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知识点
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
自顶向下设计是指根据给定的问题,递归地将给定问题分析成若干小的基本问题,自下而上是一种相反的设计方法,是指根据已有的组件(基本问题),通过一定的排列组合,最终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两种方法的定义可以看出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强调的是问题的分解,而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强调的是组件(基本问题)复用,所以对于一个相对陌生的问题,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可以更好的得到问题的解,而对于常见问题,则是使用现有的组件可以更快地达到目的。
形式化方法
形式化方法是一种具有坚实数学基础的方法,允许对系统和开发过程做严格处理和论证,主要优越性在于能够数学地表述和研究应用问题及实现。但对数学基础要求高,不适用于复杂场景,并未得到普遍应用。
结构化方法
- 结构化方法也称为面向功能的开发方法,包括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结构化编程等阶段。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地开发系统。
- 缺点是开发周期长,难以适应需求的变化。
- 结构化分析的核心是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通过分析数据流图可以导出程序结构图。
- 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功能建模采用DFD,行为建模采用状态转换图,数据建模采用ER图。
敏捷方法
敏捷方法是面向对象的,有三个特点:
- 适应性:指拥抱变化,不断改变;
- 面向人:指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特性;
- 迭代增量:每一发行版都是在原版基础上进行功能需求的扩充,最后满足所有需求。
敏捷方法适用于需求变化较大或前期需求不够清晰的项目。
净室软件工程
将正确性验证(而非传统的测试)作为发现和排除错误的主要机制,强调统计质量控制技术,太过于理论化。
面向服务的方法
以粗粒度、松散耦合和基于标准的服务为基础,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可复用性和可演化性。
面向对象的方法
采用面向对象开发方法时可以使用状态图和活动图对系统的动态行为进行建模。
在面向对象设计中,边界类实现界面控制、外部接口和环境隔离。控制类协调控制其他类共同完成功能。
快速应用开发
利用了基本构件开发方法的思想,大量采用线程的构建进行系统的开发,速度快,但只适用于模块化程度较高的系统。
螺旋模型
在原型模型的基础上扩展而成,把整个软件开发流程分成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由目标设定、风险分析、开发、有效性验证和评审构成。适合于开发团队较小的项目。
软件过程和活动
开放式源码开发方法
适用于程序开发人员在地域上分布很广的开发团队
功用驱动开发方法
编程开发人员分为首席程序员和“类”程序员。
统一过程模型RUP
三个核心特点:
- 以架构为中心:
- 用例驱动:
- 增量与迭代:在早起迭代中解决高风险和高价值的问题,强调用户的主动参与。
一个开发周期包括四个阶段
- 初始:建立业务模型,确定项目边界。
- 细化:分析问题,建立完善的架构。
- 构建:开发所有功能并集成为产品。
- 移交:制作发布版本,基于反馈再进行调整。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
失配问题
逻辑构件模型描述系统设计蓝图以保证系统提供适当的功能,物理构件模型用来了解系统的性能、吞吐率等非功能性属性。
逆向工程
所谓逆向工程就是分析已有程序,将软件某种形式的描述转化为更抽象形式的活动。
逆向工程导出的信息可分为:
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689787.html
UML
4+1视图
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689787.html
需求
- 在良好的需求陈述中应该分优先级,而不能把所有需求视为同等重要。
- 需求变更流程:问题分析与变更描述、变更分析与成本计算、变更实现。
- 为达到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第二级,组织机构必须具有6个关键过程域。
- 需求属性包括- JRP(Joint Requirement Planning)是一种成本较高的需求获取方法。
- 需求跟踪能力链
- 需求定义方法
到了这里,关于系统架构:软件工程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