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OSI参考模型与TCP/IP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一文搞懂OSI参考模型与TCP/IP。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1. OSI参考模型

1.1 概念

OSI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即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

一文搞懂OSI参考模型与TCP/IP,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tcp/ip,网络,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协议

  •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发什么
  •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以什么样的格式发
  • 会话层(Session Layer):分几次发
  •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是否可靠发送/是否有数据丢失
  • 网络层(Network Layer):怎么发到
  •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收到数据,分给哪些设备
  • 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传输至物理设备

(1) 应用层

针对特定应用协议,为应用程序或用户请求提供各种请求服务,规定应用程序的相关通信细节

OSI参考模型最高层,也是最靠近用户的一层,为计算机用户、各种应用程序以及网络提供接口,也为用户直接提供各种网络服务。

(2)表示层

数据编码、格式转换、数据加密。

该层可提供一种标准表示形式,用于将计算机内部的多种数据格式转换成通信中采用的标准表示形式,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发送的数据能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识别。

数据压缩和加密也属于表示层可提供的转换功能。

(3)会话层

通信管理: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表示层实体之间的通信会话,支持它们之间的数据交换。

该层的通信由不同设备中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服务请求和响应组成。

(4)传输层

管理两个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建立主机端到端的链接,为会话层和网络层提供端到端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确保数据能完整的传输到网络层。

(5)网络层

地址管理及路由选择: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报文或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控制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信息转发,建立、维持和终止网络的连接。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在这一层被转换为数据包,然后通过路径选择、分段组合、顺序、进/出路由等控制,将信息从一个网络设备传送到另一个网络设备。

(6)数据链路层

互联设备的数据帧传送和链路管理:接收来自物理层的位流形式的数据,封装成帧,传送到网络层;将网络层的数据帧,拆装为位流形式的数据转发到物理层;负责建立和管理节点间的链路,通过各种控制协议,将有差错的物理信道变为无差错的、能可靠传输数据帧的数据链路。

(7)物理层

管理通信设备和网络媒体之间的互联互通。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流的透明传送,屏蔽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

1.2 数据传输过程

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由两部分组成:

  • 一部分是协议所要用到的首部
  • 另一部分是上层传过来的数据

每个分层中,都会对所发送的数据附加一个首部,在这个首部中包含了该层必要的信息,如发送的目标地址以及协议相关信息,明确标明了协议应该如何读取数据。首部的结构由协议的具体规范详细定义。

在下一层的角度看,从上一分层收到的包全部都被认为是本层的数据。

一文搞懂OSI参考模型与TCP/IP,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tcp/ip,网络,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协议

2. TCP/IP

2.1 概念

一文搞懂OSI参考模型与TCP/IP,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tcp/ip,网络,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协议
(1)应用层

TCP/IP模型将OSI参考模型中的会话层和表示层的功能合并到应用层实现。

主要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DNS(Domain Name System)、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TELNET、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2)传输层

在TCP/IP模型中,传输层的功能是使源端主机和目标端主机上的对等实体可以进行会话。

传输层定义了两种服务质量不同的协议。

  •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有连接的传输层协议,能够正确处理在传输过程中丢包、传输顺序乱掉等异常情况,保证两端通信主机之间的通信可达
  •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常用于分组数据较少或多播、广播通信以及视频通信等多媒体领域。

(3)网络层

网络层是整个TCP/IP协议栈的核心,它的功能是把分组发往目标网络或主机。

网络层定义了分组格式和协议,即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 )

(4)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主要功能是保证物理线路上进行可靠的数据传递。

为了保证传输,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被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帧是用来移动数据结构的结构包,不仅包含原始数据,还包含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物理地址以及纠错和控制信息。其中的地址确定了帧将发送到何处,而纠错和控制信息则确保帧无差错到达。如果在传达数据时,接收点检测到所传数据中有差错,就要通知发送方重发这一帧。

(5)物理层

该层负责比特流在节点之间的传输,该层的协议既与链路有关,也与传输的介质有关,通俗来说就是把计算机连接起来的物理手段。

有时也将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合并称为网络接口层(Network Access Layer)

2.2 数据传输过程

一文搞懂OSI参考模型与TCP/IP,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tcp/ip,网络,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协议

3. 对应关系

一文搞懂OSI参考模型与TCP/IP,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tcp/ip,网络,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协议
一文搞懂OSI参考模型与TCP/IP,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tcp/ip,网络,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协议
一文搞懂OSI参考模型与TCP/IP,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tcp/ip,网络,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协议

4. 例子

4.1 发送数据包

假设甲给乙发送电子邮件,内容为:“早上好”。而从TCP/IP通信上看,是从一台计算机A向另一台计算机B发送电子邮件。

(1)应用层处理

启动应用程序新建邮件,将收件人邮箱填好,再由键盘输入邮件内容“早上好”,点击“发送”按钮开始通信。

应用在发送邮件的那一刻建立TCP连接,从而利用这个TCP连接发送数据。它的过程首先是将应用的数据发送给下一层的TCP,再做实际的转发处理。

  • 首先,应用程序中会进行编码处理,相当于OSI的表示层功能。
  • 邮件编码后不一定会马上被发送出去,因为有些邮件的软件有一次同时发送多个邮件的功能,也可能会有用户点击“收信”按钮以后才一并接收新邮件的功能。这种何时建立通信连接何时发送数据的管理功能,从某种宽泛的意义上看属于OSI参考模型中会话层的功能。

(2)传输层处理

TCP 根据应用层要求,负责建立连接、发送数据以及断开连接。TCP 提供将应用层发来的数据顺利发送至对端的可靠传输。

TCP在应用层数据的前端附加一个TCP首部,发给网络层。

TCP 首部中包括:

  • 源端口号和目标端口号(识别发送主机跟接收主机上的应用)
  • 序号(用以发送的包中哪部分是数据)
  • Check Sum(判断数据是否被损坏)

(3)网络层处理

网络层将传输层传过来的TCP首部和TCP数据合起来当做自己的数据,并在TCP首部的前端在加IP首部。

IP首部中包含

  • 接收端IP地址以及发送端 IP地址
  • 判断其后面数据是TCP还是UDP的信息

IP包生成后,参考路由控制表决定接受此IP包的路由或主机。随后,IP包将被发送给连接这些路由器或主机网络接口的驱动程序,以实现真正发送数据。

如果尚不知道接收端的MAC地址,可以利用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查找。只要知道了对端的MAC地址,就可以将MAC地址和IP地址交给以太网的驱动程序,实现数据传输。

(4)数据链路层的处理

数据链路层将IP包,附加以太网首部并进行发送处理。

以太网首部中包含

  • 接收端MAC地址和发送端MAC地址
  • 标志以太网类型的以太网数据的协议。

根据上述信息产生的以太网数据包将通过物理层传输给接收端。发送处理中的FCS(Frame Check Sequence)由硬件计算,添加到包的最后,FCS 的目的是为了判断数据包是否由于噪声而被破坏。
一文搞懂OSI参考模型与TCP/IP,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tcp/ip,网络,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协议

4.2 传输数据包

每个包首部中至少都会包含两个信息:

  • 发送端和接收端地址
  • 上一层的协议类型

每个包从前往后依此被附加了以太网包首部、IP包首部、TCP包首部(或UDP包首部)以及应用的包首部和数据,包的最后则追加了以太网包尾(Ethernet Trailer)。

此外,每个分层的包首部中还包含一个识别位,用来标识上一层协议的种类信息。例如以太网的包首部中的以太网类型,IP中的协议类型以及TCP/UDP中两个端口的端口号等都起着识别协议类型的作用。应用的首部信息中,有时也会包含一个用来识别其数据类型的标签。

一文搞懂OSI参考模型与TCP/IP,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tcp/ip,网络,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协议

4.3 接收数据包

数据包的接收流程是发送流程的逆序过程。

(1)数据链路层处理

主机收到以太网包以后,首先从以太网的包首部找到MAC地址判断是否为发给自己的包。如果不是发给自己的包则丢弃;如果是,就查找以太网包首部中的类型域从而确定以太网协议所传送过来的数据类型。如该例中数据类型是IP包,因此再将数据传给处理IP的子程序,如果是其他诸如ARP的协议,就把数据传给ARP处理。

如果以太网包首部的类型域包含了一个无法识别的协议类型,则丢弃数据。

(2)网络层处理

IP 模块收到IP包首部及后面的数据部分以后,也做类似处理。如果判断得出包首部中的IP地址与自己的IP地址匹配,则接收数据并从中查找上一层的协议。如果上一层是TCP就将IP包首部之后的部分传给TCP处理;如果是UDP则将IP包首部后面的部分传给UDP处理。

对于有路由器的情况下,接收端地址往往不是自己的地址,此时,需要借助路由控制表,在调查应该送达的主机或路由器以后再转发数据。

(3)传输层处理

TCP模块首先会计算一下Check Sum,判断数据是否被破坏。然后检查是否在按照序号接收数据。最后检查端口号,确定具体的应用程序。

数据接收完毕后,接收端则发送一个“确认回执”给发送端。如果这个回执信息未能达到发送端,那么发送端会认为接收端没有接收到数据而一直反复发送。

数据被完整地接收以后,会传给由端口号识别的应用程序。

(4)应用层处理

接收端应用程序会直接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通过解析数据可以获知邮件的收件人地址是乙的地址。如果主机B上没有乙的邮件信箱,那么主机B返回给发送端一个“无此收件地址”的报错信息。

该例中,主机B上恰好有乙的收件箱,所以主机B和收件人乙能够收到电子邮件的正文。邮件会被保存到本机的硬盘上。如果保存也能正常进行,那么接收端会返回一个“处理正常”的回执给发送端。反之,一旦出现磁盘满、邮件未能成功保存等问题,就会发送一个“处理异常”的回执给发送端。

最终,用户乙利用主机B上的邮件客户端,接收并阅读由主机A上的用户甲所发送的电子邮件一“早上好”。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761982.html

到了这里,关于一文搞懂OSI参考模型与TCP/IP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第2章-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

    目录 1. 引入 2. OSI参考模型 2.1. 物理层 2.2. 数据链路层 2.3. 网络层 2.4. 传输层 2.5. 会话层 2.6. 表示层 2.7. 应用层 3. 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 4. TCP/IP模型 4.1. 背景引入 4.2. TCP/IP模型(4层) 4.3. 拓展         1)产生背景:客观网络的复杂性迫切要求有一个协议标准         

    2024年01月24日
    浏览(47)
  • OSI参考模型与TCP/IP体系结构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是ISO在1983年提出的网络体系结构参考模型。该体系结构将网络互连定义为七层架构,层次结构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或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

    2024年01月21日
    浏览(37)
  • 【网络基础】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

    目录 一、分层的思想 1.1 分层的原因 1.2 分层的好处 二、OSI参考模型 2.1 七层的划分 2.2 各层原理 三、TCP/IP协议 3.1 五层模型 3.2 各层常用协议 四、数据封装和解封装过程 4.1 封装过程 4.2 解封装过程 硬件和软件没有统一标准,不同厂商之间的设备无法通信。 各层相互独立,每

    2024年04月14日
    浏览(48)
  • 一文搞定OSI,TCP/IP,TCP/IP对等三大模型

    前言 1.什么是OSI参考模型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OSI参考模型 3.我们怎么学习OSI参考模型 1.我们要了解OSI参考模型分为那几层 2.我们要怎么理解和记忆OSI的7层参考模型 前言告知:我们首先要记住一句英文句子:all people seem to need data photo(翻译:所有的人似乎需要数据报) 1.应用

    2024年02月16日
    浏览(30)
  • 协议分层与OSI参考模型【图解TCP/IP(笔记三)】

    协议的分层 OSI参考模型将通信协议中必要的功能分成了7层。通过这些分层,使得那些比较复杂的网络协议更加简单化。 在这一模型中,每个分层都接收由它下一层所提供的特定服务,并且负责为自己的上一层提供特定的服务。上下层之间进行交互时所遵循的约定叫做“接口

    2024年02月13日
    浏览(37)
  • 网络基础、OSI七层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

    网络 是一组计算机或网络设备通过 有形的线缆或无形的媒介 如无线,连接起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通信的集合。 通信 是指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通过某种媒介和行为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网络通信 是指终端设备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通信。 局域网: 小

    2024年02月04日
    浏览(38)
  • 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OSI七层与TCP/IP协议)

    目录 1 为什么要分层 1.1 层次划分的必要性 1.2 层次划分的方法 1.2 层次划分的优点 2 七层和四层的定义 2.1 七层的介绍 2.1.1 OSI七层参考模型 2.1.2 OSI七层工作原理 2.1.3 PDU 2.2 四层的介绍 2.2.1 TCP/IP 参考模型 2.2.2 TCP/IP协议族的组成 2.2.3 数据封装和解封过程 2.2.4 设备与层的对应

    2024年02月08日
    浏览(45)
  • OSI(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七层结构及TCP/IP协议栈

    谨以此篇记录我的面经准备 上三层称 应用层 ,用来 控制软件 方面。下四层总称 数据流层 ,用来 管理硬件 。 数据在发至数据流层的时候将被拆分,在传输层的数据叫段,网络层叫包,数据链路层叫帧,物理层叫比特流,这样的叫法叫PDU(协议数据单元)。 用户与网络的

    2024年02月03日
    浏览(32)
  • 计算机网络之TCP/IP协议第二篇:OSI参考模型详解

    😉😉 学习交流群: ✅✅1:这是孙哥suns给大家的福利! ✨✨2:我们免费分享Netty、Dubbo、k8s、Mybatis、Spring...应用和源码级别的视频资料 🥭🥭3:QQ群:583783824   📚📚  工作微信:BigTreeJava 拉你进微信群,免费领取! 🍎🍎4:本文章内容出自上述:Spring应用课程!💞💞

    2024年02月09日
    浏览(43)
  • 计算机网络-TCP/IP模型及五层参考模型(OSI与TCP/IP相同点 不同点 5层参考模型及数据封装与解封装)

    OSI:先理论,但没有实践 TCP/IP:先实践,再理论 TCP/IP:基于协议栈而分层 网络接口层: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 应用层:包含上三层 异构网络互联: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进行相互通信 IP协议面向无连接 传输层是端到端,有实现可靠传输的功能,即有面向连接的功能 传输层

    2024年01月23日
    浏览(49)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