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进阶08-K 均值聚类cv2.kmeans()介绍及示例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opencv进阶08-K 均值聚类cv2.kmeans()介绍及示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K均值聚类是一种常用的无监督学习算法,用于将一组数据点分成不同的簇(clusters),以便数据点在同一簇内更相似,而不同簇之间差异较大。K均值聚类的目标是通过最小化数据点与所属簇中心之间的距离来形成簇。

当我们要预测的是一个离散值时,做的工作就是“分类”。例如,要预测一个孩子能否成为优秀的运动员,其实就是要将他分到“好苗子”(能成为优秀的运动员)或“普通孩子”(不能成为优秀运动员)的类别。当我们要预测的是一个连续值时,做的工作就是“回归”。

例如,预测一个孩子将来成为运动员的指数,计算得到的是 0.99 或者 0.36 之类的数值。机器学习模型还可以将训练集中的数据划分为若干个组,每个组被称为一个“簇(cluster)”。

这些自动形成的簇,可能对应着不同的潜在概念,例如“篮球苗子”、“长跑苗子”。这种学习方式被称为“聚类(clusting)”,它的重要特点是在学习过程中不需要用标签对训练样本进行标注。也就是说,学习过程能够根据现有训练集自动完成分类(聚类)。

根据训练数据是否有标签,我们可以将学习划分为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

前面介绍的 K近邻、支持向量机都是监督学习,提供有标签的数据给算法学习,然后对数据分类。而聚类是无监督学习,事先并不知道分类标签是什么,直接对数据分类。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 100 粒豆子,如果已知其中 40 粒为绿豆,40 粒为大豆,根据上述标签,将剩下的 20 粒豆子划分为绿豆和大豆则是监督学习。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使用 K 近邻算法,计算当前待分类豆子的大小,并找出距离其最近的 5 粒豆子的大小,判断这 5 粒豆子中哪种豆子最多,将当前豆子判定为数量最多的那一类豆子类别。

同样,有 100 粒豆子,我们仅仅知道这些豆子里有两个不同的品种,但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品种。此时,可以根据豆子的大小、颜色属性,或者根据大小和颜色的组合属性,将其划分为两个类型。在此过程中,我们没有使用已知标签,也同样完成了分类,此时的分类是一种无监督学习。

聚类是一种无监督学习,它能够将具有相似属性的对象划分到同一个集合(簇)中。聚类方法能够应用于所有对象,簇内的对象越相似,聚类算法的效果越好。

理论基础

本节首先用一个实例来介绍 K 均值聚类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介绍 K 均值聚类的基本步骤,最后介绍一个二维空间下的 K 均值聚类示例。

分豆子

假设有 6 粒豆子混在一起,我们可以在不知道这些豆子类别的情况下,将它们按照直径大小划分为两类。

经过测量,以 mm(毫米)为单位,这些豆子的直径大小分别为 1、2、3、10、20、30。下面将它们标记为 A、B、C、D、E、F,并进行分类操作。

第 1 步:随机选取两粒参考豆子。例如,随机将直径为 1mm 的豆子 A 和直径为 2 mm 的豆子 B 作为分类参考豆子。

第 2 步:计算每粒豆子的直径距离豆子 A 和豆子 B 的距离。距离哪个豆子更近,就将新豆子划分在哪个豆子所在的组。使用直径作为距离计算依据时,计算结果如表 22-1 所示。

opencv进阶08-K 均值聚类cv2.kmeans()介绍及示例,opencv 进阶,opencv,均值算法,聚类,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kmeans
在本步骤结束时,6 粒豆子被划分为以下两组。

  • 第 1 组:只有豆子 A。
  • 第 2 组:豆子 B、C、D、E、F,共 5 粒豆子。

第 3 步:分别计算第 1 组豆子和第 2 组豆子的直径平均值。然后,将各个豆子按照与直径
平均值的距离大小分组。

  • 计算第 1 组豆子的平均值 AV1 = 1mm。
  • 计算第 2 组豆子的平均值 AV2 = (2+3+10+20+30)/5 = 13mm。

得到上述平均值以后,对所有的豆子再次分组:

  • 将平均值 AV1 所在的组,标记为 AV1 组。
  • 将平均值 AV2 所在的组,标记为 AV2 组。

计算各粒豆子距离平均值 AV1 和 AV2 的距离,并确定分组,如表 22-2 所示。

opencv进阶08-K 均值聚类cv2.kmeans()介绍及示例,opencv 进阶,opencv,均值算法,聚类,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kmeans
距离平均值 AV1 更近的豆子,就被划分为 AV1 组;距离平均值 AV2 更近的豆子,就被划分为 AV2 组。现在,6 粒豆子的分组情况为:

  • AV1 组:豆子 A、豆子 B、豆子 C。
  • AV2 组:豆子 D、豆子 E、豆子 F。

第4 步:重复第 3 步,直到分组稳定不再发生变化,即可认为分组完成。
在本例中,重新计算 AV1 组的平均值 AV41、AV2 组的平均值 AV42,依次计算每个豆子与平均值 AV41 和 AV42 的距离,并根据该距离重新划分分组。按照与第 3 步相同的方法,重新计算平均值并分组后,6 粒豆子的分组情况为:

  • AV41 组:豆子 A、豆子 B、豆子 C。
  • AV42 组:豆子 D、豆子 E、豆子 F。

与上一次的分组相比,并未发生变化,我们就认为分组完成了
我们将直径较小的那一组称为“小豆子”,直径较大的那一组称为“大豆子”。

当然,本例是比较极端的例子,数据很快就实现了收敛,在实际处理中可能需要进行多轮的迭代才能实现数据的收敛,分类不再发生变化。

K 均值聚类函数

OpenCV 提供了函数 cv2.kmeans()来实现 K 均值聚类。该函数的语法格式为:

retval, bestLabels, centers=cv2.kmeans(data, K, bestLabels, criteria,
attempts, flags)

式中各个参数的含义为:

  • data:输入的待处理数据集合,应该是 np.float32 类型,每个特征放在单独的一列中。

  • K:要分出的簇的个数,即分类的数目,最常见的是 K=2,表示二分类。

  • bestLabels:表示计算之后各个数据点的最终分类标签(索引)。实际调用时,参数bestLabels 的值设置为 None。

  • criteria:算法迭代的终止条件。当达到最大循环数目或者指定的精度阈值时,算法停止继续分类迭代计算。该参数由 3 个子参数构成,分别为 type、max_iter 和 eps。
    type 表示终止的类型,可以是三种情况,分别为:

    • cv2.TERM_CRITERIA_EPS:精度满足 eps 时,停止迭代。
    • cv2.TERM_CRITERIA_MAX_ITER:迭代次数超过阈值 max_iter 时,停止迭代。
    • cv2.TERM_CRITERIA_EPS + cv2.TERM_CRITERIA_MAX_ITER:上述两个条件中的
      任意一个满足时,停止迭代。
  • max_iter:最大迭代次数。

  • eps:精确度的阈值。

  • attempts:在具体实现时,为了获得最佳分类效果,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初始分类值进
    行多次尝试。指定 attempts 的值,可以让算法使用不同的初始值进行多次(attempts 次)
    尝试。

  • flags:表示选择初始中心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 3 种。

    • cv2.KMEANS_RANDOM_CENTERS:随机选取中心点。
    • cv2.KMEANS_PP_CENTERS:基于中心化算法选取中心点。
    • cv2.KMEANS_USE_INITIAL_LABELS:使用用户输入的数据作为第一次分类中心点;
      如果算法需要尝试多次(attempts 值大于 1 时),后续尝试都是使用随机值或者半随
      机值作为第一次分类中心点。
      返回值的含义为:
  • retval:距离值(也称密度值或紧密度),返回每个点到相应中心点距离的平方和。

  • bestLabels:各个数据点的最终分类标签(索引)。

  • centers:每个分类的中心点数据。

示例:有一堆米粒,按照长度和宽度对它们分类。

为了方便理解,假设米粒有两种,其中一种是 XM,另外一种是 DM。它们的直径不一样,XM 的长和宽都在[0, 20]内,DM 的长和宽都在[40, 60]内。使用随机数模拟两种米粒的长度和宽度,并使用函数 cv2.kmeans()对它们分类。
根据题目要求,主要步骤如下:

(1)随机生成两组米粒的数据,并将它们转换为函数 cv2.kmeans()可以处理的形式。
(2)设置函数 cv2.kmeans()的参数形式。
(3)调用函数 cv2.kmeans()。
(4)根据函数 cv2.kmeans()的返回值,确定分类结果。
(5)绘制经过分类的数据及中心点,观察分类结果。

代码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 随机生成两组数值
# xiaomi ,长和宽都在[0,20]
xiaomi = np.random.randint(0,20,(30,2))
#dami ,长和宽的大小都在[40,60]

dami = np.random.randint(40,60,(30,2))
# 组合数据
MI = np.vstack((xiaomi,dami))
# 转换为 float32 类型
MI = np.float32(MI)
# 调用 kmeans 模块
# 设置参数 criteria 值
criteria = (cv2.TERM_CRITERIA_EPS + cv2.TERM_CRITERIA_MAX_ITER, 10, 1.0)
# 调用 kmeans 函数
ret,label,center=cv2.kmeans(MI,2,None,criteria,10,cv2.KMEANS_RANDOM_CENTERS)
'''
#打印返回值
print(ret)
print(label)
print(center)
'''
# 根据 kmeans 的处理结果,将数据分类,分为 XM 和 DM 两大类
XM = MI[label.ravel()==0]
DM = MI[label.ravel()==1]
# 绘制分类结果数据及中心点
plt.scatter(XM[:,0],XM[:,1],c = 'g', marker = 's')
plt.scatter(DM[:,0],DM[:,1],c = 'r', marker = 'o')
plt.scatter(center[0,0],center[0,1],s = 200,c = 'b', marker = 'o')
plt.scatter(center[1,0],center[1,1],s = 200,c = 'b', marker = 's')
plt.xlabel('Height'),plt.ylabel('Width')
plt.show()

opencv进阶08-K 均值聚类cv2.kmeans()介绍及示例,opencv 进阶,opencv,均值算法,聚类,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kmeans
右上方的小方块是标签为“0”的数据点,左下方的圆点是标签为“1”的
数据点。右上方稍大的圆点是标签“0”的数据组的中心点;左下方稍大的方块是标签为“1”的数据组的中心点。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654815.html

到了这里,关于opencv进阶08-K 均值聚类cv2.kmeans()介绍及示例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opencv 基础50-图像轮廓学习03-Hu矩函数介绍及示例-cv2.HuMoments()

    Hu 矩(Hu Moments)是由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科学家Ming-Kuei Hu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图像特征描述方法。这些矩是用于描述图像形状和几何特征的不变特征,具有平移、旋转和尺度不变性,适用于图像识别、匹配和形状分析等任务。 Ming-Kuei Hu在其论文中提出了七个用于形状描述的独特

    2024年02月13日
    浏览(66)
  • opencv 30 -图像平滑处理01-均值滤波 cv2.blur()

    图像平滑处理(Image Smoothing)是一种图像处理技术,旨在减少图像中的噪声、去除细节并平滑图像的过渡部分。这种处理常用于预处理图像,以便在后续图像处理任务中获得更好的结果。 常用的图像平滑处理方法包括: 均值滤波(Mean Filtering) :用图像中像素周围区域的平

    2024年02月01日
    浏览(57)
  • 【Python】进阶学习:OpenCV--一文详解cv2.namedWindow()

    【Python】进阶学习:OpenCV–一文详解cv2.namedWindow() 🌈 个人主页:高斯小哥 🔥 高质量专栏:Matplotlib之旅:零基础精通数据可视化、Python基础【高质量合集】、PyTorch零基础入门教程👈 希望得到您的订阅和支持~ 💡 创作高质量博文(平均质量分92+),分享更多关于深度学习、

    2024年03月20日
    浏览(130)
  • opencv基础48-绘制图像轮廓并切割示例-cv2.drawContours()

    在 OpenCV 中,可以使用函数 cv2.drawContours()绘制图像轮廓。该函数的语法格式是: image=cv2.drawContours( image, contours, contourIdx, color[, thickness[, lineType[, hierarchy[, maxLevel[, offset]]]]] ) 其中,函数的返回值为 image,表示目标图像,即绘制了边缘的原始图像。 该函数有如下参数: image:待

    2024年02月13日
    浏览(47)
  • opencv进阶14-Harris角点检测-cv2.cornerHarris

    类似于人的眼睛和大脑,OpenCV可以检测图像的主要特征并将这 些特征提取到所谓的图像描述符中。然后,可以将这些特征作为数据 库,支持基于图像的搜索。此外,我们可以使用关键点将图像拼接起 来,组成更大的图像。(想象一下把很多图片放到一起组成一幅360°的全景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88)
  • OpenCV笔记:模板匹配 cv2.matchTemplate()、cv2.minMaxLoc() 与 绘制矩形 cv2.rectangle() 方法介绍

            模板匹配是用来在一副大图中搜寻查找模版图像位置的方法。绘制矩形是用来将模版图像的匹配结果展示出来的方法。         模板匹配实现简单(2~3行代码),计算效率高,不需要执行阈值化、边缘检测等操作来生成二值化图像。 但是: 如果输入图像中存

    2024年02月04日
    浏览(52)
  • opencv 进阶13-Fisherfaces 人脸识别-函数cv2.face.FisherFaceRecognizer_create()

    PCA 方法是 EigenFaces 方法的核心,它找到了最大化数据总方差特征的线性组合。不可否认,EigenFaces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它的缺点在于在操作过程中会损失许多特征信息。 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如果损失的信息正好是用于分类的关键信息,必然会导致无法完成分类。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54)
  • 使用OpenCV的cv2.imread函数读取图像介绍

    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应用中,读取图像是一个常见的操作。OpenCV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图像处理库,它提供了 cv2.imread 函数,用于读取图像。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 cv2.imread 函数,包括参数和用法。 首先,确保你已经安装了OpenCV库。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安装OpenCV(如果尚

    2024年02月05日
    浏览(75)
  • 【Python】【Opencv】形态学操作cv2.morphologyEx()函数详解和示例,实现腐蚀、膨胀、闭和开等运算

    常用的形态学操作如腐蚀、膨胀、开运算、闭运算等,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下图像不连接或消除图像中某些不想要的连接,对于图像处理使用方便,效果明显。本文通过示例对这些功能和效果进行演示,以帮助大家理解和使用。 cv2.morphologyEx 是 OpenCV 中的一个函数,用于执行

    2024年02月22日
    浏览(71)
  • opencv 进阶15-检测DoG特征并提取SIFT描述符cv2.SIFT_create()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Harris函数来进行角点检测,因为角点的特性,这些角点在图像旋转的时候也可以被检测到。但是,如果我们放大或缩小图像时,就可能会丢失图像的某些部分,甚至有可能增加角点的质量。这种损失的现象需要一种与图像比例无关的角点检测方法来解决。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53)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