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阅读_扩散模型_LDM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论文阅读_扩散模型_LDM。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英文名称: High-Resolution Image Synthesis with Latent Diffusion Models
中文名称: 使用潜空间扩散模型合成高分辨率图像
地址: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9878449/
代码: https://github.com/CompVis/latent-diffusion
作者:Robin Rombach
日期: 2022-06-01
引用: 2275

1 读后感

Latent Diffusion Models (LDMs)基于潜空间的扩散模型,是目前主流的基础模型,Stable diffusion 就是基于 LDMs 原理工作的。之前的扩散模型运算都在像素层面,优化通常会消耗数百个 GPU 天,且评估和推理成本也很高。LDMs 大量自编码器的运算基于潜空间数据,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从而大幅节省了算力,并保持了图像质量和灵活度,它让更多人可以训练模型。其应用场景包含有条件(根据文本或图像生成图像)和无条件(去噪/着色/根据涂鸦合成)的图像生成。

研究背景和动机

扩散模型是由逐层去噪的自动编码器构建的,基于似然的模型。这种模型倾向于花费过多的容量和资源对难以察觉的细节进行建模,尽管使用了重新加权的变分目标,但在 RGB 图像的高维空间中训练和生成仍需要大量计算。

LDMs 学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找到一个感知上等效但计算上更合适的空间(感知压缩);然后,在其上训练扩散模型(语义压缩)。另外,本中还通过设计架构,分离了自动编码和具体的任务,使得同一编码器可用于多个任务。

论文贡献如下:

  • 优化压缩,支持更忠实和详细的重建效果,有效构建高分辨率图像。
  • 在多种任务中,显著降低了推理成本。
  • 不需要对重建和生成能力进行微妙的加权,几乎不需要对潜在空间进行正则化。
  • 模型可以卷积方式使用并渲染约 1024x1024 像素的大而一致的图像。
  • 设计了基于交叉注意力的调节机制,实现了多模式训练模型(一个模型支持多个功能)。
  • 在github上开源了算法。

方法

明确分离压缩阶段和生成阶段有以下优势:(1) 脱离高维空间,在低维空间中的扩散模型更高效;(2) 继承了 UNet 架构的归纳偏差,这对具有空间结构(上下左右的相关性)的数据特别有效; (3) 获得通用压缩模型,其潜在空间可用于训练多种生成模型,也可用于其他下游应用。

论文阅读_扩散模型_LDM,论文阅读,论文阅读

主逻辑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像素空间与潜空间之间的转换,即感知图像压缩(粉色);第二部分是在潜空间操作的扩散模型(绿色);第三部分是用文本描述或其它图片作为条件,控制图像生成(白色)。

感知图像压缩

感知压缩模型由一个通过感知损失和基于 patch 的对抗目标相结合的自编码器组成。
给定 RGB 空间中的图像 x ∈ RH×W ×3,编码器 E 将 x 编码为潜在表示 z = E(x),解码器 D 从潜在表示重建图像,给出 ̃ x = D( z) = D(E(x)),其中 z ∈ Rh×w×c。编码器按因子 f = H/h = W/w 对图像进行下采样(后面实验发现,下采样在4,8,16时效果最好)。

潜空间扩散模型

扩散模型

扩散模型原理比较复杂,之后会写文章专门详述,这里只做简单介绍:

  • 有一张图x0,分多步,每步向图里加入少量噪声,图将变得越来越模糊,最后变成了一张全是噪声的图xT,将加噪操作设为q
  • 在中间过程第t步,有可能从第t步还原出第t-1步的图像,以此类推,一步一步往上倒,理论上,就能从最后一步xT还原出原图x0。将去噪操作设为p
  • 所以建模的目标是找到从t步还原第t-1步的方法,也就是对p建模。

论文阅读_扩散模型_LDM,论文阅读,论文阅读

经过简化,最终扩散模型的目标函数是:
L D M = E x , ϵ ∼ N ( 0 , 1 ) , t [ ∥ ϵ − ϵ θ ( x t , t ) ∥ 2 2 ] L_{D M}=\mathbb{E}_{x, \epsilon \sim \mathcal{N}(0,1), t}\left[\left\|\epsilon-\epsilon_{\theta}\left(x_{t}, t\right)\right\|_{2}^{2}\right] LDM=Ex,ϵN(0,1),t[ϵϵθ(xt,t)22]
这里考虑第t步,xt是第t步的加噪图像,经过训练来预测其输入 xt 的去噪变体 ε,目标是让实际值和模型预测值尽量一致,通过训练给模型调参。

潜空间的扩散模型

将作用于像素级的扩散模型转换为作为于压缩低频空间(潜空间)的扩散模型。与高维像素空间相比,该空间更适合基于似然的生成模型,因为它可以专注于数据的重要语义;且在较低维度进行训练更为高效。

公式变为:
L D M : = E E ( x ) , ϵ ∼ N ( 0 , 1 ) , t [ ∥ ϵ − ϵ θ ( z t , t ) ∥ 2 2 ] {L D M}:=\mathbb{E}_{\mathcal{E}(x), \epsilon \sim \mathcal{N}(0,1), t}\left[\left\|\epsilon-\epsilon_{\theta}\left(z_{t}, t\right)\right\|_{2}^{2}\right] LDM:=EE(x),ϵN(0,1),t[ϵϵθ(zt,t)22]
文中模型的主干 εθ 通过时间条件 UNet 实现。由于前向过程是固定的,在训练期间可以通过 E 有效地获得 zt,并且只需通过 D 即可将来自 p(z) 的样本解码到图像空间。

条件机制

扩散模型原则上能够对 p(z|y) 形式的条件分布进行建模。它通过条件去噪自动编码器 εθ(zt, t, y) 来实现,通过输入条件 y(通过文本生成图像,通过图像生成图像)控制合成过程。

具体方法是通过交叉力注意机制增强其底层 UNet 主干网,Attention(Q, K, V ),
Q = W Q ( i ) ⋅ φ i ( z t ) , K = W K ( i ) ⋅ τ θ ( y ) , V = W V ( i ) ⋅ τ θ ( y ) Q=W_{Q}^{(i)} \cdot \varphi_{i}\left(z_{t}\right), K=W_{K}^{(i)} \cdot \tau_{\theta}(y), V=W_{V}^{(i)} \cdot \tau_{\theta}(y) Q=WQ(i)φi(zt),K=WK(i)τθ(y),V=WV(i)τθ(y)
其中y是条件,φi(zt) 是 UNet 的中间表示,的WQ, WK, WV是可学习的投影矩阵。
L L D M : = E E ( x ) , y , ϵ ∼ N ( 0 , 1 ) , t [ ∥ ϵ − ϵ θ ( z t , t , τ θ ( y ) ) ∥ 2 2 ] L_{L D M}:=\mathbb{E}_{\mathcal{E}(x), y, \epsilon \sim \mathcal{N}(0,1), t}\left[\left\|\epsilon-\epsilon_{\theta}\left(z_{t}, t, \tau_{\theta}(y)\right)\right\|_{2}^{2}\right] LLDM:=EE(x),y,ϵN(0,1),t[ϵϵθ(zt,t,τθ(y))22]
通过图像条件对数据来训练模型。其中 τθ 和 εθ 联合优化。 这种调节机制非常灵活,因为 τθ 可以由特定领域的专家网络进行参数化,τθ处理后条件入引绿色块,通过交叉注意力,作用于主干网络εθ,影响图像的生成。有效地解耦了条件模块和图像模块,即使后面加入其它条件,也不需要考虑修改绿色的主干网。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680104.html

到了这里,关于论文阅读_扩散模型_LDM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扩散模型的迁移和应用(DiffusionDet,AR-LDM,MagicVideo,RenderDiffusion,AltDiffusion,VD)

    在上一篇博文中,博主已经整理了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DDPM,GLIDE,DALLE2,Stable Diffusion)的基本原理,后续不再赘述其细节。作为一个最近被讨论热烈的方向,很自然地,它也被引入到各个任务中进行改造、改装和应用。 本文将整理扩散模型在诸多任务上的实施方案和效

    2024年01月19日
    浏览(47)
  • CVPR2023最新论文 (含语义分割、扩散模型、多模态、预训练、MAE等方向)

    2023 年 2 月 28 日凌晨,CVPR 2023 顶会论文接收结果出炉! CVPR 2023 收录的工作中 \\\" 扩散模型、多模态、预训练、MAE \\\" 相关工作的数量会显著增长。 Delivering Arbitrary-Modal Semantic Segmentation 论文/Paper: http://arxiv.org/pdf/2303.01480 代码/Code: None Conflict-Based Cross-View Consistency for Semi-Supervised

    2023年04月08日
    浏览(45)
  • [论文精读] 使用扩散模型生成真实感视频 - 【李飞飞团队新作,文生视频 新基准】

    论文导读: 论文背景:2023年12月11日,AI科学家李飞飞团队与谷歌合作,推出了视频生成模型W.A.L.T(Window Attention Latent Transformer)——一个在共享潜在空间中训练图像和视频生成的、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扩散模型。李飞飞是华裔女科学家、世界顶尖的AI专家,现为美国国家工程院

    2024年02月03日
    浏览(48)
  • NeurIPS上新 | 从扩散模型、脑电表征,到AI for Science,微软亚洲研究院精选论文

    编者按:欢迎阅读“科研上新”栏目!“科研上新”汇聚了微软亚洲研究院最新的创新成果与科研动态。在这里,你可以快速浏览研究院的亮点资讯,保持对前沿领域的敏锐嗅觉,同时也能找到先进实用的开源工具。 本期“科研上新”将为大家带来多篇微软亚洲研究院在 N

    2024年02月03日
    浏览(43)
  • 论文学习——Video LDM (Align your Latents)

    本文是阅读论文后的个人笔记,适应于个人水平,叙述顺序和细节详略与原论文不尽相同,并不是翻译原论文。 如果想了解所有细节,建议移步arxiv。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304.08818 项目地址:https://research.nvidia.com/labs/toronto-ai/VideoLDM/ 本文基于图像生成领域的典型框架

    2024年02月09日
    浏览(39)
  • High-Resolution Image Synthesis with Latent Diffusion Models 稳定扩散模型论文笔记

    一、研究现状        早期图像生成方法主要是变分自动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s, VAEs),该算法利用编码器和解码器以及变分推断的方法学习隐空间到真实图像空间的映射从而完成图像的生成。其优势是特征空间可迁移并且训练较为稳定,但是不容易进行模型评估,当输入

    2024年02月20日
    浏览(42)
  • DALL·E 2(内含扩散模型介绍)【论文精读】Hierarchical Text-ConditionalImage Generation with CLIP Latents

            大家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两个月之前 OpenAI 刚放出来的一篇力作。DALL·E 2是 OpenAI 一系列文本图像生成工作的最新一篇。去年 1 月份他们先推出了Dolly,然后在年底的时候又推出了glide。然后现在 4 月份刚推出了 DALL·E 2 一出来其实网友就已经炸开了锅。我

    2024年04月27日
    浏览(39)
  • 【每日论文阅读】生成模型篇

    联邦多视图合成用于元宇宙 标题: Federated Multi-View Synthesizing for Metaverse 作者: Yiyu Guo; Zhijin Qin; Xiaoming Tao; Geoffrey Ye Li 摘要: 元宇宙有望提供沉浸式娱乐、教育和商务应用。然而,虚拟现实(VR)在无线网络上的传输是数据和计算密集型的,这使得引入满足严格的服务质量要求的

    2024年02月02日
    浏览(43)
  • 【计算机视觉 | 扩散模型】新论文 | DragGAN论文:如果甲方想把大象 P 转身,你只需要拖动 GAN 就好了

    2023年5月18日提交的论文,华人一作。 论文地址: 项目地址: 代码地址为: 具体代码将会在六月开源! 在图像生成领域,以 Stable Diffusion 为代表的扩散模型已然成为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范式。但扩散模型依赖于迭代推理,这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迭代方法可以实现具有简单目

    2024年02月05日
    浏览(45)
  • 【模型压缩】 LPPN论文阅读笔记

    LPPN: A Lightweight Network for Fast Phase Picking  深度学习模型的问题在于计算复杂度较高,在实际数据处理中需要面临较高的处理代价,且需要专用的加速处理设备,如GPU。随着数据累积,迫切需要设计一种能够保证精度的轻量化高速震相拾取模型,以提高处理海量数据的效率,这

    2024年02月16日
    浏览(39)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