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言模型之十六-基于LongLoRA的长文本上下文微调Llama-2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大语言模型之十六-基于LongLoRA的长文本上下文微调Llama-2。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增加LLM上下文长度可以提升大语言模型在一些任务上的表现,这包括多轮长对话、长文本摘要、视觉-语言Transformer模型的高分辨4k模型的理解力以及代码生成、图像以及音频生成等。

对长上下文场景,在解码阶段,缓存先前token的Key和Value(KV)需要巨大的内存开销,其次主流的LLM模型在推理的时候上下文长度都小于等于训练时的上下文长度。为了约束长文本时缓存先前KV的内存和计算量,很容易想到的方法是对KV进行加窗选择,这样可以限制参与当前token计算的KV历史数量,将内存和计算量约束在可控的范围内。

Llama 2官方支持的标准版模型(下称基座模型)上下文长度是是4k,而Chinese-LLaMA-Alpaca-2基于支持16K上下文,并可通过NTK方法进一步扩展至24K+,在大语言模型之十一 Transformer后继者Retentive Networks (RetNet)博客中知道随着上下文长度的增加,基座模型在训练和推理时Attention模块的内存和算力需求按照文本长度的平方倍增加。

EFFICIENT STREAMING LANGUAGE MODELS WITH ATTENTION SINKS,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该论文称之为attention sink,即初始token的KV对于加窗Attention方法的得到的模型性能较为重要(尽管从语义上来看,对于长文本而言初始的token并不重要),StreamingLLM是根据这一思想(保留有限数量的最近KV以及初始的Attention sink)开源的不限上下文长度方法(论文中给的上下文token可长达4百万)。

LongLoRA的paper以Llama-2中给出了文本增加的算力需求增加情况,当上下文长度从2k变为8k的时,模型的自注意力模块计算量将增加16倍。

想要减少长上下文的内存和算力需求,可以从改变Transformer的Attention结构以及优化GPU计算单元这两个方面出发,在充分利用GPU算力基础上(FlashAttention结构),优化Transformer的Attention计算和推理结构(如LongLoRA),此外还有在大语言模型之十一 Transformer后继者Retentive Networks (RetNet)博客中提及微软的RetNet,其将并行计算的Attention改成了RNN结构的Attention结构,既可以在训练时并行又可以在推理的时RNN计算,这使得算力并不会随着上下文长度增加而显著上升,几乎可以做到不限上下文长度。

本篇介绍的基座模型Llama-2 7B将上下文长度从4k扩充到100k,基于FlashAttention和LongLoRA技术,二者利用了GPU和Transformer的Attention结构改进两方面的技术。此外通过finetune来扩展上下文长度还有以下一些方法:

  1. Position Interpolation: 增强版的RoPE将Llama扩展到32K
  2. Focused Transformer使用contrastive learning 训练得到 LongLLaMA
  3. Landmark attention计算量比1和2更高,但是精度损失较大,将长文本压缩成了retrieved tokens
  4. NTK-aware
  5. Yarn
  6. positional Skipping
  7. out-of-distribution related method

StreamingLLM

该方法利用attention sink现象,采用缓存头尾KV的方式,并不需要额外重新训练模型,只需要改变Attention模块的forward计算使用到的历史信息即可,即在基座模型上修改Attention的前向推理即可。该方法的对比原理图如下:

大语言模型之十六-基于LongLoRA的长文本上下文微调Llama-2,神经网络&人工智能,语言模型,llama,人工智能
这是基于LLama-2-13B的测试数据情况,图a是密集注意力模型,即计算当前token时,会缓存先前T个token的KV值,缓存的长度是大于训练时上下文长度的,图b是加窗注意力模型,T-L个token状态将不再缓存,只缓存最近的L个KV值,这使得计算量大大减少,但是PPL却并不是很理想。图c的滑窗方法会重新计算最近L个token缓存的KV值,但是计算复杂度高,耗时长,图d是StreamingLLM中给出的方法,始终保留Attention sink(初始几个token的KV),然后在同保留的最近L个token的KV值一起计算当前token的Attention值,其在计算效率和混淆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官方给出了前向推理llama的示例方法,enable_streaming_llm,这一方法并不一定在所有LLM上都能取得该表现,我个人觉得采取这一方法需要较为谨慎。这里分析主要是为了梳理其中的思想方法。
如果对图中每行的意义不是很理解,那么可以参考《大语言模型之四-LlaMA-2从模型到应用》中图三第一个Linear层的“你好!”为例,

  • 第一次输入是你,对应第一行,因为是第一个token,因而先前的缓存的KV没有;
  • 第二次输入是好,对应于第二行,因为是第二个token(深色),浅蓝色则是缓存的“你”输入是的KV,可以依次类推,
  • 第三次输入是!,对应于第三行,两个浅蓝色块是“你好”,从这个下三角可以看出模型是因果的(即当前的输入token只能看到历史的KV)。
    替换Attention模块的forward方法如下:
def enable_llama_pos_shift_attention(model):
    for name, module in reversed(model._modules.items()):
        if len(list(module.children())) > 0:
            enable_llama_pos_shift_attention(
                module,
            )

        if isinstance(module, LlamaAttention):
            model._modules[name].forward = types.MethodType(
                llama_pos_shift_attention_forward, model._modules[name]
            )

启用LLAMA模型中的位置偏移注意力机制。它遍历了给定模型的所有模块,如果模块是LlamaAttention类型,则将其前向传递函数替换为llama_pos_shift_attention_forward函数。该函数实现了位置偏移注意力机制,它可以在LLAMA模型中提高性能。

    parser.add_argument("--start_size", type=int, default=4)
    parser.add_argument("--recent_size", type=int, default=2000)

默认缓存前四个token的KV值,并且缓存最近2000个KV值。

LongLoRA

LongLoRA的paper以Llama-2为实验对象,LongLoRA在Attention层和权重层都节约了算力资源。论文中主要引入了shifted short attention,这个结构和Flash-Attention是兼容的,并且在推理的时候并不需要,论文中将Llama-2的7B模型上下文从4K扩充到了100K,13B基座模型扩充到了64K,70B基座模型上下文扩充到了32K。
LoRA通过低秩矩阵将self-Attention矩阵进行了线性投影(矩阵的低秩分解),即将一个参数量为NxN的矩阵分解为Nxd和dxN的两个矩阵,而这2xd却远小于N,如d取64,而N取4096,这就使得需要训练的参数量大大减少。LoRA方法可行的前提是假设基座模型在迁移的时候本质上是一个低秩(low intrinsic rank)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对长上下文情况,单单采用LoRA会导致混淆度(perplexity)较高。在经典的Transformer架构中,LoRA方法通常只改变Attention层权重。

LongLoRA相比LoRA有两点改进,第一点是:类似Attention层一样,embedding和normalization层参数也会参与微调训练调整;第二点是:S2(shift short) Attention机制,这两点的修改显示在paper图中:
大语言模型之十六-基于LongLoRA的长文本上下文微调Llama-2,神经网络&人工智能,语言模型,llama,人工智能
从右边可以看到LoRA是Self-Attention而言的,而LongLoRA除了有红色的LoRA部分,对Embedding和Norm层都进行参数调整(图中有🔥的部分都是调整的对象),对于算力以及内存的需求对比这里不展示了,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参考论文。
有必要对shift short进行展开一下,假设LLM训练的时候是按照2k上下文进行的,对于一个长度为8k的输入文本token,记为[1,2,…,8192],则在训练的时候会被分为4个组,每个组上下文长度是2k,即:
[1,2,…,2048],[2049,2050,…,4096],[4097,4098,…,6144],[6145,6146,…,8192],这四个组在训练的时候是分开进行的,每个组之间Attention模块并没有进行信息交互,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分为n(8192)个组[1,2,…,2048],[2,3,…,2049]…,这样训练的时间又会非常多,S2-Attention就是在这个方式下提出的,方法是按照目标上下文长度的1/2循环移动上下文token,对于上面的8192个token,shift之后为[1025,1026,…,3072],[3073,3074,…,5120],[5121,5122,…,7168],[7169,7170,…,1023,1024],这使得每个shift之后的每个分组有一半是前一个分组,一半是后一个分组,如[1025,1026,…,3072],各有一半在[1,2,…,2048]和[2049,2050,…,4096]。

Deep Vison lab开源了longLoRA的fine-tune代码,fine-tune.py
首先加载模型和tokenizer,这在前几篇博客中反复提及了的,使用的是Huggingface提供的接口。

    # Load model and tokenizer
    model = transformers.AutoModelForCausalLM.from_pretrained(
        model_args.model_name_or_path,
        config=config,
        cache_dir=training_args.cache_dir,
        torch_dtype=torch.bfloat16,
    )

    tokenizer = transformers.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
        model_args.model_name_or_path,
        cache_dir=training_args.cache_dir,
        model_max_length=training_args.model_max_length,
        padding_side="right",
        use_fast=True,
    )

多线程加载训练数据集

   rank = int(os.environ.get('RANK', -1))
    if rank > 0:
        barrier()
    dataset = load_dataset("togethercomputer/RedPajama-Data-1T-Sample", cache_dir=training_args.cache_dir)
    dataset = dataset.map(partial(tokenize_fn,tokenizer),batched=True, num_proc=128, remove_columns=["text", "meta"])

    if rank == 0:
        barrier()

接来下是loRA参数配置

        config = LoraConfig(
            r=8,
            lora_alpha=16,
            target_modules=targets,
            lora_dropout=0,
            bias="none",
            task_type="CAUSAL_LM",
        )
        model = get_peft_model(model, config)

train是常规的train过程

    trainer = Trainer(
        model=model, tokenizer=tokenizer, args=training_args, 
        train_dataset=dataset["train"],
        eval_dataset=None,
        data_collator=data_collator)
    trainer.train()

S2-Attention的实现和StreamingLLM的方法类似,都是更改基座模型Attention的forward方法。

def replace_llama_attn(use_flash_attn=True, use_full=False, inference=False):
   if use_flash_attn:
       cuda_major, cuda_minor = torch.cuda.get_device_capability()
       if cuda_major < 8:
           warnings.warn(
               "Flash attention is only supported on A100 or H100 GPU during training due to head dim > 64 backward."
               "ref: https://github.com/HazyResearch/flash-attention/issues/190#issuecomment-1523359593"
           )
       if inference:
           transformers.models.llama.modeling_llama.LlamaModel._prepare_decoder_attention_mask = _prepare_decoder_attention_mask_inference
           transformers.models.llama.modeling_llama.LlamaAttention.forward = forward_flashattn_inference
       else:
           transformers.models.llama.modeling_llama.LlamaModel._prepare_decoder_attention_mask = (
               _prepare_decoder_attention_mask
           )
           transformers.models.llama.modeling_llama.LlamaAttention.forward = forward_flashattn_full if use_full else forward_flashattn
   else:
       transformers.models.llama.modeling_llama.LlamaAttention.forward = forward_noflashattn

其自身实现的方法添加了flashattn方法,这里可以忽略,在计算atten时,多了一个shift操作,修改(就是增加了几行代码)的代码行数并不多。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737811.html

   # shift
   def shift(qkv, bsz, q_len, group_size, num_heads, head_dim):
       qkv[:, num_heads // 2:] = qkv[:, num_heads // 2:].roll(-group_size // 2, dims=2)
       qkv = qkv.transpose(1, 2).reshape(bsz * (q_len // group_size), group_size, num_heads, head_dim).transpose(1, 2)
       return qkv
   query_states = shift(query_states, bsz, q_len, group_size, self.num_heads, self.head_dim)
   key_states = shift(key_states, bsz, q_len, group_size, self.num_heads, self.head_dim)
   value_states = shift(value_states, bsz, q_len, group_size, self.num_heads, self.head_dim)

到了这里,关于大语言模型之十六-基于LongLoRA的长文本上下文微调Llama-2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现有大语言模型(ChatGPT)的上下文理解能力还是假象吗?

    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机交互智能,人机交互智能的核心在于机器对自然语言的理解,而机器翻译是衡量这种理解的有效方式。 按照目前LLM的技术路线,仅仅靠计算语言形式的概率能否产生人类式理解还是未知,但我们知道人类式理解是能够反语言形式概率的,这可以

    2023年04月15日
    浏览(36)
  • 大语言模型之十五-预训练和监督微调中文LLama-2

    这篇博客是继《大语言模型之十二 SentencePiece扩充LLama2中文词汇》、《大语言模型之十三 LLama2中文推理》和《大语言模型之十四-PEFT的LoRA》 前面博客演示了中文词汇的扩充以及给予LoRA方法的预训练模型参数合并,并没有给出LoRA模型参数是如何训练得出的。 本篇博客将分析

    2024年02月08日
    浏览(43)
  • Verilog基础之十六、RAM实现

    目录 一、前言 二、工程设计 2.1 RAM IP核使用 2.2 设计代码 2.3 仿真代码 2.4 综合结果 2.5 仿真结果     工程设计中除逻辑计算单元外,存储单元也是不可获取的部分,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即可以写入数据,也可读取数据,写入或读取的位置由输入的地址决定。

    2024年02月06日
    浏览(36)
  • Query Rewrite —— 基于大模型的query扩展改写,综合考虑上下文信息(人大论文)

    在session上下文中,捕获用户的搜索意图,是一件较为复杂和困难的事情。 一起看一下人大的这篇论文 Large Language Models Know Your Contextual Search Intent: A Prompting Framework for Conversational Search   人大的论文中提出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提示框架,称为LLM4CS,以利用LLM作为搜索意图解释

    2024年02月19日
    浏览(33)
  • 软件设计模式系列之十六——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旨在将请求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允许您参数化客户端对象以进行不同的请求、排队请求或记录请求,并支持可撤销操作。 命令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请求包装成一个对象,包括请求的参数

    2024年02月08日
    浏览(38)
  • 自然语言处理实战项目19-基于ALBERT模型进行微调的项目-文本分类中的合同类型描述的分类

    大家好,我是微学AI,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自然语言处理实战项目19-基于ALBERT模型进行微调的项目-文本分类中的合同类型描述的分类。本文中,我主要将探讨如何使用预训练的ALBERT模型进行微调,以解决文本分类问题,特别是对合同类型的分类。在ALBERT这个模型中,Google研究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71)
  • ARM 之十六 详解 CMSIS 版本变迁、各组件使用示例

      目前,CMSIS 已经发展到了第六版,其目录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不断发展中,很多原来 CMSIS 的组件被不断独立出去,并因此成立了很多开源社区,今天就来学习一下! 由于 CMSIS 已经包含了相当丰富的文档,因此,本文重点学习版本之间的变化以及一些实际使用示

    2024年02月22日
    浏览(33)
  • Iceberg从入门到精通系列之十六:Flink Iceberg Connector

    Apache Flink 支持直接创建 Iceberg 表,无需在 Flink SQL 中创建显式 Flink 目录。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在 Flink SQL 中指定 ‘connector’=‘iceberg’ 表选项来创建一个 Iceberg 表,与 Flink 官方文档中的用法类似。 在 Flink 中,SQL CREATE TABLE 测试 (…)WITH (‘connector’=‘iceberg’, …) 会在当前

    2024年02月16日
    浏览(46)
  • 【 文本到上下文 #4】NLP 与 ML

            欢迎回到我们的 NLP 博客系列!当我们进入第四部分时,焦点转移到机器学习 (ML) 和自然语言处理 (NLP) 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上。在本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 ML 和 NLP 的迷人协同作用,解开理论概念和实际应用。         AI、ML 和 NLP 虽然经常互换使用,但

    2024年01月20日
    浏览(45)
  • DPDK系列之十六虚拟化virtio源码分析之virtio-user

    在网络IO的半虚拟中,vhost-user是目前最优的解决方案。在DPDK中,同样也采用了这种方式。vhost-user是为了解决内核状态数据操作复杂的情况提出的一种解决方式,通过在用户进程来替代内核进程来实现数据交互的最少化。在vhost-user在应用场景中,虚拟化的容器支持是一个重点

    2024年02月02日
    浏览(53)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