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数据预处理:
1. 缺失值处理:
2. 重复值处理:
3. 数据类型:
二、特征工程:
1. 规范化:
2. 归一化:
3. 标准化(方差):
三、训练模型:
如何计算精确度,召回、F1分数
一、数据预处理:
思维导图
1. 缺失值处理:
在数据中存在缺失值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删除缺失值、均值填充、中位数填充、插值法等方式进行缺失值处理。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 创建DataFrame,包含缺失值
df = pd.DataFrame({'A': [1, 2, np.nan, 4, 5], 'B': [6, np.nan, 8, np.nan, 10]})
print(df)
# 删除缺失值
df.dropna(inplace=True)
print(df)
# 均值填充
df.fillna(df.mean(), inplace=True)
print(df)
# 中位数填充
df.fillna(df.median(), inplace=True)
print(df)
# 插值法填充
df.interpolate(inplace=True)
print(df)
2. 重复值处理:
在数据中存在重复值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删除重复值、保留重复值、统计重复值等方式进行重复值处理。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 创建DataFrame,包含重复值
df = pd.DataFrame({'A': [1, 2, 2, 4, 5], 'B': [6, 6, 8, 8, 10]})
print(df)
# 删除重复值
df.drop_duplicates(inplace=True)
print(df)
# 保留重复值
df[df.duplicated(keep=False)]
print(df)
# 统计重复值
df.duplicated()
print(df.duplicated().sum())
3. 数据类型:
在数据中存在不同数据类型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转换数据类型、或者删除对模型影响不大的数据类型等方式进行数据类型处理。
import pandas as pd
# 创建DataFrame,包含不同数据类型
df = pd.DataFrame({'A': [1, 2, 3], 'B': ['4', '5', '6']})
print(df)
# 转换数据类型
df['B'] = df['B'].astype(int)
print(df)
# 删除对模型影响不大的数据类型
df.drop(columns='B', inplace=True)
print(df)
二、特征工程:
1. 规范化:
规范化的目的是将特征的值域缩小到[0,1]之间,以消除各特征值域不同的影响,并提高模型的精度。
1.one-hot编码
情况一 . 一个特征中两个不同的特征值(one-hot编码)
import pandas as pd
#情况一 一个特征中两个不同的特征值(one-hot编码)
'''
1 = male
0 = female
'''
df1 = pd.DataFrame({'Gender': ['female','male', 'female','female', 'male','male']})
df1['Gender'].replace({'female':1,'male':0})
情况二 一个特征中有3个不同的特征值(标签编码,一般1对应标签占位)
import pandas as pd
#情况二 一个特征中有多个不同的特征值(标签编码,一般1对应标签占位)
# 创建DataFrame,包含需要规范化的特征
df2 = pd.DataFrame({'A': ['one','one', 'three','twe', 'one','three']})
#使用标签编码来规范化
'''
分析有三个不同值(将值1作为特征占位)
one twe three
1 0 0
0 1 0
0 0 1
'''
# 将值替换
df2=df2.replace({'one':'100','twe':'010','three':'001'}).astype('category')
df2
情况三 个特征中有3个以上不同的特征值(标签法) ---LabelEncoder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LabelEncoder
# 创建一个LabelEncoder对象
le = LabelEncoder()
# 假设有一个分类变量list
categories = ['one', 'twe', 'three', 'four', 'one']
# 使用LabelEncoder进行编码
encoded_categories = le.fit_transform(categories)
# 输出编码结果
print(encoded_categories)
2. 归一化:
归一化与规范化类似,也是将特征的值域缩小到[0,1]之间,但与规范化不同的是,归一化是对整个数据集的缩放,而规范化是对单个特征的缩放。示例代码:
import pandas as pd
# 创建DataFrame,包含需要归一化的特征
df = pd.DataFrame({'A': [1, 2, 3], 'B': [4, 5, 6]})
print(df)
#法1 (自定义公式)
# 将值转换为 0-1值,增加相似度
# 公式 :(x-min)/(max-min)
df['A']=(df['A']-df['A'].min())/(df['A'].max()-df['A'].min())
df['B']=(df['B']-df['B'].min())/(df['B'].max()-df['B'].min())
df
#法2(调用函数)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MinMaxScaler
aa=MinMaxScaler()
#归一化
aa.fit_transform(df[['A','B']])
3. 标准化(方差):
标准化是将特征值转换为标准正态分布,使得特征值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1,以消除特征值之间的量纲影响,并提高模型的精度。
数据转化到均值为0,方差为1的范围内,方差和标准差越趋近于0,则表示数据越集中;如果越大,表示数据越离散。
使用sklearn.preprocession import StandardScaler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 创建DataFrame,包含需要标准化的特征
df = pd.DataFrame({'A': [1, 2, 3], 'B': [4, 5, 6]})
print(df)
# 使用StandardScaler标准化特征
scaler = StandardScaler()
df_norm = pd.DataFrame(scaler.fit_transform(df), columns=df.columns)
print(df_norm)
三、训练模型:
在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工程之后,就可以训练模型了。在这里,我们以xgboost模型为例进行训练。
from xgboost import XGBClassifier,XGBRegressor
常用模型:XGBClassifier 和 XGBRegressor
XGBRegressor和XGBClassifier都是XGBoost库中的模型,分别用于回归和分类任务。
XGBRegressor是用于回归任务的模型,它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来学习最佳的模型参数。在训练过程中,XGBRegressor会通过梯度提升方法迭代地优化模型参数,以最小化预测误差。
XGBClassifier是用于分类任务的模型,它通过最大化目标函数来学习最佳的模型参数。在训练过程中,XGBClassifier会通过梯度提升方法迭代地优化模型参数,以最大化分类准确率。
因此,XGBRegressor和XGBClassifier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目标函数不同,分别适用于回归和分类任务。
示例代码: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723588.html
# 这行代码是从sklearn.model_selection库中导入train_test_split函数,该函数用于将数据集分割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 这行代码将您的主数据集(特征)和目标变量(标签)分割为训练集和测试集。test_size=0.33表示测试集占总数据的33%,random_state=7用于每次分割都产生相同的数据分布,确保结果的可重复性。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df_train, df_y, test_size=0.33, random_state=7)
# 这行代码从xgboost库中导入XGBClassifier类。这是一个实现了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的分类器。
from xgboost import XGBClassifier
# 创建XGBClassifier的一个实例。这里没有指定任何参数,所以模型会使用默认参数。
model = XGBClassifier()
# eval_set是一个列表,其中包含将用于评估模型性能的测试数据集。这对于早期停止是必要的,以防止过拟合。
eval_set = [(X_test, y_test)]
# 这行代码训练模型。early_stopping_rounds=10表示如果在10轮迭代中,性能没有提升,训练将停止。eval_metric='logloss'设置了评估标准。eval_set是我们之前设置的测试数据,verbose=True表示在训练时显示日志。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early_stopping_rounds=10, eval_metric='logloss', eval_set=eval_set, verbose=True)
# 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对测试集进行预测。
y_pred = model.predict(X_test)
# 计算模型的准确度,即预测正确的比例。
# accuracy = accuracy_score(y_test, predictions)
# print(accuracy)
# 从sklearn.metrics导入f1_score函数。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f1_score
# 计算F1得分,这是准确率和召回率的加权平均值,通常用于评估分类模型的性能,尤其是在不平衡数据集中。
f1 = f1_score(y_test, y_pred)
# 打印F1得分。
print(f1)
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723588.html
如何计算精确度,召回、F1分数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confusion_matrix, precision_score, recall_score, f1_score
# 真实标签和模型预测结果
y_true = [0, 1, 1, 0, 1]
y_pred = [0, 1, 0, 0, 1]
# 计算混淆矩阵
conf_matrix = confusion_matrix(y_true, y_pred)
TP, FP, TN, FN = conf_matrix.ravel()
# 计算精确度、召回率和F1分数
precision = precision_score(y_true, y_pred)
recall = recall_score(y_true, y_pred)
f1 = f1_score(y_true, y_pred)
print("Precision:", precision)
print("Recall:", recall)
print("F1 Score:", f1)
到了这里,关于机器学习(python)笔记整理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