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消息是Kafka中最基本的数据单元。
消息由一串字节构成,其中主要由key和value构成,key和value也都是byte数组。
key的主要作用是根据一定的策略,将此消息路由到指定的分区中,这样就可以保证包含同一key的消息全部写入同一分区中,key可以是null。
消息的真正有效负载是value部分的数据。
为了提高网络和存储的利用率,生产者会批量发送消息到Kafka,并在发送之前对消息进行压缩。
Topic&分区&Log
Topic是用于存储消息的逻辑概念,可以看作一个消息集合。
每个Topic可以有多个生产者向其中推送(push)消息,也可以有任意多个消费者消费其中的消息。
每个Topic可以划分成多个分区(每个Topic都至少有一个分区),同一Topic下的不同分区包含的消息是不同的。
每个消息在被添加到分区时,都会被分配一个offset,它是消息在此分区中的唯一编号,Kafka通过offset保证消息在分区内的顺序,offset的顺序性不跨分区,即Kafka只保证在同一个分区内的消息是有序的;
同一Topic的多个分区内的消息,Kafka并不保证其顺序性。
同一Topic的不同分区会分配在不同的Broker(Broker的概念见下文)上。
分区是Kafka水平扩展性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服务器并在其上分配Partition的方式来增加Kafka的并行处理能力。
分区在逻辑上对应着一个Log,当生产者将消息写入分区时,实际上是写入到了分区对应的Log中。
Log是一个逻辑概念,可以对应到磁盘上的一个文件夹。
Log由多个Segment组成,每个Segment对应一个日志文件和索引文件。
在面对海量数据时,为避免出现超大文件,每个日志文件的大小是有限制的,当超出限制后则会创建新的Segment,继续对外提供服务。
这里要注意,因为Kafka采用顺序VO,所以只向最新的Segment追加数据。
为了权衡文件大小、索引速度、占用内存大小等多方面因素,索引文件采用稀疏索引的方式,大小并不会很大,在运行时会将其内容映射到内存,提高索引速度。
保留策略(Retention Policy)&日志压缩(Log Compaction)
无论消费者是否已经消费了消息,Kafka都会一直保存这些消息,但并不会像数据库那样长期保存。
为了避免磁盘被占满,Kafka会配置相应的“保留策略”(retentionpolicy),以实现周期性地删除陈旧的消息。
Kafka中有两种“保留策略”:
一种是根据消息保留的时间,当消息在Kafka中保存的时间超过了指定时间,就可以被删除;
另一种是根据Topic存储的数据大小,当Topic所占的日志文件大小大于一个阈值,则可以开始删除最旧的消息。
Kafka会启动一个后台线程,定期检查是否存在可以删除的消息。
“保留策略”的配置是非常灵活的,可以有全局的配置,也可以针对Topic进行配置覆盖全局配置。
除此之外,Kafka还会进行“日志压缩”(Log Compaction)。
在很多场景中,消息的key与value的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就像数据库中的数据会不断被修改一样,消费者只关心key对应的最新value值。
此时,可以开启Kafka的日志压缩功能,Kafka会在后台启动一个线程,定期将相同key的消息进行合并,只保留最新的value值。
日志压缩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图展示了一次日志压缩过程的简化版本,为了图片清晰,只展示了key3的压缩过程。
Broker
一个单独的Kafka server就是一个Broker。
Broker的主要工作就是接收生产者发过来的消息,分配offset,之后保存到磁盘中;
同时,接收消费者、其他Broker的请求,根据请求类型进行相应处理并返回响应。
在一般的生产环境中,一个Broker独占一台物理服务器。
副本
Kafka对消息进行了冗余备份,每个Partition可以有多个副本,每个副本中包含的消息是一样的(在同一时刻,副本之间其实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本书后面在介绍副本机制的时候会再进行说明)。
每个分区至少有一个副本,当分区中只有一个副本时,就只有Leader副本,没有Follower副本。
每个分区的副本集合中,都会选举出一个副本作为Leader副本,Kafka在不同的场景下会采用不同的选举策略。
所有的读写请求都由选举出的Leader副本处理,其他都作为Follower副本,Follower副本仅仅是从Leader副本处把数据拉取到本地之后,同步更新到自己的Log中。下图展示了一个拥有三个Replica的Partition。
一般情况下,同一分区的多个分区会被分配到不同的Broker上,这样,当Leader所在的Broker宕机之后,可以重新选举新的Leader,继续对外提供服务。
ISR集合
ISR(In-Sync Replica)集合表示的是目前“可用”(alive)且消息量与Leader相差不多的副本集合,这是整个副本集合的一个子集。“可用”和“相差不多”都是很模糊的描述,其实际含义是ISR集合中的副本必须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 副本所在节点必须维持着与ZooKeeper的连接。
- 副本最后一条消息的offset与Leader副本的最后一条消息的offset之间的差值不能超出指定的阈值。
每个分区中的Leader副本都会维护此分区的ISR集合。
写请求首先由Leader副本处理,之后Follower副本会从Leader上拉取写入的消息,这个过程会有一定的延迟,导致Follower副本中保存的消息略少于Leader副本,只要未超出阈值都是可以容忍的。
如果一个Follower副本出现异常,比如:宕机,发生长时间GC而导致Kafka僵死或是网络断开连接导致长时间没有拉取消息进行同步,就会违反上面的两个条件,从而被Leader副本踢出ISR集合。
当Follower副本从异常中恢复之后,会继续与Leader副本进行同步,当Follower副本“追上”(即最后一条消息的offset的差值小于指定阈值)Leader副本的时候,此Follower副本会被Leader副本重新加入到ISR中。
HW&LEO
HW(HighWatermark)和LEO与上面的ISR集合紧密相关。HW标记了一个特殊的offset,当消费者处理消息的时候,只能拉取到HW之前的消息,HW之后的消息对消费者来说是不可见的。
与ISR集合类似,HW也是由Leader副本管理的。
当ISR集合中全部的Follower副本都拉取HW指定消息进行同步后,Leader副本会递增HW的值。
Kafka官方网站将HW之前的消息的状态称为“commit”,其含义是这些消息在多个副本中同时存在,即使此时Leader副本损坏,也不会出现数据丢失。
下面通过一个示例进行分析,图中展示了针对offset为11的消息,ISR集合、HW与LEO是如何协调工作的:
- Producer向此Partition推送消息。
- Leader副本将消息追加到Log中,并递增其LEO。
- Follower副本从Leader副本拉取消息进行同步。
- Follower副本将拉取到的消息更新到本地Log中,并递增其LEO。
- 当ISR集合中所有副本都完成了对offset=11的消息的同步,Leader副本会递增HW。
在1~5步完成之后,offset=11的消息就对生产者可见了。
为什么Kafka要这么设计?在分布式存储中,冗余备份是常见的一种设计,常用的方案有同步复制和异步复制:
- 同步复制要求所有能工作的Follower副本都复制完,这条消息才会被认为提交成功。一旦有一个Follower副本出现故障,就会导致HW无法完成递增,消息就无法提交,生产者获取不到消息。这种情况下,故障的Follower副本会拖慢整个系统的性能,甚至导致整个系统不可用。
- 异步复制中,Leader副本收到生产者推送的消息后,就认为此消息提交成功。Follower副本则异步地从Leader副本同步消息。这种设计虽然避免了同步复制的问题,但同样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现在假设所有Follower副本的同步速度都比较慢,它们保存的消息量都远远落后于Leader副本,如图所示。
此时Leader副本所在的Broker突然宕机,则会重新选举新的Leader副本,而新Leader副本中没有原来Leader副本的消息,这就出现了消息的丢失,而有些消费者则可能消费了这些丢失的消息,状态变得不可控。
Kafka权衡了同步复制和异步复制两种策略,通过引入了ISR集合,巧妙地解决了上面两种方案存在的缺陷:
当Follower副本的延迟过高时,Leader副本被踢出ISR集合,消息依然可以快速提交,生产者可以快速得到响应,避免高延时的Follower副本影响整个Kafka集群的性能。
当Leader副本所在的Broker突然宕机的时候,会优先将ISR集合中Follower副本选举为Leader副本,新Leader副本中包含了HW之前的全部消息,这就避免了消息的丢失。
值得注意是,Follower副本可以批量地从Leader副本复制消息,这就加快了网络I/O,Follower副本在更新消息时是批量写磁盘,加速了磁盘的I/O,极大减少了Follower与Leader的差距。
Cluster&Controller
多个Broker可以做成一个Cluster(集群)对外提供服务,每个Cluster当中会选举出一个Broker来担任Controller,Controller是Kafka集群的指挥中心,而其他Broker则听从Controller指挥实现相应的功能。
Controller负责管理分区的状状态、管理每个分区的副本状态、监听Zookeeper中数据的变化等工作。
Controller也是一主多从的实现,所有Broker都会监听Controller Leader的状态,当Leader Controller出现故障时则重新选举新的Controller Leader。
生产者
生产者(Producer)的主要工作是生产消息,并将消息按照一定的规则推送到Topic的分区中。这里选择分区的“规则”可以有很多种,例如:根据消息的key的Hash值选择分区,或按序轮训全部分区的方式。
消费者
消费者(Consumer)的主要工作是从Topic中拉取消息,并对消息进行消费。
某个消费者消费到Partition的哪个位置(offset)的相关信息,是Consumer自己维护的。在图中,三个消费者同时消费同一个分区,各自管理自己的消费位置。
Consumer Group
在Kafka中,多个Consumer可以组成一个Consumer Group,一个Consumer只能属于一个Consumer Group。
Consumer Group保证其订阅的Topic的每个分区只被分配给此Consumer Group中的一个消费者处理。
如果不同Consumer Group订阅了同一Topic,Consumer Group彼此之间不会干扰。
这样,如果要实现一个消息可以被多个消费者同时消费(“广播”)的效果,则将每个消费者放入单独的一个Consumer Group;
如果要实现一个消息只被一个消费者消费(“独占”)的效果,则将所有的Consumer放入一个Consumer Group中。
在Kafka官网的介绍中,将Consumer Group称为“逻辑上的订阅者”(logical subscriber),从这个角度看,是有一定道理的。
图展示了一个Consumer Group中消费者与分区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Consumer1和Consumer2分别消费Partition0和Partition1,而Partition2和Partition3同时分配给了Consumer3进行处理。
Consumer Group除了实现“独占”和“广播”模式的消息处理,Kafka还通过Consumer Group实现了消费者的水平扩展和故障转移。
当Consumer3的处理能力不足以处理两个Partition中的数据时,可以通过向Consumer Group中添加消费者的方式,触发Rebalance操作重新分配分区与消费者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水平扩展。
如图所示,添加Consumer4之后,Consumer3只消费Partition3中的消息,Partition4中的消息则由Consumer4来消费。
下面来看消费者出现故障的场景,当Consumer4宕机时,Consumer Group会自动重新分配分区,如图所示,由Consumer3接管Consumer4对应的分区继续处理。
总结
介绍完Kafka的核心概念,我们通过图进行总结,并从更高的视角审视整个Kafka集群的架构。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806204.html
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806204.html
到了这里,关于Kafka-核心概念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