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毅-预测PM2.5
1 实验目的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学习使用Linear Regression中梯度下降预测模型,并将所学运用至实践,根据从空气质量监测网下载的观测数据,使用Linear Regression 预测出空气污染指数(即PM2.5) 的数值。
2 实验要求
•不可以使用numpy.linalg.lstsq
•可以使用pandas库读取csv文件数据信息(其他库亦可)
•必须使用线性回归,方法必须使用梯度下降法
•可以使用多种高阶的梯度下降技术(如Adam、Adagrad等)
•程序运行时间不得大于3分钟
3 实验环境
3.1 硬件环境
笔记本电脑、Intel Core i5
3.2 软件环境
windows10操作系统、Python 3.8 64-bit、Visual Studio Code
4 实验原理
4.1 z-score标准化
σ = 1 N ∑ i = 1 N ( x i − μ ) 2 z i = x i − μ σ \sigma=\sqrt{\frac{1}{\mathrm{~N}} \sum_{i=1}^{\mathrm{N}}\left(\mathrm{x}_{\mathrm{i}}-\mu\right)^{2}}\\ \mathrm{z}_{\mathrm{i}}=\frac{\mathrm{x}_{\mathrm{i}}-\mu}{\sigma} σ= N1i=1∑N(xi−μ)2zi=σxi−μ
4.2 损失函数
L = 1 n ∑ i = 0 n − 1 ( y n − ∑ j = 0 k w j x j − b ) 2 L=\frac{1}{n} \sum_{i=0}^{n-1}\left(y^{n}-\sum_{j=0}^{k} w_{j} x_{j}-b\right)^{2} L=n1i=0∑n−1(yn−j=0∑kwjxj−b)2
4.3 偏微分
∂ L ∂ w j = 1 n ∑ i n − 1 ( y i − ∑ j = 0 k w j x j − b ) ( − x j ) ∂ L ∂ b = 1 n ∑ i = 0 n − 1 ( y i − ∑ j = 0 k w j x j − b ) ∗ ( − 1 ) \frac{\partial \mathrm{L}}{\partial \mathrm{w}_{j}}=\frac{1}{n} \sum_{i}^{n-1}\left(y^{i}-\sum_{j=0}^{k} w_{j} x_{j}-b\right)\left(-x_{j}\right)\\ \frac{\partial \mathrm{L}}{\partial \mathrm{b}}=\frac{1}{n} \sum_{i=0}^{n-1}\left(y^{i}-\sum_{j=0}^{k} w_{j} x_{j}-b\right)^{*}(-1) ∂wj∂L=n1i∑n−1(yi−j=0∑kwjxj−b)(−xj)∂b∂L=n1i=0∑n−1(yi−j=0∑kwjxj−b)∗(−1)
4.4 参数迭代
w newi = w i − η w ∂ L ∂ w i b new = b − η b ∂ L ∂ b i f ( d L d w ∣ w = w i = = 0 ) then stop; \begin{array}{l} w_{\text {newi }}=w_{i}-\eta_{w} \frac{\partial L}{\partial w_{i}} \\ b_{\text {new }}=b-\eta_{b} \frac{\partial L}{\partial b} \end{array}\\ \begin{array}{l}{ if }\left(\left.\frac{d L}{d w}\right|_{w=w^{i}}==0\right) \text { then stop; }\end{array} wnewi =wi−ηw∂wi∂Lbnew =b−ηb∂b∂Lif(dwdL w=wi==0) then stop;
4.5 Adagrad梯度更新优化算法
η n = η ∑ i = 1 n − 1 g i 2 \eta_{n}=\frac{\eta}{\sqrt{\sum_{i=1}^{n-1} g^{\mathrm{i}^{2}}}} ηn=∑i=1n−1gi2η
5 数据处理
5.1 读取训练数据.csv文件
这一步我们使用pandas库提供的函数提取训练数据,并对数据作初步处理,将一些无用指标剔除,以及将字符串数据转换为整数,方便之后的数学运算。
#读取数据csv文件,data类型为矩阵
data = pd.read_csv("train.csv")
#数据切片,去掉前三列无用且不方便数据处理的信息(日期、站点和测项)
data = data.iloc[:, 3:]
#为了数学运算方便,将FAINFULL为NR的值转换为0
data=data.replace(["NR",[0]])
#将data转换为numpy矩阵,规模为12(months)*20(days)*18行×24列
arr_data = data.to_numpy()
最后还需要将数据转为numpy库的矩阵类型,方便之后进一步的处理和更快的数学运算。
打印切片提取出的所有数据构成的array,确定处理无误:
5.2 整理训练数据
由于.csv中的数据是按照每天分散开的,题目要求给出连续9小时的数据预测第10小时的PM2.5数据,为了增大训练集的规模,拥有更多的训练数据,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我们把同一个月的每一天数据连接起来:
#创建字典以月份为索引将同一个月的0-24小时数据连接起来
#大大增加了训练集的规模,模型可以更好地达到训练效果
month_data = {}
for month in range(12):
#创建一个空的矩阵存放特征值
#20天0-24时的数据共20*24行,18个特征共18列
sample = np.empty([20*24,18])
for day in range(20):
#使用transpose()转置数据矩阵
sample[(day*24):(day+1)*24,:] = arr_data[18 * (month*20 + day) : 18 * (month*20 + day + 1), :].transpose()
#将整理好的数据集对应到字典中的月份索引
month_data[month] = sample
5.3 划分模型输入和输出
矩阵x作为输入,在不同模型下有不同的规模(以模型A为例),矩阵y作为输出,即第10小时的PM2.5数值:
#创建一个空的矩阵用于存放训练集的输入,每连续9个小时为一组训练数据
#每个月有471组10小时训练数据,共12*471行
#每行是一组9个小时训练数据,1个小时有18个特征,矩阵共9*18列
#矩阵的元素类型为float
x = np.empty([12*471,9],dtype=float)
#训练集的输出矩阵,同样共12*471行,但不包含特征值,只有1列第10个小时的PM2.5的数据
#矩阵的元素类型为float
y = np.empty([12*471,1],dtype=float)
#为数据集赋值
for month in range(12):
for day in range(20):
for hour in range(24):
#判断是否为这个月的数据最后一天的最后一组数据
if day == 19 and hour > 14:
continue
#对训练集x和y进行赋值,reshape将数据转变为一行
x[month*471 + day*24 + hour, :] = month_data[month][day*24 + hour : day * 24 + hour + 9,9].reshape(1, -1)
y[month*471 + day*24 + hour, 0] = month_data[month][day*24 + hour + 9, 9]
5.4 z-score标准化
Z-Score通过(x-μ)/σ将两组或多组数据转化为无单位的Z-Score分值,使得数据标准统一化,提高了数据可比性,削弱了数据解释性:
#每一个特征的平均值
mean_x = np.mean(x, axis=0)
#每一个特征的标准差
std_x = np.std(x, axis=0)
#z-score标准化
for i in range(len(x)):
for j in range(len(x[0])):
if std_x[j] != 0:
x[i][j] = (x[i][j] - mean_x[j]) / std_x[j]
5.5 读取测试数据.csv文件
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文件均为.csv且格式类似,方法类比读取训练数据即可:
#读取数据csv文件,data类型为矩阵
data = pd.read_csv("test.csv")
#数据切片
data = data.iloc[:, 2:]
#为了数学运算方便,将FAINFULL为NR的值转换为0
data=data.replace(["NR",[0]])
#将data转换为numpy矩阵
arr_data = data.to_numpy()
5.6 整理测试数据
sample = np.empty([9*240,18])
for id in range(240):
#使用transpose()转置数据矩阵
sample[(id*9):(id+1)*9,:] = arr_data[18 * id : 18 * (id + 1), :].transpose()
#输入矩阵
x = np.empty([240,9],dtype=float)
#输出矩阵
y = np.empty([240,1],dtype=float)
#赋值
for i in range(240):
#reshape将数据转变为一行
x[i,:] = sample[(i*9):(i+1)*9,9].reshape(1, -1)
#每一个特征的平均值
mean_x = np.mean(x, axis=0)
#每一个特征的标准差
std_x = np.std(x, axis=0)
#z-score标准化
for i in range(len(x)):
for j in range(len(x[0])):
if std_x[j] != 0:
x[i][j] = (x[i][j] - mean_x[j]) / std_x[j]
5.7 计算预测值并输出
y矩阵就是我们的预测值,但是实验要求了输出.csv文件的格式要求,所以我们要为其增加表头并标明id的顺序:
#求出预测值
y=np.dot(x,w)+b
#整理输出内容
headers=['id','value']
data=[]
for i in range(240):
row=[]
row.append('id_'+str(i))
if y[i][0]>=0:
row.append(y[i][0])
else:
row.append(0)
data.append(row)
#写入
with open ('model_B_output.csv','w',encoding='utf-8',newline='') as fp:
#写
writer =csv.writer(fp)
#设置第一行标题头
writer.writerow(headers)
#将数据写入
writer.writerows(data)
6 模型设计
6.1 模型A:单独考虑PM2.5一个特征
为了对比不同学习率下的拟合过程以及后续作图比较,我们定义一个learning_rate列表设置不同的学习率,为了更好地比较,共设置6个不同的学习率:
#学习率
learning_rate = [0.001,0.005,0.01,0.05,0.1,0.5,1]
#图表颜色
color_list=['red','green','blue','yellow','black','pink','purple']
另外我们需要提前定义好迭代次数和#adagrad初始系数,以及数据集的大小方便平均数的计算,加快程序运行时间:
#迭代次数
iter_time = 10000
#adagrad系数
eps = 0.0000001
#记下x的长度
x_len=len(x)
每一个学习率对应一次迭代过程,每一次新的迭代都需要初始化w和b,以及记录迭代次数的列表iter和记录损失函数值随迭代次数变化的列表loss_list。
迭代过程中会计算损失函数的微分,并采用梯度下降法修改b和w的值:
for k in range(len(learning_rate)):
#记录开始时间
start=time.time()
#列表用于记录损失函数值随迭代次数变化过程
iter=[]
loss_list=[]
#初始化权重w和偏移b
w = np.empty([9,1])
for i in range(len(w)):
w[i]=[1]
b = 0
#初始化adagrad参数
w_adagrad = 0
b_adagrad = 0
#梯度下降法迭代
for i in range(iter_time):
#这里是loss function
loss = np.sum(np.power(np.dot(x,w)+b-y,2))/(x_len)
#每10次迭代存一次值
if i % 10 == 0:
iter.append(i)
loss_list.append(loss)
#求w梯度
w_gradient= 2*np.dot(x.transpose(), np.dot(x,w)+b-y)/x_len
w_adagrad += np.mean(w_gradient) ** 2
#求b梯度
b_gradient= 2*np.sum(np.dot(x,w)+b-y)/x_len
b_adagrad += b_gradient ** 2
#更新w
w = w - learning_rate[k] * w_gradient / np.sqrt(w_adagrad + eps)
#更新b
b = b - learning_rate[k] * b_gradient / np.sqrt(b_adagrad + eps)
print("when learning rate = ",learning_rate[k],", loss = ",loss)
print("when learning rate = ",learning_rate[k],", time used = ",time.time()-start," s")
plt.plot(iter, loss_list, c=color_list[k],label='learning_rate = '+str(learning_rate[k]))
最后我们用图表来展示整个训练过程,loss随迭代次数的增加呈现出的变化过程:
#图表展示
plt.xlabel('iteration_times')
plt.ylabel('Loss')
plt.title('Loss-iteration_times')
plt.legend(loc='best')
plt.show()
6.2 模型B:考虑对PM2.5影响较大的七个特征
模型B不仅考虑pm2.5本身这个特征,额外考虑了几个对PM2.5影响较大的特征:NO2、NOx、O3、PM10、降雨情况、RH。
因此模型的输入规模变化为12×471行/9×7列,数据提取时需要提取更多数据。
另外存储权重w的数组规模也随之变化为9×7行/1列。
其他的代码与模型A大同小异,具体详见附件中的源代码。
6.3 模型C:考虑数据集提供的所有十八个特征
模型C在模型B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综合全面运用所给的所有数据,考虑提供的所有特征值。
因此模型的输入规模变化为12×471行/9×18列,数据提取时需要提取更多数据。
另外存储权重w的数组规模也随之变化为9×18行/1列。
其他的代码与模型A大同小异,具体详见附件中的源代码。
7 实验结果
7.1 模型A:单独考虑PM2.5一个特征
7.1.1 loss值和运行时间
7.1.2 不同学习率下loss随迭代次数的变化情况
7.2 模型B:考虑对PM2.5影响较大的七个特征
7.2.1 loss值和运行时间
7.2.2 不同学习率下loss随迭代次数的变化情况
7.3 模型C:考虑数据集提供的所有十八个特征
7.3.1 loss值和运行时间
7.3.2 不同学习率下loss随迭代次数的变化情况
7.4 测试集的预测结果
使用三个模型分别预测了240笔testing data中的PM2.5值,见附件中的output.csv文件。
8 分析评估
8.1 不同模型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首先,比较三个模型的程序运行时间,模型A<模型B<模型C,原因显然是考虑的因素越多使用的资源就越多即运行时间越长,其中模型C的运行时间几乎是模型A和模型B的三倍之多。
其次比较三个模型在训练集上的表现,模型B和模型C比模型A略好,loss可以降得更低,但是差距不大,计算需要的时间稍长一点。
另外比较三个模型在测试集上的表现,模型B和模型C相比模型A同样更加出色,参见附件中的output文件,模型B和模型C在测试集上的输出更加合理,相比模型A的loss更小。
以上两个指标说明合理的测试模型能让机器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适当考虑一些对预测特征相关的因素可以让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
综上,个人认为模型B的性价比最高,因为考虑的特征更少,运行时间更短,并且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表现都和C几乎一样,相比之下C消耗的资源显然是更多的。
8.2 不同学习率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一共测试了6种不同学习率下loss随迭代次数增加的变化过程,三种模型在图像上描绘出来的结果主要不同在于loss值的大小,但是整个变化过程大同小异。
和预想的一致,更高的学习率意味着更快的收敛,学习率越高收敛越快,学习率越低收敛越慢,而且如果学习率过小甚至无法在规定的迭代次数内呈现出收敛趋势。
另外,收敛线对应loss值的大小也不一样,学习率高的模型收敛时loss更小,学习率低的模型收敛时loss更大。
分析原因是由于使用了Adagrad算法,如果初始设置的学习率过小,随着迭代次数增加,学习率越来越小,很有可能在没有到达极值点的时候就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9 References
[1] python.org
[2] kaggle.com
[3] 百度百科
[4] CSDN专业开发者技术社区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739185.html
[5] 十分钟入门 Pandas | Pandas 中文 (pypandas.cn)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739185.html
到了这里,关于【机器学习】李宏毅-预测PM2.5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