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Redis是一种基于客户端-服务端模型以及请求/响应协议的TCP服务。一个请求会遵循以下步骤:
1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命令分四步(发送命令→命令排队→命令执行→返回结果),并监听Socket返回,通常以阻塞模式等待服务端响应。
2 服务端处理命令,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上述两步称为:Round Trip Time(简称RTT,数据包往返于两端的时间),问题笔记最下方
如果同时需要执行大量的命令,那么就要等待上一条命令应答后再执行,这中间不仅仅多了RTT(Round Time Trip),而且还频繁调用系统IO,发送网络请求,同时需要redis调用多次read()和write()系统方法,系统方法会将数据从用户态转移到内核态,这样就会对进程上下文有比较大的影响了,性能不太好,o(╥﹏╥)o
如何优化频繁命令往返造成的性能瓶颈——管道
Pipeline是为了解决RTT往返时,仅仅是将命令打包一次性发送,对整个Redis的执行不造成其它任何影响。是批处理命令变种优化措施类似于Redis的原生批命令(mget和mset)
案例
小结
Pipeline与原生批量命令对比:
-
原生批量命令是原子性(如mset,mget),Pipeline是非原子性。
-
原生批量命令一次只能执行一种命令,Pipeline支持批量执行不同的命令。
-
原生批量命令是服务端实现,而Pipeline需要服务端与客户端共同完成。
Pipeline与事物对比:
-
事务具有原子性,管道不具有原子性。
-
管道一次性将多条命令发送到服务器,事务是一条一条的发,事务只有在接收到exec命令后才会执行,管道不会。
-
执行事务时会阻塞其他命令的执行,而执行管道中的命令时不会。
使用PIpeline注意事项:
-
PIpeline缓冲的指令只是会依次执行,不保证原子性,如果执行中指令发生异常,将会继续执行后续的指令。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748677.html
-
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748677.html
到了这里,关于Redis管道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