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effing不等式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Hoeffing不等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在李航老师的统计学习方法(第一版中) H o e f f i n g 不等式 Hoeffing不等式 Hoeffing不等式是这样子给出的

X 1 , X 2 , . . . , X N X_1,X_2,...,X_N X1,X2,...,XN是独立随机变量,且 X i ∈ [ a i , b i ] , i = 1 , 2 , . . . , N ; S N = ∑ i = 1 N X i X_i\in[a_i,b_i],i=1,2,...,N;S_N=\sum_{i=1}^NX_i Xi[ai,bi],i=1,2,...,N;SN=i=1NXi,则对任意t>0,以下不等式成立:
P [ S N − E ( S N ) ≥ t ] ≤ e x p [ − 2 t 2 ∑ i = 1 N ( b i − a i ) 2 ] P[S_N-E(S_N)≥t]≤exp[-\frac{2t^2}{\sum_{i=1}^N(b_i-a_i)^2}] P[SNE(SN)t]exp[i=1N(biai)22t2]
P [ E ( S N ) − S N ≥ t ] ≤ e x p [ − 2 t 2 ∑ i = 1 N ( b i − a i ) 2 ] P[E(S_N)-S_N≥t]≤exp[-\frac{2t^2}{\sum_{i=1}^N(b_i-a_i)^2}] P[E(SN)SNt]exp[i=1N(biai)22t2]

这两个数学公式是关于独立随机变量和它们的和的Hoeffding不等式的表达式。它们用于估计随机变量和与其期望之间的差异的概率上界。让我解释这些不等式的含义:

假设有 N N N 个独立随机变量 X 1 , X 2 , … , X N X_1, X_2, \ldots, X_N X1,X2,,XN,其中每个 X i X_i Xi 的取值范围位于区间 [ a i , b i ] [a_i, b_i] [ai,bi] 内,即 a i ≤ X i ≤ b i a_i \leq X_i \leq b_i aiXibi,并且它们是彼此独立的。我们定义一个随机变量 S N S_N SN,表示这些随机变量的和,即 S N = ∑ i = 1 N X i S_N = \sum_{i=1}^N X_i SN=i=1NXi。同时,我们有 E ( S N ) E(S_N) E(SN) 表示 S N S_N SN 的期望值,即 E ( S N ) = ∑ i = 1 N E [ X i ] E(S_N) = \sum_{i=1}^N \mathbb{E}[X_i] E(SN)=i=1NE[Xi]

现在,这两个不等式分别描述了以下情况:

  1. 第一个不等式:
    P [ S N − E ( S N ) ≥ t ] ≤ exp ⁡ ( − 2 t 2 ∑ i = 1 N ( b i − a i ) 2 ) P[S_N - E(S_N) \geq t] \leq \exp\left(-\frac{2t^2}{\sum_{i=1}^N (b_i - a_i)^2}\right) P[SNE(SN)t]exp(i=1N(biai)22t2)

这个不等式表示随机变量和 S N S_N SN 超过其期望值 E ( S N ) E(S_N) E(SN) 的值大于或等于 t t t 的概率不会超过 exp ⁡ ( − 2 t 2 ∑ i = 1 N ( b i − a i ) 2 ) \exp\left(-\frac{2t^2}{\sum_{i=1}^N (b_i - a_i)^2}\right) exp(i=1N(biai)22t2)。换句话说,它提供了一个关于 S N S_N SN 偏离其期望值的概率上界。

  1. 第二个不等式:
    P [ E ( S N ) − S N ≥ t ] ≤ exp ⁡ ( − 2 t 2 ∑ i = 1 N ( b i − a i ) 2 ) P[E(S_N) - S_N \geq t] \leq \exp\left(-\frac{2t^2}{\sum_{i=1}^N (b_i - a_i)^2}\right) P[E(SN)SNt]exp(i=1N(biai)22t2)

这个不等式表示随机变量和 S N S_N SN 低于其期望值 E ( S N ) E(S_N) E(SN) 的值大于或等于 t t t 的概率不会超过 exp ⁡ ( − 2 t 2 ∑ i = 1 N ( b i − a i ) 2 ) \exp\left(-\frac{2t^2}{\sum_{i=1}^N (b_i - a_i)^2}\right) exp(i=1N(biai)22t2)。它提供了一个关于 S N S_N SN 偏离其期望值的概率上界,但是方向与第一个不等式相反。

这些不等式是Hoeffding不等式的一种形式,它们可用于估计随机变量和的性质以及样本统计的可靠性。不等式的右侧是关于样本范围 [ a i , b i ] [a_i, b_i] [ai,bi] 的性质和观察样本数量 N N N 的函数,它们决定了概率上界的大小。这些不等式对于分析随机过程和估计样本均值的可信度非常有用。

在李航老师统计学习方法(第二版中)是这样子给出

X 1 , X 2 , . . . , X N X_1,X_2,...,X_N X1,X2,...,XN是独立随机变量,且 X i ∈ [ a i , b i ] , i = 1 , 2 , . . . , N ; X ˉ X_i\in[a_i,b_i],i=1,2,...,N;\bar{X} Xi[ai,bi],i=1,2,...,N;Xˉ X 1 , X 2 , . . . , X N X_1,X_2,...,X_N X1,X2,...,XN的经验均值, X ˉ = 1 N ∑ i = 1 N X i \bar{X}=\frac{1}{N}\sum_{i=1}^NX_i Xˉ=N1i=1NXi ,则对任意t>0,以下不等式成立
P [ X ˉ − E ( X ˉ ) ≥ t ] ≤ exp ⁡ ( − 2 N 2 t 2 ∑ i = 1 N ( b i − a i ) 2 ) P[\bar{X} - E(\bar{X}) \geq t] \leq \exp\left(-\frac{2N^2t^2}{\sum_{i=1}^N (b_i - a_i)^2}\right) P[XˉE(Xˉ)t]exp(i=1N(biai)22N2t2)
P [ E ( X ˉ ) − X ˉ ≥ t ] ≤ exp ⁡ ( − 2 N 2 t 2 ∑ i = 1 N ( b i − a i ) 2 ) P[E(\bar{X}) - \bar{X} \geq t] \leq \exp\left(-\frac{2N^2t^2}{\sum_{i=1}^N (b_i - a_i)^2}\right) P[E(Xˉ)Xˉt]exp(i=1N(biai)22N2t2)

这两个不等式是关于经验均值(样本均值) X ˉ \bar{X} Xˉ 与其期望值 E ( X ˉ ) E(\bar{X}) E(Xˉ) 之间的差异的概率上界,这些差异由Hoeffding不等式提供。让我解释这些不等式的含义:

假设有 N N N 个独立随机变量 X 1 , X 2 , … , X N X_1, X_2, \ldots, X_N X1,X2,,XN,其中每个 X i X_i Xi 的取值范围位于区间 [ a i , b i ] [a_i, b_i] [ai,bi] 内,即 a i ≤ X i ≤ b i a_i \leq X_i \leq b_i aiXibi,并且它们是彼此独立的。我们定义一个随机变量 X ˉ \bar{X} Xˉ,表示这些随机变量的经验均值(样本均值),即 X ˉ = 1 N ∑ i = 1 N X i \bar{X} = \frac{1}{N}\sum_{i=1}^N X_i Xˉ=N1i=1NXi

现在,这两个不等式分别描述了以下情况:

  1. 第一个不等式:
    P [ X ˉ − E ( X ˉ ) ≥ t ] ≤ exp ⁡ ( − 2 N 2 t 2 ∑ i = 1 N ( b i − a i ) 2 ) P[\bar{X} - E(\bar{X}) \geq t] \leq \exp\left(-\frac{2N^2t^2}{\sum_{i=1}^N (b_i - a_i)^2}\right) P[XˉE(Xˉ)t]exp(i=1N(biai)22N2t2)

这个不等式表示经验均值 X ˉ \bar{X} Xˉ 超过其期望值 E ( X ˉ ) E(\bar{X}) E(Xˉ) 的值大于或等于 t t t 的概率不会超过 exp ⁡ ( − 2 N 2 t 2 ∑ i = 1 N ( b i − a i ) 2 ) \exp\left(-\frac{2N^2t^2}{\sum_{i=1}^N (b_i - a_i)^2}\right) exp(i=1N(biai)22N2t2)。换句话说,它提供了一个关于经验均值 X ˉ \bar{X} Xˉ 偏离其期望值 E ( X ˉ ) E(\bar{X}) E(Xˉ) 的概率上界。

  1. 第二个不等式:
    P [ E ( X ˉ ) − X ˉ ≥ t ] ≤ exp ⁡ ( − 2 N 2 t 2 ∑ i = 1 N ( b i − a i ) 2 ) P[E(\bar{X}) - \bar{X} \geq t] \leq \exp\left(-\frac{2N^2t^2}{\sum_{i=1}^N (b_i - a_i)^2}\right) P[E(Xˉ)Xˉt]exp(i=1N(biai)22N2t2)

这个不等式表示经验均值 X ˉ \bar{X} Xˉ 低于其期望值 E ( X ˉ ) E(\bar{X}) E(Xˉ) 的值大于或等于 t t t 的概率不会超过 exp ⁡ ( − 2 N 2 t 2 ∑ i = 1 N ( b i − a i ) 2 ) \exp\left(-\frac{2N^2t^2}{\sum_{i=1}^N (b_i - a_i)^2}\right) exp(i=1N(biai)22N2t2)。它提供了一个关于经验均值 X ˉ \bar{X} Xˉ 偏离其期望值 E ( X ˉ ) E(\bar{X}) E(Xˉ) 的概率上界,但方向与第一个不等式相反。

这些不等式是Hoeffding不等式的一种形式,它们可用于估计经验均值的性质以及样本统计的可靠性。不等式的右侧是关于样本范围 [ a i , b i ] [a_i, b_i] [ai,bi] 的性质和观察样本数量 N N N 的函数,它们决定了概率上界的大小。这些不等式对于分析随机过程和估计样本均值的可信度非常有用。

如何从第一版推理到第二版

要从第一组不等式推导出第二组不等式,您可以使用一些基本的概率论和数学推导的技巧。下面是一种可能的推导方法:

首先,我们有 S N = ∑ i = 1 N X i S_N = \sum_{i=1}^N X_i SN=i=1NXi,并且 X ˉ = 1 N S N \bar{X} = \frac{1}{N}S_N Xˉ=N1SN。因此,我们可以将 S N S_N SN 表示为 X ˉ \bar{X} Xˉ 的形式:

S N = N ⋅ X ˉ S_N = N \cdot \bar{X} SN=NXˉ

接下来,让我们考虑第一个不等式:
P [ S N − E ( S N ) ≥ t ] ≤ exp ⁡ ( − 2 t 2 ∑ i = 1 N ( b i − a i ) 2 ) P[S_N - E(S_N) \geq t] \leq \exp\left(-\frac{2t^2}{\sum_{i=1}^N (b_i - a_i)^2}\right) P[SNE(SN)t]exp(i=1N(biai)22t2)

现在用 S N = N ⋅ X ˉ S_N = N \cdot \bar{X} SN=NXˉ E ( S N ) = N ⋅ E ( X ˉ ) E(S_N) = N \cdot E(\bar{X}) E(SN)=NE(Xˉ) 替换右侧的 S N S_N SN E ( S N ) E(S_N) E(SN)
P [ N ⋅ X ˉ − N ⋅ E ( X ˉ ) ≥ t ] ≤ exp ⁡ ( − 2 t 2 ∑ i = 1 N ( b i − a i ) 2 ) P[N \cdot \bar{X} - N \cdot E(\bar{X}) \geq t] \leq \exp\left(-\frac{2t^2}{\sum_{i=1}^N (b_i - a_i)^2}\right) P[NXˉNE(Xˉ)t]exp(i=1N(biai)22t2)

然后,我们可以将 N N N 提取出来,并且在不等式两侧都除以 N N N,得到:
P [ X ˉ − E ( X ˉ ) ≥ t N ] ≤ exp ⁡ ( − 2 t 2 ∑ i = 1 N ( b i − a i ) 2 ) P[\bar{X} - E(\bar{X}) \geq \frac{t}{N}] \leq \exp\left(-\frac{2t^2}{\sum_{i=1}^N (b_i - a_i)^2}\right) P[XˉE(Xˉ)Nt]exp(i=1N(biai)22t2)

最后,为了得到形式与第二组不等式相同的表达式,让 t ′ = t N t' = \frac{t}{N} t=Nt,则不等式变为:
P [ X ˉ − E ( X ˉ ) ≥ t ′ ] ≤ exp ⁡ ( − 2 N 2 t ′ 2 ∑ i = 1 N ( b i − a i ) 2 ) P[\bar{X} - E(\bar{X}) \geq t'] \leq \exp\left(-\frac{2N^2t'^2}{\sum_{i=1}^N (b_i - a_i)^2}\right) P[XˉE(Xˉ)t]exp(i=1N(biai)22N2t′2)

这就得到了第二组不等式。现在,第二组不等式的形式与第一组不等式相同,只是将 t t t 替换为了 t ′ = t N t' = \frac{t}{N} t=Nt,而其他部分保持不变。这个过程用到了线性变换的性质以及概率论的基本规则,允许我们从一个不等式推导到另一个不等式,只需简单的代换。

如何推理得到泛化误差上界

证明:

  1. 第一步
    假设在每一个样本点 x i x_i xi y i y_i yi处的损失为 X i , X i = L ( y i , f ( x i ) ) X_i,X_i=L(y_i,f(x_i)) XiXi=L(yi,f(xi)),则
    X ˉ = 1 N ∑ i = 1 N L ( y i , f ( x i ) ) = R ^ ( f ) \bar{X}=\frac{1}{N} \sum_{i=1}^NL(y_i,f(x_i))=\hat{R}(f) Xˉ=N1i=1NL(yi,f(xi))=R^(f)
    E ( X ˉ ) = E ( 1 N ∑ i = 1 N L ( y i , f ( x i ) ) ) = 1 N ∑ i = 1 N E ( L ( y i , f ( x i ) ) ) = 1 N ∑ i = 1 N E ( L ( Y , f ( X ) ) ) = E ( L ( Y , F ( X ) ) ) = R ( f ) E(\bar{X})=E(\frac{1}{N} \sum_{i=1}^NL(y_i,f(x_i)))=\frac{1}{N} \sum_{i=1}^NE(L(y_i,f(x_i))) =\frac{1}{N} \sum_{i=1}^NE(L(Y,f(X)))=E(L(Y,F(X)))=R(f) E(Xˉ)=E(N1i=1NL(yi,f(xi)))=N1i=1NE(L(yi,f(xi)))=N1i=1NE(L(Y,f(X)))=E(L(Y,F(X)))=R(f)
    对二分类问题,对于所有 i , [ a i , b i ] = [ 0 , 1 ] i,[a_i,b_i]=[0,1] i[ai,bi]=[0,1]

这些等式是关于损失、经验风险和泛化误差的表达式,针对二分类问题,其中每个样本点都有一个损失函数 X i X_i Xi,损失函数的定义为 X i = L ( y i , f ( x i ) ) X_i = L(y_i, f(x_i)) Xi=L(yi,f(xi)),其中 y i y_i yi 是真实标签, f ( x i ) f(x_i) f(xi) 是模型 f f f 对输入 x i x_i xi 的预测。

以下是这些等式的解释:

  1. X ˉ = 1 N ∑ i = 1 N L ( y i , f ( x i ) ) = R ^ ( f ) \bar{X}=\frac{1}{N} \sum_{i=1}^NL(y_i,f(x_i))=\hat{R}(f) Xˉ=N1i=1NL(yi,f(xi))=R^(f)

    • X ˉ \bar{X} Xˉ 表示样本均值,也就是所有损失函数 X i X_i Xi 的平均值。
    • R ^ ( f ) \hat{R}(f) R^(f) 表示经验风险,它是模型 f f f 在训练数据上的平均损失。
    • 这个等式表示,样本均值 X ˉ \bar{X} Xˉ 等于模型 f f f 在训练数据上的经验风险 R ^ ( f ) \hat{R}(f) R^(f)
  2. E ( X ˉ ) = E ( 1 N ∑ i = 1 N L ( y i , f ( x i ) ) ) = 1 N ∑ i = 1 N E ( L ( y i , f ( x i ) ) ) = 1 N ∑ i = 1 N E ( L ( Y , f ( X ) ) ) = E ( L ( Y , F ( X ) ) ) = R ( f ) E(\bar{X})=E(\frac{1}{N} \sum_{i=1}^NL(y_i,f(x_i))) =\frac{1}{N} \sum_{i=1}^NE(L(y_i,f(x_i))) =\frac{1}{N} \sum_{i=1}^NE(L(Y,f(X)))=E(L(Y,F(X)))=R(f) E(Xˉ)=E(N1i=1NL(yi,f(xi)))=N1i=1NE(L(yi,f(xi)))=N1i=1NE(L(Y,f(X)))=E(L(Y,F(X)))=R(f)

    • E ( X ˉ ) E(\bar{X}) E(Xˉ) 表示样本均值 X ˉ \bar{X} Xˉ 的期望值,即在所有可能的训练数据集上取平均得到的损失的期望值。
    • E ( L ( y i , f ( x i ) ) ) E(L(y_i,f(x_i))) E(L(yi,f(xi))) 表示在单个样本点上的损失函数的期望值。
    • 1 N ∑ i = 1 N E ( L ( y i , f ( x i ) ) ) \frac{1}{N} \sum_{i=1}^NE(L(y_i,f(x_i))) N1i=1NE(L(yi,f(xi))) 表示在整个训练数据集上的平均损失函数的期望值,也就是经验风险 R ^ ( f ) \hat{R}(f) R^(f) 的期望值。
    • 1 N ∑ i = 1 N E ( L ( Y , f ( X ) ) ) \frac{1}{N} \sum_{i=1}^NE(L(Y,f(X))) N1i=1NE(L(Y,f(X))) 表示在所有可能的训练数据集上取平均得到的泛化误差的期望值。
    • E ( L ( Y , F ( X ) ) ) E(L(Y,F(X))) E(L(Y,F(X))) 表示在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和真实标签上取平均得到的模型 f f f 的泛化误差的期望值。
    • R ( f ) R(f) R(f) 表示模型 f f f 的泛化误差。
    • 这个等式表示,样本均值 X ˉ \bar{X} Xˉ 的期望值等于模型 f f f 的泛化误差 R ( f ) R(f) R(f)

总结起来,这些等式说明了在二分类问题中,经验风险 R ^ ( f ) \hat{R}(f) R^(f) 等于样本均值 X ˉ \bar{X} Xˉ,而模型 f f f 的泛化误差 R ( f ) R(f) R(f) 等于样本均值的期望值 E ( X ˉ ) E(\bar{X}) E(Xˉ)。这些等式强调了模型的经验风险和泛化误差之间的关系。

1 N ∑ i = 1 N E ( L ( y i , f ( x i ) ) ) = 1 N ∑ i = 1 N E ( L ( Y , f ( X ) ) ) \frac{1}{N} \sum_{i=1}^NE(L(y_i,f(x_i))) =\frac{1}{N} \sum_{i=1}^NE(L(Y,f(X))) N1i=1NE(L(yi,f(xi)))=N1i=1NE(L(Y,f(X)))
这两个表达式之所以相等,是因为它们表示了相同的概念,只是在符号上稍有不同。让我解释一下它们的含义:

  1. 1 N ∑ i = 1 N E ( L ( y i , f ( x i ) ) ) \frac{1}{N} \sum_{i=1}^N E(L(y_i, f(x_i))) N1i=1NE(L(yi,f(xi)))

    • 这个表达式的意思是,首先对每个样本点 i i i 计算损失函数 L ( y i , f ( x i ) ) L(y_i, f(x_i)) L(yi,f(xi)) 的期望值,然后将这些期望值相加并取平均,其中 N N N 是样本数量。
    • 损失函数 L ( y i , f ( x i ) ) L(y_i, f(x_i)) L(yi,f(xi)) 的期望值表示在给定输入 x i x_i xi 和真实标签 y i y_i yi 的情况下,模型 f f f 预测的损失的期望值。
  2. 1 N ∑ i = 1 N E ( L ( Y , f ( X ) ) ) \frac{1}{N} \sum_{i=1}^N E(L(Y, f(X))) N1i=1NE(L(Y,f(X)))

    • 这个表达式的意思是,在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 X X X 和真实标签 Y Y Y 的情况下,首先计算模型 f f f 预测的损失函数 L ( Y , f ( X ) ) L(Y, f(X)) L(Y,f(X)) 的期望值,然后将这些期望值相加并取平均,其中 N N N 仍然表示样本数量。
    • 这相当于对所有可能的训练数据集(每个训练数据集都有不同的 X X X Y Y Y)计算模型的平均损失。

这两个表达式之所以相等,是因为它们都试图描述模型的平均损失,只是计算的方式略有不同。第一个表达式是在给定特定的训练数据集上计算平均损失,而第二个表达式是在考虑所有可能的训练数据集时计算平均损失。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只有一个训练数据集,因此第一个表达式更常见,但理论上它们等价。

X ˉ = 1 N ∑ i = 1 N L ( y i , f ( x i ) ) \bar{X}=\frac{1}{N} \sum_{i=1}^NL(y_i,f(x_i)) Xˉ=N1i=1NL(yi,f(xi))
这个等式是关于样本均值( X ˉ \bar{X} Xˉ)的定义,其中损失函数的期望值被表示为平均损失。让我解释一下这个等式是如何来的:

假设我们有一个包含 N N N 个样本的训练数据集,每个样本都由一个输入 x i x_i xi 和对应的真实标签 y i y_i yi 组成。我们使用模型 f f f 对每个输入 x i x_i xi 进行预测,并计算损失函数 L ( y i , f ( x i ) ) L(y_i, f(x_i)) L(yi,f(xi)) 的值。这个损失函数表示了模型对于每个样本的预测与真实标签之间的误差。

现在, 1 N ∑ i = 1 N L ( y i , f ( x i ) ) \frac{1}{N} \sum_{i=1}^N L(y_i, f(x_i)) N1i=1NL(yi,f(xi)) 表示的是计算了所有样本上的损失函数值,然后取了这些值的平均。这就是样本均值,表示了模型在整个训练数据集上的平均损失。

换句话说, X ˉ \bar{X} Xˉ 是模型 f f f 在训练数据集上的平均损失。这个等式的右侧表示对每个样本的损失函数 L ( y i , f ( x i ) ) L(y_i, f(x_i)) L(yi,f(xi)) 求期望值,然后将这些期望值相加并除以样本数量 N N N,这与计算平均损失的概念一致。

因此, X ˉ = 1 N ∑ i = 1 N L ( y i , f ( x i ) ) \bar{X} = \frac{1}{N} \sum_{i=1}^N L(y_i, f(x_i)) Xˉ=N1i=1NL(yi,f(xi)) 是样本均值的定义,它代表了模型在训练数据集上的平均损失。这个概念在机器学习中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经常希望了解模型在训练数据上的性能以及优化模型的损失函数。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730593.html

  1. 第二步
    推不下去了,等补补基础再来吧^_^

到了这里,关于Hoeffing不等式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各种数学不等式

    以丹麦技术大学数学家约翰·延森(John Jensen)命名。它给出积分的凸函数值和凸函数的积分值间的关系。 是数学家柯西(Cauchy)在研究数学分析中的“流数”问题时得到的。 是柯西不等式的推广. 赫尔德不等式是数学分析的一条不等式,取名自奥图·赫尔德(Otto Hölder) 是德国

    2024年02月14日
    浏览(32)
  • 不等式证明(三)

    设 p , q p ,q p , q 是大于1的常数,并且 1 p + 1 q = 1 frac{1}{p}+frac{1}{q}=1 p 1 ​ + q 1 ​ = 1 .证明:对于任意的 x 0 x0 x 0 ,有 1 p x p + 1 q ≥ x frac{1}{p}x^p+frac{1}{q}geq x p 1 ​ x p + q 1 ​ ≥ x . 证明 : 设 f ( x ) = 1 p x p + 1 q − x (1) f(x)=frac{1}{p}x^p+frac{1}{q}- xtag{1} f ( x ) = p 1 ​ x p + q 1 ​

    2024年01月21日
    浏览(35)
  • 高中数学:不等式(初接高)

    最后的例题,是为了说明第三种情况,就是,不等号右边不为0时,要先进行移项操作。 将右边化为0 这样,就转化成1,2两种情况了。 补充: 不等式解法中,对于根式的转化,要考虑仔细,不能少考虑了情况,否则求出的结果就出错。 这个,也是最难的,最考验答题人的细心

    2024年01月24日
    浏览(35)
  • 四边形不等式学习笔记

    四边形不等式是一种 dp 优化策略。多用于 2D DP。 对于区间 ([l,r]) 带来的贡献 (w(l,r)) ,如果其满足: 对于 (Lleq lleq r leq R) , (w(L,r)+w(l,R)leq w(L,R)+w(l,r)) 则称 (w) 满足 四边形不等式 。特别地,如果上式符号取等,则称其满足 四边形恒等式 。 注:上面的不等式可以记

    2023年04月10日
    浏览(36)
  • 切比雪夫(Chebyshev)不等式

    设随机变量x具有数学期望 E ( x ) = μ E(x) = mu E ( x ) = μ ,方差 D ( x ) = σ 2 D(x) = sigma^{2} D ( x ) = σ 2 。记 X ∗ = X − μ σ X^{* } =frac{X-mu }{sigma } X ∗ = σ X − μ ​ , 则X*的期望和方差为: E ( X ∗ ) = 1 σ E ( X − μ ) = 1 σ [ E ( X ) − μ ] = 0 E(X^{*})= frac{1}{sigma} E(X-mu)=frac{1}{sigma

    2024年01月16日
    浏览(35)
  • 冶炼金属【暴力枚举 + 二分 + 二元不等式】

    😊😊 😊😊 不求点赞,只求耐心看完,指出您的疑惑和写的不好的地方,谢谢您。本人会及时更正感谢。希望看完后能帮助您理解算法的本质 😊😊 😊😊 小蓝有一个神奇的炉子用于将普通金属 O 冶炼成为一种特殊金属 X。这个炉子有一个称作转换率的属性 V V V , V V V 是

    2024年02月02日
    浏览(27)
  •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一):简单介绍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 什么是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为什么要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发展(控制系统中) 1. 线性矩阵不等式 如名字所示线性矩阵不等式三要素为: 线性 - 注意双线性时,LMI不好求解(非凸问题);例:在不等式中出现 P A K PAK P A K 形式,其

    2024年01月20日
    浏览(32)
  • leetcode刷题(字符串相加、包含每个查询的最小区间、模拟行走机器人、环形子数组的最大和、满足不等式的最大值、四数之和、树中距离之和)

    目录 1、字符串相加 2、包含每个查询的最小区间 3、模拟行走机器人 4、环形子数组的最大和 5、满足不等式的最大值 6、四数之和 7、 树中距离之和

    2024年02月10日
    浏览(35)
  • 切比雪夫不等式,大数定律及极限定理。

    1.定理 若随机变量X的期望EX和方差DX存在,则对任意ε 0,有    P{ |X - EX| = ε } = DX/ε 2 或 P{ |X - EX| ε } = 1 - DX/ε 2 2.解析定理 ①该定理对 X 服从什么分布不做要求,仅EX DX存在即可。 ②“| |” 由于X某次试验结果可能大于期望值,也可能小于期望值,但总在其旁边波动,所 以加

    2024年02月06日
    浏览(49)
  • 不等式约束二次规划——有效集法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通过以下两张图片就可以很清晰的明白这句画的意思: 黑色箭头是约束的区域,蓝色五角星是是全局最优点。对于左边的图,最优点在不等式范围之内,但是这个最优点有没有这个约束都可以求出来,所以这个约束可以看成无效的约束,也就是加不加这个

    2024年02月04日
    浏览(32)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