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与辅助存储器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与辅助存储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前言

今天给大家介绍计算机的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主存辅存主存一般就是指内存,辅存指的就是磁盘。在正式介绍之前,大家可以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计算机断电,内存数据会丢失?为什么计算机断电,磁盘数据不会丢失?这两个问题贯穿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全部内容。


一、主存储器(内存)

主存储器也就是内存,长相如下图所示,左边的是台式机的内存,右边是笔记本的内存: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与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操作系统位数,辅助存储器,调度算法

1.主存储器特征

主存储器特征如下:

  • 它属于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类型
  • RAM通过电容存储数据,必须隔一段时间刷新一次
  • 如果掉电,那么一段时间后将丢失所有数据

2.主存储器构成

主存储器构成如下图所示,包含有半导体存储器、驱动器、译码器、读写电路、控制电路五部分: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与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操作系统位数,辅助存储器,调度算法

3.主存储器和CPU如何交互

主存储器和CPU是怎么交互的呢?对于CPU来说,它里面有一个主存数据寄存器(MDR),该寄存器通过数据总线和读写电路进行连接。同时,在CPU里面还有一个主存地址寄存器(MAR),这个部分通过地址总线和内存进行连接。因为有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的存在,CPU就可以通过地址总线来指定数据的位置,通过数据总线来传输相关的数据。示意图如下所示: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与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操作系统位数,辅助存储器,调度算法

4.主存储器和操作系统位数的关系

主存储器和操作系统位数也有关系,我们平时所说的32位系统以及64位系统,不同位数的系统对内存的支持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32位系统最多只能支持4GB的内存(2^32 = 4 x 2^30 = 4GB),也就是说在32位系统里面,即使加更多的内存也是没有用的,它最多只能支持4GB的内存。因为对32位系统来说,它的地址总线只有32位,所以呢,它的寻址范围最多就是4GB的大小;而对于64位系统,它所能支持的内存是(2^64 = 2^34 x 2^30 = 2^34GB),这是非常大的数值了,这就是操作系统位数与主存储器的关系。

二、辅助存储器(磁盘)

辅助存储器也叫磁盘,长相如下图所示: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与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操作系统位数,辅助存储器,调度算法

1.辅助存储器构成

辅助存储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图中右边光滑的盘片和左边的磁头(也叫悬臂),盘片是利用磁材料存储数据,磁头通过左右移动来读取特定磁道里面的信息。磁盘的立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与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操作系统位数,辅助存储器,调度算法

图中盘片就是使用磁材料存储数据的,磁道可以理解为盘片一周的内容,扇区可以理解为磁道里面的一部分内容。

接下来我们来看盘片的平面图如下: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与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操作系统位数,辅助存储器,调度算法

图中绿色的一圈我们称为磁道,而磁道的一部分我们称为扇区。除了磁道和扇区以外,我们平时在描述一个磁盘的时候,还关注磁头位置,来描述磁头当前是位于哪个磁道的。同时还有磁头方向,比如是往里走还是往外走的。

2.辅助存储器特征

辅助存储器特征如下:

  • 表面是可磁化的硬磁性材料
  • 移动磁头径向运动读取磁道信息

3.磁盘的调度算法

了解了磁盘的物理结构和特征之后,我们重点来看看磁盘的调度算法,总共有4种:

  • 先来先服务算法
  •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
  • 扫描算法(电梯算法)
  • 循环扫描算法

为了方便介绍这几种算法,我们把盘片的磁道图中最外面的一圈称为磁道1,把最里面的一圈称为磁道5,如下图所示: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与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操作系统位数,辅助存储器,调度算法

假设现在磁头在磁道4,并且磁头方向向外现在需要读取磁道:1 4 2 3 1 5。要完成整个读取过程分别按照上面的4种算法是怎么读取的呢?我们逐一看看。

3.1先来先服务算法

先来先服务算法是按顺序访问进程的磁道读写需求,这个算法就是对于多个读写磁盘的请求,将这些请求排成队。谁先来我就先服务谁,可以说是粗暴简单的一种方法。

如果使用先来先服务算法来完成上面的案例,过程是这样的:首先调度读取第1个磁道,这个时候磁头会从第4个磁道移向第1个磁道,接着将会读取第4个磁道,然后读取第2个磁道,接着读取第3个磁道,然后读取第1个磁道,最后再读取第5个磁道,这就是先来先服务算法的过程。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与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操作系统位数,辅助存储器,调度算法

3.2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调度的顺序与磁头当前位置有关,它将会优先访问离磁头最近的磁道,还是以刚才的例子来说明该算法的调度过程。

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将会读取第4个磁道,因为当前磁头就是位于磁道4的,所以按照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的判断,首先读取第4个磁道,接着读取第5个磁道还是第3个磁道呢?5和3都是与4相邻,这里我们假设读取的是第5个磁道,剩下的就只有1、2、3、1这几个磁道了,按照最短寻道时间优先,接着读取第3个磁道,然后是读取第2个磁道,最后才是读取第1个磁道,读取两次。这就是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这个算法每次都是找到当前磁头最近的这个磁道去读取。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与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操作系统位数,辅助存储器,调度算法

3.3扫描算法(电梯算法)

扫码算法本质上和电梯的调度算法是一致的, 故而又称为电梯算法,该算法特征如下:

  • 磁头每次只往一个方向移动(比如磁头有内往外或者由外往内,一次只往一个方向移动)
  • 到达一个方向需要服务的尽头再反方向移动

以刚才的例子来说明扫描算法的过程,是这样的:磁头首先读取第4个磁道,因为当前磁头位于4磁道,且方向向外,所以接着读取第3个磁道,接着读取第2个磁道,接着读取第1个磁道,接着还是读取第1个磁道,接下来因为到了一个方向服务的尽头了,所以这时候磁头反方向运动,变为由外往内移动,所以再读取第5个磁道,这就是使用扫描算法调度得到的结果。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与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操作系统位数,辅助存储器,调度算法

3.4循环扫描算法

因为上述扫描算法其实并不公平,所以在扫描算法的基础上就提出了循环扫描算法。与扫描算法不一样的是:循环扫描算法读取的时候只往一个方向读取,到了尽头也不会调转方向,而是从尽头的另一边起始磁道重新继续朝这个方向读取

还是以刚才的例子来说,只是稍作变化,这里假设默认磁头方向是从外往内,那么读取的过程是:首先读取第4个磁道,接着由外往内读取第5个磁道,到了第5个磁道就到了尽头,因此会把磁头移动到另一边的最开始的第1个磁道里面,所以接下来会读取第1个磁道,接着读取第1个磁道,然后读取第2个磁道,最后是第3个磁道。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与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操作系统位数,辅助存储器,调度算法

循环扫描算法相对于扫描算法就会比较公平,这里需要区分的是:循环扫描算法只能往一个方向读取,而扫描算法读取的时候可以两个方向的读取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745751.html

到了这里,关于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与辅助存储器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计算机组成原理——存储器

    存储器——计算机组成原理题库 1 、下面什么存储器是目前已被淘汰的存储器。 A、 半导体存储器 B、 磁表面存储器 C 、 磁芯存储器 D、 光盘存储器 2 、若SRAM芯片的容量为1024*4位,则地址和数据引脚的数目分别是什么。 A 、 10,4 B、 5,4 C、 10,8 D、 5,8 3 、下面关于半导体存储

    2024年02月02日
    浏览(13)
  • 计算机组成原理之机器:存储器之高速缓冲存储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之机器:存储器之高速缓冲存储器

    笔记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哈工大刘宏伟) 3.1.1 为什么用cache? 角度一: I/O设备向主存请求的级别高于CPU访存 ,这就出现了CPU等待I/O设备访存的现象,致使CPU空等一段时间,降低CPU工作效率。为 避免CPU与I/O设备争抢访存 ,可在CPU与主存之间加一级缓存,

    2024年03月10日
    浏览(12)
  • 计算机组成原理 存储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 存储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环境 掌握静态随机存储器 RAM 的工作特性。 掌握静态随机存储器 RAM 的读写方法。 做好实验预习,熟悉 MEMORY6116 芯片各引脚的元器件的功能和连接方式,熟悉其他实验元器件的功能特性和使用方法,看懂电路图。 按照实验内容与步骤的要求,认真仔细地

    2024年02月02日
    浏览(14)
  • 计算机组成原理 存储器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 存储器设计

    目录 一、把8×8 位的RAM存储器模块扩展为 8×32 位RAM存储空间; 二、把8×8 位的RAM存储器模块扩展为32×8位RAM存储空间; 三、把256×4 位的RAM存储器模块扩展为1K×8b的RAM存储空间。 PS:先说说存储器是什么样的小玩意:                         A x B 位XXX(RAM或者ROM)存储器的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12)
  • 计算机中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计算机中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现代的存储器体系结构是这样的: 越往上访问速度越快,更小,成本也越高。越往下访问速度越慢,更大,成本也越低。 在最高层(L0)是少量快速的CPU寄存器,CPU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访问他们。接下来是一个或多个小型到中型的基于SRAM高速缓存存储器。可以在几个CPU时

    2024年02月14日
    浏览(8)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三、存储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三、存储器实验

    1.掌握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和接口。 2.掌握存储器的实现方法和初始化方法。 3.掌握RISC-V中存储器的存取方式。 1.利用vivado IP核创建64 32的ROM,并在 系数文件中设置数据为123489ab; 2.利用vivado IP核创建64 32的RAM,并在 其上封装一个模块,使得其能完成risc-v 的load/store指令功能。

    2024年02月04日
    浏览(10)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实验一 存储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实验一 存储器实验

    目录 实验1  存储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电路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分析 六、思考题 1.熟悉DVCC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机的结构,掌握其主要操作。 2.掌握静态随机存储器RAM工作特性。 3.掌握静态随机存储器RAM的数据读写方法。 4.能够运用静态随机存

    2023年04月18日
    浏览(9)
  • 实验2 存储器设计与实现【计算机组成原理】

    掌握单端口RAM和ROM原理和设计方法。 掌握32位数据的读出和写入方法。 掌握ModelSim和ISEVivado工具软件。 掌握基本的测试代码编写和FPGA开发板使用方法。 装有ModelSim和ISEVivado的计算机。 SwordBasys3EGo1实验系统。 片内存储器分为RAM和ROM两大类。RAM是随机存储器,存储单元的内

    2024年02月06日
    浏览(13)
  •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13)_存储器层次结构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13)_存储器层次结构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1. 内容概述 2. 计算机基本组成 第二章 计算机的指令和运算 3. 计算机指令 4. 程序的机器级表示 5. 计算机运算 6. 信息表示与处理 第三章 处理器设计 7. CPU 8. 处理器体系结构 9. 优化程序性能 10. 其他处理器 第四章 存储器和IO系统 11.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2024年02月16日
    浏览(9)
  • 计算机操作系统-虚拟存储器的定义与实现

    目录 一、引言 二、什么是虚拟存储器 2.1 虚拟存储器的定义 2.2 虚拟存储器的作用 三、虚拟存储器的实现 3.1 虚拟地址和物理地址 3.2 页面置换算法 3.3 页面置换策略 四、虚拟存储器的优点 4.1 多道程序设计 4.2 内存利用率 4.3 程序的可移植性 五、虚拟存储器的缺点 5.1 页面置

    2024年02月04日
    浏览(12)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