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5 稀疏矩阵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实验5 稀疏矩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实验5 稀疏矩阵

注意

  1. 数据类型请使用int,本题中所有运算的结果均视作对int型自然溢出
  2. 可以使用 vector 等 STL 中的容器保存稀疏矩阵元素,减少不必要的bug
  3. 各操作需在稀疏矩阵上进行,充分考虑数据的稀疏性, 不得直接或间接转换为二维数组形式计算 ,否则取消成绩

题目描述

  • 创建 稀疏矩阵类 (参照课本 MatrixTerm 三元组定义) ,采用行主顺序把稀疏矩阵非0元素映射到一维数组中,提供操作:两个稀疏矩阵相加、两个稀疏矩阵相乘、稀疏矩阵的转置、输出矩阵。
  • 键盘输入矩阵的行数、列数;并按行优先顺序输入矩阵的各元素值,建立矩阵;
  • 对建立的矩阵执行相加、相乘、转置的操作,输出操作的结果矩阵。

操作描述

  • 为方便操作描述,我们假设存在一个矩阵 P,下列各操作实际为对矩阵 P 的操作。
  • 重置矩阵 :
    1
    矩阵的行数n 矩阵的列数m
    [n行m列 表示矩阵中的所有元素]
    即重置矩阵 P 的尺寸为 n 行 m 列,且随后按行优先顺序输入矩阵 P 的各个元素。
  • 矩阵乘法:
    2
    矩阵的行数 矩阵的列数
    矩阵中非零元素个数t
    [t行 表示矩阵中非零元素]
    t 行非零元素已按行优先顺序给出,矩阵中非零元素的表示为 x y v,其中 x 表示行序号,y 表示列序号,v 表示非零元素值,行列序号从 1 开始。
    设输入的矩阵为 Q,若 PxQ 运算合法,则将 PxQ 的结果矩阵赋给 P,若不合法,则将 Q 赋给 P,同时输出 -1。
  • 矩阵加法:
    3
    矩阵的行数 矩阵的列数
    矩阵中非零元素个数t
    [t行 表示矩阵中非零元素]
    t 行非零元素已按行优先顺序给出,矩阵中非零元素的表示为 x y v,其中 x 表示行序号,y 表示列序号,v 表示非零元素值,行列序号从 1 开始。
    设输入的矩阵为 Q,若 P+Q 运算合法,则将 P+Q 的结果矩阵赋给 P,若不合法,则将 Q 赋给 P,同时输出 -1。
  • 输出操作:
    4
    设当前矩阵 P 的尺寸为 n 行 m 列,第一行输出矩阵 P 的行数和列数,随后 n 行按行优先顺序输出矩阵 P,每行 m 个数字,来表示当前的矩阵内容,每行数字之间用空格分隔。
  • 转置操作:
    5
    设当前矩阵 P 的尺寸为 n 行 m 列,将其转置为 m 行 n 列的矩阵,无需输出。

思路与探讨

数组和矩阵

笔记补充:详细写了数组和矩阵的相关知识

本次实验参考第七章稀疏矩阵的相关描述,但在具体实现时做了简化。比如没用迭代器和arrayList。

整体思路描述

  • 定义一个三元组结构体,用于存储稀疏矩阵

  • 定义一个稀疏矩阵类,并依次定义重置,乘法,加法,输出,转置等相关操作

  • 而后对相关操作依次进行实现

  • 最后设置主函数,通过条件语句设置相关操作的触发条件,完成实验。

细节思路补充

关键点

  • 定位每一行(列)第一个非0元素的索引可以辅助快速准确读取三元组里的数据。

  • 为此,需要附设两个数组,num 和 Index,分别用于记录存储在三元组中的稀疏矩阵 a 中每一行(列)的非 0 元素个数和每一行(列)第 1 个非0 元素在三元组中的索引。

以上是稀疏矩阵乘法和转置的核心关键点。
可提高程序针对稀疏矩阵运算效率。

//计算a每行中的非0元素个数
for (int i = 1; i <= a.Rows; i++)
	num[i] = 0;//每行计数清零 
for (int i = 0; i < a.Terms; i++)
{
	if (a.element[i].value != 0)//遍历非零 
		num[a.element[i].row]++;//计数得第i行对应非零元素个数 
}
//求出a中每一行第1个非0元素的对应索引
Index[1] = 0;
for (int i = 2; i <= a.Terms; i++)
	Index[i] = Index[i - 1] + num[i - 1];//第i行第一个非零元素索引

乘法思路

  • 有效性检验

  • 借助上述定位法由公式计算乘法结果实验5 稀疏矩阵,# 数据结构实验合集,数据结构、算法与应用,矩阵,线性代数,算法,数据结构,c++

  • 将结果中的非0元素导出三元组

矩阵加法

  • 有效性检验

  • 使用it和ib,从左至右依次扫描两个矩阵中的非0元素。

  • 当it和ib都未扫描完成时,循环:

    • 计算it所指的元素和ib所指的元素按行主次序的索引
      • tIndex = P中的it所指的元素索引
      • bIndex = Q中ib所指的元素索引
        • 元素索引——(元素的行下标-1)* 列数+元素的列下标
      • 判断tIndex > bIndex 还是tIndex=bIndex,确定it所指的元素是在ib所指的元素之前,之后还是进行相加运算,并只在和不为0时才加入C(结果矩阵三元组)。
  • 复制剩余元素

矩阵转置

  • 设置转置矩阵特征
  • 计算待转置矩阵中每一列非0元素的个数
  • 确定矩阵第i列第1个非0元素的对应索引
  • 实施从*this到b的转置复制

若已看懂思路,试着自己写~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714939.html


实现代码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matrixTerm 
{//三元组结构体定义 
    int row, col, value;
    matrixTerm& operator=(matrixTerm& x) 
    {//运算符重载 ,赋值*this = x 
        row = x.row;
        col = x.col;
        value = x.value;
        return *this;
    }
};
const int maxsize = 199999;//新matrixTerm创建最大容量设定 

class sparseMatrix//稀疏矩阵类定义 
{
private:
    int Rows;//行 
	int Cols;//列
	int Terms;//非零元素个数 
    matrixTerm * element;//用来存非零元素的数组 
    int maxSize;//数组最大容量 
public:
    sparseMatrix(int n,int m)//构造函数
	{
		element = new matrixTerm[maxsize];
        Rows = n;
        Cols = m;
        Terms= 0;
	} 
    ~sparseMatrix(){ delete[] element; }//析构函数 
    sparseMatrix& operator=(sparseMatrix& a)
	{//运算符重载 ,赋值*this = a 
		Rows = a.Rows;
        Cols = a.Cols;
        Terms = a.Terms;
        maxSize = a.maxSize;
        for (int i = 0; i < Terms; i++)
            element[i] = a.element[i];
        return *this;
	} 
	void inputAelement(int x,int y,int v);//辅助函数——非0值输入  
    void initial(int n,int m);//重置1
    int multiply(sparseMatrix& a); //乘法2 
    int add(sparseMatrix& a);//加法3 
    void output();//输出4 
    void transpose();//转置5 
};

 //辅助函数——非0值输入,更新三元组 
void sparseMatrix::inputAelement(int x,int y,int v)
{
    matrixTerm New;
    New.row = x;//行序号 
    New.col = y;//列序号 
    New.value = v;//非零元素值 
    element[Terms] = New;
    Terms++;
}

//重置1 
void sparseMatrix::initial(int n,int m) 
{
    Rows = n;
    Cols = m;
    Terms = 0;
    for (int i = 1; i <= Rows; i++)
    {//按行优先顺序输入矩阵的各个元素 
        for (int j = 1; j <= Cols; j++) 
		{
            int b;
            cin >> b;
            if (b != 0) 
			{
                element[Terms].row = i;
                element[Terms].col = j;
                element[Terms].value = b;
                Terms++;
            }
        }
    }
}

//乘法2 
int sparseMatrix::multiply(sparseMatrix& Q)
{
	//有效性检验 
    if (Cols != Q.Rows)
    {//按矩阵乘法C[m,n]= P[m,k] ×Q[k,n],需要有Cols=Q.Rows 
        *this = Q;
        return -1;
    }
    else
    {
    	//取乘数P的行和乘数Q的列构建结果sparseMatrix
        sparseMatrix C(Rows, Q.Cols); 
        int num[10000]; //每行非零元素的个数 
        int Index[10000]; //每行第一个非零元素对应的索引  
        int Answer[10000];//存放乘法结果  
        
        //每行计数清零 
        for (int i = 1; i <= Q.Rows; i++)
            num[i] = 0;
        //计数得第i行对应非零元素个数 
		for (int i = 0; i < Q.Terms; i++)
        {
            if (Q.element[i].value != 0) 
                num[Q.element[i].row]++;
        }
        //第i行第一个非零元素索引 
        Index[1] = 0;
        for (int i = 2; i <= Q.Terms; i++)
            Index[i] = Index[i - 1] + num[i - 1];
        
		//开始乘法计算C[m,n]= P[m,k] ×Q[k,n]
		int p = 0;
        for (int i = 1; i <= Rows && p < Terms; i++) 
        {
        	//赋初值0 
            for (int j = 1; j <= Q.Cols; j++)
                Answer[j] = 0; 
            while (p < Terms && element[p].row == i)//循环条件为仍有非零元素且第i行有非零元素 
            {
                int t = element[p].col; 
                if (num[t] != 0) //P有非0元素的行对应的Q里的列任有非0元素 
                {//如果都是0了,乘法所得也不会是非0,这个判断起简化作用 
                    for (int q = Index[t]; q < Index[t] + num[t]; q++)
                    	//计算对应i行每列的乘积 
                        Answer[Q.element[q].col] += element[p].value * Q.element[q].value;
                }
                //继续下一个非零元素 
                p++;
            }
            for (int k = 1; k <= Q.Cols; k++)
            {//结果中的非0元素导出三元组 
                if (Answer[k] != 0)
                {
                    C.element[C.Terms].value = Answer[k];
                    C.element[C.Terms].row = i;
                    C.element[C.Terms].col = k;
                    C.Terms++;
                }
            }
        }
        *this = C;
		return 0;    
    }
}

//加法3
int sparseMatrix::add(sparseMatrix& Q)  
{
    if (Q.Cols != Cols || Q.Rows != Rows) //根据矩阵加法规则,行列不等不符合 
	{
        *this = Q;
        return -1;
    }
    else
	{
		sparseMatrix C(Rows, Cols);//设置结果矩阵的特征 
		int it = 0,ib = 0;	
		while(it != Terms && ib != Q.Terms)//遍历,把相关的项相加 
		{   //行主索引加上每一项的列数 
			int tIndex = (element[it]).row*Cols + (element[it]).col;
			int bIndex = (Q.element[ib]).row*Cols + (Q.element[ib]).col;
			if(tIndex < bIndex)
			{//Q项在后 
				C.element[C.Terms].col = element[it].col;
				C.element[C.Terms].row = element[it].row;
				C.element[C.Terms].value = element[it].value;
				it++;
		        C.Terms++;
			}	
			else if(tIndex == bIndex)
			{//两项在同一个位置 
				if((element[it]).value + (Q.element[ib]).value != 0)
				{//仅当相加后不为0时加入c 
					C.element[C.Terms].col = (element[it]).col;
					C.element[C.Terms].row = (element[it]).row;
					C.element[C.Terms].value = (element[it]).value + (Q.element[ib]).value;
					C.Terms++;
				}
				it++;ib++;
			}
			else 
			{
			    C.element[C.Terms].col = Q.element[ib].col;
				C.element[C.Terms].row = Q.element[ib].row;
				C.element[C.Terms].value = Q.element[ib].value;
				ib++;
				C.Terms++;
			}
		}
		//复制剩余项
		for(;it != Terms;it++)
		{
			C.element[C.Terms].col = element[it].col;
			C.element[C.Terms].row = element[it].row;
			C.element[C.Terms].value = element[it].value;
			C.Terms++;
		}
		for(;ib != Q.Terms;ib++)
		{
			C.element[C.Terms].col = Q.element[ib].col;
			C.element[C.Terms].row = Q.element[ib].row;
			C.element[C.Terms].value = Q.element[ib].value;
			C.Terms++;
		}
		*this = C;
		return 0;	
	}
}

//输出4 
void sparseMatrix::output()
{
    int i, j, k = 0;
    cout << Rows << " " << Cols << endl;
    for (i = 0; i < Rows; i++)//遍历输出 
	{
        for (j = 0; j < Cols; j++)
		{
            if (k < Terms && element[k].row == i + 1 && element[k].col == j + 1)
			{
                cout << element[k].value << " ";
                k++;
            }
            else
			    cout <<0<< " ";
        }
        cout << endl;
    }
}

//转置5
void sparseMatrix::transpose() 
{
    //设置转置矩阵特征
    sparseMatrix b(Cols,Rows); 
    b.Terms = Terms;
    b.Cols = Rows;
    b.Rows = Cols;
    //初始化
    int* colSize = new int[Cols + 1];//矩阵第i列的非零元素个数 
    int* rowNext = new int[Cols + 1];//矩阵第i列第一个非零元素索引  

    //计算待转置矩阵中每一列非0元素的个数
    for (int i = 1; i <= Cols; i++) 
        colSize[i] = 0;
    for (int i = 0; i < Terms; i++)
        colSize[element[i].col]++;
    //确定矩阵第i列第1个非0元素的对应索引
    rowNext[1] = 0;
    for (int i = 2; i <= Cols; i++)
        rowNext[i] = rowNext[i - 1] + colSize[i - 1];
    //上述几步和乘法中同理,提高程序针对稀疏矩阵运算效率 
      
    //实施从*this到b的转置复制
    for(int i = 0;i < Terms;i++)
    {
        int j = rowNext[element[i].col];
        //行列转置
        b.element[j].row = element[i].col;
        b.element[j].col = element[i].row;
        b.element[j].value = element[i].value; 
        rowNext[element[i].col] = rowNext[element[i].col] + 1;	
		//对应列rowNext索引+1,以防同一列有多个非零元素 (防撞) 
    }
    *this = b;
}

int main()
{
    sparseMatrix P(0,0);
    int w;//操作个数 
    int panduan = 0;//各种不合法输出工具变量 
    int n;//矩阵行数 
	int m;//矩阵列数 
	int t;//矩阵非0元素个数 
	int trans;//操作编码 
    cin>> w;
    for (int i = 0; i < w; i++) 
	{
        cin >> trans;
        if (trans == 1) 
		{//重置矩阵 
            cin >> n >> m;
            P.initial(n, m);
        }
        else if(trans == 2)
		{//矩阵乘法 
            cin >> n >> m;
            cin >> t;
            sparseMatrix Q1(n, m);
            for (int i = 0; i < t; i++) 
			{
				//Q矩阵非零元素的行、列序号及非0元素值 
                int x, y, v;
                cin >> x >> y >> v;
                Q1.inputAelement(x, y, v);
            }
            panduan = P.multiply(Q1);
            if(panduan == -1)
                cout << panduan << endl;
        }
        else if(trans == 3)
		{//矩阵加法 
            cin >> n >> m;
            cin >> t;
            sparseMatrix Q2(n, m);
            for (int i = 0; i < t; i++) 
			{
                int x, y, v;
                cin >> x >> y >> v;
                Q2.inputAelement(x, y, v);
            }
            panduan = P.add(Q2);
            if(panduan == -1)
                cout << panduan << endl;
        }
        else if (trans == 4) 
        	//输出操作 
		    P.output();
        else
        	//转置 
		    P.transpose();
    }
    return 0;
}

到了这里,关于实验5 稀疏矩阵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开卷数据结构 】稀疏矩阵

    🌺稀疏矩阵 🍁矩阵与稀疏矩阵的定义 🌺稀疏矩阵的转置 🍁详细思路 🍀思路一 🍀思路二 🌺稀疏矩阵的乘法 🍁详细思路 Q:什么是矩阵 A: 数学上,一个 矩阵 由 m 行 n 列的元素组成,是一个 m 行,n 列的表,m 和 n 是矩阵的 维度 。一般地,写作 mxn(读作“m乘n”)来指

    2024年01月19日
    浏览(42)
  • 数据结构——稀疏矩阵

    在矩阵中,若数据为0的元素数目远远多于非0元素的数目,并且非0元素分布没有规律时,则称该矩阵为稀疏矩阵;与之相反的叫做稠密矩阵。 将棋盘看作一个二维数组,在棋子落盘时,要记录该棋子落下的坐标,其他坐标的值不做记录,默认为0。由于记录很多无意义的数据

    2024年02月03日
    浏览(40)
  • 【数据结构】数组(稀疏矩阵、特殊矩阵压缩、矩阵存储、稀疏矩阵的快速转置、十字链表)

    前几期期链接: 【数据结构】栈与队列的概念和基本操作代码实现 【数据结构】树与二叉树的概念与基本操作代码实现 k维数组的定义: k 维数组 D = { a j 1 , j 2 , . . . , j k } k维数组D={ a_{j_1, j_2, ..., j_k} } k 维数组 D = { a j 1 ​ , j 2 ​ , ... , j k ​ ​ } k 0 称为数组的维数,

    2024年04月09日
    浏览(140)
  • 【数据结构】数组和字符串(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稀疏矩阵——压缩稀疏行(CSR)

    【数据结构】数组和字符串(一):矩阵的数组表示   矩阵是以按行优先次序将所有矩阵元素存放在一个一维数组中。但是对于特殊矩阵,如对称矩阵、三角矩阵、对角矩阵和稀疏矩阵等, 如果用这种方式存储,会出现大量存储空间存放重复信息或零元素的情况,这样会造

    2024年02月05日
    浏览(53)
  • 数据结构-拓展突破-特殊矩阵(对称矩阵,三角矩阵,三对角矩阵,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

    对称矩阵的定义: 若n阶方阵中任意一个元素a,都有a(i,j)=a(j,i)则该矩阵为对称矩阵 也就是说对称矩阵的元素关于对角线对称。对角线上半部分称为上三角区,下半部分称为下三角区。 对称矩阵的压缩存储策略:只存储主对角线+下三角区(或主对角线+上三角区) 可以定义一维数

    2023年04月08日
    浏览(63)
  • 稀疏矩阵的运算-加、减、乘、转置(C-数据结构)

    以三元组的形式给出输入数据,选择对应的运算后给出对应输出结果(稀疏矩阵的运算器) 页面布局就不说了,这里大概说一下各个运算模块的实现 加减法 将三元组中对应的元素行列位置进行比较,将较为靠前的元素直接放进新的三元组存储结构,位置相同的元素通过对应符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38)
  • 数据结构·练习·三元组表法实现稀疏矩阵的转置

    一、问题描述 一个mxn的矩阵A,它的转置矩阵B是一个nxm矩阵,且A[i][j]=B[j][i],0=i=m-1,0=j=n-1,即A的行是B的列,A的列是B的行。 用三元组表对稀疏矩阵进行压缩存储,再进行时间复杂度O(n)的快速转置,最后输出稀疏矩阵。 其中m=4,n=5 二、算法概述 1、问题分析 1)压缩 2)转置

    2024年02月04日
    浏览(44)
  • 【数据结构】数组和字符串(四):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稀疏矩阵——三元组表

    【数据结构】数组和字符串(一):矩阵的数组表示   矩阵是以按行优先次序将所有矩阵元素存放在一个一维数组中。但是对于特殊矩阵,如对称矩阵、三角矩阵、对角矩阵和稀疏矩阵等, 如果用这种方式存储,会出现大量存储空间存放重复信息或零元素的情况,这样会造

    2024年02月05日
    浏览(44)
  • 数据结构 | 第七章:数组和矩阵 | 行主映射和列主映射 | 稀疏矩阵

    7.1.1 抽象数据类型 7.1.2 C++数组的索引 K维数组的索引(或下标) [ i 1 ] [ i 2 ] [ i 3 ] . . . [ i k ] [i_1][i_2][i_3]...[i_k] [ i 1 ​ ] [ i 2 ​ ] [ i 3 ​ ] ... [ i k ​ ] k维数组创建: int score [ u 1 ] [ u 2 ] [ u 3 ] . . . [ u k ] [u_1][u_2][u_3]...[u_k] [ u 1 ​ ] [ u 2 ​ ] [ u 3 ​ ] ... [ u k ​ ] ( u i u_i u i ​

    2024年01月16日
    浏览(51)
  • 【C 数据结构】以三元组表形式表示稀疏矩阵,实现两个矩阵的加法、减法

    目的:以三元组表形式表示稀疏矩阵,实现两个矩阵的加法、减法。 实验步骤 1. 定义三元组存储结构 2. 输入稀疏矩阵:首先应输入矩阵的行数、列数和非零项的数目,并判别给出的两个矩阵的行、列数对于所要求进行的运算是否匹配。可设矩阵的行数和列数均不超过20。接

    2024年02月12日
    浏览(48)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