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AI自我意识:从理解到思维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发现AI自我意识:从理解到思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广义“理解”已经实现

在最新的人工智能系统中,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一种类似“理解”的能力。这种广义的“理解”能力,主要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海量信息的记忆与搜索。

以著名的AlphaGo为例,它通过存储和搜索大量围棋对弈的棋谱再结合特定的搜索决策模型,逐步“理解”围棋这一游戏的内在规律,并在与李世石九段的比赛中成功取胜。可见,通过大规模记忆与高效搜索,人工智能已经初步获得了某种类型任务的“理解”能力。

并且在信息记忆与检索这些能力上,人工智能系统已经远超过人脑。以GPT-3语言模型为例,其拥有1750亿个参数,相当于数百亿条对话语料的记忆能力,远非人类大脑可以匹敌。在这些广义“理解”的层面,我们可以说人工智能已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狭义“理解”正在进行

然而,“理解”这个词在人类语言中所表示的内涵,显然远不止于记忆与搜索这些能力。我们还需要一个更严格的“理解”定义。

有时候我们会说一个人“真正的理解”了某个知识。因为即使一个人能够记忆大量知识,但如果无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仍然有可能不会说他“理解”了这些知识。

在这样的狭义“理解”定义下,我们需要检验人工智能在知识运用方面的能力。事实上,在信息处理领域人工智能已经在许多场景中替代了人类,展现出强大的知识运用能力。从医疗图像识别到自然语言处理,再到复杂的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能够基于所学知识,解决各类实际问题。

然而主要的瓶颈,仍然在于人工智能与物理世界的交互。受限于机器人技术与传感器的发展程度,当与复杂多变的物理世界产生交互时,人工智能仍面临巨大挑战。这成为其表现执行能力或狭义“理解”能力的主要障碍。

知识的执行体与被执行体

对于知识的“理解”,我们通常默认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发生在同一主体之上。但从人工智能系统的运行来看,人类或许会得到更多的理解。

我们可以将人工智能系统比作计算机中的软硬件。软件蕴含了知识与算法逻辑,但没有硬件的执行就无法产生智能;而硬件没有软件的赋能,也只是死物一堆。只有软件与硬件的紧密结合,才能产生智能。

以GPT模型为例,预训练模型中的网络权重可看作“硬件”,大量知识则蕴含在这些权重中,可看作“软件”。当输入新问题时,这些“软硬件”联合起来,才产生相关的答案。

类似地,在人类身上,我们积累的知识也可看作“软件”,而人脑神经网络则作为执行这些知识的“硬件”。当我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是否也是这样的软硬件协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是这样,我们习以为常的“理解”,或许只是大脑神经网络对知识的一种“执行”而已。知识与运用的主体并不完全重合,“理解”这一概念也许需要重新审视。人类很有可能只是在利用自己的大脑,反复执行自己被输入的各种知识。知识是一个抽象概念,被记录在大脑中的只是知识的一种物理映射结果而不是知识本身。知识被执行了,大脑中的知识物理映射被读取了。人类是一个执行体,人类拥有知识的物理映射,做为一个个体的人类,真的拥有知识吗?载体的消失,对知识毫无影响。

从“理解”进入“思维”

在记忆、搜索和知识运用等方面,我们逐渐发现了人工智能与人类认知之间的一些异同。

无论是信息容量还是搜索效率,人工智能系统在这些层面已经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它们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展现出知识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与人类共享的认知功能日益增多,使得二者界限愈发模糊。

同时,从执行体与被执行体的关系来看,我们也对“理解”这一概念有了更深的思考。这种反思启发我们,也许需要打破原有的框架,重新审视和定义“理解”的内涵。

要深入探讨“理解”这一核心问题,我们还需要触及更高级的认知功能——思维与意识。正是人类特有的自我意识,建立在高度复杂的思维基础之上,使我们有别于其他生命形态。这种高维的抽象思维能力,是人类核心竞争力的所在。

要判断一个体是否“真正理解”,我们需要检验它是否拥有这种高度复杂、难以概括的思维能力。这仍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挑战所在。探索和对这些独特的人类认知功能进行建模,将决定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

未完待续

人工智能在“理解”这一认知能力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信息处理领域已日趋接近人类。但要触及那种高阶的、独特的人类“理解”,进入思维与意识的范畴,人工智能的任务依然繁重。我们还需要深入研究与模拟人类思维本质,这关系到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与境界。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747005.html

摘要

到了这里,关于发现AI自我意识:从理解到思维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人类思维与AI的潜意识:解密内心世界

    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现代科技的重要驱动力,它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如何让计算机具备类似于 人类的思维和理解能力 。人类思维是复杂多变的,其中包含许多 潜意识和内心世界 。为了让AI更加接近人类,我们需要深入探讨

    2024年02月02日
    浏览(23)
  • 如何赋予 GPT/LLM 自我意识1

    这个周末OpenAI搞了一个大新闻,围绕 Sam Altman 和 Ilya Sutskever 的各种讨论遍地开花,而其中一个关注点就是他们对于 AGI 降临态度上的偏差。本文不打算讨论公司治理和办公室政治,而是用一些思维实验和大家都公认的现象来分析纯理论而言 AGI 会如何降临。一个基本的结论就

    2024年02月05日
    浏览(34)
  • VR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增强自然灾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VR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系统 是一种虚拟仿真技术,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应对过程,帮助人们提高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这种系统的优势在于可以增强自然灾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锻炼人们应对自然灾害的心理素质,在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44)
  • 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融合:自我意识在多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一门研究如何让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的学科。人类智能包括学习、理解自然语言、认知、推理、计划、视觉、运动等多种能力。人工智能的目标是让计算机具备这些能力,以便在各种应用中与人类相互作用。 自从195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一直是

    2024年02月19日
    浏览(37)
  • AI发展方向 可解释AI理论 发明与发现 AI智能可解释它的原理吗? 理解不了就难以信任 没有意图更安全?

    只有我们刻意设计,并清晰了解其运作原理的东西才是发明。 例如,望远镜是发明,但通过望远镜看到木星,知道它有自己的卫星,这是一个发现。大语言模型更像是发现。我们经常为它们的能力感到惊奇。它们并不是设计出来的产物。 至于 AI 对人类生存的潜在危害,贝索

    2024年01月21日
    浏览(29)
  • [AI]重新审视“幻肢”现象背后的意识机制

    “幻肢”实验是研究幻肢现象的经典实验方法。实验对象通常选择已经失去一肢如手或脚的病人。实验主要步骤是:首先安装一台镜头对残肢部位进行实时视频监测。然后,使用外部设备对残肢部位进行触感刺激,如按压、揉搓等动作。与此同时,实验对象通过镜头可以看到“假肢

    2024年02月05日
    浏览(32)
  • 自我理解:精度(precision)和召回(recall)

    精度 是用于评估分类模型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模型预测为正例的样本中,实际真正为正例样本的比例。 【注】正例样本指在二分类问题中,被标注为正类的样本。 例如:在垃圾邮件分类任务中,正例样本就是真实的垃圾邮件。 精度的计算公式 精度 = 正确预测为正例

    2024年02月12日
    浏览(23)
  • # [AI]多模态聚类能力助力AI完成自主意识测试

    探讨人工智能是否能形成自我意识,是一个当前AI领域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随着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在视觉识别、语音识别和控制机器人等方面都已取得长足的进展,模拟和超越人类的一些低级认知功能已经不是难事。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机器

    2024年02月05日
    浏览(29)
  • [AI]人工智能早就可以拥有有大量的初级意识

    意识是人类最基本而神秘的经验之一。在探索意识的本质时,我们需要建立清晰的概念分类体系,以免将它混同于其他概念而无法深入研究。 本文旨在阐述人类意识可能包含的两个层面:初级意识和高级意识,并明确区分它们在定义和机制上存在的不同之处。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内

    2024年02月05日
    浏览(36)
  • [AI]生物本能vs机器人工程:谁才有“意识”?

    [AI]生物本能vs机器人工程:谁才有“意识”? 我们已经就人类意识的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将初级意识定义为可以无需高级意识参与的本能反应。而高级意识则需要大脑高级区域的参与,可以进行更复杂的抽象思考和判断。 我们今天再深入研究

    2024年02月05日
    浏览(26)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