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CMOS反相器的动态响应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电子技术——CMOS反相器的动态响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电子技术——CMOS反相器的动态响应

cmos反相器延迟时间公式,电子技术,硬件工程,嵌入式硬件,单片机

数字系统的速度(例如计算机)取决于其构成逻辑门的信号传播速度。因为反相器是数字逻辑门电路的基础,反相器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很重要的特性。

传播延迟

传播延迟定义为反相器响应他的输入所需要的时间。特别的,先让我们对反相器输入一个理想的阶跃函数,获得对应的响应,如图:

cmos反相器延迟时间公式,电子技术,硬件工程,嵌入式硬件,单片机

  1. 输出信号不再是理想的阶跃函数,而是具有一个圆滑的边界,也就是说,反相器需要一定的时间切换输出状态。我们说响应有有限的上升和下降时间。
  2. 输入和输出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若我们定义输出响应的“开关点”为状态过渡的中点,我们就可以定义反相器的传播延迟。注意到存在两种传播延迟,一种是从高电平到低电平的延迟 t P H L t_{PHL} tPHL 以及从低电平到高电平的 t P L H t_{PLH} tPLH ,通常两个延迟时间不必相等。

传播延迟定义为:

t P ≡ 1 2 ( t P L H + t P H L ) t_P \equiv \frac{1}{2}(t_{PLH} + t_{PHL}) tP21(tPLH+tPHL)

定义完传播延迟之后,我们定义反相器的最大开关速度,从图(b)中我们发现,最小的周期为:

T m i n = t P H L + t P L H = 2 t P T_{min} = t_{PHL} + t_{PLH} = 2t_P Tmin=tPHL+tPLH=2tP

则最大开关频率为:

f m a x = 1 T m i n = 1 2 t P f_{max} = \frac{1}{T_{min}} = \frac{1}{2t_P} fmax=Tmin1=2tP1

到此为止,读者一定想知道造成CMOS反相器传播延迟的原因。这仅仅是因为需要给电路中的电容充放电所需要的时间,电容存在于MOSFET内部的电容、线间电容以及逻辑门之间的输入容抗。稍后我们会解释电容如何决定 t P t_P tP ,现在我们预备两个关键的知识:

  1. 一个分析动态响应的关键表达式为 I Δ t = Δ Q = C Δ V I\Delta t = \Delta Q = C \Delta V IΔt=ΔQ=CΔV 。这说明,对一个电容器充 Δ Q \Delta Q ΔQ 的电荷量需要时间 Δ t \Delta t Δt ,此时电容器两端电压上升 Δ V \Delta V ΔV
  2. 对于一个时间常数为 τ \tau τ 的低通型或高通型STC电路来说,若输入是一个阶跃函数,则输出的瞬态响应为 y ( t ) = Y ∞ − ( Y ∞ − Y 0 + ) e − t / τ y(t) = Y_\infty - (Y_\infty - Y_{0+}) e^{-t/\tau} y(t)=Y(YY0+)et/τ ,这里 Y ∞ Y_\infty Y 是一个有限值,这个值代表了响应的终值, Y 0 + Y_{0+} Y0+ 表示响应的起始值当 t = 0 t = 0 t=0 的时候。

现在,我们可以正式的定义CMOS反相器的传播延迟,若输入的激励是一个具有 上升下降时间 的阶跃函数,那么我们称 1 2 ( V O L + V O H ) \frac{1}{2} (V_{OL} + V_{OH}) 21(VOL+VOH) 为输入的翻转点,反相器的在输入翻转点处开始动态响应,从这里开始计时,直到输出也达到翻转点停止,这一段时间称为响应的上升或下降时间,分别记为 t P L H t_{PLH} tPLH t P H L t_{PHL} tPHL ,这里 P P P 是延迟的意思,而 L H LH LH 是从低到高, H L HL HL 是从高到低。通常定义传播延迟为 t P L H t_{PLH} tPLH t P H L t_{PHL} tPHL 的平均值。并且,我们称过渡时间为从一个响应的10%到90%的时间,如图:

cmos反相器延迟时间公式,电子技术,硬件工程,嵌入式硬件,单片机

决定CMOS反相器的传播延迟

我们通过一下两个步骤决定CMOS反相器的传播延迟:

  1. 将电路中所有的电容替换为从CMOS反相器的输出端到地的等效电容 C C C
  2. 计算 t P L H t_{PLH} tPLH t P L H t_{PLH} tPLH 以及 t P t_P tP

我们反过来学习者两个步骤,首先我们先学习如何计算传播延迟,之后我们学习如何等效电容。

下图展示了仅有输出端到地的电容 C C C

cmos反相器延迟时间公式,电子技术,硬件工程,嵌入式硬件,单片机
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假设输入的激励是一个理想的阶跃函数,对应的响应如图:

cmos反相器延迟时间公式,电子技术,硬件工程,嵌入式硬件,单片机
因为这个电路是对称的,因此分析从低到高和从高到地是相似的。当 t = 0 t = 0 t=0 的时候,此时 v I v_I vI 0 0 0 上升至 V D D V_{DD} VDD 。此时 Q P Q_P QP 截止而 Q N Q_N QN 导通,如图:

cmos反相器延迟时间公式,电子技术,硬件工程,嵌入式硬件,单片机
我们发现,此时的输出端电压的起始值为 V D D V_{DD} VDD 。因此在 t = 0 + t = 0+ t=0+ 的时候 Q N Q_N QN 处于饱和区,提供一个关于电容 C C C 的放电电流,下图展示了放电过程中, i D N i_{DN} iDN v O v_O vO 的关系:

cmos反相器延迟时间公式,电子技术,硬件工程,嵌入式硬件,单片机
在这里我们只关心 t P H L t_{PHL} tPHL 时间,也就是上图中从点E到点M所需要的时间,在EF段,此时 Q N Q_N QN 处于饱和区,超过F点之后,进入三极管区。

一个简单的方法是我们可以计算EM段的平均电流 I a v I_{av} Iav ,之后,通过方程:

I a v t P H L = C [ V D D − ( V D D / 2 ) ] I_{av} t_{PHL} = C[V_{DD} - (V_{DD} / 2)] IavtPHL=C[VDD(VDD/2)]

决定:

t P H L = C V D D 2 I a v t_{PHL} = \frac{CV_{DD}}{2I_{av}} tPHL=2IavCVDD

平均电流 I a v I_{av} Iav 可以通过下面的表达式估算:

I a v = 1 2 [ i D N ( E ) + i D N ( M ) ] I_{av} = \frac{1}{2} [i_{DN}(E) + i_{DN}(M)] Iav=21[iDN(E)+iDN(M)]

这里:

i D N ( E ) = 1 2 k n ′ ( W / L ) n ( V D D − V t n ) 2 i_{DN}(E) = \frac{1}{2}k_n'(W/L)_n(V_{DD} - V_{tn})^2 iDN(E)=21kn(W/L)n(VDDVtn)2

并且:

i D N ( M ) = k n ′ ( W / L ) n [ ( V D D − V t n ) ( V D D 2 ) − 1 2 ( V D D 2 ) 2 ] i_{DN}(M) = k_n' (W/L)_n [(V_{DD} - V_{tn})(\frac{V_{DD}}{2}) - \frac{1}{2}(\frac{V_{DD}}{2})^2] iDN(M)=kn(W/L)n[(VDDVtn)(2VDD)21(2VDD)2]

我们假设 λ n = 0 \lambda_n = 0 λn=0 带入上式得到:

t P H L = α n C k n ′ ( W / L ) n V D D t_{PHL} = \frac{\alpha_nC}{k_n' (W/L)_n V_{DD}} tPHL=kn(W/L)nVDDαnC

这里的 α n \alpha_n αn 是:

α n = 2 / [ 7 4 − 3 V t n V D D + ( V t n V D D ) 2 ] \alpha_n = 2 / [\frac{7}{4} - \frac{3V_{tn}}{V_{DD}} + (\frac{V_{tn}}{V_{DD}})^2] αn=2/[47VDD3Vtn+(VDDVtn)2]

α n \alpha_n αn 通常在1-2的范围内。

同样的分析方法可以计算 t P L H t_{PLH} tPLH 得到:

t P L H = α p C k p ′ ( W / L ) p V D D t_{PLH} = \frac{\alpha_pC}{k_p' (W/L)_p V_{DD}} tPLH=kp(W/L)pVDDαpC

这里:

α p = 2 / [ 7 4 − 3 ∣ V t p ∣ V D D + ∣ V t p V D D ∣ 2 ] \alpha_p = 2 / [\frac{7}{4} - \frac{3|V_{tp}|}{V_{DD}} + |\frac{V_{tp}}{V_{DD}}|^2] αp=2/[47VDD3∣Vtp+VDDVtp2]

最后,传播延迟为:

t p = 1 2 ( t P H L + t P L H ) t_p = \frac{1}{2}(t_{PHL} + t_{PLH}) tp=21(tPHL+tPLH)

通过上面的表达式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几点:

  1. t P t_P tP 的两个分量可以通过条件 W / L W/L W/L 来使得相同。
  2. 因为 t P t_P tP 正比于 C C C 。设计师应该努力减小 C C C 的值,这可以通过减小沟道长度,或是减小信号线长或是其他寄生电容。通过合理的电路布局可以减小潜在的寄生电容。
  3. 使用合适的工艺,使得增加 k ′ k' k 的值,以减少传播延迟。但是, C o x C_{ox} Cox 也会增加。
  4. 使用更大的宽长比。同样的,增加元件的体积同样会增加电容值。
  5. 更大的 V D D V_{DD} VDD 可以减小 t P t_P tP 。然而,通常情况下, V D D V_{DD} VDD 受到工艺的限制,而不是设计师随便决定。

另一种替代方法

下面的表达式来自于深亚微米工艺,主要由速度饱和效应引起,之后我们会介绍,饱和效应降低了MOS管在饱和区的电流,提升了传播延迟时间。为了估计此情况的传播延迟,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

下图展示了一个替代估算的方法原理图:

cmos反相器延迟时间公式,电子技术,硬件工程,嵌入式硬件,单片机
我们将MOS管替换成一个等效的电阻,通过:

t P H L = 0.69 R N C t_{PHL} = 0.69R_NC tPHL=0.69RNC

以及:

t P L H = 0.69 R P C t_{PLH} = 0.69R_PC tPLH=0.69RPC

一个经验的估算公式为:

R N = 12.5 ( W / L ) n k Ω R_N = \frac{12.5}{(W/L)_n}k\Omega RN=(W/L)n12.5kΩ

R P = 30 ( W / L ) p k Ω R_P = \frac{30}{(W/L)_p}k\Omega RP=(W/L)p30kΩ

这个公式适用于CMOS 0.25um 和 0.18um 以及 0.13um 的工艺。

对于更实际的情况,输入具有上升和下降时间,此时 0.69 0.69 0.69 十分接近于单位一,此时:

t P H L ≃ R N C t_{PHL} \simeq R_NC tPHLRNC

t P L H ≃ R P C t_{PLH} \simeq R_PC tPLHRPC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析都是基于估算,并不总是会产生精确的结果,必要请需要使用电路仿真。

决定等效容性负载C

下图是我们研究的原理图:

cmos反相器延迟时间公式,电子技术,硬件工程,嵌入式硬件,单片机
这里 Q 1 Q_1 Q1 Q 2 Q_2 Q2 作为驱动CMOS反相器而 Q 3 Q_3 Q3 Q 4 Q_4 Q4 作为负载CMOS反相器,我们在这里只列出关于输出节点的电容,特别的 C w C_{w} Cw 称为 线间电容

  1. 首先栅极-漏极间电容 C g d 1 C_{gd1} Cgd1 可以等效为对地 2 C g d 1 2C_{gd1} 2Cgd1 因子 2 2 2 是由于米勒效应。如图:
    cmos反相器延迟时间公式,电子技术,硬件工程,嵌入式硬件,单片机
    同理对于 C g d 2 C_{gd2} Cgd2
  2. 通常来说体极的电压是固定的,因此体极-漏极直接的电容,可以直接等效为对地的电容。
  3. 此时我们假设第二个CMOS反相器的状态还没有切换,所以输入容抗等于: C g 3 + C g 4 = ( W L ) 3 C o x + ( W L ) 4 C o x + C g s o v 3 + C g d o v 3 + C g s o v 4 + C g d o v 4 C_{g3} + C_{g4} = (WL)_3 C_{ox} + (WL)_4 C_{ox} + C_{gsov3} + C_{gdov3} + C_{gsov4} + C_{gdov4} Cg3+Cg4=(WL)3Cox+(WL)4Cox+Cgsov3+Cgdov3+Cgsov4+Cgdov4

所以,等效电容为:

C = 2 C g d 1 + 2 C g d 2 + C d b 1 + C d b 2 + C g 4 + C g 3 + C w C = 2C_{gd1} + 2C_{gd2} + C_{db1} + C_{db2} + C_{g4} + C_{g3} + C_w C=2Cgd1+2Cgd2+Cdb1+Cdb2+Cg4+Cg3+Cw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692068.html

到了这里,关于电子技术——CMOS反相器的动态响应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小白指路-从安装Centos7(Linux)、IC618、SPECTRE18、Calibre2019到CMOS反相器仿真之(三)软件安装

    软件安装部分难度极大,可能遇到各种教程以外的问题。 注意:安装软件建议 安装路径 、 文件夹名称与位置 等等完全按照教程来,因为软件启动依托环境变量文件(.cshrc文件),环境变量文件内部的 路径 、 文件夹名称 等等与教程完全匹配。如不按照教程安装路径、改写

    2024年02月13日
    浏览(61)
  • 电子病历系统的核心技术——电子病历编辑器

    一体化电子病历系统基于云端SaaS服务的方式,采用B/S(Browser/Server)架构提供,覆盖了医疗机构电子病历模板制作到管理使用的整个流程。除实现在线制作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功能完善的电子病历模板外,还可按照医疗机构的特色,根据不同业务的需求,使用该系统定制个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31)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多功能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摘要 1  设计任务要求 2  设计方案及论证 2.1  任务分析 2.1.1 晶体振荡器电路 2.1.2 分频器电路 2.1.3 时间计数器电路 2.1.4 译码驱动电路 2.1.5 校时电路 2.1.6 整点报时/闹钟电路 2.2  方案比较 2.3  系统结构设计 2.4  具体电路设计 3  电路仿真测试及结论分析 3.1  电路仿真测

    2024年02月03日
    浏览(42)
  • 电子技术——晶体管尺寸

    在本节我们介绍关于IC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参数晶体管尺寸(例如长度和长宽比)。我们首先考虑MOS反相器。 为了说明 ( W / L ) (W/L) ( W / L ) 的尺寸大小以及 ( W / L ) p (W/L)_p ( W / L ) p ​ 和 ( W / L ) n (W/L)_n ( W / L ) n ​ 的比例问题对于MOS的性能问题。 为了缩小尺寸,所有沟道的长度

    2024年02月09日
    浏览(33)
  • 电子技术——伪NMOS逻辑电路

    下图展示了从CMOS修改而来的CMOS反相器: 在这里只有 Q N Q_N Q N ​ 接入输入端电压,同时 Q P Q_P Q P ​ 接地。 Q P Q_P Q P ​ 相当于是 Q N Q_N Q N ​ 的负载。当我们深入研究这个电路之前,首先这个电路存在一个显然的优点:每一个输入变量只连接了一个晶体管。因此受到扇入效

    2024年02月16日
    浏览(35)
  • 电子技术——共栅(共基)放大器

    在本节我们学习IC中共栅(共基)放大器的配置,虽然我们之前在分立电路中学习过共栅(共基)放大器的配置。但是在IC中共栅(共基)放大器主要作为电流缓冲器来使用,这正是本节要学习的内容。 下图是CG放大器的原理图,输入信号源 $v_{sig} 带有内阻 R s R_s R s ​ : 负

    2024年02月09日
    浏览(34)
  • 2-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电子技术】

    晶体管的主要用途之一是利用其放大作用组成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的功能是把微弱的电信号放大成较强的电信号 ,放大电路的应用十分广泛,是电子设备中最普遍的一种基本单元。 晶体管构成的放大电路按照连接方式可分为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共基极

    2024年02月10日
    浏览(32)
  • 电子技术——BJT的物理结构

    本节我们介绍另一种基本三端元件,BJT。 下图展示了NPN型和PNP型BJT的物理结构简图。 从图中看出,BJT主要由三个区域组成,发射极(n类型),基极(p类型),集电极(n类型)。这样的BJT称为npn BJT。另外一种对偶元件是pnp BJT。 BJT是一个三端元件,具有 发射极E 和 基极B 和

    2023年04月14日
    浏览(27)
  • 电子技术——BJT的小信号模型

    本节我们学习BJT的小信号模型。 下图是我们主要研究的原理图: 首先基极电压的表达式为: v B E = V B E + v b e v_{BE} = V_{BE} + v_{be} v BE ​ = V BE ​ + v b e ​ 对应的集电极电流为: i C = I S e v B E / V T = I S e ( V B E + v b e ) / V T = I S e V B E / V T e v b e / V T = I C e v b e / V T i_C = I_S e^{v_{B

    2023年04月08日
    浏览(76)
  • 电子技术——MOS管的CV特性

    MOS管是一种压控晶体管,本节我们学习MOS管的CV特性,即电压-电流特性。MOS管的特性曲线有两种,分别是伏安特性和传导特性。 为了测量MOS管的 i D − v D S i_D-v_{DS} i D ​ − v D S ​ 曲线,我们使用下面的电路: 由上图可知,我们固定栅极电压 v G S v_{GS} v GS ​ 然后调节源极

    2023年04月27日
    浏览(31)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