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类-kmeans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聚类-kmeans。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聚类算法是无监督学习算法,指定将数据分成k个簇。然后通过每个点到各个簇的中心的欧氏距离来分类。聚类-kmeans,AI,聚类,kmeans,机器学习

kmeans本身会陷入局部最小值的状况,二分kmeans可以解决这一点。

二分kmeans是遍历所有的簇,将其分成2个,比较哪一个分裂结果更好,用距离和来代表误差

例如现在只有一个簇A,第一轮分裂成A,A1,下一次比较A,A1两个分裂的结果哪个更换,比如A1更好,所以分裂结果为A,A1,A11。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708412.html

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from numpy import *


# 从文本中构建矩阵,加载文本文件,然后处理
def loadDataSet(fileName):  # 通用函数,用来解析以 tab 键分隔的 floats(浮点数)
    dataSet = []
    fr = open(fileName)
    for line in fr.readlines():
        curLine = line.strip().split('\t')
        fltLine = map(float, curLine)  # 映射所有的元素为 float(浮点数)类型
        dataSet.append(fltLine)
    return dataSet

# 计算两个向量的欧式距离(可根据场景选择)
def distEclud(vecA,vecB):
    return sqrt(sum(power(vecA-vecB,2))) # la.norm(vecA-vecB)

# 为给定数据集构建一个包含 k 个随机质心的集合。随机质心必须要在整个数据集的边界之内,这可以通过找到数据集每一维的最小和最大值来完成。然后生成 0~1.0 之间的随机数并通过取值范围和最小值,以便确保随机点在数据的边界之内。
def randCent(dataMat,k):
    n=shape(dataMat)[1] # 列的数量
    centroids=mat(zeros((k,n))) # 创建k个质心矩阵
    for j in range(n): # 创建随机簇质心,并且在每一维的边界内
        minJ=min(dataMat[:,j]) # 最小值
        rangeJ=float(max(dataMat[:,j])-minJ) # 范围=最大值-最小值
        centroids[:,j]=mat(minJ+rangeJ*random.rand(k,1)) # 随机生成
    return centroids

# k-means 聚类算法
# 该算法会创建k个质心,然后将每个点分配到最近的质心,再重新计算质心。
# 这个过程重复数次,知道数据点的簇分配结果不再改变位置。
# 运行结果(多次运行结果可能会不一样,可以试试,原因为随机质心的影响,但总的结果是对的, 因为数据足够相似,也可能会陷入局部最小值)
def KMeans(dataMat,k,distMeas=distEclud,createCent=randCent):
    m=shape(dataMat)[0] # 行数
    clusterAssment=mat(zeros((m,2))) # 创建一个与dataMat 行数一样,但是有两列的矩阵,用来保存簇分配结果
    centroids=createCent(dataMat,k) # 创建质心,随机k个质心
    clusterChanged=True
    while clusterChanged:
        clusterChanged=False
        for i in range(m): # 循环每一个数据点并分配到最近的质心中去
            minDist=inf
            minIndex=-1
            for j in range(k):
                distJI=distMeas(centroids[j,:],dataMat[i,:]) # 计算数据点到质心的距离
                if distJI<minDist: # 如果距离比 minDist(最小距离)还小,更新 minDist(最小距离)和最小质心的 index(索引)
                    minDist=distJI
                    minIndex=j
            if clusterAssment[i,0]!=minIndex: # 簇分配结果改变
                clusterChanged=True #簇改变
                clusterAssment[i,:]=minIndex,minDist**2 #更新簇分配结果为最小质心的index(索引),minDist(最小距离)的平方
        print(centroids)
        for cent in range(k): #更新质心
            ptsInClust=dataMat[nonzero(clusterAssment[:,0].A==cent)[0]] #获取该簇中所有点
            centroids[cent,:]=mean(ptsInClust,axis=0) # 将质心修改为簇中所有点的平均值,mean就是求平均值的
    return centroids,clusterAssment

# 二分 KMeans 聚类算法, 基于 kMeans 基础之上的优化,以避免陷入局部最小值
def biKMeans(dataMat,k,distMeas=distEclud):
    m=shape(dataMat)[0]
    clusterAssment=mat(zeros((m,2))) # 保存每个数据点的簇分配结果和平方误差
    centroid0=mean(dataMat,axis=0).tolist()[0]   # 质心初始化为所有数据点的均值
    centList=[centroid0]    # 初始化只有 1 个质心的 list
    for j in range(m): # 计算所有数据点到初始质心的距离平方误差
        clusterAssment[j,1]=distMeas(mat(centroid0),dataMat[j,:])**2
    while(len(centList)<k): # 当质心数量小于k时
        lowestSSE=inf
        for i in range(len(centList)):  #对每一个质心
            ptsInCurrCluster=dataMat[nonzero(clusterAssment[:,0].A==i)[0],:]  # 获取当前簇i下的所有数据点
            centroidMat,splitClustAss=KMeans(ptsInCurrCluster,2,distMeas) # 将当前簇 i 进行二分 kMeans 处理
            sseSplit = sum(splitClustAss[:, 1])  # 将二分 kMeans 结果中的平方和的距离进行求和
            sseNotSplit =sum(clusterAssment[nonzero(clusterAssment[:,0].A!=i)[0],1]) # 将未参与二分 kMeans 分配结果中的平方和的距离进行求和
            print("sseSplit, and notSplit: ", sseSplit, sseNotSplit)
            if (sseSplit + sseNotSplit) < lowestSSE:
                bestCentToSplit = i
                bestNewCents = centroidMat
                bestClustAss = splitClustAss.copy()
                lowestSSE = sseSplit + sseNotSplit
        # 找出最好的簇分配结果    
        bestClustAss[nonzero(bestClustAss[:, 0].A == 1)[0], 0] = len(centList)  # 调用二分 kMeans 的结果,默认簇是 0,1. 当然也可以改成其它的数字
        bestClustAss[nonzero(bestClustAss[:, 0].A == 0)[0],0] = bestCentToSplit  # 更新为最佳质心
        print('the bestCentToSplit is: ', bestCentToSplit)
        print('the len of bestClustAss is: ', len(bestClustAss))
        # 更新质心列表
        centList[bestCentToSplit] = bestNewCents[0, :].tolist()[0]  # 更新原质心 list 中的第 i 个质心为使用二分 kMeans 后 bestNewCents 的第一个质心
        centList.append(bestNewCents[1, :].tolist()[0])  # 添加 bestNewCents 的第二个质心
        clusterAssment[nonzero(clusterAssment[:, 0].A == bestCentToSplit)[0], :] = bestClustAss  # 重新分配最好簇下的数据(质心)以及SSE
    return mat(centList), clusterAssment

def testBasicFunc():
    # 加载测试数据集
    dataMat = mat(loadDataSet('data/10.KMeans/testSet.txt'))

    # 测试 randCent() 函数是否正常运行。
    # 首先,先看一下矩阵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print('min(dataMat[:, 0])=', min(dataMat[:, 0]))
    print('min(dataMat[:, 1])=', min(dataMat[:, 1]))
    print('max(dataMat[:, 1])=', max(dataMat[:, 1]))
    print('max(dataMat[:, 0])=', max(dataMat[:, 0]))

    # 然后看看 randCent() 函数能否生成 min 到 max 之间的值
    print('randCent(dataMat, 2)=', randCent(dataMat, 2))

    # 最后测试一下距离计算方法
    print(' distEclud(dataMat[0], dataMat[1])=', distEclud(dataMat[0], dataMat[1]))


def testKMeans():
    # 加载测试数据集
    dataMat = mat(loadDataSet('data/10.KMeans/testSet.txt'))

    # 该算法会创建k个质心,然后将每个点分配到最近的质心,再重新计算质心。
    # 这个过程重复数次,知道数据点的簇分配结果不再改变位置。
    # 运行结果(多次运行结果可能会不一样,可以试试,原因为随机质心的影响,但总的结果是对的, 因为数据足够相似)
    myCentroids, clustAssing = KMeans(dataMat, 4)

    print('centroids=', myCentroids)


def testBiKMeans():
    # 加载测试数据集
    dataMat = mat(loadDataSet('data/10.KMeans/testSet2.txt'))

    centList, myNewAssments = biKMeans(dataMat, 3)

    print('centList=', centList)
# 测试基础的函数
testBasicFunc()

# 测试 kMeans 函数
testKMeans()

# 测试二分 biKMeans 函数
testBiKMeans()

到了这里,关于聚类-kmeans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聚类算法:Kmeans和Kmeans++算法精讲

    其实Kmeans聚类算法在YOLOv2(【YOLO系列】YOLOv2论文超详细解读(翻译 +学习笔记))中我们就见到了,那时候只是简单地了解了一下。后来在这学期的数据挖掘课程的期末汇报中,我又抽中了这个算法,于是又重新学习了一遍。另外最近在看一些改进的论文,很多摘要中也都

    2024年02月05日
    浏览(43)
  • 聚类-kmeans

    聚类算法是无监督学习算法,指定将数据分成k个簇。然后通过每个点到各个簇的中心的欧氏距离来分类。 kmeans本身会陷入局部最小值的状况,二分kmeans可以解决这一点。 二分kmeans是遍历所有的簇,将其分成2个,比较哪一个分裂结果更好,用距离和来代表误差 例如现在只有

    2024年02月09日
    浏览(40)
  • Kmeans聚类分析

    该算法可以将数据划分为指定的k个簇,并且簇的中心点由各簇样本均值计算所得 该聚类算法的思路非常通俗易懂,就是不断地计算各样本点与簇中心之间的距离,直到收敛为止,其具体的步骤如下: (1)从数据中随机挑选k个样本点作为原始的簇中心。 (2)计算剩余样本与

    2023年04月25日
    浏览(48)
  • 机器学习15-2(Mini Batch Kmeans)

    除了K-Means快速聚类意外,还有两种常用的聚类算法 能够进一步提升快速聚类的速度的 Mini Batch K-Means 算法 能够和K-Means快速聚类形成性能上互补的算法 DBSCAN 密度聚类 非常抱歉,需要先来一段理论基础做铺垫,速览即可! 在 K-Means 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 Mini Batch 的 抽样 过程,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44)
  • Matlab实现Kmeans聚类算法

    kmeans聚类算法是一种迭代求解的聚类分析算法。其实现步骤如下: (1) 随机选取K个对象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 (2) 计算每个对象与各个种子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把每个对象分配给距离它最近的聚类中心。 (3) 聚类中心以及分配给它们的对象就代表一个聚类。每分配一个样本,聚

    2024年02月02日
    浏览(40)
  • 使用Kmeans算法完成聚类任务

     聚类任务  聚类任务是一种无监督学习任务,其目的是将一组数据点划分成若干个类别或簇,使得同一个簇内的数据点之间的相似度尽可能高,而不同簇之间的相似度尽可能低。聚类算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内在结构和模式,发现异常点和离群值,简化数据表示,以

    2024年02月15日
    浏览(40)
  • KMeans+DBSCAN密度聚类+层次聚类的使用(附案例实战)

    🤵‍♂️ 个人主页:@艾派森的个人主页 ✍🏻作者简介:Python学习者 🐋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一起进步!😄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 欢迎评论 💬点赞👍🏻 收藏 📂加关注+ 目录 1.KMeans聚类算法 2.DBSCAN密度聚类算法 3.层次聚类 4.实战案例 4.1数据集介绍 4.2加载数据

    2024年02月08日
    浏览(44)
  • KMeans+DBSCAN密度聚类+层次聚类的使用(文末送书)

    🤵‍♂️ 个人主页:@艾派森的个人主页 ✍🏻作者简介:Python学习者 🐋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一起进步!😄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 欢迎评论 💬点赞👍🏻 收藏 📂加关注+ 目录 1.KMeans聚类算法 2.DBSCAN密度聚类算法 3.层次聚类 4.实战案例 4.1数据集介绍 4.2加载数据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46)
  • Kmeans聚类时K值选择的方法

    (1)简单介绍 聚类属于非监督学习,K均值聚类是最基础常用的聚类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迭代寻找K个簇(Cluster)的一种划分方案,使得聚类结果对应的损失函数最小。其中,损失函数可以定义为各个样本距离所属簇中心点的误差平方和: 其中 代表第 个样本, 是

    2024年02月05日
    浏览(39)
  • KMeans算法与GMM混合高斯聚类

    K-Means是GMM的特例(硬聚类,基于原型的聚类)。假设多元高斯分布的协方差为0,方差相同。   K-Means算法思想 对于给定的样本集,按照样本间的距离,将样本集划分为K个簇。 簇内的点尽量紧密连接,而簇间的距离尽量的大。 本质上是个组合优化问题, 类似于将N个球分配到

    2023年04月16日
    浏览(4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