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设计模式(Proxy)
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将所有的开发注意力只集中在核心业务功能的处理上。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是一种结构性模式。代理模式为一个对象提供了一个替身,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即通过代理对象访问目标目标对象,可以在目标对象实现的基础上,增强额外的功能操作,即扩展目标对象的功能。
我们来思考一下这种情况,当原有的业务处理由于某种原因无法改变,而目前又需要扩展一些功能,此时可以通过代理模式实现:
静态代理
静态代理服务于单个接口,我们来考虑实际工程中的一个例子,现在已经有业务代码实现一个增删功能,原有的业务代码由于仍有大量程序无法改变,现在新增需求,即以后每执行一个方法输出一个日志。
我们不改变原有代码而添加一个代理来实现:
//业务接口
interface DateService {
void add();
void del();
}
class DateServiceImplA implements Date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 {
System.out.println("成功添加!");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l() {
System.out.println("成功删除!");
}
}
class DateServiceProxy implements DateService {
DateService server; // 面向接口编程,而不是面向实现,给代理类持有接口而不是持有具体的类,则对于所有实现该接口的类都可以使用该代理
public DateServiceProxy(DateService server){
this.server = server; // 用于接收代理的真实子类 DateServiceImplA
}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 {
server.add(); // 原接口抽象方法
System.out.println("程序执行add方法,记录日志.");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l() {
server.del();
System.out.println("程序执行del方法,记录日志.");
}
}
//客户端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ateService service = new DateServiceProxy(new DateServiceImplA); // 向上转型,但最终实例化的对象类型还是看等号左侧最外面包的一层是什么,此处本质上就是一个代理类
service.add();
service.del();
}
}
主要特点是:一个接口提供有两个子类,其中一个子类是真实业务操作类,另外一个子类是代理业务操作类,能够实现的主要原因是
在代理类中面向接口编程,可以覆写原接口方法时仍然调用原接口方法,然后在其上下文中增加功能——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 {
// 上文还能加东西
server.add(); // 原接口方法
System.out.println("程序执行add方法,记录日志."); // 下文加东西
}
这样可以不变动真实子类的情况下,实现功能的扩充,而更本质的原因是接口和实现的独立性。
动态代理
暂无,之后学了再说
参考内容
掘金社区:https://juejin.cn/post/7000214639476736013
面试题:抽象类和接口的区别
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698211.html
项目设计
在项目的设计中,接口是项目整体设计最先考虑的,因为它代表的是一个标准,事件和物体的标准,而后才是抽象类。而普通类通常是是放于最底层才考虑的。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698211.html
到了这里,关于Java复习-20-接口(3)- 代理设计模式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