
children: [
{ type: 'li', children: '1', text: '1' },
{ type: 'li', children: '2', text: '2' }
]
}
]
}
console.log(vnode)
renderer.render(vnode,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到了这里,关于vuejs 设计与实现 - 双端diff算法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