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网络协议-------KCP协议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不一样的网络协议-------KCP协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1、kcp 的协议特点

1.1、RTO 不翻倍

RTO(Retransmission TimeOut),重传超时时间。tcp x 2,kcp x 1.5,提高传输速度

不一样的网络协议-------KCP协议,网络,c++,linux

1.2、选择重传
TCP丢包时会全部重传从该包开始以后的数据,而KCP选择性重传,只重传真正丢失的数据包。

1.3、快速重传
tcp 重传模式

   超时重传:超过规定的时间 RTO 则重传
   快速重传:收到三个冗余ACK,不去等待RTO ,直接重传
   这里指的是收到fastresend个失序报文后,不等待超时,直接重传,减少丢包等待时间。

1.4、非延迟 ACK
tcp 为充分利用带宽,延迟发送 ACK,RTT 时间较大,延长了丢包时的判断过程。而 kcp 的 ACK 是否延迟发送可以调节。

不一样的网络协议-------KCP协议,网络,c++,linux

1.5、ACK + UNA
ARQ (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reQuest)模型响应有两种方式

UNA:此编号前所有包已收到,tcp
ACK:该编号包已收到
只用 UNA 将导致全部重传,只用 ACK 则丢失成本太高,以往协议都是二选其一。而 kcp 协议中,除去单独的 ACK 包(精确)外,所有包都有 UNA 信息。

1.6、非退让流控
KCP正常模式同TCP一样使用公平退让法则,即发送窗口大小由:发送缓存大小、接收端剩余接收缓存大小、丢包退让、慢启动这四要素决定。但传送及时性要求很高的小数据时,可选择仅用前两项来控制发送频率。以牺牲部分公平性及带宽利用率之代价,换取了流畅传输的效果。

KCP 实时性好,但带宽利用率较低,因为

非退让流控,不断尝试发送数据,有效包不多
每个包应答,占用一定的带宽

2.kcp 实现

UDP收到的报文通过kcp_input传递给KCP,KCP会对数据进行解包,重新封装成应用层用户数据,应用层通过kcp_recv获取。应用层通过kcp_send发送数据,KCP会把用户数据拆分kcp报文,通过kcp_output,以UDP(send)的方式发送。

不一样的网络协议-------KCP协议,网络,c++,linux

 不一样的网络协议-------KCP协议,网络,c++,linux

2.1、kcp 数据结构

kcp 报文结构:

不一样的网络协议-------KCP协议,网络,c++,linux

conv会话编号,通信双方必须一致。
cmd:报文类型
IKCP_CMD_ACK 确认命令
IKCP_CMD_PUSH 数据推送命令
IKCP_CMD_WASK 接收窗口询问大小命令
IKCP_CMD_WINS 接收窗口大小告知命令
wnd: 己方可用接收窗口大小,接收窗口大小 - 接收队列大小
frg:segmen t分片。0,最后一个分片。3 2 1 0
sn:segment 报文的序列号。
ts:发送时间戳,用于计算RTO和RTT
una:待接收的序列号,其实确认号,表示该序列号之前的所有报文都收到了,可以删除
len:数据长度,DATA的长度
DATA: 用户数据


kcp 使用的 Segment 定义如下

struct IKCPSEG
{
    struct IQUEUEHEAD node;	// 用来串接多个 KCP segment,即前向后向指针
    IUINT32 conv;   // 会话编号
    IUINT32 cmd;    // 报文类型
    IUINT32 frg;    // 分片   
    IUINT32 wnd;    // 可用接收窗口大小(接收窗口大小-接收队列大小)
    IUINT32 ts;     // 发送时刻的时间戳
    IUINT32 sn;     // 分片 segment 的序号
    IUINT32 una;    // 待接收消息序号
    IUINT32 len;    // 数据长度
    IUINT32 resendts;	// 下次超时重传该报文的时间戳
    IUINT32 rto;	    // 重传超时时间
    //发送端在发送过程中携带着RTO,该发送端会启动一个定时器,进行定时,如果超过RTO就会重传
    IUINT32 fastack;    // 收到ack时该分片被跳过的次数,用于快速重传
    IUINT32 xmit;       // 记录了该报文被传输了几次
    char data[1];		// 实际传输的数据 payload
};

每一个 KCP 用户都需要调用 ikcp_create 创建一个 kcp 控制块 ikcpcbikcpcb 结构用来实现整个 KCP 协议。

struct IKCPCB
{
    IUINT32 conv;   // 标识会话
    IUINT32 mtu;    // 最大传输单元,默认数据为1400,最小为50
    IUINT32 mss;    // 最大分片大小,不大于mtu
    IUINT32 state;  // 连接状态(0xffffffff表示断开连接)
    
    IUINT32 snd_una;    // 第一个未确认的包
    IUINT32 snd_nxt;    // 下一个待分配包的序号
    IUINT32 rcv_nxt;    // 待接收消息序号.为了保证包的顺序,接收方会维护一个接收窗口,接收窗口有一个起始序号rcv_nxt 以及尾序号rcv_nxt + rcv_wnd(接收窗口大小)

    IUINT32 ts_recent;  
    IUINT32 ts_lastack;
    IUINT32 ssthresh;       // 拥塞窗口的阈值
    
    IINT32  rx_rttval;      // RTT的变化量,代表连接的抖动情况
    IINT32  rx_srtt;        // smoothed round trip time,平滑后的RTT;
    IINT32  rx_rto;         // 收ACK接收延迟计算出来的重传超时时间
    IINT32  rx_minrto;      // 最小重传超时时间

    IUINT32 snd_wnd;        // 发送窗口大小
    IUINT32 rcv_wnd;        // 接收窗口大小,本质上而言如果接收端一直不去读取数据则rcv_queue就会满(达到rcv_wnd)
    IUINT32 rmt_wnd;        // 远端接收窗口大小
    IUINT32 cwnd;           // 拥塞窗口大小, 动态变化
    IUINT32 probe;          // 探查变量, IKCP_ASK_TELL表示告知远端窗口大小。IKCP_ASK_SEND表示请求远端告知窗口大小;

    IUINT32 current;
    IUINT32 interval;       // 内部flush刷新间隔,对系统循环效率有非常重要影响, 间隔小了cpu占用率高, 间隔大了响应慢
    IUINT32 ts_flush;       // 下次flush刷新的时间戳
    IUINT32 xmit;           // 发送segment的次数, 当segment的xmit增加时,xmit增加(重传除外)

    IUINT32 nrcv_buf;       // 接收缓存中的消息数量
    IUINT32 nsnd_buf;       // 发送缓存中的消息数量

    IUINT32 nrcv_que;       // 接收队列中消息数量
    IUINT32 nsnd_que;       // 发送队列中消息数量

    IUINT32 nodelay;        // 是否启动无延迟模式。无延迟模式rtomin将设置为0,拥塞控制不启动;
    IUINT32 updated;         //是否调用过update函数的标识;

    IUINT32 ts_probe;       // 下次探查窗口的时间戳;
    IUINT32 probe_wait;     // 探查窗口需要等待的时间;

    IUINT32 dead_link;      // 最大重传次数,被认为连接中断;
    IUINT32 incr;           // 可发送的最大数据量;

    struct IQUEUEHEAD snd_queue;    //发送消息的队列 
    struct IQUEUEHEAD rcv_queue;    //接收消息的队列, 确认过用户可读取
    struct IQUEUEHEAD snd_buf;      //发送消息的缓存
    struct IQUEUEHEAD rcv_buf;      //接收消息的缓存

    IUINT32 *acklist;   //待发送的ack的列表 当收到一个数据报文时,将其对应的 ACK 报文的 sn 号以及时间戳 ts 
                        //同时加入到acklist 中,即形成如 [sn1, ts1, sn2, ts2 …] 的列表
    IUINT32 ackcount;   // 记录 acklist 中存放的 ACK 报文的数量 
    IUINT32 ackblock;   // acklist 数组的可用长度,当 acklist 的容量不足时,需要进行扩容

    void *user;     // 指针,可以任意放置代表用户的数据,也可以设置程序中需要传递的变量;
    char *buffer;   // 存储字节流信息 

    int fastresend; // 触发快速重传的重复ACK个数;
    int fastlimit;

    int nocwnd;     // 取消拥塞控制
    int stream;     // 是否采用流传输模式

    int logmask;    // 日志的类型,如IKCP_LOG_IN_DATA,方便调试

    int (*output)(const char *buf, int len, struct IKCPCB *kcp, void *user);//发送消息的回调函数
    void (*writelog)(const char *log, struct IKCPCB *kcp, void *user);  // 写日志的回调函数
};
2.2、kcp 报文发送

KCP 中,数据发送流程分为:

  • 上层应用调用 ikcp_send 将数据写入 snd_queue
  • 下层函数 ikcp_flush 决定将多少数据从 snd_queue 移动到 snd_buf,进行发送

 不一样的网络协议-------KCP协议,网络,c++,linux

ikcp_send 

不一样的网络协议-------KCP协议,网络,c++,linux ikcp_send

不一样的网络协议-------KCP协议,网络,c++,linux

ikcp_send 的功能:把用户发送的数据根据MSS分片成KCP的数据包格式,插入待发送队列

分片方式

流模式:检测每个发送队列⾥的分片是否达到 MSS,没有达到则用新的数据填充分片。
消息模式:将用户数据的每个分片设置 sn 和 frag,将分片后的数据存入发送队列,接收方通过 sn 和 frag 解包。即使⼀个分片的数据量可能不能达到MSS,也会作为⼀个包发送出去。
 

int ikcp_send(ikcpcb *kcp, const char *buffer, int len) 
{
    // 1、如果KCP开启流模式
	if (kcp->stream != 0) {		
		if (!iqueue_is_empty(&kcp->snd_queue)) {
			// 取出 snd_queue 中的最后一个报文,将其填充到 mss 的长度,设置frg为0
			IKCPSEG *old = iqueue_entry(kcp->snd_queue.prev, IKCPSEG, node);
            
			// 旧分片内数据长度小于mss
			if (old->len < kcp->mss) {
				int capacity = kcp->mss - old->len; // 还能容纳的数据长度
				int extend = (len < capacity)? len : capacity; // 需要填充的长度
				seg = ikcp_segment_new(kcp, old->len + extend); // 新建segment
				assert(seg);
				if (seg == NULL) {
					return -2;
				}
                 // 新分片添加到发送队列尾部
				iqueue_add_tail(&seg->node, &kcp->snd_queue);   
                 // 拷贝旧分片的数据到新分片
				memcpy(seg->data, old->data, old->len); 
				// 将buffer中的数据也拷贝到新分片
				if (buffer) {
					memcpy(seg->data + old->len, buffer, extend);
					buffer += extend; // buffer指向剩余数据的开头
				}
				seg->len = old->len + extend;
				seg->frg = 0;
				len -= extend; // 更新len为剩余数据长度
				iqueue_del_init(&old->node); // 删除old
				ikcp_segment_delete(kcp, old);
			}
		}
		if (len <= 0) {
			return 0;
		}
	}
    
    // 2、计算数据需要分成多少段报文
    if (len <= (int)kcp->mss) count = 1; // mss 1376 + head 24 = mtu 1400
    else count = (len + kcp->mss - 1) / kcp->mss;
	if (count >= (int)IKCP_WND_RCV) return -2;  // 超过对方的初始接收窗口
	if (count == 0) count = 1;  
    
    // fragment
    // 3、将数据全部新建 segment 插入发送队列尾部,队列计数递增, frag 递减
    for (i = 0; i < count; i++) {
        int size = len > (int)kcp->mss ? (int)kcp->mss : len;
        seg = ikcp_segment_new(kcp, size);
        assert(seg);
        if (seg == NULL) {
            return -2;
        }
        if (buffer && len > 0) { // 仍有待发送的数据
            memcpy(seg->data, buffer, size);
        }
        seg->len = size;
        // 分片编号,逆序。流模式情况下分片编号不用填写
        seg->frg = (kcp->stream == 0)? (count - i - 1) : 0;
        iqueue_init(&seg->node);
        iqueue_add_tail(&seg->node, &kcp->snd_queue); // 加入到 snd_queue 中
        kcp->nsnd_que++;
       
        if (buffer) {
		      buffer += size;
        }
        len -= size;
    }
}

 应用层调用 ikcp_send 之后将用户数据置入 snd_queue 中,当 KCP 调用 ikcp_flush 时才将数据从 snd_queue 中 移入到 snd_buf 中,然后调用 kcp->output() 发送。

不一样的网络协议-------KCP协议,网络,c++,linux检查 kcp->update 是否更新,未更新直接返回。kcp->update 由 ikcp_update 更新,上层应用需要每隔一段时间(10-100ms)调用 ikcp_update 来驱动 KCP 发送数据;

// 'ikcp_update' haven't been called. 
if (kcp->updated == 0) return;

准备将 acklist 中记录的 ACK 报文发送出去,即从 acklist 中填充 ACK 报文的 sn 和 ts 字段;

// flush acknowledges
// 逐一获取 acklist 中的 sn 和 ts,编码成 segment,以流的方式凑够 MTU 发送
count = kcp->ackcount;		// 需要应答的分片数量
for (i = 0; i < count; i++) {
    size = (int)(ptr - buffer);
    // 超过 MTU 大小直接发送
    if (size + (int)IKCP_OVERHEAD > (int)kcp->mtu) {
        ikcp_output(kcp, buffer, size);
        ptr = buffer; // 新建分片
    }
    ikcp_ack_get(kcp, i, &seg.sn, &seg.ts); // 应答包
    ptr = ikcp_encode_seg(ptr, &seg);       // 编码segment协议头
}

kcp->ackcount = 0; 

检查当前是否需要对远端窗口进行探测。由于 KCP 流量控制依赖于远端通知其可接受窗口的大小,一旦远端接受窗口 kcp->rmt_wnd 为0,那么本地将不会再向远端发送数据,因此就没有机会从远端接受 ACK 报文,从而没有机会更新远端窗口大小。在这种情况下,KCP 需要发送窗口探测报文到远端,待远端回复窗口大小后,后续传输可以继续:
 

// probe window size (if remote window size equals zero)
// 1、远端窗口大小为0,需要发送窗口探测报文
if (kcp->rmt_wnd == 0) {
    // 初始化探测间隔和下一次探测时间
    if (kcp->probe_wait == 0) { 
        kcp->probe_wait = IKCP_PROBE_INIT;  // 默认7秒探测
        kcp->ts_probe = kcp->current + kcp->probe_wait; // 下一次探测时间
    }	
    else {
        //远端窗口为0,发送过探测请求,但是已经超过下次探测的时间  
        // 检测是否到了探测时间
        if (_itimediff(kcp->current, kcp->ts_probe) >= 0) { 
            // 更新探测间隔probe_wait
            if (kcp->probe_wait < IKCP_PROBE_INIT) 
                kcp->probe_wait = IKCP_PROBE_INIT;
            kcp->probe_wait += kcp->probe_wait / 2;
            if (kcp->probe_wait > IKCP_PROBE_LIMIT)
                kcp->probe_wait = IKCP_PROBE_LIMIT;
            // 更新下次探测时间ts_probe
            kcp->ts_probe = kcp->current + kcp->probe_wait;
            // 更新探测变量probe为IKCP_ASK_SEND,发送探测消息 
            kcp->probe |= IKCP_ASK_SEND;
        }
    }
}	
// 2、远端窗口正常,则不需要发送窗口探测  
else {
    kcp->ts_probe = 0;	// 更新下次探测时间为0
    kcp->probe_wait = 0; // 更新探测窗口等待时间为0
}

 将窗口探测报文和窗口回复报文发送出去

// flush window probing commands
if (kcp->probe & IKCP_ASK_SEND) {
    seg.cmd = IKCP_CMD_WASK;	// 窗口探测[询问对方窗口size]
    size = (int)(ptr - buffer);
    if (size + (int)IKCP_OVERHEAD > (int)kcp->mtu) {
        ikcp_output(kcp, buffer, size);
        ptr = buffer;
    }
    ptr = ikcp_encode_seg(ptr, &seg);
}

// flush window probing commands
if (kcp->probe & IKCP_ASK_TELL) {
    seg.cmd = IKCP_CMD_WINS;	// 窗口告知[告诉对方我方窗口size]
    size = (int)(ptr - buffer);
    if (size + (int)IKCP_OVERHEAD > (int)kcp->mtu) {
        ikcp_output(kcp, buffer, size);
        ptr = buffer;
    }
    ptr = ikcp_encode_seg(ptr, &seg);
}

kcp->probe = 0;	//清空标识

 计算本次发送可用的窗口大小,这里 KCP 采用了可以配置的策略,正常情况下,KCP 的窗口大小由发送窗口 snd_wnd,远端接收窗口 rmt_wnd 以及根据流控计算得到的 kcp->cwnd 共同决定;但是当开启了 nocwnd 模式时,窗口大小仅由前两者决定;

// calculate window size 
// 若没有流控,取发送窗口和远端接收窗口最小值
cwnd = _imin_(kcp->snd_wnd, kcp->rmt_wnd);      
// 若存在流控,则取当前拥塞窗口、发送窗口和远端接收窗口三者最小值
if (kcp->nocwnd == 0) cwnd = _imin_(kcp->cwnd, cwnd);  

 将缓存在 snd_queue 中的数据移到 snd_buf 中等待发送

// move data from snd_queue to snd_buf
// 从snd_queue移动到snd_buf的数量不能超出对方的接收能力,发送符合拥塞范围的分片
while (_itimediff(kcp->snd_nxt, kcp->snd_una + cwnd) < 0) {
    IKCPSEG *newseg;
    if (iqueue_is_empty(&kcp->snd_queue)) break;

    newseg = iqueue_entry(kcp->snd_queue.next, IKCPSEG, node);
	
    iqueue_del(&newseg->node);
    iqueue_add_tail(&newseg->node, &kcp->snd_buf); // 添加到发送缓存
    kcp->nsnd_que--;
    kcp->nsnd_buf++;
    //设置数据分片的属性
    newseg->conv = kcp->conv;
    newseg->cmd = IKCP_CMD_PUSH;
    newseg->wnd = seg.wnd;	// 告知对方当前的接收窗口
    newseg->ts = current;	// 当前时间
    newseg->sn = kcp->snd_nxt++;	// 序号
    newseg->una = kcp->rcv_nxt;		// 告诉对方可以发送的下一个包序号
    newseg->resendts = current;		// 当前发送的时间
    newseg->rto = kcp->rx_rto;		// 超时重传的时间
    newseg->fastack = 0;			// 是否快速重传
    newseg->xmit = 0;				// 重传次数
}

 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设置快重传的次数和重传间隔;KCP 允许设置快重传的次数,即 fastresend 参数。例如设置 fastresend 为2,并且发送端发送了1,2,3,4,5几个包,收到远端的ACK: 1, 3, 4, 5,当收到ACK3时,KCP知道2被跳过1次,收到ACK4时,知道2被**“跳过”**了2次,此时可以认为2号丢失,不用等超时,直接重传2号包;每个报文的 fastack 记录了该报文被跳过了几次,由函数 ikcp_parse_fastack 更新。于此同时,KCP 也允许设置 nodelay 参数,当激活该参数时,每个报文的超时重传时间将由 x2 变为 x1.5,即加快报文重传:

// calculate resent 
// 是否设置快重传次数
resent = (kcp->fastresend > 0)? (IUINT32)kcp->fastresend : 0xffffffff; 
// 是否开启nodelay
rtomin = (kcp->nodelay == 0)? (kcp->rx_rto >> 3) : 0;

将 snd_buf 中的数据发送出去

// flush data segments
// 发送snd buf的分片,只要数据还在snd_buf 说明对方还没有应答
// 1、新的报文,正常发送
// 2、超时重传
// 3、快速重传(如果有)
for (p = kcp->snd_buf.next; p != &kcp->snd_buf; p = p->next) {
    IKCPSEG *segment = iqueue_entry(p, IKCPSEG, node);
    int needsend = 0;
    // 1、如果该报文是第一次传输,那么直接发送
    if (segment->xmit == 0) {   
        needsend = 1;
        segment->xmit++; // 分片发送次数 + 1
        segment->rto = kcp->rx_rto; // 超时时间间隔
        segment->resendts = current + segment->rto + rtomin; // 下一次要发送的时间
    }
    // 2、当前时间达到了该报文的重传时间,但并没有新的ack到达,出现丢包, 重传  
    else if (_itimediff(current, segment->resendts) >= 0) { 
        needsend = 1;
        segment->xmit++;
        kcp->xmit++;
        // 根据 nodelay 参数更新重传时间
        if (kcp->nodelay == 0) {
            segment->rto += _imax_(segment->rto, (IUINT32)kcp->rx_rto);
        } else {
            IINT32 step = (kcp->nodelay < 2)? ((IINT32)(segment->rto)) : kcp->rx_rto;
            segment->rto += step / 2; //报文超时等待时间更新,控制RTO=1.5 
        }
        segment->resendts = current + segment->rto;	//下一次发送的时间
        lost = 1;	// 丢包,反应到拥塞控制策略去了
    }
    // 3、该报文的的被跳过次数超过设置的快速重传次数,需要重传  
    else if (segment->fastack >= resent) {  
        if ((int)segment->xmit <= kcp->fastlimit || kcp->fastlimit <= 0) {
            needsend = 1;
            segment->xmit++;
            segment->fastack = 0;  // 重置该分片被跳过的次数
            segment->resendts = current + segment->rto;
            change++;	// 标识快速重传的发生
        }
    }

    // 需要发送数据
    if (needsend) {
        int need;
        segment->ts = current;
        segment->wnd = seg.wnd; // 己方可用接收窗口大小
        segment->una = kcp->rcv_nxt;   // 待接收的下一个包序号

        size = (int)(ptr - buffer);
        need = IKCP_OVERHEAD + segment->len;

        // 小包封装成大包发送
        if (size + need > (int)kcp->mtu) {		
            ikcp_output(kcp, buffer, size);
            ptr = buffer;
        }

        // 把segment封装成线性buffer发送 头部+数据
        ptr = ikcp_encode_seg(ptr, segment);    

        if (segment->len > 0) {
            memcpy(ptr, segment->data, segment->len);
            ptr += segment->len;
        }

        if (segment->xmit >= kcp->dead_link) {
            kcp->state = (IUINT32)-1;
        }
    }
}

// flash remain segments
size = (int)(ptr - buffer);	// 剩余的数据
// 最终只要有数据要发送,一定发出去
if (size > 0) {
    ikcp_output(kcp, buffer, size);	
}

 根据设置的 lost 和 change 更新窗口大小;注意 快重传和丢包时的窗口更新算法不一致,这一点类似于 TCP 协议的拥塞控制和快恢复算法

// update ssthresh
//如果发生了快速重传,拥塞窗口阈值降低为当前未确认包数量的一半或最小值 
if (change) {   
    IUINT32 inflight = kcp->snd_nxt - kcp->snd_una;
    kcp->ssthresh = inflight / 2;
    if (kcp->ssthresh < IKCP_THRESH_MIN)
        kcp->ssthresh = IKCP_THRESH_MIN;
    kcp->cwnd = kcp->ssthresh + resent;	// 动态调整拥塞控制窗口
    kcp->incr = kcp->cwnd * kcp->mss;
}
// 如果发生了丢包,阈值减半, cwd 窗口保留为 1
if (lost) {     
    kcp->ssthresh = cwnd / 2;
    if (kcp->ssthresh < IKCP_THRESH_MIN)
        kcp->ssthresh = IKCP_THRESH_MIN;
    kcp->cwnd = 1;  // 动态调整拥塞控制窗口 
    kcp->incr = kcp->mss;
}

if (kcp->cwnd < 1) {
    kcp->cwnd = 1;  
    kcp->incr = kcp->mss;
}
2.3、kcp 报文接收

不一样的网络协议-------KCP协议,网络,c++,linux

ikcp_recv
应用层接收函数为 ikcp_recv,主要做三件事

读取组好包的数据 rcv_queue -> 用户 buffer
将接收缓存 rcv_buf 的分片转移到接收队列 rcv_queue
如果有接收空间则将 kcp->probe |= IKCP_ASK_TELL ; 以在update的时候告知对方可以发送数据了。
首先检测一下本次接收数据之后,是否需要进行窗口恢复。在前面的内容中解释过,KCP 协议在远端窗口为0的时候将会停止发送数据,此时如果远端调用 ikcp_recv 将数据从 rcv_queue 中移动到应用层 buffer 中之后,表明其可以再次接受数据,为了能够恢复数据的发送,远端可以主动发送 IKCP_ASK_TELL 来告知窗口大小;
 

if (kcp->nrcv_que >= kcp->rcv_wnd)
    recover = 1;  // 标记可以开始窗口恢复

开始将 rcv_queue 中的数据根据分片编号 frg merge 起来,然后拷贝到用户的 buffer 中。

// merge fragment   
// 将属于同一个消息的各分片重组完整数据,并删除rcv_queue中segment,nrcv_que减少 
// 经过 ikcp_send 发送的数据会进行分片,分片编号为倒序序号,因此frg为0的数据包标记着完整接收到了一次 send 发送过来的数据
for (len = 0, p = kcp->rcv_queue.next; p != &kcp->rcv_queue; ) {
    int fragment;
    seg = iqueue_entry(p, IKCPSEG, node);
    p = p->next;

    if (buffer) {
        memcpy(buffer, seg->data, seg->len); // 把queue的数据就放入用户buffer
        buffer += seg->len;
    }

    len += seg->len;
    fragment = seg->frg;

    if (ikcp_canlog(kcp, IKCP_LOG_RECV)) {
        ikcp_log(kcp, IKCP_LOG_RECV, "recv sn=%lu", (unsigned long)seg->sn);
    }

    if (ispeek == 0) {
        iqueue_del(&seg->node);
        ikcp_segment_delete(kcp, seg);  // 删除节点
        kcp->nrcv_que--;    // nrcv_que接收队列-1
    }

    // frg = 0,完整的数据接收到, 本次数据接收结束
    if (fragment == 0) 	// 
        break;
}

 下一步将 rcv_buf 中的数据转移到 rcv_queue 中,这个过程根据报文的 sn 编号来确保转移到 rcv_queue 中的数据一定是按序的:

// move available data from rcv_buf -> rcv_queue
// 将 rcv_buf 中的数据转移到 rev_queue 
// 根据报文的sn来确保转移到 rcv_queue 中的数据一定是按序的
while (! iqueue_is_empty(&kcp->rcv_buf)) {
    seg = iqueue_entry(kcp->rcv_buf.next, IKCPSEG, node);
    // 1、根据 sn 确保数据是按序转移到 rcv_queue 中
    // 2、接收队列nrcv_que < 接收窗口rcv_wnd; 
    if (seg->sn == kcp->rcv_nxt && kcp->nrcv_que < kcp->rcv_wnd) {
        iqueue_del(&seg->node);
        kcp->nrcv_buf--;
        iqueue_add_tail(&seg->node, &kcp->rcv_queue);
        kcp->nrcv_que++;    // 接收队列 有多少个分片 + 1
        kcp->rcv_nxt++;     // 接收序号 + 1
    } else {
        break;
    }
}

 最后进行窗口恢复。此时如果 recover 标记为1,表明在此次接收之前,可用接收窗口为0,如果经过本次接收之后,可用窗口大于0,将主动发送 IKCP_ASK_TELL 数据包来通知对方已可以接收数据:

// fast recover 
// nrcv_que小于rcv_wnd, 说明接收端有空间继续接收数据了
if (kcp->nrcv_que < kcp->rcv_wnd && recover) {
    // ready to send back IKCP_CMD_WINS in ikcp_flush
    // tell remote my window size
    kcp->probe |= IKCP_ASK_TELL;
}

 kcp_input

 不一样的网络协议-------KCP协议,网络,c++,linux

ikcp_recv 仅为上层调用的接口,KCP 协议需要从底层接受数据到 rcv_buf 中,这是通过函数 ikcp_input 实现。ikcp_input 中的所有功能都在一个外层的循环中实现:

首先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解码,并进行基本的数据包长度和类型校验;KCP 协议只会接收到前文中所介绍的四种数据包;

调用 ikcp_parse_una 来确定已经发送的数据包有哪些被对方接收到。KCP 中所有的报文类型均带有 una 信息。发送端发送的数据都会缓存在 snd_buf 中,直到接收到对方确认信息之后才会删除。当接收到 una 信息后,表明 sn 小于 una 的数据包都已经被对方接收到,因此可以直接从 snd_buf 中删除。同时调用 ikcp_shrink_buf 来更新 KCP 控制块的 snd_una 数值。

// 删除小于snd_buf中小于una的segment
ikcp_parse_una(kcp, una);       
// 更新snd_una为snd_buf中seg->sn或kcp->snd_nxt ,更新下一个待应答的序号
ikcp_shrink_buf(kcp);     

处理 IKCP_CMD_ACK 报文

if (cmd == IKCP_CMD_ACK) {
    if (_itimediff(kcp->current, ts) >= 0) { // 根据应答判断rtt
        //更新rx_srtt,rx_rttval,计算kcp->rx_rto
        ikcp_update_ack(kcp, _itimediff(kcp->current, ts));
    }
    //遍历snd_buf中(snd_una, snd_nxt),将sn相等的删除,直到大于sn  
    ikcp_parse_ack(kcp, sn);    // 将已经ack的分片删除
    ikcp_shrink_buf(kcp);       // 更新控制块的 snd_una
    if (flag == 0) {
        flag = 1;       //快速重传标记
        maxack = sn;    // 记录最大的 ACK 编号
        latest_ts = ts;
    }	else {
        if (_itimediff(sn, maxack) > 0) {
            maxack = sn;        // 记录最大的 ACK 编号 
            latest_ts = ts;
        }
    }

处理 IKCP_CMD_PUSH 报文

else if (cmd == IKCP_CMD_PUSH) {	//接收到具体的数据包
    if (_itimediff(sn, kcp->rcv_nxt + kcp->rcv_wnd) < 0) {
         // 对该报文的确认 ACK 报文放入 ack 列表中
        ikcp_ack_push(kcp, sn, ts);
        //  判断接收的数据分片编号是否符合要求,即:在接收窗口(滑动窗口)范围之内
        if (_itimediff(sn, kcp->rcv_nxt) >= 0) {    // 是要接受起始的序号
            seg = ikcp_segment_new(kcp, len);
            seg->conv = conv;
            seg->cmd = cmd;
            seg->frg = frg;
            seg->wnd = wnd;
            seg->ts = ts;
            seg->sn = sn;
            seg->una = una;
            seg->len = len;

            if (len > 0) {
                memcpy(seg->data, data, len);
            }
		   
            // 将该报文插入到 rcv_buf 链表中
            ikcp_parse_data(kcp, seg);  
        }
    }
}

对于接收到的 IKCP_CMD_WASK 报文,直接标记下次将发送窗口通知报文;而对于报文 IKCP_CMD_WINS 无需做任何特殊操作;

else if (cmd == IKCP_CMD_WASK) {		
    // ready to send back IKCP_CMD_WINS in ikcp_flush 
    // tell remote my window size 
    // 如果是探测包,添加相应的标识位
    kcp->probe |= IKCP_ASK_TELL;        
}
else if (cmd == IKCP_CMD_WINS) {
    // do nothing,如果是 tell me 远端窗口大小,什么都不做
}

据记录的最大的 ACK 编号 maxack 来更新 snd_buf 中的报文的 fastack,这个过程在介绍 ikcp_flush 中提到过,对于 fastack 大于设置的 resend 参数时,将立马进行快重传;

最后,根据接收到报文的 una 和 KCP 控制块的 una 参数进行流控;
 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716765.html

到了这里,关于不一样的网络协议-------KCP协议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Linux】IP协议——网络层

    目录 IP协议 基本概念 IP协议格式 分片与组装 网段划分 特殊的IP地址 IP地址的数量限制  私网IP地址和公网IP地址 路由 路由表生成算法 IP协议全称为“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协议是TCP/IP体系中的网络层协议。 网络层解决的问题 TCP作为传输层控制协议,其保证的

    2024年02月13日
    浏览(32)
  • 【Linux】网络层 — IP协议

    🎇Linux: 博客主页: 一起去看日落吗 分享博主的在Linux中学习到的知识和遇到的问题 博主的能力有限,出现错误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分享给大家一句我很喜欢的话: 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一定会在某一天让你看见坚持的意义,祝我们都能在鸡零狗碎里找到闪闪的快乐🌿

    2023年04月09日
    浏览(30)
  • 【Linux】网络层协议:IP

    我们必须接受批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自恋的幻象,不至于长久在道德和智识上自我陶醉,在自恋中走向毁灭,事实上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更伪善和幽暗。 1. 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TCP,当时我们在进行讲解时,是站在上帝视角直接说A主机将数据段发送到B主机,可是A主机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41)
  • 【Linux 网络】 数据链路层协议

    IP拥有将数据跨网络从一台主机送到另一台主机的能力,但IP并不能保证每次都能够将数据可靠的送到对端主机,因此IP需要上层TCP为其提供可靠性保证,比如数据丢包后TCP可以让IP重新发送数据,最终在TCP提供的可靠性机制下IP就能够保证将数据可靠的发送到对端主机。 TCP除

    2024年02月14日
    浏览(44)
  • 浅析linux内核网络协议栈--linux bridge

    本文是参考附录上的资料整理而成,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kernel中brdige 模块代码。 简单来说,桥接就是把一台机器上的若干个网络接口“连接”起来。其结果是,其中一个网口收到的报文会被复制给其他网口并发送出去。以使得网口之间的报文能够互相转发。 交换机就是这

    2023年04月08日
    浏览(36)
  • 【Linux】网络层之IP协议

    在整个互联网中,为了能够标识每台机器,所有连接互联网的机器都会被分配一个IP地址,实现端到端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具体功能包括寻址和路由选择,连接的建立,保持和终止。 网络层主要的协议有IP协议,IP协议主要就是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同时负责数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44)
  • 【Linux】【网络】传输层协议:UDP

    UDP传输的过程类似于寄信。 无连接:知道对端的IP和端口号就直接进行传输,不需要建立连接。 不可靠:没有确认机制,没有重传机制;如果因为网络故障该段无法发到对方,UDP协议层也不会给应用层返回任何错误信息。 面向数据报: 不能够灵活的控制读写数据的次数和数量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38)
  • 如何学习 Linux 内核网络协议栈

    内核显然需要一个数据结构来表示报文,这个结构就是 sk_buff ( socket buffer 的简称),它等同于在TCP/IP详解 卷2中描述的 BSD 内核中的 mbuf。 sk_buff 结构自身并不存储报文内容,它通过多个指针指向真正的报文内存空间:   sk_buff 是一个贯穿整个协议栈层次的结构,在各层间传递时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43)
  • 【Linux网络编程】HTTPS协议

    喜欢的点赞,收藏,关注一下把! HTTPS 是什么 HTTPS 也是一个应用层协议,是在 HTTP 协议的基础上引入了⼀个加密层。 HTTP 协议内容不管是GET还是POST都是按照文本的方式 明文传输 的,这就信息导致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泄漏和被篡改的情况。所以在http和传输层直接添加一层软件

    2024年04月15日
    浏览(53)
  • 【Linux网络编程】HTTP协议

    喜欢的点赞,收藏,关注一下把! 目前基本socket写完,一般服务器设计原则和方式(多进程、多线程、线程池)+常见的各种场景,自定义协议+序列化和反序列化都已经学过了。 那有没有人已经针对常见场景,早就已经写好了常见的协议软件,供我们使用呢? 当然了,最典型的

    2024年04月16日
    浏览(56)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