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苏麟 , 今天来聊聊调表 .
跳表很少很少实现所以我们只了解就可以了 .
跳表
链表在查找元素的时候,因为需要逐一查找,所以查询效率非常低,时间复杂度是O(N),于是就出现了跳表。跳表是在链表基础上改进过来的,实现了一种「多层」的有序链表,这样的好处是能快读定位数据。
那跳表长什么样呢?我这里举个例子,下图展示了一个层级为 3 的跳表。
图中头节点有 L0~L2 三个头指针,分别指向了不同层级的节点,然后每个层级的节点都通过指针连接起来:
- L0 层级共有 5 个节点,分别是节点1、2、3、4、5;
- L1 层级共有 3 个节点,分别是节点 2、3、5;
- L2 层级只有 1 个节点,也就是节点 3 。
如果我们要在链表中查找节点 4 这个元素,只能从头开始遍历链表,需要查找 4 次,而使用了跳表后,只需要查找 2 次就能定位到节点 4,因为可以在头节点直接从 L2 层级跳到节点 3,然后再往前遍历找到节点 4。
可以看到,这个查找过程就是在多个层级上跳来跳去,最后定位到元素。当数据量很大时,跳表的查找复杂度就是 O(logN)。
跳表节点层数设置
跳表的相邻两层的节点数量的比例会影响跳表的查询性能。
举个例子,下图的跳表,第二层的节点数量只有 1 个,而第一层的节点数量有 6 个。
这时,如果想要查询节点 6,那基本就跟链表的查询复杂度一样,就需要在第一层的节点中依次顺序查找,复杂度就是 O(N) 了。所以,为了降低查询复杂度,我们就需要维持相邻层结点数间的关系。
跳表的相邻两层的节点数量最理想的比例是 2:1,查找复杂度可以降低到 O(logN)。
下图的跳表就是,相邻两层的节点数量的比例是 2 : 1。
那怎样才能维持相邻两层的节点数量的比例为 2 : 1 呢?
如果采用新增节点或者删除节点时,来调整跳表节点以维持比例的方法的话,会带来额外的开销。
Redis 则采用一种巧妙的方法是,跳表在创建节点的时候,随机生成每个节点的层数,并没有严格维持相邻两层的节点数量比例为 2 : 1 的情况。
具体的做法是,跳表在创建节点时候,会生成范围为[0-1]的一个随机数,如果这个随机数小于 0.25(相当于概率 25%),那么层数就增加 1 层,然后继续生成下一个随机数,直到随机数的结果大于 0.25 结束,最终确定该节点的层数。
这样的做法,相当于每增加一层的概率不超过 25%,层数越高,概率越低,层高最大限制是 64。
虽然我前面讲解跳表的时候,图中的跳表的「头节点」都是 3 层高,但是其实如果层高最大限制是 64,那么在创建跳表「头节点」的时候,就会直接创建 64 层高的头节点。
跳表的插入与删除
假设我们要插入的节点是10,首先找到待插节点的前置节点(仅小于待插入节点):
接下来,按照一般链表的插入方式,把节点10插到节点9的下一个 位置:
这样是不是插入工作就完成了呢?并不是。随着原始链表的新节 点越来越多,索引会渐渐变得不够用了,因此索引节点也需要相应做 出调整
如何调整索引呢?我们让新插入的节点随机“晋升”,也就是成 为索引节点。新节点晋升成功的几率是50%。
假设第一次随机的结果是晋升成功,那么我们把节点10作为索引 节点,插到第1层索引的对应位置,并且向下指向原始链表的节点10:
新节点在成功晋升之后,仍然有机会继续向上一层索引晋升。我 们再进行一次随机,假设随机的结果是晋升失败,那么插入操作就告 一段落了。
新节点10已经晋升到 第2层索引,下一次随机的结果仍然是晋升成功,这时候我们该怎么 办?
这时候,我们直接让索引增加一层,就像下面这样:
至于跳表删除节点的过程,则是相反的思路。
假设我们要从跳表中删除节点10,首先按照跳表查找节点的方 法,找到待删除的节点:
接下来,按照一般链表的删除方式,把节点10从原始链表当中删 除:
这样是不是删除工作就完成了呢?并不是。我们需要顺藤摸瓜, 把索引当中的对应节点也一一删除:
那么,如果某一层索引的节点被删光了,该怎么办呢?
很好解决,直接把没有节点的那一层删去就好了。
在刚才的例子当中,第3层索引的节点已经没有了,因此我们把整 个第3层删去:
最终的删除结果如下:
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790327.html
这期就到这里 , 下期见!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790327.html
到了这里,关于算法通关村番外篇-跳表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