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化竞争焦点,已经从单车智能延伸至云端。
尤其是在软件定义汽车的驱动下,汽车软件开发贯穿整个汽车生命周期。而基于SOA的车云一体化软件开发能力,通过跨车云的服务化架构、数据闭环等,支撑着传统V型瀑布式开发,向创新型敏捷软件开发体系转型,已经成为主机厂的必争之地。
不过,实现车云一体的目标是整车数据上云并形成数据赋能的开发业务闭环。所谓“整车数据”,不仅包括驱动智能驾驶的数据,还包括支撑汽车全生命周期开发迭代的数据等。
相比传统汽车开发在“量产”后走向终点,如何在控制器硬件“量产”后持续进行汽车软件的开发、测试和验证,是支撑智能汽车实现车云一体和完整数据闭环的关键。
在软件定义汽车驱动下的数据闭环,是易特驰能够赋能的业务场景。面向海量数据的采集、标定,以及汽车产业链合作模式的深度变革,易特驰正在尝试打通智能网联汽车数据生态链,并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剥离,赋能主机厂不同业务部门实现车云一体化的数字孪生。
据悉,自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易特驰凭借一套INCA测试标定工具,赢得了燃油车发动机数据标定细分赛道先机。2014年前后,紧跟中国汽车电动化发展趋势,易特驰通过配套三电系统等的数据采集、标定工具链,顺利完成汽车开发、测试工具链的电动化转型。
“随着汽车产业的深度变革,汽车产业链的合作模式已经改变,在中国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产业背景下,易特驰更加强了与本地生态伙伴合作,本地芯片适配,提供更加开放和灵活的软件工具链,并不断加强本地团队能力建设。”易特驰相关负责人表示。
面向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如何凭借本土化、快人一步等市场竞争策略,以及燃油车的开发、标定、测试向电动化成功转型经验,焕发智能汽车开发新商机,亦是摆在易特驰面前的一道坎。
燃油车时代的旧生意,打开电动化新商机
汽车数据标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燃油车时代。
传统内燃机的标定工作,从开发流程的台架基本标定、车辆标定、故障诊断标定和三高标定,再到三高试验验证、排放验证和整车验证等验证流程,一般需要36个月左右。
以三高标定为例,为完成发动机管理系统的应用开发,标定工程师们需在恶劣与苛刻的高温、高寒、高原极地环境下,检查发动机是否能正常启动、零部件是否能正常运转、OBD车载诊断系统是否会发生误报等工作,并采集和处理所有相关数据。
彼时,借助母公司博世在发动机ECU控制器领域的领先地位,易特驰于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并在数据标定工具链细分赛道赢得了先发优势。
一方面,迎合燃油车发展趋势,易特驰推出了INCA基础产品,可最大化满足发动机和整车开发的各项需求;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发动机标定更高实时性的要求,INCA还支持使用其专有开发的ETK接口与ECU直接连接。
据悉,易特驰的ETK、FETK、XETK等ETK产品家族,是一系列安装在ECU里面或外面的小型的、可靠的、高性能的硬件设备,可帮助软件开发和标定工程师直接访问ECU来控制变量和参数,从而提供高速数据通讯。
不过,2014年起,新能源汽车迅猛起势,随之而来的是汽车核心“三大件”从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转变为电池、电机、电控。于易特驰而言,既要面临行业巨变带来的诸多未知挑战,也意味着新的机遇。
比如,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控系统虽然替代传统发动机+变速箱功能,但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传统内燃机汽车,都需要根据工况、传感器等感知信息,对电气系统、硬件系统进行控制标定,其底层控制逻辑是共通的。
基于此,易特驰迅速跟进新三电系统的标定需求,在INCA基础产品上实现了功能叠加,可用于优化车辆范围和动力总成效率,最小化逆变器和电机的损耗,平衡电池充电时间和电池寿命,优化驾乘者舒适性。
彼时,进入中国市场近10年,易特驰从最初的定位标定工具提供者,到嵌入式系统全方位解决方案供应商,2014年实现在华销售额约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达60%。其业务范围从传统的动力总成,延伸至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系统咨询服务等多个应用领域。
“新三电系统数据标定参数总量数量需求虽然没有内燃机多,但需要高速采集的数据比传统内燃机多,尤其是电机控制参数的的高速采集,电池电平衡测试需求等,相比发动机标定呈现出不同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行业新变,INCA展示出了极强的兼容性,通过与易特驰EATB或MDA工具相结合,标定任务变得更加快捷。比如,EATB可实现短时间内搜索、分析和以图形方式可视化大量测量数据,INCA与EATB合力,既能节省开发时间,又能提升数据标定效率。
另外,INCA还可应用于多ECU标定,通过可扩展的解决方案,测量、校准和刷写设置不变,支持车载以太网,可适配快速采样的高性能测量(<100微秒),支持多ECU并发访问、多ECU同步测量。
可以说,伴随着近20年汽车工业的发展,易特驰INCA作为汽车标定测试诊断工具,已经进化为一个强大的标定解决方案集成平台,可用于内燃机动力系统、电动车动力系统、热管理、底盘等跨领域的标准化硬件和软件工具,具备强大的功能与优秀的易用性、兼容性。
截至目前,INCA基础工具链及各种插件已被全球超5万名用户使用。标定工程师可以对内燃机和电动汽车使用相同的工具,无需重新学习新的工具或流程,可大幅节省时间和成本。
如今,面向汽车智能化新变革,尤其是软件定义汽车趋势下,汽车开发贯穿整个生命周期,叠加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升级,新智能汽车的数据采集、标定迎来了更多新机遇与挑战,而易特驰却打破了以往的“做加法”打法。
鏖战车云一体化数字孪生终局
诚然,通过数据采集、标定工具链“做加法”为客户赋能,易特驰获得了十余年的汽车软件开发、标定和测试细分市场竞争优势。
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易特驰打造了包括CAN、LIN总线系统监控、分析及仿真工具BUSMASTER,测试标定工具INCA,自动化测试标定工具INCA-FLOW,DOE建模和优化工具ASCMO,数据分析工具EATB等数据采集+处理工具链。
除了不断丰富INCA等单个工具功能,易特驰还通过自研各类硬件和插件应对智能化汽车的数据采集和处理需求。
例如,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规模化上车,带动了各种雷达以及传感技术在汽车中的部署,产生了大量数据交互需求,传统的CAN和LIN的总线已经不能满足汽车内部网络传输的要求。随着车载以太网的深入部署,传输速率正逐渐从100M向1G、2.5G和10G过渡。
基于以太网的高带宽数据传输,易特驰的ETK、FETK和XETK接口通过并行数据和地址总线或通过串行微控制器测试/调试接口,提供直接访问ECU的测量变量和控制参数,以高达32倍的分辨率、在时间和角同步的情况下抓取数以百计的测量变量,支持实时数据交换、16倍分辨率的时间同步和角同步旁路,可同时接入ECU作为测量、校准和快速原型制作工具。
此外,易特驰的ES820行车记录模块等硬件,可提供千兆位以太网(主机)接口,允许用户连接PC进行配置和复制记录的数据,INCA将直接应用于测量信号的选择,数据采集速率的设置,触发和通信的配置以及诊断协议。
“实际上,易特驰在工具链方面通过‘做加法’为客户赋能,前提是不会推翻客户的现有解决方案,而是叠加各类软件、硬件组合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而为客户降低成本压力。”
不过,与此前的电动化转型不同,智能化趋势下,汽车软件复杂度提高,日益增长的车辆功能需要满足严格的法规约束以及广泛的诊断要求,由此导致标定和验证过程中的工作越来越多而繁杂。
叠加软件定义汽车大背景,汽车软件开发贯穿汽车整个生命周期,数据采集和标定、验证的工作流程也随之延长,带动整车数据量的激增,“加法策略”并不完全适用。
比如,不同等级阶段的车辆,需要采集的数据量也呈几何级增长。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超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引入,每天8小时数据采集系统记录的数据量高达几十TB或更高。
针对诸如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智能汽车传感器带来的海量数据,易特驰提出“订阅制采集模式”,旨在按需采集高质量、有用的数据,通过“做减法”为汽车开发增值。
“虽然总线类的数据带宽和数据量并不大,但针对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摄像头以及3D点云的数据量是非常庞大的;因此,有关ADAS控制器的数据采集,易特驰推出了智能触发及订阅制模式,即由客户根据测试目的为导向的自定义采集场景设计和数据类型定义。”
除外,基于数据采集、标注工具链,易特驰还在加码探索汽车数据的更多潜能。
一是以更兼容的工具链和市场策略,打通智能网联汽车数据采集、标定生态链。据悉,易特驰的数据采集、标定工具链,不仅向内兼容自研的各类软硬工具,还支持与第三方数据采集、标注供应商的工具。比如,支持将友商硬件模块集成到易特驰的工具链,以及易特驰的ADAS大数据采集方案融合到伙伴生态。
二是通过功能强大的数据工具链,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剥离,赋能主机厂不同业务部门实现车云一体化的数字孪生。在易特驰看来,自动驾驶依赖海量数据赋能,其中采集数据并非目的,如何将采集到的数据反哺主机厂业务部门的开发才是关键。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733458.html
“基于汽车数据采集和标定工具链,易特驰旨在赋能主机厂打造车云一体化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具体到数据标定,未来使用到的场景会越来越多,工具链将不仅仅针对具象化的动力底盘等的开发标定,一定是趋向于满足各主机厂的定制化需求。”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733458.html
到了这里,关于车云一体化数字孪生再跨步!数据「精准反哺」整车定制化开发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