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MOS管分压式偏置共源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参数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实验七、MOS管分压式偏置共源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参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一、题目

搭建MOS管分压式偏置共源放大电路。利用Multisim研究下列问题:
(1)确定一组电路参数,使电路的 Q Q Q 点合适。
(2)若输出电压波形底部失真,则可采取哪些措施?若输出电压波形顶部失真,则可采取哪些措施?调整 Q Q Q 点约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3)要想提高电路的电压放大能力,可采取哪些措施?

二、仿真电路

搭建如图1所示电路,选择电源电压 V D D = 15   V V_{DD}=15\,\textrm V VDD=15V,负载电阻 R L = 5   k Ω R_L=5\,\textrm kΩ RL=5kΩ
multisim设置mos管参数,模电Multisim实验,嵌入式硬件
图 1    MOS管分压式偏置共源放大电路 图1\,\,\textrm{MOS}管分压式偏置共源放大电路 1MOS管分压式偏置共源放大电路电路中采用虚拟N沟道增强型MOS场效应管,其沟道长度 Channel length = 100 μm、沟道宽度 Channel width = 100 μm,模型参数 V T = U G S ( t h ) = 2   V VT = U_{GS(th)}=2\,\textrm V VT=UGS(th)=2V K P = 2 ∗ I D O / U G S ( t h ) 2 = 1 ∗ 1 0 − 3   A/V 2 KP=2*I_{DO}/U^2_{GS(th)}=1*10^{-3}\,\textrm{A/V}^2 KP=2IDO/UGS(th)2=1103A/V2
输入信号采用有效值为1 mV、频率为1 kHz的虚拟正弦波信号源。
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参数设置如图2所示。multisim设置mos管参数,模电Multisim实验,嵌入式硬件 ( a )    L和W即为Channel length和Channel width (a)\,\,\textrm L和\textrm W即为\textrm{Channel length}和\textrm{Channel width} (a)LW即为Channel lengthChannel widthmultisim设置mos管参数,模电Multisim实验,嵌入式硬件 ( b )    VTO即VT和KP的位置 (b)\,\,\textrm{VTO}即\textrm{VT}和\textrm{KP}的位置 (b)VTOVTKP的位置 图 2    MOS管的参数设置 图2\,\,\textrm{MOS}管的参数设置 2MOS管的参数设置

三、仿真内容

选择电路中电容和电阻的数值:
确定耦合电容 C 1 C_1 C1 C 2 C_2 C2 为10 μF,旁路电容 C s C_s Cs 为100 μF。
设静态管压降 U D S Q = 4   V U_{DSQ}=4\,\textrm V UDSQ=4V,漏极电流 I D Q = 2   mA I_{DQ}=2\,\textrm{mA} IDQ=2mA。为使电路有足够大的输入电阻, R g 3 R_{g3} Rg3确定为2 MΩ;为使电路有足够大的电压放大倍数, R d R_d Rd 确定为5 kΩ;选定 R g 1 R_{g1} Rg1为150 kΩ, R s R_s Rs 为500 Ω;然后采用“参数扫描分析”,得到满足静态参数 R g 2 R_{g2} Rg2 为300 kΩ,如图3所示。
multisim设置mos管参数,模电Multisim实验,嵌入式硬件 图 3    扫描 R g 2 时 U D S Q 和 I D Q 图3\,\,扫描R_{g2}时U_{DSQ}和I_{DQ} 3扫描Rg2UDSQIDQ

四、仿真结果

①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 U G S Q = 3.996   V U_{GSQ}=3.996\,\textrm V UGSQ=3.996V U D S Q = 4.046   V U_{DSQ}=4.046\,\textrm V UDSQ=4.046V I D Q = 1.992   mA I_{DQ}=1.992\,\textrm{mA} IDQ=1.992mA。如图4所示。multisim设置mos管参数,模电Multisim实验,嵌入式硬件 图 4    Q 点的测量 图4\,\,Q点的测量 4Q点的测量② 用示波器测得 A ˙ u ≈ − 5 \dot A_u\approx-5 A˙u5。设失真度为5%,测得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有效值约为1.586 V。测量电路即结果如图5所示。multisim设置mos管参数,模电Multisim实验,嵌入式硬件 ( a )    电压放大倍数 A ˙ u 的测量 (a)\,\,电压放大倍数\dot A_u的测量 (a)电压放大倍数A˙u的测量multisim设置mos管参数,模电Multisim实验,嵌入式硬件 ( b )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量及结果 (b)\,\,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量及结果 (b)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量及结果 图 5    A ˙ u 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量 图5\,\,\dot A_u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量 5A˙u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量③ 增大输入电压有效值,输出电压波形将出现底部失真(见图6(a)),即由于场效应管进入可变电阻区而产生的失真,类似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中的饱和失真。此时可采用减小 R d R_d Rd 以增大 U D S Q U_{DSQ} UDSQ、减小 R g 1 R_{g1} Rg1或增大 R g 2 R_{g2} Rg2 以减小 I D Q I_{DQ} IDQ等方法来消除失真(见图6(b))。将 R g 2 R_{g2} Rg2 增大至500 kΩ,增大输入电压峰值,输出电压波形将出现顶部失真,即截止失真(见图6( c c c))。此时增大 R g 1 R_{g1} Rg1、减小 R g 2 R_{g2} Rg2 R s R_{s} Rs 可消除失真。
multisim设置mos管参数,模电Multisim实验,嵌入式硬件 ( a )    输出波形底部失真 (a)\,\,输出波形底部失真 (a)输出波形底部失真multisim设置mos管参数,模电Multisim实验,嵌入式硬件 ( b )    减小 R g 1 以减小底部失真 (b)\,\,减小R_{g1}以减小底部失真 (b)减小Rg1以减小底部失真
multisim设置mos管参数,模电Multisim实验,嵌入式硬件 ( c )    输出波形顶部失真 (c)\,\,输出波形顶部失真 (c)输出波形顶部失真multisim设置mos管参数,模电Multisim实验,嵌入式硬件 ( d )    减小 R g 2 以减小顶部失真 (d)\,\,减小R_{g2}以减小顶部失真 (d)减小Rg2以减小顶部失真 图 6    失真波形及减小失真的方法 图6\,\,失真波形及减小失真的方法 6失真波形及减小失真的方法应当指出,无论是在实验中,还是在仿真中,均很难看到如理论分析中出现“平顶”或“平底”的失真情况,因而常借助于失真度仪来帮助我们确定失真的程度。
④ 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当 R g 2 R_{g2} Rg2 为288 kΩ时, Q Q Q 点约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此时再减小 R g 2 R_{g2} Rg2会出现底部失真。
multisim设置mos管参数,模电Multisim实验,嵌入式硬件 图 7    设置 Q 点约在负载线中点 图7\,\,设置Q点约在负载线中点 7设置Q点约在负载线中点⑤ 采用增大 R g 1 R_{g1} Rg1、减小 R g 2 R_{g2} Rg2 或减小 R s R_s Rs 以增大 I D Q I_{DQ} IDQ,从而增大跨导 g m g_m gm,或者增大 R d R_d Rd 等放大,均可增大 ∣ A ˙ u ∣ |\dot A_u| A˙umultisim设置mos管参数,模电Multisim实验,嵌入式硬件 ( a )    ∣ A ˙ u ∣ ≈ 5.0 (a)\,\,|\dot A_u|\approx5.0 (a)A˙u5.0multisim设置mos管参数,模电Multisim实验,嵌入式硬件 ( b )    增大 R g 1 以增大 ∣ A ˙ u ∣ ≈ 5.2 (b)\,\,增大R_{g1}以增大|\dot A_u|\approx5.2 (b)增大Rg1以增大A˙u5.2 图 8    增大 ∣ A ˙ u ∣ 图8\,\,增大|\dot A_u| 8增大A˙u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733963.html

到了这里,关于实验七、MOS管分压式偏置共源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参数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北邮22信通:实验六 由运放器构成的音频放大电路设计、仿真、测试报告

    北邮22信通一枚~    持续更新模电实验讲解 关注作者,解锁更多邮苑模电实验报告~ 获取更多文章,请访问专栏: 北邮22信通——电子电路_青山如墨雨如画的博客-CSDN博客 目录 实验目的: 设计要求: *补充: *(1)uA741的8个引脚: *(2)AD2接口: *(3)电路搭建 *(3.1)电

    2024年02月08日
    浏览(57)
  • (四)基于cadence 617 对二级管负载的共源电路进行仿真

    二极管等效电阻 ≈ 1 / g m approx 1 / g_{m} ≈ 1/ g m ​ 此时作用就相当于负载R D V X / I X = ( 1 / g m ) ∥ r O ≈ 1 / g m V_{X} / I_{X}=left(1 / g_{m}right) | r_{O} approx 1 / g_{m} V X ​ / I X ​ = ( 1/ g m ​ ) ∥ r O ​ ≈ 1/ g m ​   当V GS V TH 时,MOS器件处于截止区   当V GS V TH 后,由于栅漏短接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46)
  • 电路学习(1)——MOS管开关电路

    今天分享一个MOS管开关电路,这是我从某站上面学的,详细请搜下面的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X4y1X7gE/?spm_id_from=trigger_reloadvd_source=4886e49096a44034c50b6d4708ef185e           相关的电路图如上面所示,以下谈谈我个人学习后的理解:首先在这个电路中最为重要的当然MO

    2024年02月15日
    浏览(40)
  • MOS管缓启动电路

    利用的都是MOS管的米勒平台效应,分为NMOS和PMOS两种,一般的NMOS用在接地端,PMOS用在电源的正端,这是由与他们的开启电压不同造成的,以NMOS为例,开启电压要求VgsVth, 当NMOS的源极接地时,这个条件很好满足,只需要一个较低的电压就可以控制NMOS的开启和关闭,而如果将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35)
  • 七种MOS管栅极驱动电路

    01 直接驱动 首先说一下电源IC直接驱动,下图是我们最常用的直接驱动方式,在这类方式中,我们由于驱动电路未做过多处理,因此我们进行PCB LAYOUT时要尽量进行优化。如缩短IC至MOSFET的栅极走线长度,增加走线宽度,尽量将Rg放置在离MOSFET栅极较进的位置,从而达到减少寄

    2024年02月13日
    浏览(37)
  • 电路杂谈——MOS管各引脚间结电容对电路的影响

    在现代电子电路设计中,MOS管无疑是最常用的电子元件之一。 功率半导体的核心是PN结,从二极管、三极管到场效应管,都是根据PN结特性所做的各种应用。场效应管分为结型、绝缘栅型,其中绝缘栅型也称MOS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1.势垒电容:功率半导体中,当N型和

    2024年02月12日
    浏览(55)
  • 电路设计基础--MOS管驱动直流电机电路,看懂芯片手册

    本例以驱动继电器为例,来讲述相关电路设计,MOS管选型,以及看懂芯片手册。 D1作用是泄放继电器的反向电动势 24V继电器 电大负载25A/250VAC,线圈电阻640欧。 简单计算一下,流过线圈的电流为37.5mA。 这里有个背景知识,继电器的线圈为感性负载,在通电和断电的瞬间,会

    2024年02月10日
    浏览(40)
  • 三极管和mos驱动LED电路

    用NPN、PNP三极管搭建LED控制电路,并说明控制信号高低电平对应的LED亮和灭? T1是NPN型三极管,R2是LED限流电阻,R1是基极电阻,J1是控制信号,原理如下: J1高电平,三极管导通,LED亮; J1低电平,三极管截止,LED灭; T2是PNP型三极管,R3是LED限流电阻,R4是基极电阻,J2是控

    2023年04月19日
    浏览(46)
  • 硬件基础:带缓启动MOS管电源开关电路

    电源开关电路,经常用在各“功能模块”电路的电源通断控制,是常用电路之一。 本文要讲解的电源开关电路,是用MOS管实现的,且带缓开启功能,非常经典。 一 、电路说明 电源开关电路,尤其是MOS管电源开关电路,经常用在各“功能模块”电路的电源通断控制,如下框图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40)
  • 分立元件搭建自举电路解析-高端mos驱动

    众所周知MOS是电压型驱动,只有G极比S极高一个开启电压Vth之后,MOS才会导通(这里指NMOS)。但是如下图。我用了12V给G极,但是由于R7流过电流的时候存在压降(欧姆定律)。导致S极被抬高。所以我给到MOS的驱动电压是G-S=12-8.42=3.58V。在不是低压MOS中,一般datasheet建议使用

    2023年04月08日
    浏览(42)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